alex 發表於 2016-11-2 13:27:21

Sony 有史以來最強 BRAVIA「KD-75Z9D」4K HDR 電視精研評測

最近 Sony 產品更新不斷,且不知是否因為適逢該企業 70 週年的緣故,投影機與電視部門都不約而同的推出了跨世代的新產品,這些設備近期也都陸陸續續進駐精研總部進行相關評測,真的可以用「目不暇給」來形容!

不論是最新的家庭劇院投影機 VPL-VW5000ES,還是尺寸高達 100 吋的 KD-100Z9D,目前日本官網公佈價格換算台幣皆雙雙跨過台幣兩百萬的門檻,似乎也透露著金字塔頂端市場仍有相當大的開發潛力!


既然是旗艦機種,當然會特別強調 4K 與 HDR 整體畫質表現的效果,其中 Z9D 更是 Sony 在發表會上特別強調為有史以來最強的 BRAVIA 系列!究竟它強在哪,就讓我們好好一探究竟吧~

基本上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這回 Z9D 的進化,分別是

進化一:速度快過前一代 40% 的 14bit 訊號處理器 X1 Extreme
進化二:Backlight Master Drive 背光控制實現了每顆 LED 光點的獨立控制
進化三:第一款來到 100" 超大尺寸的 BRAVIA 電視系列

接著就讓我們由外而內,一一跟各位分享此次 Z9D 的體驗心得吧~

    霸氣外漏,高調貴氣的金色外框
這次來到總部的 Z9D 當然不是接單才生產的 100 吋機種,但也是目前有公佈售價中最高檔的 75” 機型 KD-75Z9D (以下簡稱 Z9D)。由於體積龐大,所以在安裝當天還請了許多朋友來幫忙,甚至連站長的小孩阿魯米都前來指導!


阿魯米總監,請過目!


面對旗艦機種,陣仗也要夠大才行


電視本體含底座就超過 45Kg,好在有兩位版主來協助定位


    底座與蓋板設計

Z9D 與今年稍早上市的 BRAVIA 一樣採用了中央底座的設計,底座是由兩片金屬板所結合。固定好底座後,電視主體便可以用垂直向下的方式,直接崁入底座再以螺絲鎖定,整體的穩定性相當好


大多數不常需要變更的線材,可以利用內部的線槽集合至底座後方並固定,之後再用蓋板修飾,就能讓背部看起來既美觀又整潔!且從正面看時,寬版的底座也能達到遮蔽後方線材的目的


這次的背板設計也挺有意思的!大面積的中央蓋板採用了磁吸的設計,能夠非常方便的進行拆裝

4dltOQCRc5E

而整個背板充滿著大量的方格,可用來隱藏蓋板間的接縫!


    邊框設計

側面邊框的設計則是與之前評測的 X9300D 類似,在邊框上加了一條細線,讓視覺上像是兩片結合的效果!但眼尖的你是否已發現,這回底色與邊線的配色做了對調,原本在 X9300D 上頭金色只是點綴,但到了 Z9D 則變成了主要的底色,且因為 Z9D 採用的是直下式背光,厚實的邊框又燙金,真可說是貴氣逼人啊!


    訊號介面

HDMI 維持 4 組的設計,除了第一組在靠近外側的位置上,其餘三組的出口則是朝向中央。另有三個 USB 端子,其中第 3 組為 USB 3.0,可用於系統容量擴充使用 (於文末說明)


如果有 4K HDR 的訊源,建議連接在可以開啟「增強模式」的 HDMI 2 或 HDMI 3 上。要搭配擴大機使用時,則建議接在支援 ARC 的 HDMI 3 上



除了數位訊號外,也保留了色差或視訊 (Composite) 輸入介面 (兩者為二選一),但接線時就必須開啟一片蓋板,相對會影響到背面的一體性。不過買到這個等級的電視,相信用到類比訊源的機會應該已經很低了才是


