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en1972 發表於 2011-9-5 16:25:26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http://iphoto.ipeen.com.tw/photo/comment/8/2/3/cgm4204a8a90dd2e4e6a848ab7a94c82101918.jpg
(圖片取自網路)
很好看的電影,不能說精緻,但電影語言一方面淺顯易懂,一方面又敲動人心。
九把刀出品認真去看九把刀的作品是最近的事情,因為一直很好奇,為甚麼便利商店一排排都是他的作品。而且他的作品有幾個特色:1)上架作品很多;2)都被膠膜包起來(通常這表示有銷售上的信心);3)創作方向很多元。一直到去年發現他,居然是,我大學系上的學弟...這層關係讓我去九把刀的部落格逛了半天,然後得知他在籌拍這部電影,而且賭上了所有的籌碼。很有意思,記得他自述說,他自己思前想後都覺得這部電影不可能不賣座,所以他應該是最有自信心的人,就該有最有自信心的表示。因此在預算持續增加但金主們猶豫不決時,他跑去找柴智屏(電影的製作人)說:他要投入自己所有資產,加碼投資自己的電影。看來...要搞電影,要有這種捨我其誰的魄力啊!
說故事的人好,還是故事本身好我只能說,都好。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免聯想到二部同樣是知名網路小說改編而成的作品:「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與「我的野蠻女友」。前者我沒看過電影,後者我也沒有看過小說就是。這三個故事都是在嘻笑間談一場轟轟烈烈的年輕人愛情故事,我先說拿來做對比的前輩作品好了。在賣座上「第一次親密接觸」不是很理想,而「我的野蠻女友」則是驚人的成功。我自己猜想那或許是選角的問題,我很喜歡舒淇的演技,但我難以把她與「輕舞飛揚」連結在一起。另外就是「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畢竟是個悲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已經被實證是個賣座電影了...我個人認為在上述二部電影(或說二個故事)所擁有的元素之外,又加入更多青春與友情在裡面。以至於即使不是喜劇,但結局的那種初戀已不復見的淡淡憂愁,可以昇華為一種純粹祝福「那一個她」的美感。
所以,看這部電影:「情人」可以一起來看,雙方更珍惜自己的緣分;「朋友」可以一起來看,在大家一起做過的蠢事懷念之餘,再加上這筆共同看一部YA電影的回憶;「曖昧不明狀態的友人」更可以一起來看,喂...我在暗示你(妳)歐;「看熱鬧的人」當然也能來看,因為電影中設計了很多直覺式、很赤裸裸式的搞笑橋段...關於最後這一點,特別是在「性暗示」相關情節的部分,有些人認為實在太誇張也太無厘頭,我也這麼認為。結果沒想到出現在電影中,居然也不會不合理。一來九把刀這個人大家會覺得本性如此,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調調,片中就是演他的故事,那你也只能接受了。二來片中的一個主題就是「幼稚」,所以這些極端的情節都可以歸於這個理由...偏偏男女主角是「成也幼稚、敗也幼稚」,幼稚作為劇情關鍵轉折處,妳也只好接受!反而幼稚搞笑的劇情與真摯愛戀的劇情呈現很大的反差效果,更加烘托出男孩對女孩愛了8年的情感...所以最後的對白超級經典。男主角:「我,還是這麼幼稚,沒辦法。」女主角(忍住眼淚笑著回說):「對啊...這是一定要的。」(註:對話的內容大概是如此)
所以能說,說故事者不給他掌聲嗎?但...這可是真實故事改編的耶,所以故事難道不精彩嗎?(而且原著我後來也看了,電影改編的還真好)
爆紅的2個大明星
我要說,九把刀說得一點也錯,挑對男女主角是很幸運的事情。因為有這2顆鑽石,讓這部簡單的電影散發出超級光芒!
http://3.bp.blogspot.com/-SM4fdttPVeA/TlbSEHy3kmI/AAAAAAAADNs/NMyNvkGo-eE/s400/01.jpg
(圖片取自網路)
超級有氣質的陳妍希,劇中就是負責「笑」,笑得很青春洋溢,充分演好夢中情人的角色。當然,被罰半蹲而哭的那段更經典...這才能襯托讓女主角笑著過日子彌足可貴。而且女神(天使)也是會下凡間的。
超賤超青春的「傻笑」。陳妍希在「聽說」中就有很亮眼的演出...只是陳意涵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啊眨的,實在把女二的她光芒整個蓋掉。我很高興陳妍希在本片裡站穩一線女主角了...她的這種氣質路線,帶著點調皮搗蛋與清新脫俗,可以跟其他氣質美女有點市場區隔。當然柯震東就需要時間驗證,因為與其說他演的好,不如說是九把刀挑的好,因為九把刀最了解要找到什麼樣的男主角來演出自己要呈現的味道...
每個人心中住著的「沈佳宜」其實看過原著就知道,兩個人沒有在一起或許才是最理想的結局(電影當然戲劇張力較強,所以更浪漫),因為最終執著的可能是那股追逐8年的情感了。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在愛情路上追逐著,特別是「初戀情人」,永遠永遠會在心中站了一個位置。那就是沈佳宜存在的價值。我的心中當然也有一個沈佳宜,我也曾失去過,就如同每一個初戀最終的結局一樣。只是還好,世事難料,這一點我總算贏過學弟了...
因為現在睡在我另一側的另一半,正是心中當年─也是現在─以及未來的那個沈佳宜。感謝曾經經歷過的,把握住現在擁有的,珍惜承諾在未來一起陪伴的...難‧得‧天‧下‧有‧情‧人。

