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_0301 發表於 2011-12-29 12:04:51

多聲道數位流 討論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29 18:20 編輯

以 NAS or iTune 為核心stream to AVR play, Apple remote 整合所有控制,調校功能
The Jobs (賈先生) ㄉ great idea 充分發酵 tablet GUI is now the king for remote   
Home (music) Theater 各家複雜的遙控器對準 + 按上半天 的時代終於結束了 !!!鼓掌=
Finger EQ , Bass enhencement, Listening mode, songs pickup透過手指 & GUI 極富樂趣 與 快速變換
思考主導按鍵orGUI 主導思考 ...... 意義大不同喔 !!!   

有別於兩聲道 front firing to the sweet spot, We know 多聲道呈圓形對稱圍繞 sweet spots, 各聲道 conflict each other 十分嚴重
Full band phase control & reverb control 是多聲道音樂 不可或缺的利器 !!!
絕不能單靠 厚聲底 amp讓每支 speaker 各自表述 濫射 高/中/低頻段 聲波      
so 宅爸不得不選 Pioneer.:-B

SC-57 DAC 與 OPPO-95 一樣為 Pro 32bit => 有誤請專家更正



SC-57第一次量測 data (上圖) vs SC-37 data (下圖), 可以看到存在誤差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29 16:53:18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30 17:48 編輯

AVR DLNA 的多層目錄智能程度 自然無法和電腦 File manager 相提並論
User 需要一個高度整合的 Tree structure 音樂庫      e.g Foobar library 作為介面選單
大家知道 Foobar Library 多指向性, 可以控管多個 NAS 內 HDDs, 包括各式屬性的音樂檔 people stored by different genres

iControlAV2連線到 PC Foobar Library選曲立刻人性許多, much more organized than DLNA alone   
其後透過AVR listening mode 作後續音場,音量控制
That is 支援性包山包海的 Foobar/wasapi 作為 music player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29 21:01:54

新款 SC-57 MCACC data output 不在 MCACC 主選單上
須從 PC Network 上Device SC-57 下載(見圖)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30 09:22:16

整理一下 宅爸多聲道數位流切入方向
1. 挑選 音樂質感優異的喇叭, 參考頻響50 ~20+KHz 以上全頻段喇叭
    高頻 > 20 KHz 是與 純劇院喇叭一個參考分界點; 優質高音單體也常見於較高級系列喇叭
    低頻延伸 則為主要花費, 越低越貴, 最優者喚作系列旗艦      
2. 各聲道能同系列最佳 , 不同於劇院喇叭配置順序 , 環繞喇叭重要性大幅提升, 能比照主聲道中高音單體規格尤佳
3. 主聲道級數夠, 另一層意義 在能與重低音完美銜接, 使後者消失於無形.   
    Xover 設在低頻最弱聲道以上 10 Hz, SW進一步充當全員低音單體   
4. 電腦 or DLNA 器材 以 HDMI串流;欲享受雲端 則另架 cat.5e 以上網路
5. 空間頻響,EQ 調整, 各大廠 AVR 皆具備基本能力, 60Hz 以下 低頻管理則需另外軟件
    聆聽區內頻響大致均衡 無所謂單一皇帝位.   
6. 不同於以吸音為主的劇院佈置, 音樂空間佈置 擴散,反射點處理為首要考量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30 10:48:53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30 17:04 編輯

SC-57 measurement shows the reverb from all channels arised drastically after 10~30ms
So 宅爸 set the filter on this time frame to minimize the reverb   


Next try on the Web radio, THBS 音質優 (320k bps) is one of 宅爸's favorite station. L-)
Extended stereo mode提供極佳的包圍感是多聲道優點之一, 適合當作背景音樂.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30 22:02:22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31 23:24 編輯

再來聊一下 stream
    NAS cluster 準備一顆 format 過的硬碟, 循序灌入喜歡聽的專輯
    避免反覆使用, 資料vs磁軌 對應紊亂的硬碟 , 2T 拿來裝音樂 ........ 容量頗夠用

