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3D版
本文章最後由 popo 於 2017-5-22 22:32 編輯15年前的傑克,15年前的蘿絲,15年前的電影,故事依舊感人,鐵達尼號3D版! 更新:8 bit 電影劇情回顧
事隔15年之久,曾經令戲院一票難求,萬人爭先搶著觀看的經典磅礡史詩愛情電影,
鐵達尼號3D版將隨著今年鐵達尼號沉船100周年,重返大螢幕。
前晚也再次觀賞到這部15年前的作品,斥資1800萬美金來轉換這部全新感受的鐵達尼號3D版,
而這部15年前的作品,當時或許3D技術可能沒有那麼成熟,但在金獎導演詹姆士柯麥隆親自抄刀,
一格一格的逐步調整之下,電影當中的畫面有如真實出現在你面前。
鐵達尼號3D版,也再次巧妙的運用電影中也是主要的配角字幕,鐵達尼號3D的字幕,
若你有觀賞過阿凡達、雨果的冒險,這兩部的字幕,會跟隨著人物的走位、場景的轉換,
以及鏡頭的拍攝角度而出現,字幕時而在最前方,時而在中間、甚至字幕也會與電影中的人物交錯感覺,
這樣的呈現方式,很容易的讓你更進入3D的奇妙世界。
這次放映的鐵達尼號3D效果,可以感覺到詹導,為了呈現2D轉換3D的效果,
勢必對影片本身加強了不少有幾幕的3D畫面呈現,就有如你本人親臨電影場景之中,
甚至有幾個CLOSE鏡頭就有如主角在你面前對著你講話,說真的這部2D轉換成3D電影,
至少可以打掛近期趕著3D瘋潮的假3D電影!
鐵達尼號值得再次進戲院觀看! 本片長達3小14分。
j6BRjZPadEw 我想,版主大人雖然提到本片的3D效果可以打掛一票假3D電影,在3D教父柯麥隆先生親自的操刀下,我認為理應如此,不過,細膩度一定無法與雨果的冒險相比。我想這一次2D轉3D的重點應該都在後半段,也就是整個沈船過程,我比較關心的是這一次在柯麥隆先生主導下,整個畫面修復的視覺效果如何,然後就是等下半年的藍光發行。(我只會買2D版,2D版就夠了)
另外,本片的CG特效是否為了3D重做,也是我比較關心的。前兩個星期環球宣佈侏儸紀公園要在明年7月下旬(正好是20週年)以3D版重新上演。我是認為,侏儸紀公園第一集的藍光只有數位修復,但是當年的CG視覺效果,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不但有點過時,而且動畫味太濃,細膩程度不足,很多場景像是在看真人與卡通合演的電影,效果很假。如果要重新2D轉3D,除了修復之外,CG必須花錢重做,而且最好還是由ILM來做。本片與侏儸紀公園第一集只差了五年,CG特效如果沒有重做,現在看起來應該也會很假。 這片詹導如果沒把3D搞好
是不會隨便把菜端上桌的 You jump I jump 真是經典名句
就算不為了3D,再看一次也是值得的 這次的2D轉3D,要說是由於故事內容對於我要說是因為喜歡呢?還是太經典?以至於就算是放映15年前的版本,
沒有經過修復之下,本人依舊是照單全收,3D特效的部分,也並不完全著重在整個沈船過程,
個人感覺這一大段除了以第一人稱的鏡頭可以讓你感覺你就是船上的人,俯視著沈船的視覺上外,好像也沒太大令人驚驗畫面
也許是劇情以勝過一切,而融入的劇情當中忘了3D特效!
這次在所體驗的戲院是使用XPAND的3D系統,而這次所使用的3D眼鏡也大幅的更換新款輕巧式眼鏡,當然沒REALD 3D以及IMAX 3D來的輕,
但以大幅的與先前第一代的眼鏡重量有所差別,另外不知道是否因更換眼鏡的關係,在明亮度方面,有明顯的增亮一些,看來XPAND似乎也是
爾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個系統!
這是第一代的XPAND眼鏡
這是新一代的但戲院所使用的並非XPAND原廠二代眼鏡,
而是用相似的副廠牌(?)眼鏡。
李奧納多當初的樣子跟現在真的差很多
從英俊小生變成現在的成熟大叔
3D版會如何呈現真的蠻期待的 popo0121 發表於 2012-3-25 1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次的2D轉3D,要說是由於故事內容對於我要說是因為喜歡呢?還是太經典?以至於就算是放映15年前的版本,
沒 ...