    標準配件

除了隨附支援語音輸入的遙控器 RMF-TX201T外,KD-75Z9D 還隨附了兩副主動式 3D 眼鏡 (TDG-BT400A)。




3D 功能現已成為中高階電視機種的標準功能,不論是 3D 光碟還是畫面分割的 3D 影像都能對應


嗨~ 好久不見的 3D 美少女~


    跨世代的 X1 Extreme 晶片一個好的影像呈現,除了眼前看到的面板很重要外,背後的訊號處理器更是技術的核心。這次 Z9D 採用的訊號處理器名為 X1 Extreme,與前一代 X1 最大的不同便是它從銀色變成了黑色 (畫錯重點)!最關鍵的不同是它的訊號處理能力比前一代快了 40%,且進化為 14bit 的訊號處理。


所謂的 bit 數是指 2 的 n 次方,數字越高代表能處理的階層也就越多,以 8bit 與 10bit 為例,兩者便差了 2 的 2 次方,也就是 4 倍的資訊量。一般來說,影像會因傳輸或發行等不同的需求考量,而採用不同的 bit 數做處理!舉例像是網路傳輸的影像,通常會選擇佔用流量較少的 8bit,而廣播電視則是以畫質優先的 10bit 作為標準。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廣播電視都只用 10bit 做標準,那為何電視端還要做出超過 10bit 以上的訊號處理能力呢?這就牽扯到影像最佳化的處理能力了!

    平滑漸層處理 ( 8bit v.s. 10bit )

當處理器的能力高過於訊號源時,也就代表不論是 8bit 還是 10bit 的訊源進來,都能先進行升頻處理,然後再降回到 8bit 或 10bit 進行播放。這樣一來就能在最佳化處理的過程中,取得到更多的延展空間。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Z9D 在開啟「平滑漸層」的功能後,原來 8bit 訊源會出現的漸層斷階現象,也都插補到相當接近 10bit 訊源的顯示效果。

此畫面原始檔為 10bit,但將播放器輸出指定為 8bit 時,可以看到左側為未開啟「平滑漸層」時會有斷階的現象。右圖則是將平滑漸層開至「強」時的對照圖


接著也來對照一下 8bit 訊源加平滑漸層的效果,與原生 10bit 訊號的差異


    HDR 高動態範圍

這樣的升頻處理技術,應用在當今最夯的 HDR 訊號處理上也變得相當實用!因為 HDR 的影像特別著重階層的展現,因此在訊源規範上都會建議要以 10bit 或甚至更高的 12bit 為主。以 4K 藍光為例,其採用的 HDR10 規範,後面的 10 便有 10bit 的含義。倘若之後的訊源陸續改以 10bit 為主流時,那就更能凸顯影像最佳化時 14 bit 訊號處理器的重要性了。

Z9D 在畫質設定選單的進階選單裡加入了訊號源的自動判斷機制,可針對 HDR 動態範圍及色彩空間 (BT.2020/DCI/BT.709等) 進行自動判斷。如果訊號來源符合 HDR 規範,在影像模式選單中便會看到 HDR 的字樣。至於大家關心的 HDR 呈現效果,就留到探討面板控光技術時再做分享。


當輸入訊源為 HDR 時,開啟畫質設定選單時,可於右上角看到 HDR 的字樣


在 HDR 的條件下,不論是水面上耀眼的燈火,還是黑夜中的微微的星光都能完美呈現


    雙影像資料庫

X1 Extreme 的強大還不僅於此!Z9D 也是 BRAVIA 首次導入雙資料庫系統的機種。所謂的影像資料庫,說穿了其實就是各家對影像最佳化的處理機制。Sony 畢竟在影視產業擁有深厚的 know-how,可以透過資料比對畫面中各種物件的特質,再從中找到最佳的影像處理方式。如今採用了兩套資料庫同時運作的機制,能夠同時針對影像細節的提升及噪訊降低進行分工處理!


不論是 2K (HD) 升頻,還是原生的 4K 訊源,都可以透過「真實解像」提升整體畫面層次


    前所未見的獨立 LED 光點控光技術    Backlight Master Drive 背光控制技術

Z9D 是一款採用直下式 LED 背光的電視,對於控光的條件自然比側光式的機種來的更有優勢。不過最令人感到驚艷的是新的控光技術竟然做到了能針對每一顆 LED 光點進行獨立控制,且收斂其發散的範圍,減少了漫射到其他區域的現象。
C5llG-OlzX0(引用於發表會上所拍攝的簡報畫面)