1. 不開電腦 Media Stream route :   
   NAS/第n顆上述硬碟-> Giga switch/cat.6-> AVR/WMP/DAC -> Power Amp -> 多聲道 speakers
   Web music 則為ISP -> Router -> Giga switch/cat.6 -> AVR/DAC..... 同上

2. 打開電腦下的數位流 因 PC media player 如 foobar 功能更強, ape 照聽不誤 !   可介入取代 AVR 兩光的 WMP:Window Media Player
   NAS/ N 顆音樂碟 -> PC/Foobar player & library -> Giga switch/cat.6 -> AVR/DAC ........同上
   只消turn on foobar 即可 , 其餘交給 tablet控制   
      
3. 完全由電腦主導的數位流, default media players 更是包山包海BDMV,ISO,mp4, all music files
   N 台 NAS -> Giga switch/cat.6 ->PC-> HDMI -> AVR/DAC ..... 同上

Tablet 提供便民的 GUIremote ,either for AVR control   or   Albums/songs pickup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31 13:14:11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31 22:47 編輯

音樂屬性的研究
宅爸先拿 web radio 當 source 撇除 hi-end source is must 的爭議
越近期的音樂製作, 越廣泛運用音效, 快速的音場變化
資訊時代, 十倍速的時代 .....bla,bla,bla快來快去漸成主流
此處說得快, 不是音樂節奏快慢 , 抒情樂曲不一定慢.

只要製作人想快速變化, 多聲道就能加分 !
舞台上 並無 樂器 or 人聲的革命性突破 , 端視後製作的思維 與 創新, 其中科技佔一定比重.
多聲道用直接音反應音場變化, 一耳了然
一支電吉它 solo 可以從兩側跑到前方,前上方,再繞回來包圍感奇佳無比 !

圖示一下 多聲道音場


AVR DSP 音場變化不斷精進, 已非昔日阿蒙 "罐頭音效" , 也是一個日趨成熟的科技
喇叭科技也在進步, 小體積, 快速,敏銳 ,更能融入裝潢 免除 業主 為了多聲道 牆壁掛幾顆大箱子的為難      

p.s
這裡留下一個伏筆, 音樂既然來自四面八方, 那主聲道外的喇叭, amp 表現音樂 夠稱職嗎 ?
所有資金拿去投資 主聲道 & main amp , 剩餘零頭 崁入幾顆環繞小喇叭示意 ........ 會誤入多聲道音樂性不佳的結論.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31 23:54:50

哈拉上網, 電腦當然開著, 此時順便打開 Foobar then 不用理它 !
personalize 音效輸出要設成 AVR   
讓 Foobar 自動作為 AVR 外掛 Player L-)
平日各位若已規劃好 各顆硬碟分類   e.gFlac 一顆, wav 一顆, ape 一顆 ..... etc
統一交給 Foobar library 代勞, 成為主目錄


APE 精華區AVR/WMP 沒支援 ?   Foobar 不怕 !盡量放 !


AVR 的音場選單 => 多試多比較, 找出適合府上空間的音場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 16:14:53

Why the extended stereo mode sounds so well?   much better than ProIIzmode 宅爸 used to listen before.

It's true !the human hearing do favor the sound from the front hemisphere :)>-
The extended stereo link the Sides with Mains to give a broader listening experience   
And the answers from Audyssey second it as well

Audyssey says that the most helpful enhancement is width, followed by height, followed by back-surround. In theory, all three can run simultaneously. If manufacturers follow through with 9.1-channel AVRs, which Denon has hinted at doing, you'd have a choice of two out of the three.

