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_0301 發表於 2011-12-6 11:28:48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11 16:27 編輯

Adelphi導覽
Taiwanese in Singapore 有一回聚會辦在對面 3C 商城, 宅爸無意間發現此寶地 , 全球精品喇叭竟集中在一棟大樓 !!!=P~
Klipsch/Dynaudio/Elac/PSB/Morel/KEF/Dali ..... 等大廠, 族繁 , LP 廠商 也在 1F
Focal & Paradigm 同一家代理;DT, SVS & Velodyne 同一家, JBL , B&W , TAD, MBL號角類 Avantgarde ..... 外加一些天價發燒的叫不出名字
心得 : 放眼望去 都是各洲大廠的好叭 !!!    聽不完啊 !    乾脆隨緣購買

以劇院兼美聲當標準縮小試聽範圍.
中價位劇院喇叭特性 :   單體普遍不大, 強調速度 , 再由頻響特性 判定音樂兼容性 , German Elac & British KEF表現最為突出 (2X~50+ KHz) , Elac 型體不大, 孔武有力!
次一級的 Paradigm 則攻高 C/P 值, 中置, 環繞, 重低音...... 產品線豐富 , 效率不錯 , 好推and方便對照一旁Focal全系列表現, 視廳間也有Maestro當作美聲"高標準"   

宅爸因此選 Focal & Paradigm 這間店 來多聽........ 插花購入 Klipsch & Elac部分喇叭

採購心得 :
1.A/B test深刻體驗到 Elac 4pi獨有的特性, 竟然可以幫主聲道加分!   而客串 test 的主聲道 FS-248 ?已配Jet-III50Khz實力超過一般喇叭.
    宅爸放它在環繞 (高度要齊耳,約比高音單體略高) 大材大用 , 幫全體 7.1 加分.@燈泡@

2.環繞一定小小顆嗎 ?觀察各廠搭配套餐 主聲道都粉大隻, 環繞則小小顆 ........請益 HD club 前輩=> 加碼到大顆級環繞
   Klipsch RS-62 清倉貨 此時已入手, 追加側環繞為 W5 , Flat 設計 有利裝潢.    @燈泡@

3.Subwoofer爬文昏掉了 !從國產萬元到 SVS等知名品牌粉絲各自都說掃褲管 ?搥胸 ?   該如何買?
    先聽聽 Sledge 加持的 SVSPC13/PB13 Ultra 當基準, PC13 不佔空間, 可量感不如 Boxy PB13
    問老闆 SVS C/P 值不錯, 那你定價貴一截的 Velodyne 要賣誰 ?    Ans.Velodyne 走精緻路線, DSP,remote,display panel ..... 賣喜愛精品族群
    參考附近商家 Paradigm sub15/sub12 庫存促銷中 , Klipsch RT-12D 庫存促銷中 , 以上這些 進口 SW都介於 6~10 one.
    宅爸猜想 2 one 以下的12" 國產重低音已漸漸掌握技術, 和進口品牌差異 縮小中, 索性跳過12~13"這個級距 !   

    再往上升級 ?   HD Club 前輩提醒15" 以上反應速度變慢, 劇院不宜.
    恰好翻到 10" X6 的 Sub2這款重低音, That's it !   速度/量感/Room correction 兼顧
    事後發現 S8必須升級到 v.3 低頻才能搭配自家的 Sub2
    能否用一顆 超級重低音 涵蓋 40 坪空間 ?   @燈泡@

4. 後級順便買買, Rotel Ice-power 便宜大碗, 推力保證勝過高階 AV Amp , 先用用看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6 15:26:59

Courts 導覽
小小星城, 商圈規劃, 規模極大又便民(聽說因此年輕一代多為卡債族 ? )
Panel TV, 3C 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新品搶鮮上架 ?不急, 半年後一定促銷 :))
與國際同步接軌
各廠牌較勁激烈 , Korean 大手筆張羅賣場, 粉難不注意 Samsung , LG 花俏包裝行銷   
屬於歐規體系的 Singapore , 歐洲品牌 Philips 規模僅次 Korean 約與Japanese 相當   

但一般住家, 客廳電視多為 40" 以下 與網路認知差異甚大, 老百姓默默在看 out dated TV
Projector 非常不普及 , 家庭劇院多以 HTiB+ TV 解決.