cubano 發表於 2011-9-5 22:46:51

一直很吶悶 從海角七號艋甲 到現在的這部...
為什麼國片的題材總是圍繞在年輕人的血氣方剛 與 戀愛情節 的刻畫..
然後 大受歡迎的點是什麼?
完全搞不懂...8-}

ethan 發表於 2011-9-6 00:21:13

本文章最後由 ethan 於 2011-9-6 00:55 編輯

一直很吶悶 從海角七號艋甲 到現在的這部...
為什麼國片的題材總是圍繞在年輕人的血氣方剛 與 戀愛情節...
cubano 發表於 2011-9-5 22:46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近幾年破億的國片
但個人從這幾片中觀察發現有幾個共通點:

1.電影主題劇情比較簡單,說得是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故事,
   不像以往帶著太多藝術性,讓大多數人看了頭上冒三條線

2.劇情的在地性,以台灣過往背景相關的故事讓觀眾有親切感,能引發觀眾感同身受
跟著回想起當年那個時代的記憶

3.搭配較為主動式的宣傳方式,鼓勵觀眾在網路上推薦,發行預售票,
   進而增加口耳傳播的渲染力

有質感有深度的電影,台灣其實長年走那條路很久了
事實證明曲高和寡對現今的票房無所助益,
不是說這樣的電影不好,只是喜歡的人太過於小眾了
電影市場應該是有藝術性也有商業性的百花齊放
讓大眾有更多的選擇

雖然我會喜歡某些所謂的獨立制片藝術片
但是我更樂於看到更多具商業性能感動人的國片發行

bluepenm 發表於 2011-9-6 00:27:01

回覆 2# cubano

就是那段令人懷念的初戀感覺呀!
想想高中時純純的愛,不是很值得懷念嗎?
國片還有賽德克巴萊呀!這總史詩大片,因該也會不錯吧!
想想幾年前的國片,難道你還想看狗蛋大兵嗎?
讓我們為國片加油吧~~~~~

kuen1972 發表於 2011-9-6 09:16:01

一直很吶悶 從海角七號艋甲 到現在的這部...
為什麼國片的題材總是圍繞在年輕人的血氣方剛 與 戀愛情節...
cubano 發表於 2011-9-5 22:46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有關於<愛情>是亙久不衰的創作題材
中外皆然

至於YA片與恐怖片一樣
都是有特定群體並且一直存在的電影類型

不過如果簡單套入這幾部國片=幾種固定模式又想得太過簡單了
否則國片早就每一步都會賣座

當然每個人對<好看>的定義是不同的
有的人喜歡看了之後還能有所省思
有的人喜歡看的過程簡單清楚
有的人喜歡各種特效
有的人則是光看大明星就爽

我自己認為題材是甚麼不很重要
重要的是:
1.故事好
2.說故事的人也好
電影就會成功一半(有好的開始)
剩下的一半就是靠宣傳的行銷手法
電影好看則是核心,否則再多宣傳也不會產生好口碑

lcy623 發表於 2011-9-6 09:36:10

不會啊...
看完這部電影....有一些年少的美麗回憶
全部都湧上心頭....

尹兒 發表於 2011-9-6 09:45:06

對呀,我也覺得這是一種青少年的回憶,有好有壞,有酸甜苦辣的滋味,不是看本書或
幾行文字就可以形容的感受.

xnzkiss 發表於 2011-9-6 21:49:23

陈妍希不错,《听说》的时候因为已经认识陈大发了,所以陈妍希算是个额外的亮点喔~
不过希貌似清纯性感均可。。

kuen1972 發表於 2011-9-7 10:17:17

小說/電影的差別(有雷)

看過電影
不想看小說的話
可以接著往下看



















1.時間點的不同

小說是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2年
但電影直接省略了國中部分,同時又加多了大學的部分
實際上真正同班只有國中3年
(因為高中沈佳宜選擇文組)

