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 發表於 2010-10-19 10:17:25

誰在扯3D的後腿?不是所有的2D影片都適合拿來製作3D內容。

3D從數十年前就曾經歷過幾次的流行,但是就不曾有過像今年這麼地風起雲湧,尤其是由世界級的家電大廠領軍帶頭往前衝,積極地推廣以「3D TV」為主軸的3D產業;不過就在同時,我們也發現不少3D發展的負面阻力與障礙,會將這股舉世3D的狂熱逐漸澆冷,如果今天我們能夠克服這些阻力與障礙,則我們就有機會將3D推向主流產業;反之,這百年難得一見的3D榮景,有可能會從此衰敗下去直到下次的輪迴再生。

那麼,什麼會造成3D發展的阻力與障礙?主要有:缺乏優質3D內容、充斥許多劣質3D內容、配戴3D眼鏡不舒服與不習慣、容易產生頭暈目眩、沒有標準制訂所以造成各家的3D TV與3D眼鏡不相容等。我們從這些造成原因來看,硬體的標準制訂還不會是最大的阻力,因為市場的自由競爭下自然會有人勝出,在市場自然的淘汰下,勝者為王,就會篩選出消費者最需要的標準出來;至於3D眼鏡的配戴不舒服與不習慣,確實是現階段推展「3D TV」很大的障礙,不過這是可以透過人體工學設計與學習適應觀賞3D TV來改善與降低阻力。

剩下來的就與3D內容有關了,其實我們也都很清楚,「3D TV」與「3D眼鏡」都只是觀賞3D影像的輔助工具而已,它們本身並不具有傷害性,真正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頭暈目眩、眼壓升高等,是因為看了3D立體影像後才會有的症狀;而真正優質的3D立體影像會讓人感到自然、舒服、愉悅與心動。

可惜的是,目前真正優質的3D內容實在太少了,反而市場上到處充斥劣質的3D內容,尤其是今年「AVATAR」襲捲全球3D電影票房後,Hollywood就有不少電影片商想搭此「AVATAR」3D熱的便車,將原本2D影片,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硬生生地轉成3D影片來發行。要觀眾花比2D電影高的票價,去觀賞劣質的3D電影,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假3D之名行詐騙之實,非常令人不齒。更令人不解的是,居然還有「3D TV」的大廠如Samsung、Sony等,竟然將即時(Real Time)「2D轉3D」的功能附在其「3D TV」產品來行銷,其目的是要解決當前3D內容不足的權宜之策;但這對其「3D TV」產品的推廣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是幫倒忙。

我一再的呼籲:要重視開發真正優質的3D內容,不要為3D而3D;畢竟不是所有的2D影片都適合拿來製作3D內容,因為它真正的價值是「創意」與「故事性」,3D只是表達的一種工具。優質3D內容肯定是3D產業的最大推手;但劣質的3D內容卻是3D產業的最大殺手。這種製造劣質3D內容,追求近利的投機廠商,不僅是扯3D的後腿,更是自斷生路,損人不利己,何以為之?


作者 / 王俊貴

kuen1972 發表於 2010-10-19 11:28:51

利之所趨....#:-S

HD都還沒有普及就來個3D
是要作跳躍式的改朝換代嗎??
也許該說阿凡達的橫空出世
時間來的早了點~~~

jk111984 發表於 2010-10-19 12:51:31

先驅總是寂寞的..詹導前無古人..只能盼望來者了..
小弟認為目前的廠商太短視近利而導致拿石頭砸自己的腳..3D內容其實目前並不適合存在於市場上..時機不對..價格也大錯特錯..藍光市場都還沒起來.你要民眾花大錢買3D TV..看不純熟的技術和稀少的訊源..
這時買的民眾..我只能說是天真活潑又可愛..英雄和烈士總在一線之隔..廠商必須當先驅者開發好的適合的產品..配合優質3D訊源這樣才會讓大眾歡喜掏出口袋的摳摳消費..真的覺得現在搞3D..只有一個字..貪...時機.動機.都不對...就算電影院多放幾部3D又能如何..能普及到家庭嗎??藍光都還沒站穩想搞3D..
猶如自欺欺人..廠商可以宣示你有這項技術..但別譁眾取寵..務實些開發好的訊源內容..再端出合理的三D硬體還務實些...

billeccentrec 發表於 2010-10-19 13:19:18

HD Club 真的是高手雲集的地方
身邊一堆朋友都在瘋 3D
他們認為在尚未進入高畫質和數位電視之前就可以擠身進入 3D 時代
認為現在硬體技術搞個藍紅式效果就很好
殊不知大廠都以 HD 搞 3D
還在大言不慚 "類比訊號短時間不會消失啦~~~"

只能說現在的媒體真的太厲害了

題外話
今年終於有很多電視標榜 HiHD
為何不在 2007 年就說?