Apple 橫掃此地, iPhone 接近人手一機,候機室小朋友必拿 iPad ....Apple 周邊產品豐富.
外來人口多, 輕巧的 3C 也容易熱賣

3C 類 舉凡東南亞製造 ......... 星城就相對便宜,出境還可退稅
so 宅爸在此大量採購硬碟:-hbut NAS server 則在便宜的台灣購買 應付雲端需求
註 :台灣也是 3C 代工重鎮, 消費電子類不貴.

心得 :   逛 3C 方便, 但難符合劇院標準
   

cce922000 發表於 2011-12-6 16:21:10

感謝分享!!

l11ltk978 發表於 2011-12-6 18:03:24

^^終極目標呀!!!!
超豪華的啦@-)
不過要犧牲滿多的理想才能完成呢~
好夢幻呀...>"<...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7 10:15:52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28 10:16 編輯

謝謝各位 !   

宅爸再探空間頻響處理 ........
AV Amp 多能有效處理 直接音,利用等化,同步,相位差 讓直接音精準傳到 sweet spots=> known facts

可是一個空間最麻煩的是 "反射音" ........ 聲波和 空間/裝潢/家具/擺設/其它聲道交互作用後的聲音, 變數極多
一個單體發音 就有 6 個 距離不等的反射面, 中間還有擺設, 家具, 其他單體, 其他喇叭   超複雜的交互作用

不得不透過電腦來解析
63Hz ~ 16KHz各頻段一次反射音
各聲道差異動輒超過 5 dB !   
主人廳前後 17m 大縱深, 最後方又是大型衣帽間 ........堆放厚重外套 @燈泡@
對付低頗相當有效 =>63Hz 只剩 Front & FH 有可聞的反射音
Thanks to larger room again,其它頻段反射音勉強算收斂(與各聲道逆向發聲的後環繞 測得反射音極弱, 屬離群值)
Reverb calibration 後, 各頻段誤差進一步控制在 1.5 dB 內.
      


chujen 發表於 2011-12-7 14:55:51

我的感想是:「雲端」=「金字塔端」,hahaha...
版主的居家品質實在太棒了,害我都沒怎麼專心去看視聽的部份。謝謝分享!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7 20:59:09

chujen 發表於 2011-12-7 14: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感想是:「雲端」=「金字塔端」,hahaha...
版主的居家品質實在太棒了,害我都沒怎麼專心去看視聽的部 ...

Thanks !

招待建商老總 聽一下音樂
躺在沙發上, 美聲罩頂, 望著庭院 ...... 直呼死而無憾

社區裡不乏更大坪數透天, 多半做一堆隔間(金主們家庭人口並不多, 4~5 人)
結果就一堆 10~12 坪房間空在那, 反而沒有超大空間了.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8 10:55:26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11 13:15 編輯

主人廳是否仍有 63Hz 以下 低頻駐波 or 凹陷 ?      這超過 Pioneer SC-37 的能力 :-?

宅爸搬出秘密武器 ............................... Paradigm PBK kits   
Developed by Anthem, 稱為 Anthem Room Correction (ARC) 擁有強大的空間殘響校正能力
可以處理 20~500 Hz 駐波與凹陷


看圖吧 !40 坪空間 sub2 可以輕易推出 90 dB @20Hz ........ How's that?   8-X
可參考 MyAV sdds 兄 在8 坪空間 測 14" subwooferPBK 頻響曲線

Sub2 從 20 Hz 後開始一路偏強(怪不得 punch feel 粉爽 =P~) ,但在35 & 150 Hz 處存在小凹陷
按 :SC-37 已發揮一定效用
PBK 將其 smooth, SW 能平順銜接中頻段 讓音樂解析更好.   

聽感
像 Lichtmond 大動態低頻的 7.1 音樂,爆棚震撼之餘更容易凸顯空間低頻駐波 (凹陷), 粉難完美詮釋   
心中那顆石頭 現在得以放下了.鼓掌=:)>-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9 13:10:01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28 10:17 編輯

宅爸習慣側睡.............. WTF , 這跟主題相關嗎?