版主大人提到明亮度有改善,我想應該與換眼鏡沒有關係。去年的變形金剛3上片前,麥可貝拜託戲院加強投影機亮度,以及阿凡達之後雖然掀起3D電影熱潮,但相對也有不少人抱怨3D電影的亮度,而3D加收票價有一部份是到3D放映設備廠商的口袋,為了不要影響收入,我想放映亮度當然會成為改善的重點之一,更不要提說XpanD的3D效果幾已達到顧人怨的地步,提昇亮度才可以凸顯3D效果。
另外,樓上提到李奧納多。我個人一直認為,雖然只過了15年,但是他的外型、尤其是他的臉,看起來好像老了25歲。他現年才38歲(1974年生的),但是他在近年的許多演出中,即使沒有化老妝的也看起來像四十好幾,不知道是被歷任的麻豆女友操壞了,還是都沒有保養(或是兩者都有)。他如果不想太早演老生,最好趕好保養,最好進場(整形)維修一下。 当年2D版本的看了两遍,泪流满面。
如今这3D版本估计也没有了以前的心情了#:-S liuyu000000 發表於 2012-4-3 2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2D版本的看了两遍,泪流满面。
如今这3D版本估计也没有了以前的心情了 ...
人是會老的, 感覺會變的 鐵達尼號3D(Titanic 3D)已經於北美的星期二晚場,先以小規模的300多個放映廳上映,收入只有約25萬美元。週三白天開始,則擴大至2674家戲院、包括79個IMAX放映廳的放映規模,根據Deadline網站的最新消息指出,鐵達尼號3D在北美首映日的收入大概有450萬美元,這個數字可以肯定不會打敗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成為日票房冠軍,飢餓遊戲週二的日票房仍有532萬美元,但考慮到兩片的片長分別為194分鐘與142分鐘,Deadline新聞認為450萬美元的首映日票房仍然算是強勁。負責在北美發行的派拉蒙預估,本週五天(週三到週日)可望有2000到2200萬美元的收入,其他電影公司的估計則是2500到3000萬美元,也就是說本週在北美的收入就可以收回2D轉製3D的成本。Deadline的新聞提到,本片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與他的製片夥伴(producing partner)Jon Landau共同監督,並由Stereo D負責將2D轉製成3D,花費大約1800萬美元。
當年的鐵達尼號2D版,是於1997年12月19日在北美上映,在北美一直演到1998年10月1日下片,一共在北美放映了287天,總收入600,683,057美元,表示派拉蒙進帳了6億元(外加68萬多美元的零頭);而負責海外發行的福斯則進帳了1,242,413,080美元,也就是12.42億美元(外加41萬多美元的零頭)。Deadline的新聞提到,福斯將會安排本片於海外108個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 markets)上映,其中84個海外市場是與北美同步上片。福斯向Deadline的記者表示,這15年來的海外市場規模變動極大,以本片來說,有幾個海外市場的上映規模15年來出現相當大的差距。福斯舉了幾個國家為例子(後面的數字是放映廳數量的對比,3D版的放映廳數量 vs 1997年2D版的放映廳數量):中國(2400 vs 571)、俄國(796 vs 23)、印度(230 vs 82)、南韓(232 vs 75)以及日本(463 vs 263)。1997年時,福斯在海外約7000個放映廳播放本片的2D版,這一次的3D版則有約8600個放映廳上映。另外,2D舊版當時在海外只有澳洲、香港、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南非以及台灣,是與北美同步上映,海外市場其他的主要地區都是安排在1998年的一、二月陸續上映;而本片這一次則是安排海外幾乎所有地區,與北美同步上映,除了中國、波蘭、挪威以及大部份的拉丁美洲國家將會晚一個星期上片。
Deadline的新聞提到鐵達尼號3D的票房觀察上,有幾點值得注意的事。首先,鐵達尼號3D在北美的上映前市調(tracking),與之前幾部2D轉製3D的昔日票房大片市調相比,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同(Titanic 3D's tracking didn't look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other blockbuster movies which had 3D conversions.)。而在本週的北美復活節(Easter)假期,除了鐵達尼號3D以外,上週末才上片的怒戰天神(Wrath of the Titans)與魔鏡,魔鏡(Mirror, Mirror)仍有競爭力,更不要說飢餓遊戲瘋潮仍然在北美持續延燒,週五更有美國派:高潮再起(American Reunion)要在北美約3200家戲院上片。
其次,鐵達尼號3D在北美最主要的賣點,當然就是3D教父柯麥隆的3D權威(3D authority)。第三點,Deadline也提到,當年2D版上片時仍是少女、現在已為人母的觀眾,可望帶著女兒(們)進戲院重溫舊夢(希望她們的女兒年紀不會太小,否則沒有辦法乖乖坐在戲院超過三小時)。而Deadline的新聞也提到,鐵達尼號當年會大賣,少女粉絲重覆進戲院看片可說是功不可沒,她們當年都很迷戀男主角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而他在鐵達尼號推出的前一年,即以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 Juliet)成為全球少女的偶像。而Deadline的新聞則提到,李奧納多現在已經是接近中年(now approaching middle-age)。Deadline記者的言外之意,其實暗示了雖然電影中的李奧納多外貌依然,但戲外的他不但外型已經走樣,當年迷戀他的粉絲,在過了15年後熱情恐也已消退。當年曾以本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近來已經陸續參與本片的一些宣傳活動,從媒體報導可以發現,經過了15年她的外型反而比當年更有味道,而且當年的綽號「溫肥」(或是肥溫),現在完全不復見,也更對比出李奧納多外型走樣的程度(難怪好像完全看不到他參與宣傳,也未接受媒體訪問)。