2.同學的不同

彎彎是完全不真實的角色
其他相關的同學,有些是張冠李戴...或許有些人不喜歡曝光
(比如說,小說裡真正追到沈佳宜的人並不是阿和)
另外小說裡對大學室友並沒有描述
(倒是在<獵命師>的序言中,提過大學很扯的2段經歷,都有提到一起扯爛的室友)

3.初戀的不同

嚴格說起來...除了沈佳宜九把刀還有一位喜歡的女孩子
是被對方拋棄後,才重新燃起對沈佳宜的愛戀攻勢

4.上大學的不同

九把刀沒有參加大學聯考,他是參加甄試而上交大管科的

5.結局的不同

當然是電影的情節浪漫許多
不過這個「梗」九把刀在原著的最後有稍微提到過
所以我想要拿這故事拍成電影
他應該是醞釀了許久...

6.沒追到原因的補完

一方面如電影裡所演的,看起來很man的九把刀其實很擔心被拒絕
另一方面女孩子比男孩子高了3公分也是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是....九把刀後來很快也交了女朋友...




最後,在交大辦打架比賽是真有其事

小我幾屆的學妹證實了這點
同時我才知道
原來黃國倫也是系上的學長

原來不務正業的
賺得會比較多....

cubano 發表於 2011-9-7 17:56:20

回覆cubano

就是那段令人懷念的初戀感覺呀!
想想高中時純純的愛,不是很值得懷念嗎?
國片還有賽德克巴 ...
bluepenm 發表於 2011-9-6 00:2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想想當兵時的種種酸甜苦辣..也是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所以 這部"那些年"的取材架構還是脫不了俗...
和閣下所言的"狗蛋大兵" 並無區別這是很可惜的地方
近年的國片 質感上是有比過去好些
個人認為 依然只有青春偶像電視劇的水準...
而且 很讓人訝異的是 大家似乎是一窩蜂的把"國片"給捧上天去了
大家必需要知道 支持國片 是希望它能夠更好
只是一昧的稱讚它的好它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哪裡不好
加油吧國片~

nctucapicu 發表於 2011-9-7 18:21:00

我覺得是一個小品

挖出每個人心中的小故事
貼近人心的主題

要說他是部好片 我覺得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kuen1972 發表於 2011-9-8 09:11:22

想想當兵時的種種酸甜苦辣..也是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
所以 這部"那些年"的取材架構還是脫不了俗...
和閣下 ...
cubano 發表於 2011-9-7 17:56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呃....這算是人家自己經歷故事的改編
取材???架構???青春偶像電視劇????
大哥您看過這部電影了嗎????

不可否認男、女主角確實給本片大大加分
但這是「充要條件」,故事好才是「必要條件」
否則找帥哥、美女來拍電影就能等同於大賣座嗎???

說實話當然有些炒作因素在裡面
當形成一個話題、一股風潮,不去看好像都跟人家不在同一個圈圈中
這算是網路時代「口碑效應」造成的規模經濟結果
比如說年初的賀歲片「雞排英雄」我就覺得品質尚可而已
但也是賣了破億元的票房

但是大家也不是傻瓜
特別是現在的電影票價愈來愈貴
即使是國片,票房差異也是很大的
一竿子打翻一條船說起來簡單卻不大負責任
為甚麼有些片子會賣得比較好
絕非簡單地歸納:找帥哥美女+大量行銷就能成功

故事好+會說故事,這才是電影的根本

你如果去看看九把刀的小說會發現這算他的強項
第一、很會舖梗
第二、很有新意
當然我這麼說倒不是認為他的小說沒有進步空間
對我來說才剛看到獵命師第16集
他的缺點很明顯,因為太貪心導致故事主軸被切得支離破碎
所以雖然目不暇給
卻少了精緻感

cubano 發表於 2011-9-8 13:27:25

本文章最後由 cubano 於 2011-9-9 00:50 編輯

坦白說,個人真的感覺國片除了製作的質感有提升之外,完全看不出任何新意。同樣是drama,外國的題材與內容豐富多了。
說到外國電影 "這些年"倒是讓我聯想到另一部美國電影...那就是"美國派":))

tonypao 發表於 2011-9-9 21:58:30

2011年台灣電影《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九把刀用電影打造了時光機,只為了再一次與女孩相遇。

    真是幸運,能在高雄遠百威秀的IMAX廳觀賞這部「台灣電影」,這個現象反映出長久以來,華語片一向被排擠在各地影城的小廳放映,影音效果當然不如人意(我比較挑剔啦),但是票房收入就是籌碼,戲院眼看此片票房氣勢如虹(網路口碑推波助瀾),此檔又無可觀的西片撐場情況下,消費者就成了最受惠的人了;另一方面,我挑這個時間點去看這部片子,符合「選期不如撞期」,才能夠在影音效果如此優異的設備裡欣賞《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否則,剛開始上映絕對不可能放在IMAX廳,感覺真是賺到了。