Why width? Audyssey says: “Research in human hearing shows that we can hear many more directions than what current systems provide.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human localization is better in front than to the sides or behind. This means that for front-weighted content such as movies and most music, good engineering dictates that we employ more channels in the front hemisphere than the back. Imaging is also better horizontally than vertically, and so good engineering also dictates that channels must first be added in the same plane as our ears before going to higher elevations.”   

ai_0301 發表於 2012-1-2 14:31:47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2 14:39 編輯

更正一點
Foobar 作為 AVR (環繞擴大機)外掛 player
(1) PC sound 無須設定 AVRplayback
(2) Foobar preference out 也無須設成 AVR   

也就是一邊 多聲道美聲 => 滿足聽覺
PC sound playback 還可透過內定輸出 (多媒體小喇叭) 看一些沒營養的片子 => 滿足視覺 :)>-or play games.
iPad2 也可開其它 App 玩樂, 但 "眼睛" 會成為一個瓶頸.

各位可以試試看:)>-

ai_0301 發表於 2012-1-4 11:18:33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5 21:13 編輯



Pure Direct 模式 (純兩聲道)AVR 關閉 MCACC & cut the signal to Subwoofer
vs
Direct 模式, MCACC & 2.1 輸出, 只消關閉 subwoofer, 則為 2.0+MCACC
相鄰兩個選項, User 可以快速切換 & 對照 enable/disable MCACC 聽感的差異

宅爸以 Tracy Sad eyes 低頻動態頗大的單曲測試
With MCACC, filter effect 讓動態稍稍縮減bass punch 會減弱,少了此曲的韻味

建議喜歡 原汁原味的 stereo 樂迷 適度關閉 MCACC and use foobar player@燈泡@
兩聲道 蠻不錯聽的 !
宅爸暫用 Paradigm S8 配 4pi.plus2 有點像 頻響,價位,性能伯仲之間 Elac 名器   Spirit of music 的味道:)>-


ai_0301 發表於 2012-1-4 11:30:10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4 11:37 編輯

宅爸再用 Movie mode, Rock/Pop 模式, 多聲道全開
有 Disco pub 那種 punch 適合多人在大廳宴客時分享 "震撼的音樂"

那 Extened stereo 表現又如何 ?
音場再加寬 若大廳更大, 人更多 ...... 效果更好 !   

忽然想到, 現在 DJ 粉幸福
事先編好 快/快/慢/華爾滋/.... 進一個 Folder, 拿著 iPad 照放就好
宅爸那個時代 可是快翻一堆作好記號的黑膠, 事倍倍而功半啊 ~~~~ @黑青@

ai_0301 發表於 2012-1-5 22:14:22

Pure 2.0 vsMCACC 2.1利用同一首歌, 快速切換對比
1. Pure 2.0 高頻若較亮, 表示有殘響, 修正過殘響的 MCACC 高音會稍暗
   此處不必苛求完美, 以喜歡的聽感為主
2. 兩者低頻聽感若極為類似 表示超低音調整的不錯,銜接成功 ; 反之則 SW 仍太轟
    若主聲道近 small 低頻延伸力不足, 不必強求, 可照喜好維持 Boomy sound 助陣   
   按 : 一般樂曲 多無超低頻 ( < 33 Hz) 特效.      

ai_0301 發表於 2012-1-6 17:04:23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1 00:23:03

記得 M01 有位網友分享了 5,6 年級黃金港劇主題曲
宅爸終於找到這四張專輯, 放入 NAS Library
數位流不但 迎新 而且 懷舊 :)>-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2 15:06:35

最近發現若干 Album 小有 bug (也許硬盤有問題)
Foobar 容錯率遠優於 AVR/WMP, 樂曲若有 fomat bug WMP 就停擺
Foobar 可輕易跳過這 xx msinterruption繼續播放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2 23:54:18

夜深人靜, 宅爸做一個 A/B test;wav source from the same exactly NAS, listening mode : Pure Direct   
A. NAS 先由 PC/Foobar decoding then send to AVR
B. NAS direct to AVR/WMP
按 :電腦不做任何事, 接近熄火狀態 CPU load <1%   
差別在於 A經過電腦, B 不經過 , all PCM pack 皆由 Cat.6aorcat.6傳遞 不經過 PChdminorusb port
驗證所謂 computer 內部電源對音訊的干擾 有多大?