pp300 發表於 2010-10-19 15:01:07

在拍攝 3D 影片的部份,很多以往 2D 的構圖及拍攝手法都不能用

例如有段時間,很多偶像劇喜歡用 DOLLY 繞圓 + 閃切雙邊演員腰上或臉部特寫

其實只要從這個角度去看就知道影片導演對於 3D 攝影有沒有深切的學習及了解

alex 發表於 2010-10-19 15:38:30

世代交替的同時,除了設備改變了,就連很多拍攝觀念跟手法都得跟著調整
曾聽過 NGC 導演的演講,分析出 10 幾項他們第一次從 SD 改拍 HD 時所犯的錯誤
而 3D 拍攝跟後製的複雜度又來的更高,如何做出良好的 3D 視覺設計,這門學問正在加速發酵中

道理其實不難,但要做的好還真不容易!

redmmcrab 發表於 2010-10-19 16:08:01

換個角度看...也許這算是個過渡時期...感謝大大的分享

udo07 發表於 2010-10-19 17:10:27

真的是太急了
不過換個角度想
廠商在現在這電視的戰國時代
想要出奇制勝...或許這是一招利害的
不過...最重要的是民眾的接受程度
以及市場流通性...

newworld23 發表於 2010-10-19 17:59:51

先驅總是寂寞的..詹導前無古人..只能盼望來者了..
小弟認為目前的廠商太短視近利而導致拿石頭砸自己的腳..3D內容其實目前並不適合存在於市場上..時機不對..價格也大錯特錯..藍光市場都還沒起來.你要民眾花大錢買3D T ...
jk111984 發表於 2010-10-19 12:51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十分同意這番言論~
小弟心有戚戚焉~
要享受3D效果,光硬體的部分就要砸下不少銀子(螢幕/撥放器/眼鏡等...),
而軟體的配合就像版主所發的內文所述,
故我現在處於觀望的態度.....

mulder6021 發表於 2010-10-19 19:42:57

本文章最後由 mulder6021 於 2010-10-19 19:45 編輯

感謝分享~雖然3D有其迷人之處~但就像大大們所說~好的訊源嚴重不足真的是很大的問題~
廠商們總是以獲利優先~趕搭順風車看能不能先賺一筆~3D會不會起來先放一邊~
先賣就先賺了~真是很不好的想法~個人目前並不支持3D~但也許只是短時間~
也許哪天技術成熟了~訊源充足了~時勢所趨~大家應該就能開開心心的擁抱3D了~
(到現在還沒看過3D電影的我~應該也是怪人了吧~哈)

tseng123 發表於 2010-10-19 22:39:53

不管3D是否浮濫,目前廠商很明顯地積極開闢新戰場來搶攻消費者荷包。
(有時候需要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
唯一能夠制衡的力量,只有消費者擦亮眼睛選擇適當、適合的產品,絕不是完全接受業者所倡導的事物時;此時消費者才是自己的主人。

minghd88 發表於 2010-10-25 17:11:44

看了以上
覺得光液晶螢幕
從以前冷陰極管到LED背光
LED背光再經過幾年價格才會相仿冷陰極管背光
那麼3D還要從戴眼鏡歷經到裸視再到平價化
有人提到10年
應該不是嚇人的(除非不用在乎money)

提外話
倒是電腦的cpu.顯示卡.進步得挺快的
2008年買ati 3850 顯示卡
早已變成很舊很舊的卡
還好遊戲勉強還可以跑

joewang2003 發表於 2010-10-25 17:21:52

廠商猛推3D, 純粹2D 市場已進入紅海, 希望另闢一個高利基的3D藍海市場.
但以現金 3C lifecycle 之短, 這3D還沒進入 cash cow前, 也大概在3年後, 就會變低毛利時代
BD Player 將會是最好的明證, BD movie都還沒普及, 其hardware player retail price 都已在直直落

matiz 發表於 2010-10-26 08:40:36

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如果把角色對調,
讓大家成為家電大廠的決策者,也許會做出類似的決定,
因為他們是營利事業單位,一切的決定關鍵在於-能否獲利?
至於大家所考慮的,對他們言並非重點,
也是考慮到市面上3D影片少,所以開發內建2D TO 3D的功能!

類似的例子,有
當年INTEL硬推 RUMBAS RAM 以及 Pentium PRO CPU ,

所以消費者要搞清楚三件事情
1.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規格 功能 預算....)
2.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規格 功能 售價....)
3.買的東西是否符合需求(規格 功能 價格....)

千萬不要隨著廠商起舞,
廠商巴不得你隨著步調不斷消費,
20吋LCD>>29吋LCD>>32吋LCD>>37吋LCD>>40吋LCD>>42吋LCD>>46吋LCD>>50吋LCD
接著LED被光取代冷陰極管背光再來一次
20吋LED LCD>>29吋LED LCD>>32吋LED LCD>>37吋LED LCD>>40吋LED LCD>>42吋LED LCD>>46吋LED LCD>>50吋LED LCD

要不斷的創造差異性(比你家裡那台電視好的功能),
讓你不斷的消費,創造廠商的營收&利潤!