    好大的銀幕,好寬闊的視野,好清晰的影像,讓我看到好可愛的陳妍希(沈佳宜),聽到20世紀福斯影業的開場片頭,結實飽滿的音質一路陪我愉快的欣賞這部台灣新一代進化版「校園青春片」。會撐到現在才去看這部電影,我承認是參考了壹週刊的給分標準(75分)而卻步,而壹週刊一向的給分標準也相當符合我個人看電影的口味,不過這次真是例外了,CFS網友建議我帶老婆一同去看,心裡嘀咕著:總不能每回老是挑自己愛看的,也該陪老婆去看她喜歡的啊。
   
    身為五年級生的我在過去幾年也看過不少台灣校園電影,說我看過《拒絕聯考的小子》(為了看彭雪芬)、《國中女生》(為了看陸元琪)就知道我是LKK。不可否認,我的思考邏輯模式已經跟7、8年級生有一段距離了,但是幾乎每個經歷過青春期的男生心中都有一位屬於自己的「沈佳宜」。1986年《戀戀風塵》裡的阿雲(辛樹芬)就是當年許多男孩心目中的鄰家女孩,在每個年代都有不同解讀的對象跟投射人物,憑靠著自身的成長經驗,在那個強說愁的懵懂年紀,可愛女生的一顰一笑幾乎成了每天最在乎的重要事情,牽動著每天的情緒,說穿了,就是沉浸在對異性的夢想國度裡不能自拔,可以為她默默的寫日記,記錄她今天跟你說了甚麼話,告訴你她喜歡甚麼東西、愛聽甚麼歌…。

    記得在我那個年代流行著一首葉佳修的歌「踏著夕陽歸去」,每回都會哼著這首歌騎著腳踏車放學,也一直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載著心儀的女孩追逐夕陽的步履,踩著夕陽歸去。很清晰的記著終於有一天實現了,當天的心情真不是僅有「雀躍」足以形容,根本就是宛如中到頭彩般,至於高興啥呢,也僅僅是天南地北跟她一路聊一些五四三的八卦話題而已。電影中有一句獨白「同年紀的女生永遠都比男生成熟」,是的,就是這樣,回頭想想十幾少年時的「幼稚」真不是蓋的,沈佳宜老是嫌柯景騰幼稚,更在心碎的大雨中罵「笨蛋」、「大笨蛋」,其實夾雜著愛意與不捨的真情並沒有讓柯景騰了解,後來九把刀在結尾用影像交叉剪輯,回味這段「曖昧」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百感交集。

    看完電影的連續兩個晚上,跟老婆有聊不完的年少情事,這部電影的後座力真是強大啊,不過,對於電影都有各自的觀點,也都有各自精彩的青春回憶,多少人事物一一浮現,「青春」一轉眼就流逝、「青春」就是那麼無厘頭、「青春」不論是男生愛女生或是女生愛男生總成為一輩子刻骨銘心的回憶。在真實世界與電影中,男女主角隨著年齡的增長,從校園進入社會,各自有了自己的人生,可貴的是愛情化為友情,維持這樣的同儕感情實在難能可貴。回首自己已逝的青春往事,埋藏在逐漸遺忘的記憶裡正慢慢的淡去…。

    老實說,對於九把刀的印象僅是從電視媒體中隱約知道有這個人,因為我不愛看書,所以也不知道他寫了甚麼樣子的小說,這部電影卻讓我驚訝,一個非影劇科班出身的導演竟然能夠如此精準的抓住影像的魅力與節奏,不得不承認九把刀的心思夠細密,情感夠細膩。我好喜歡他用特寫鏡頭捕捉陳妍希每一個角度的清純,如耳際的髮絲、靈巧的雙眼、淺淺的微笑,而我也是這樣子欣賞女孩子的,哈哈…。

ajou 發表於 2011-9-10 03:23:07

打手槍的配樂無懈可擊!!綁馬尾的女孩太犯規~~

RoyQ 發表於 2011-9-10 15:46:16

說到外國電影 "這些年"倒是讓我聯想到另一部美國電影...那就是"美國派":))
cubano 發表於 2011-9-8 13:2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敘事手法倒是讓我想到吳君如的"金雞"呢~

popo 發表於 2011-9-10 23:03:54

2011年台灣電影《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九把刀用電影打造了時光機,只為了再一次與女孩相遇。

   ...
tonypao 發表於 2011-9-9 21:58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祈禱以後的好的華語片都能登上各家戲院大廳!!

xul4bjo43162 發表於 2011-9-13 20:34:58

這部真的不錯看
青春熱血

肯羅賓斯 發表於 2011-9-13 22:20:41

又想起了初戀的感覺
看到一半在電影院裡先哭了

oklau 發表於 2011-11-19 12:33:19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