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談起
從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談起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是重拍1951年的經典名片,2008年的新片則由Keanu Reeves基努李維與 Jennifer Connelly 珍妮佛康納莉所主演,【當地球停止轉動】的故事內容,是敘述在原本平靜的日子裡,忽然有一位自稱為“克拉圖KLATUU”的外星人(基努李維 飾)來到地球,他的降臨在地球引起莫大的震撼。沒有人知道他來到地球的任務究竟是什麼,也不知道究竟他為何而來,當政府官員和科學家都忙於調查他造訪的目的時,一位科學家(珍妮佛康納莉 飾)和她的繼子(傑登史密斯 飾)也出現在他造訪地球的計畫中。所有的不安和混亂,就要一觸即發,他卻自稱是
幕後花絮: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地球以外的生物很有興趣。科幻小說和電影不只作為娛樂,更表達了我們對於外星生命的疑問、寄望與恐懼。這樣的思索蠱惑我們去擁有某種集體想像,激發人類去探索更大宇宙的新科技發展,而研究顯示人類也許並不孤單。
在這其中,1951年的經典【當地球停止轉動】,可說是最具原創性與創新的科幻電影之一,這部突破性的電影影響了許多世代的科幻愛好者、作家與電影人。該片由傳奇影人勞柏威斯(Robert Wise)執導,電影中的外星人將太空船停泊在華盛頓特區,希望能與地球領導代表們見面,警告人類種種的殘暴與互相傷害等惡行,已經威脅到宇宙其他公民的生存。克拉圖在機器人守衛古特(GORT)的協助下,躲開了想抓他的政府高層,把自己融入人類文化,以對這個感覺上充滿衝突與暴力的生物有比較多的瞭解。他和一名寡婦與她的繼子變成朋友,並在其中學習人性中的種種,而最後將挑戰人類如何成為更好的他們自己。
【當地球停止轉動】是革命性的,不只在於它對外星生物、太空船與機器人做出在當時相當前衛的概念化,更在於這其實隱喻了冷戰初期逐漸升溫的國際緊張情勢以及在未來可能面對的影響。「50年代美國科幻片的整體,建立在這樣的方式以表達西方對於東歐的恐懼。」製片厄文史托指出,「這個被恐懼的『他者』,指的是共產黨。【當地球停止轉動】最精彩的在於它認為責任的承擔應該平等地歸給每個人。我們所真正恐懼的『他者』,其實是我們自己,是人類的天性以及人性所肇致的暴力惡行。」
另一個讓本片顯得與眾不同的面向,在於其所揭示的觀點,「這個故事非常獨特的地方之一,在於它是由外星人的角度來發動的。」史托提出他的觀察說,「我們看過很多外星人電影,但很少是以外星人角度看我們自己。」
2008新版的【當地球停止轉動】由編劇大衛史卡和導演史考特德瑞森重新編寫,這次的核心不是人類彼此的以暴力相待,而是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傷害。「我是這部原版電影的粉絲,」德瑞森說,「它既有趣又有原創性,且在那個年代是很進步的。不管是視覺效果、對於那時代冷戰情勢的評論、或者以他者的角度反思人性本身這個點子等。那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但多數今日的觀眾都沒看過。我覺得人們很應該知道這個故事,這也是很棒的機會,能夠以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議題與衝突,作為核心,重新說這個故事。」
Byron:當片中Jennifer Connelly 發現外星人克拉圖是被派遣來從人類手中拯救地球,要毀滅人類而並非拯救人類時,Jennifer 重複的說著:我們能夠改變,我們能夠改變時是那麼的軟弱無力而不具說服力,基努李維所飾演的克拉圖則只是淡淡的回答她:我不能夠改變你們的天性(指互相毀滅等種種人類的劣根性),證諸人類的冥頑不靈不只是歷史上無數次荼毒生靈的戰禍,或者是片中窮兵黷武的美國國防部長以及Jennifer 的黑人繼子,也包括了我們的親戚朋友同學以及我們自己,於是片中藉由潛伏在地球七十年的外星人(偽裝成中國人的周先生)之口對克拉圖說出經典的這一段話:
人類從來不是真的愛好和平與友善
也是不能講道理的
任何規勸都是沒有用
人類具有一種毀滅性又不肯改變
最可悲的是他們明明知道結果
不過他們不知道怎麼辦
人類的無知與冥頑不靈總是爲自己製造了許多悲劇
這段話說的真是一針見血,好萊塢現在其實不管拍什麼電影最後都變成了Roller Coaster(過山車-如雲霄飛車般呼嘯而過,觀眾與演員一起驚聲尖叫),唯一可取之處也不過是上述那段話而已,其他不論是Jennifer 或者是她的授業恩師(諾貝爾獎得主)對外星人克拉圖所說的話都顯得婆婆媽媽軟弱無力,人類就如周先生所言宿命般的缺乏改變的意志與認知的智慧。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