最後,Deadline還提到對電影科技著迷的宅男粉絲(film technology geeks)。從近年來一些電影像是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以及漫畫改編電影的票房發展可以發現,宅男粉絲通常是在第一時間進場,搶先看完電影之後才可以在網路上暢所欲言。而從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3D(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3D)的北美票房發展看來,宅男粉絲的熱情也不見得會完全反應在本片的票房上,無論是對電影科技、3D或是柯麥隆,更不用說他們應該也不會是李奧納多的粉絲。
Deadline的新聞還提到,鐵達尼號3D除了會在海外100個IMAX放映廳上映之外,同時還會於週四起在4DX戲院放映。印象中本版上曾經介紹過4DX戲院,這裡就不再贅述。Deadline的新聞提到,4DX的放映廳目前在南韓有12個、墨西哥有11個、中國有2個,以及泰國有一個,也就是說台灣還沒有業者引進這樣的設備。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2/04/titanic-3d-opens-to-surprisingly-strong-matinees/ IVANSHAN 發表於 2012-4-5 2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鐵達尼號3D(Titanic 3D)已經於北美的星期二晚場,先以小規模的300多個放映廳上映,收入只有約25萬美元。週 ...
台灣鐵達尼號是安排在4/3號上映,接著就是4/4兒童即清明的一天假期,而在ptt上有看到有鄉民提供
單4/4號台北的票房收入990,405台幣(快接近100萬),而兩天(4/3~4/4)台北累計票房收入1,434,505台幣
這個成績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從口碑上來講(劇情這方面就不用多說)大部分的都對詹導2D轉3D的感受
也都有不錯的評語,就期待鐵達尼號盡快的發行藍光吧。
我們那個年代的美好回憶....
變成3D版後
角色的年紀也都老了一些...
看起來也比較沒有以前看的時候那麼帥了
但我想某些特效方面應該是越來越讚了 popo0121 發表於 2012-4-5 2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台灣鐵達尼號是安排在4/3號上映,接著就是4/4兒童即清明的一天假期,而在ptt上有看到有鄉民提供
單4/4號 ...
全球將在12月31號發行3D BD! 從來沒有一次把鐵達尼號看完過
每次都是剛好看到某一段
斷斷續續的才把故事湊起來
所以對於3D版本不怎麼期待
鐵達尼號IMAX3D
請問各位有去看過鐵達尼號3D的朋友3D效果好嗎?
想說這麼經典的片,應該要給他IMAX一下
可是又怕效果不好,畢竟拍攝時就不是實景3D拍攝
我該去看IMAX 3D嗎?
把握時間快去看吧,另外問問題之前,也可以先找尋一下是否有相關的報導!
15年前的傑克,15年前的蘿絲,15年前的電影,故事依舊感人,鐵達尼號3D版!
popo0121 發表於 2012-4-10 0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握時間快去看吧,另外問問題之前,也可以先找尋一下是否有相關的報導!
15年前的傑克,15年前的蘿絲,15年 ...
謝謝。想說最近去威秀看一下
不過昨晚發現只有台中的才有imax 3d版~頗失望的
本文章最後由 patrick753 於 2012-4-10 17:05 編輯
想當年還是大學翹課去看的
看完之後
覺得不枉此課
前一陣子也剛看完1080p版
劇情還是相當有張力的
唯一的遺憾
是當時凱特溫絲蕾實在是太胖
看起來有點中年婦女的樣子
李奧相較起來像是凱特的兒子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2-4-11 08:42 編輯
如果鐵達尼號3D是Super 3D版,我願意冒生命危險、不穿防彈衣買票進場看,不過,放映戲院必須提供防護罩,讓觀眾在吐口水的那場戲上演時使用。
以下是Rope of Silicon網站關於本片的Super 3D版預告,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觀賞。
http://www.ropeofsilicon.com/titanic-in-super-3-d/
dJxj1mou03M
昨天去看了此片.在15年前我可是沒進過電影院看過.只有在家看了1區的DVD.
感覺很棒...
本片的3D效果.我的感覺是很自然.效果很好.後製功力之強.我真的深感佩服.
觀賞期間好多次移開3D眼鏡查看畫面差異.很明顯感覺不用眼鏡可以發現3D後製的差異.
也就是說.畫面中部分景像是清楚的2D畫面.搭配部分3D畫面.效果一點都不唐突.
感覺非常協調與自然.個人非常推薦進電影院觀賞.
不但是再次回味影史經典.加上3D效果加持.3個多小時相當值得.只是要管理好上廁所的問題
就是了.記得前2~3小時就盡量不要喝水了.
至於吐口水的橋段.........嗯~~~~還是你自己去看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