筆者印象相當深刻的就是在 Z9D 上市發表會上,首席工程師用了一種特殊的背光展示模式,可以秀出背後 LED 背光的工作狀態。開啟該模式後,會將中央區塊的 LCD 液晶呈現全透光的狀態,此時便能一覽後方背光的發光方式。在翻拍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區塊中的背光已經約略能鉤勒出影像的輪廓,像是霓虹燈或是路上的車燈等,都能看到背後的 LED 呈現出相當高的亮度。這樣的控光條件下所呈現的 HDR 效果,可以說是筆者目前看過市售電視中最為強烈的一款了!


a8RDJ6JyLbc
(引用於發表會上所展示的背光模式呈現效果)

    極為驚人的 HDR 效果

由於 Z9D 在控光表現上相當有一套,因此在播放 HDR 影片時,高光表現簡直可以用耀眼來形容!測試過程中,不少版主與網友在拜訪總部時,也都順道體驗了 Z9D 播放站長製作的 HDR 測試片,光是刻意凸顯高光效果的片頭,現場看過的人無不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液晶電視居然可以這麼亮!且不會因為高亮度而失去暗部該有的細節。

站長針對 HDR 特性介紹所製作的測試片




播放到 101 煙火片段時,連最左側的廖主編臉上都微微反射出畫面的光影


若將視聽室的光源調弱感覺會更明顯,感覺好像面對著一片補光燈


接下來拿剛發行 UHD 藍光版的「環太平洋」做測試,藉由輪流播放 4K UHD 與 Full HD 兩個版本進行交叉對比


其中一段進行融合的劇情中有許多高光的畫面,在播放 UHD 版時,HDR 更是放大了強光的表現,強度可從放在電視前方手上的反射略知一二。若改播 SDR 標準的 Full HD 版本時,畫面雖同樣明亮,但手上的反射明顯可對照出 HDR 與 SDR 兩者在耀眼程度上的落差!


由於總部的設備相當豐富,接著筆者想再玩大一點,我將利用相機 A7R II 內建的 S-Log2 模式進行電視畫面翻拍,因為 S-Log2 可用來拍攝 14 檔內的反差畫面,因此相當很適合拿來檢視 HDR 的反差效果;接著再把 A7R II 翻拍的訊號送到支援 HDR 顯示的 Atomos Shogun Flame 紀錄器上進行監看,便可以搭配畫面左下角的示波器檢查明暗程度的落差範圍! ps: 以下畫面因翻拍導致部分高光區域呈現過曝 (如人臉),但現場觀看則並未過曝,建議讀者們可以參考畫面左下角的示波器來檢視高低光的範圍表現。


(1) 為原始 S-Log2 翻拍的畫面,畫面會偏灰,曝光條件有包含到後方三個較強的光點,其餘亮度普遍分佈在中低階調
(2) 為原始 S-Log2 翻拍的畫面套上 REC.709 後的參考畫面
(3) 開啟 HDR 模式,若螢幕模擬成 SDR 輸出時,可以看到很多暗部細節,當然亮部此時已經過曝
(4) 反之在模擬成 HDR 輸出時,可以看到最強的三的點光源並沒有過曝,而從示波器上亮與暗的巨大落差,可看出 HDR 影片的反差效果相當強烈!

    最新的 Android TV 6.0 系統    開放擴充系統儲存空間

Z9D 是第一款採用 Android 6.0 系統的 BRAVIA 電視


測試時遇到了升級通知


更新過程約 15 分鐘,且勿移除電源,此時螢幕底下的指示燈會不停閃爍著


相較於之前 5.1.1 版,6.0 新版在儲存空間上多了外部裝置的支援,若是想多裝一些 APP 也不用擔心內建的 8.2GB 不夠用了。試著插上一支 USB 3.0 容量 32GB 的隨身碟,系統提示必須先點選「註冊作為裝置儲存空間」

需執行格式化後才能作為外部的儲存空間


格式化後,顯示的可用空間為 29GB


一些比較大或是不常用到的 APP,現在就可以選擇移到外接儲存裝置上頭了


一樣可以檢視儲存裝置裡的容量配置


另外也發現 6.0 版多了應用程式權限的管理介面,對於隱私比較注重的朋友可以用此介面檢視每個軟體的授權狀況,並進行手動管理


    豐富的線上資源

相信大家對 Android TV 已不陌生,其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善用 Google 旗下的各項資源,像是強大語音辨識及搜尋引擎,還有 Google Play 平台上 (電影 / 音樂 / 程式) 的資源等等。當然手邊有 APK 安裝檔,一樣可以透過 ES 檔案瀏覽器進行安裝,操作細節可參考之前 X9300D 評測一文。當然 Z9D 也是 Netflix 認證的機種,可以用遙控器快速開啟 Netflix 外,當然也能對應其中的 HDR 片源!