聰明的消費者應該做的是
1.冷靜
2.分析
3.做決定(買OR不買?要買啥?)

羽毛喵 發表於 2010-10-26 14:41:28

1# west 非常認同~~~( 大力點頭 )

自從阿凡達之後,幾乎每一檔電影~都一定會看到有3D的影片
但是問過身邊去看過3D電影的朋友....
五個裡面大概只有一個是"完全舒適"的看完電影
大部分的人都會在電影放映中間就把眼鏡拿下來稍微休息
更妙的是有人拿下眼鏡後...赫然發現只有字幕是3D的....:-O
戲院3D眼鏡因為需要符合’大眾化’所以幾乎一樣大小...一樣重
對我來說....3D眼鏡非常的困擾...壓的鼻樑非常的不舒服
嘗試過一次之後~就決定除非3D電影有其"獨特性"
否則一樣的內容....大概仍然選擇2D...舒服的欣賞電影內容就好了吧~

ychao 發表於 2010-11-1 00:37:09

只有在朋友家看過Avatar的2D藍光版,劇情xxx,電腦動畫特效這年頭多的是,老實說不太能理解那些好評是怎麼來的?

曾經在不同國家的iMax電影院看過3D的影片,通常長度都在3-40分鐘。個人覺得這個應該是一般能接受的長度極限了。我自己有戴眼鏡,對不戴眼鏡的人來說已經不舒服了,再加上3D眼鏡真的是很難舒適觀賞。所以在裸視3D顯示器普及之前,個人是不可能投入的。

現在電影院一窩蜂打3D電影,主要還是多數人家裡都沒有3D螢幕,一定得到電影院看。這年頭大家家裡的設備都不錯,不追新片的話,在家裡面要躺著要趴著看都可以。也不用擔心什麼禁帶外食。實在沒有什麼理由非得到電影院看不可。另一個可以想到的,就是沒辦法盜拍吧?在這些爛片打壞名聲之後,應該很快就會回歸常態了。

tzou 發表於 2010-12-14 16:47:01

1# west 非常認同~~~( 大力點頭 )

自從阿凡達之後,幾乎每一檔電影~都一定會看到有3D的影片
但是問過身邊去看過3D電影的朋友....
五個裡面大概只有一個是"完全舒適"的看完電影
大部分的人都會在電影放映中間就把眼 ...
羽毛喵 發表於 2010-10-26 14:41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王總的文章是寶物
到這邊再review一下...
在avatar之前就在電影院看過3D(聖誕夜怪譚)
記得當時的負視差非常大
而且我們窮鄉僻壤3D首映不用加co co
後來Avatar...當然選最便宜的,不用加coco的 2D,人也比較少, 腳可以自由放 :)
但是後來看片, 什麼食人魚,Saw...的都內定3D...只要用50元買眼鏡, 用完還要還...
不過基本上, 後來的片子都用正視差居多, 若有其shift也是不大,突出螢幕的效果也頂多是以字幕等為基準.

其實講到最後, 3D的硬體大概就跟當初講的網路基礎建設一樣, 最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上面的"軟體"與應用部分, 以前PC CD很貴,後來很便宜, DVD仍比較貴, 還有一部片桃色機密,把虛擬實境和CD生產技術當成很大的機密, 現在DVD燒錄器,跟拉機沒兩樣, 這大概就是技術與產品商機的問題. 同樣BD也是, 3D content也是, 到時一切就變成為了需求而產生, 以前要教網路並推廣, 現在阿公阿婆真的需要也會用網路了...

tzou 發表於 2010-12-14 16:55:30

在拍攝 3D 影片的部份,很多以往 2D 的構圖及拍攝手法都不能用

pp300 發表於 2010-10-19 15:01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提到這個, 想到一個有趣的機構.
Stereo base 和 f (焦距)之間的變換
目前大概都是根據距離視差等將SB固定
或許在變焦同時(如果可以3D變焦的話),SB也跟著一起變...
因為在考慮正負視差,通常焦距不能變化太大...所以就動SB...

目前SB的概念王總文章有提到, 不過仍需要考慮3D景深範圍...
有個公式是這樣...
SB=(k/f)*(Lnear * Lmax)/(Lnear -Lmax)

其中k值在 35mm 當中設定為1.2mm比較洽當.

yuho_sr 發表於 2011-2-15 10:34:08

沒錯2D to 3D的校果很差啊...還是要真正的3D 才過癮.

0999 發表於 2011-8-27 03:43:00

買了3D電視之後
使用2D轉3D的功能後
個人覺得這只是商人的一個噱頭而已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誰在扯3D的後腿?不是所有的2D影片都適合拿來製作3D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