No rush !   慢慢分析   LPCM 2.1 music
橫躺沙發上 , 背對主聲道(身體平行中置喇叭)一個耳朵壓在抱枕上, 只剩一個耳朵對著天花板
低頻躲不掉就算了, 為何高頻細節 依然如此清晰?   
這種姿勢 已無啥直接音, 地板反射又被厚重的皮沙發擋去大半, 牆壁/木作天花板間接音 傳的這般清晰?      
天花板, 牆面一次反射處 另有木作裝潢樑/柱 環繞

翻一下主人廳施工前相片, 答案出來了 !    It's the Deck   
這個空間傳遞高頻 效率粉高.........:-B 需要厚聲底平衡.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1 01:16:02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28 10:17 編輯

主人廳 一堆Ice-power 成員
看看誰最燙 ?   
Sub2 >= SC-37>>RB-1092=RB-1575
Ice power 家族中 SC-37 推力算最小的 , 可是卻相對熱 :-?
這兩家 Class-DAmp 產品規格 左 : Nuforce Reference 18vsRotel RB-1092   
      

NakedSnake 發表於 2011-12-12 17:10:27

唯一能比較的是電腦銀幕同樣是ML248H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3 11:55:53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13 12:09 編輯

嗯 ! 眼光不俗 , 欣賞Asus ML248H 時尚的設計 !:)>-             身為台灣人 多少會討厭 Samsung !:-t
可能還有些 Video chip 相同
主人廳有RealTek-1185 ; Sigma-8643;GTX-560, GT-420M&Marvel 88DE3010, 多數人也有其一喔. :-h
Apple tablet 同質性 就更多了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4 10:21:29


Youtube 的小工具, Bass frequency sweep

1. Receiver or subwoofer 設定 crossover 以後, 想驗證一下 是否分頻點後 真的就沒聲了 ? 誤差多少 ?   
2. 各聲道喇叭 低頻能力是否如廠商規格 70Hz,60Hz, 50Hz, 40Hz, 30Hz ......etc   
按 : 測試 S8 低頻摧到 30Hz 一敗, 25 Hz 沒聲 ; Sub2 沉到 10 Hz, 5 Hz 沒聲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4 21:54:26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14 21:59 編輯

主人廳前期 Q1AV 器材擺位拉線   
11.2 佈線, 匯流到器材櫃 ....... 設計師懂 !

後期 Q3 宅爸開始鑽研網路, 雲端部分 ............. 設計師就 霧煞煞, 聽不懂了
自行在 星城 vs 台灣 兩地網站比價 決定買點
Giga switch/Home Plug/DIY PC/HDD => 星城便宜
NAS/Router=> 台灣便宜   

AV 器材 先與 11.2形成一個迴路 ; 再與 電腦/區網 形成另一個迴路
hdmi 是AV 機仔共同語言 ; cat.6a則是電腦/DLAN devices cross floors 捷徑
中央控制自然是強大多功的電腦,視聽主軸以 "放電腦的書桌" 為原點 ,雲端概念就具體化了   

沒啥大不了, 其實每個宅男房間都有一個小雲端   
感謝 ....... 星城長期宅男般生活 ....... 把 宅男小書房 放大成 雲端主人廳.:-h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5 11:51:31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2-1-28 10:22 編輯

套句電腦術語11.2 向下相容 2.0   @燈泡@

該用多少聲道聽音樂?   先看看各聲道實力      
中置 C5擁有 1" P-Be 高音 + 4" 中音 + 7"x2中低音盆+7" X2低音盆
這顆用 Bass sweep 測試, 低頻下潛可到 30 Hz, 算是罕見的重量級中置喇叭鼓掌=

環繞 W5 有 1" P-Be 高音 + 4.5" 中音 + 7"x 2中低音盆 +7"X2低音盆
原設計為壁掛主聲道, 低頻下潛 50 Hz, 中高頻才是其強項.   
若是器材的底聲夠好 ,C5+W5詮釋中高頻 幾無對手(優異的 tweeters 背後又有 Elac 4pi這種 ionizer 撐腰)

聆聽 300 Hz 以上人聲 & 各式中高頻樂器 解析好的一蹋糊塗,高音甚至刮耳 ............ 要靠低頻平衡
KEF Blade demo clip,高頻可達到複製的程度.   