    介面最佳化

Sony 在這次新版的主頁中,也將分類排序做了小小的調整。原本在上方的輸入源選擇,調整到了應用程式之後,由此可見智能電視在應用程式的使用頻率肯定會越來越高。加上現在許多 HDMI 外部裝置也都支援 CEC 連控,舉凡像是打開 PS4 時,電視就會自動切換到該訊源,將來對於手動切換輸入源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總結
經過這次的實機體驗,這款 Sony 官方稱之為史上最強 BRAVIA 的 Z9D 系列,真的可說是從內到外各方面的進化都令人感到驚艷。尤其在新興的 4K HDR 市場中,一口氣用上了最新的訊號處理器及背光控制技術,在在顯示出 Sony 要以 Z9D 搶攻金字塔頂端市場的強烈企圖心。即便在 4K HDR 訊源尚未普及之前,導入雙資料庫的影像處理機制,也代表能在面對各式各樣的訊源時,都能讓影像有更趨近於完美的方式做呈現,更可說是有著面面俱到整體考量!

*特別感謝台灣索尼(股)邀稿並出借本文產品供實機測試。




west 發表於 2016-11-7 10:40:21

補充

SKAP 發表於 2016-11-29 17:18:03

可以幫忙測測看這個SONY Z9D的評測,23:10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8EZnFr8nc

好像就是三星KS9590跟SONY Z9D的背光控制最小區塊,但感覺沒原廠說的那麼精細?
不知道是不是尺寸差異造成的背光LED數量不夠多?

承忠 發表於 2016-11-29 23:20:36

本文章最後由 承忠 於 2016-11-30 21:44 編輯

謝謝了解,75吋電視的新資訊,可以做未來換電視的參考(58吋電漿電視用快6年)

(房間電視本來有預留75-80吋電視位置,且不影響喇叭擺放位置)

未來換電視後58吋電漿電視放客廳使用

CRT電視則報廢(我買電視只會越買越大,且至少用10年以上...最後淘汰)



logowang 發表於 2016-11-30 06:10:03

wow, 名車等級

alex 發表於 2016-11-30 11:54:54

本文章最後由 alex 於 2016-11-30 11:57 編輯

SKAP 發表於 2016-11-29 17: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幫忙測測看這個SONY Z9D的評測,23:10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8EZnFr8nc


先說抱歉,因設備已經歸還,所以可能無法進行相同的測試。
就您分享的影片來看,Z9D 在背光控制範圍上的確是比較小的,但畢竟 LCD 不是自體發光,除非未來有技術可以做到背光點數跟解析度幾乎一樣的多,那就是另一層境界了 ^^

在測試的過程中,有看過許多背景全黑,只有小區塊影像的畫面 (如升級時的資訊畫面),其實是不會看到背光漫出圖像的情形。但在翻拍畫面時,若用相機測光而非手動曝光,就會因背景全黑而使得曝光值會比肉眼看時來的更亮,這時拍攝的畫面就有機會看到邊緣的光。

從影片的拍攝方式,可以看出測試者是為了呈現背光工作的方式,刻意在全黑的環境下,用比較側的角度來拍攝小光點,這樣的環境跟一般觀看電視的需求其實有比較大的差異,個人認為從技術去研究完後,也可以考慮一下實際使用時的需求。畢竟大多數的人是在挑電視,不是在挑專業監視器 XD

個人淺見,供參考



alex 發表於 2016-11-30 12:04:27

承忠 發表於 2016-11-29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謝謝了解,新的資訊,可以做未來換電視的參考(58吋電漿電視用快6年)

