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許 發表於 2013-12-20 17:28:57

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好聽感的要件

好聽感的要件

第1點:是聲音在高低頻分布平均,不會有高音太尖銳感,低頻轟轟叫,中音太突出等等不平均的感覺。

第2點:是聲音飽滿而溫暖,不會有尖銳生冷的感覺。通常生冷的聲音都不會太耐聽。造成生冷音的原因有很多,殘響太早消失,有高階諧波失真等都會,未來水電工也會專門討論。

第3點:是細節豐富但不超過,音樂中的很多小細節,比如編曲中特意要小聲的三角鐵、響板,背景的大提琴等都不會消失,但又不會不耐聽。

第4點:要解析力好,各頻段之中的解析力都很清楚,好像聲音是直接穿進耳朵中而不是隔了一層紗布的感覺。低頻段之中,像大鼓定音鼓等樂器,鼓皮的震動和鼓身箱子回音都要很清晰,絕對不能轟轟轟糊成一團,那樣子的低音叫做震盪,是低頻自我回授震盪的結果,而不是原來的聲音。

第5點:舒適有臨場感,無論如何音響一定是聽舒服的,所以花個10分鐘確認一下設備組合是否真的舒適有臨場感是最終必要的條件。


柔美耐聽

就算完美重現原音,仍然有調整的空間,這就是老玩家愛掛在嘴上的柔美耐聽。主要還是在各頻段相角變化以及頻率反應之間的調整,絕對不是把高頻細節通通砍掉才叫柔美耐聽。有時在展場會看到某些號稱柔美耐聽的貴族級設備,放出來的音樂卻像FM收音機那樣缺乏動態和細節,這是絕對不正確的,真正好的聽感絕不是把細節砍光。

GY38 發表於 2013-12-21 13:45:27

本文章最後由 GY38 於 2013-12-21 13:46 編輯

本人的系統,平日都開到-14dB(DENON的分貝量),亦是輕鬆寫意。我追求的美聲是,大音壓不吵雜,頗為接近管機的聲線!!調音小道具很多,如保險絲(最好使用慢溶),如你像我使用前後級,那5條類比訊號線不能太差,還差一條,那條是超低音專屬線。小道具太多了,喇叭缐,電源濾波排插、以及壁插(無須使用藍星那顆最高階的,別名:地表最強壁插)。......等!!

小許 發表於 2013-12-21 14:18:42

GY38 發表於 2013-12-21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的系統,平日都開到-14dB(DENON的分貝量),亦是輕鬆寫意。我追求的美聲是,大音壓不吵雜,頗為接近管 ...

那5條真的很重要,音色的取向、音場的氣勢、聲音的細膩。
成也是5條敗也是那5條!
重低音那條訊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如何安排,
用過不錯的線,很像多了太多東西~但是不用很像又少了些東西。
怪不得人家都說調音道具是取捨。
大大把我開了一槍~小許家中就是用"藍星"苦臉@

aun121 發表於 2013-12-25 16:39:07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雙好聽感的耳朵
像我的右耳就聽力受損.........慘><

小許 發表於 2014-1-10 10:40:54

aun121 發表於 2013-12-25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雙好聽感的耳朵
像我的右耳就聽力受損.........慘>

耳朵受損還是可以好好的聽音樂~~聽好聽的音樂不一定要挑毛病。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好聽感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