S8 v.3   7" woofer X4和所有的主聲道一樣, 賣力營造深沉底聲,2010 v.3 版 就是改良 v.2 版低頻效率
常理來說15"SW 配旗艦主聲道已經粉好了, 可 Paradigm 竟推出一串怪物級 subwooferSub1/Sub2/Sub25   
這讓主聲道輕鬆許多 ................根本躺著幹活!   

巨物級主聲道 + 怪獸後級(全新) 沒兩百萬 別想達到這種深沉的境界
聽過Maestro在小空間 (約 8 坪) 有近似表現,若放到 40 坪空間 ............ 不詳.   
但對金主而言, 這不是什麼問題, 頂多補 1~2 顆 G213.

器材能力若達到空間飽壓狀態 , 參考液壓 or 氣壓裝置原理 :   飽壓迴路中, 一端些許變化, 另一端掀泰山了
聆聽者 (初哥) 都可察覺 音場變化多端, 不是靠金耳朵, 是壓力變化:)) ,   
=>坐過飛機吧?起飛後快速爬升, 耳朵會不會怪怪的?
   
不過這中間 "頻響管理" 必須先做好, 所謂 低頻覆舟 時有所聞.    8-X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5 15:45:54

再破解一個迷思

一度以為 HTS-9520 高音飄逸 ?
其實這是大小系統 聽感的差異 !

小系統 缺乏 厚聲底, 高音容易顯得突出, 讓人誤以為能以小搏大?!   
大系統 S8/C5/W5高音單體當然更優, 因頻響均衡, 誤殺忠良, 以為高音透澈感不若小喇叭, 非也 !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5 15:57:25

再論 AVamp 的選擇

95% 的用家 無法直攻旗艦主聲道, 太貴了 !!!   
旗艦的價差 除了帳面 幾十萬, 還要乘以二
Why?   推好旗艦所需要的後級 , 價格不輸一對好喇叭.

怎麼辦?   厚聲底的 amp 幫你縮小這個差距, 強化低頻
滿足95%用家 心中的遺憾,so Amp 會比較燙 ......... 一定跟這個厚聲有關 !

可這種 "音染" 不是每家 amp 製造商都同意, 原音重現是音樂高標準
所以當然有標榜高解析, 少音染的AV amp供君挑選
厚聲也可以用 2.1來解決.@燈泡@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5 16:04:06

本文章最後由 ai_0301 於 2011-12-19 12:00 編輯

ARC 中有一段敘述不錯, 宅爸翻成中文 口語化

"空間" 可當成一種不請自來的樂器 (不速之客) 在原始音效外 ......... 外來搞怪的樂器 or 音效 if watch movies   
必須約束它 不可喧賓奪主 便是空間頻響校正的目的 !

Under ARC/PBK Calibration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6 22:37:19

這幾天比較了
1970 The Beatles vs 1980 Madonna vs 2003 JJ 林俊傑   flac

即便專輯發行量,歌手知名度 後不如前
但在專輯製作上, 後期音樂(頻響豐富)程度 越來越適合 多聲道聆聽.
宅爸持續跨世代音樂比較中 :-B   

ai_0301 發表於 2011-12-19 13:56:53

兩個新論點

1. 提供一個 room 頻響圖 讓業主自行善後 不是一個好的 solution !
Why ?喇叭不輕, 運動傷害 ; 若牽涉到裝潢美學 不太適合亂搬
106 Kg 重物 怎能 "建議" 業主調擺位 ?    只能說 ........... 不食人間煙火 [-X

PBK 這種軟體的出現 必須有幾個基礎
(1) 專業音響室的頻響 Pattern, e.g 國家級實驗室, 大型音響製造商自有的頻響室 .......etc
(2) Those Pattern (不唯一) upload 進 system,Receiver or subwoofer
(3) Receiver/Subwoofer 內建 DSP 能 mapIdeal pattern vs Room mode data, 去長補短, 使Room mode =pattern.   
(4) 太誇張的空間, 無法有效修正
   這個理解, 道理和AWD 一樣, 地形適應力雖強 但仍不少地方可以困住 AWD.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ai_0301 雲端主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