之前客廳也是放55吋電漿,還真的蠻耐用的
且對其亮度及色彩表現上都還蠻滿意的
但當然也得接受相對大的體積及耗電量啦

當解析度要求越來越高時,電漿成本可能更難被市場接受
主戰場幾乎都是 LCD 或 OLED 的天下了

alex 發表於 2016-11-30 12:14:56

logowang 發表於 2016-11-30 06: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wow, 名車等級

的確,在能力所及的範圍,追求更高的品質真的是一種享受

weihtc 發表於 2016-11-30 20:58:31

本文章最後由 weihtc 於 2016-12-1 22:43 編輯

alex 發表於 2016-11-30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之前客廳也是放55吋電漿,還真的蠻耐用的
且對其亮度及色彩表現上都還蠻滿意的
但當然也得接受相對大的體 ...
電漿說耗電其實也沒多多少電費
高階液晶要能達到電漿水準分區控光甚至比電漿耗電而且說實在能比電漿優異的目前沒幾台 大概就Z20X、DX900(DX950)、Z9D是真的能比的吧

weihtc 發表於 2016-11-30 20:58:59

承忠 發表於 2016-11-29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謝謝了解,新的資訊,可以做未來換電視的參考(58吋電漿電視用快6年)

基本上要買最貴最高階的才能跟電漿比

weihtc 發表於 2016-11-30 21:00:20

SKAP 發表於 2016-11-29 17: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幫忙測測看這個SONY Z9D的評測,23:10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8EZnFr8nc



Z9D那樣已經算很厲害了喔

maredd 發表於 2016-12-7 08:37:40

我的螢幕與邊框有很大個縫隙,拖了2個禮拜才換給我

maredd 發表於 2016-12-7 09:44:36

SKAP 發表於 2016-11-29 17: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幫忙測測看這個SONY Z9D的評測,23:10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8EZnFr8nc



如果從正面來看,其實不嚴重。但是若視角過大,則會較明顯

alex 發表於 2016-12-14 11:06:33

maredd 發表於 2016-12-7 0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螢幕與邊框有很大個縫隙,拖了2個禮拜才換給我

哇~ 這麼高檔的機種,遇到這樣的事肯定很心驚,還好最後換好了!

也很期待您的分享唷

将臣 發表於 2016-12-21 09:42:18

求站长制作的HDR 测试片试试我新买的播放器

west 發表於 2016-12-21 09:45:25

将臣 發表於 2016-12-21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求站长制作的HDR 测试片试试我新买的播放器

不急不急,正在規劃新的片源讓大家下載。

zhoe14 發表於 2016-12-23 01:53:42

weihtc 發表於 2016-11-30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上要買最貴最高階的才能跟電漿比

過於誇大的說法,電漿要是真那麼好,即使價格貴些仍有很多人會買,為何最終會退出市場,因為多數人在賣場觀看後選擇了液晶,電漿只有在黑暗的場景時畫面表現才會比液晶好。

weihtc 發表於 2016-12-24 18:24:47

zhoe14 發表於 2016-12-23 0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過於誇大的說法,電漿要是真那麼好,即使價格貴些仍有很多人會買,為何最終會退出市場,因為多數人在賣場 ...
賣場那種明亮環境 多半都無法讓電漿表現出最出色的表現是事實

但是"電漿只有在黑暗的場景時畫面表現才會比液晶好"... 會說這種話的人 多半沒擁有過好的電漿 不懂電漿的好

west 發表於 2016-12-25 12:03:14

weihtc 發表於 2016-12-24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賣場那種明亮環境 多半都無法讓電漿表現出最出色的表現是事實

但是"電漿只有在黑暗的場景時畫面表現才會 ...

電漿的很多特性和OLED很類似,由於自發光亮度的限制,明亮環境下OLED會很吃虧。

不過換成一般家用的場所,以目前的顯示技術OLED的暗部表現,絕對無人能敵。

weihtc 發表於 2016-12-25 14:56:42

west 發表於 2016-12-25 1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電漿的很多特性和OLED很類似,由於自發光亮度的限制,明亮環境下OLED會很吃虧。

不過換成一般家用的場所 ...

還在等Panasonic、SONY等日系的OLED上市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Sony 有史以來最強 BRAVIA「KD-75Z9D」4K HDR 電視精研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