結果聽感上 B 真的略優於 A , 聲音解析度感覺再好"一點點", 但不是粉顯著 !      
前文曾提及 AVR用外掛 Foobar 當 Player 優點也不少, 僅供參考   @燈泡@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3 10:50:14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13 15:46 編輯

宅爸近來聽了不少 Pure Direct 兩聲道 mode
一來體會 S8 v.3 的實力, Audiophile 排名第七, 平價喇叭能擠身高貴喇叭一族 的確有幾把刷子 !    鼓掌=
二來領教 前+後 皆開放空間的優勢, 音場不借助 DSP 就相當有氣勢了

可 Stereo 對 source 好壞粉挑剔, 必須餵給它好料, 才有好聲
一些錄製平庸的 wav 選輯,就由 user 決定要否加料了
AVR 多聲道 DSP就是 user configurable賜給庸俗的 source 一個翻身的機會
Web radio 即是一例, 320kbps 音質略遜.

凡事都用最好的是一種方式 ,一個理想   
能補強次好的對市井小民 也值得參考   @燈泡@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5 12:08:51

宅爸繼續比較Direct vs Pure Direct 兩者差異
用 A-Mei /給我感覺 這曲, 低頻不錯, 結尾有大提琴 solo

音量大小 分出勝負 !
一般宅爸多用-40 dB 聽歌,Pure Direct (純兩聲道) 可圈可點   
哈哈, 一旦要 High 開到 -20 dB, 反射音, 全頻 Phase 開始作怪
Direct mode 啟動 Phase & reverb control, 大音壓下 乾淨許多, 聲音相對耐聽
兩雄比劃至此, MCACC 終於展現科技的優勢 :)>-   
但低頻仍無分軒輊, S8讓 Direct 的 2.1 加持 絲毫無法加分
大提琴 solo兩聲道照樣完美演出

怎麼辦 ?   若主聲道夠強 , 多餘的 .1 真的沒有任何優勢嗎?:-?
Mostly true !   一來這類音樂極少, 二來低頻能打敗 subwoofer 的主聲道 99% 的人買不起

有無例外?   宅爸一手滑鼠, 一手 airplay迅速切換到 Power DVD , 用 Lichtmond 一決高下
維持 Pure DirectvsDirect對決
按 :   Lichtmond 是少數能有 20 Hz 以下超低頻的音樂 (地震波)
終於2.1佔到便宜了, 低頻要靠 subwoofer 沉下去, 非常沉 ........

題外話, DTS-HD 7.1 多聲道製作 本就強調極寬的頻響 for Subwoofers& 多聲道環繞音場
可說勝之不武 !         

ai_0301 發表於 2012-1-15 20:31:14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17 13:32 編輯

談了半天兩聲道, 回頭總結一下多聲道優勢
1. 買不起高檔主聲道
   2.1就是一個暫解, 解決喇叭低頻不足的遺憾 (包括擴大機推力也不足)
2.房間,空間,喇叭組合不完美, 缺乏調音功夫, 常識, 經費
   AVR可以幫一點小忙 作空間EQ 校正   
3. 訊源不夠好 , 比如 web radio, mp3,Youtube 480p 以下   
   AVR可用豐富的音場 幫忙化妝, 高階機還有高取樣率, 取樣深度, 不差的 DAC      
4. Remote,Airplay 已漸成 AVR 主流配備, 控制十分人性

5. 啥都不是問題,有好空間, 好喇叭, 好訊源, 好器材 ......
    那麼多聲道的Room EQ, 臨場感, 包圍感, 音場變化 提升音樂聆聽 (& 觀賞) 到另一個層次 !!!   :-h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多聲道數位流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