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 發表於 2012-9-25 23:31:07

2015/08/28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 ,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圍52屆金馬獎11項獎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10-1 19:23 編輯

2015/08/28 導演侯孝賢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榮獲2015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以及會外賽最佳電影原聲帶獎(林強)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 ... d=380002&id=3&id2=1
時間:2012/9/25 19:23 撰稿‧編輯:江昭倫    新聞引據: 採訪
台灣導演侯孝賢籌備多年的最新作品「聶隱娘」今天(25日)正式開鏡,該部片也是侯孝賢第一部武俠片,總資金高達4.5億台幣。侯孝賢說,他年輕時候就想拍武俠片,可惜難度很高,現在65歲開拍,「是最佳時機!」

  侯孝賢上一部執導的電影是「最好的時光」,事隔7年後,終於在25日為新片「聶隱娘」舉行開鏡儀式,片中主要演員舒淇與張震偕同現身,另一位主角日本演員妻夫木聰則未到場。

   舒淇說,她已經開始練功,她發現侯導吊鋼絲的方式和別人不同,難度特別高,但想拒絕已經來不及了。至於張震則是對於新片相當期待。

   「聶隱娘」是侯孝賢執導以來第一部武俠片,敘述中唐時代,一個出身官宦世家的女兒,受世外高人的指導開始學習武功,後來成為一名女刺客的故事。

   侯孝賢說,李安的「臥虎藏龍」曾在國際上刮起一陣武俠片旋風,可惜現在又沉寂下來。他認為,武俠片是華語電影特色,只有拍好武俠片才足以和其他國家電影抗衡。侯孝賢說:『(原音)武俠片它是屬於…我感覺是是華人非常重要的類型片,我感覺這個題材、這個類型一定把它做好,不然不足以跟全世界電影對抗,所以我感覺蠻重要的。』

   候孝賢透露,「聶隱娘」的資金高達4.5億台幣,一半是中國大陸出資,另一半則由他負責籌募,除了到大陸與日本京都取景外,也會在台北、宜蘭搭景拍攝。侯孝賢希望拍完戲後,這些景點都能留下來,吸引大陸片商來台拍戲。

c0K_2PFffDY

(圖片來源:Yes娛樂)










侯孝賢籌拍武俠片 "聶隱娘"今開鏡
7tT9UWsxA28

侯孝賢拍新片 女主角舒淇開鏡!
Oh40a1CUvHQ

samkuas 發表於 2012-9-26 13:49:49

侯導是一位很好的導演

1988年拍出來的悲情城市

我一直到最近才看懂

果然能得獎的電影都很深!

希望新片能拍出好作品!

popo 發表於 2012-9-26 22:05:59

source:nagootv

電影《聶隱娘》開鏡記者會
AaF201BF9-s

a6U731dVEhI

ZrZSZogbpZE


popo 發表於 2014-1-14 19:33:16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4-1-17 21:22 編輯

本片終於殺青,預計今年內上映




popo 發表於 2014-1-20 11:53:42

侯孝賢《聶隱娘》片場探秘:返璞歸真的新武俠 報導

James Udden原文報導 Master shots: On the set of Hou Hsiao-hsien’s THE ASSASSIN
http://www.davidbordwell.net/blog/2013/01/06/master-shots-on-the-set-of-hou-hsiao-hsiens-the-assassin/

大陸翻譯報導內有部分原文不同,因此修改與原文相同(地區名稱)

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4-01/20/content_17245242_2.htm



第一章:武俠新篇,胡金銓與侯孝賢

(以下文字皆是詹姆斯的視角,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

這是《聶隱娘》在台灣拍攝的第一天,演員們從早上6:30開始就被叫到片場化妝,一直準備到8:00。“一般拍古裝片的第一天都是這樣的”,侯孝賢對我這麼說道。

現在已經快中午了,電影還是沒有開機。一些演員身著中國唐朝風格的服飾,慢騰騰地地從化妝間走到室外,等在一邊、無所事事。其中一位就是女主角舒淇,這位從香港發蹟的台灣演員目前已經贏得了廣泛的知名度(《非誠勿擾》、《千禧曼波》、《玩命快遞》),現在她走進拍攝現場,像是去簡單地檢查一些什麼。

在片場,侯孝賢表現得彷彿他早就做過這些一樣。誠然,他最擅長處理的一直是歷史題材而非當代故事,不過這一次他朝過去走的也太遠了點。《海上花》的背景被設置在19世紀,但是這部新片的故事卻發生在9世紀的唐朝期間,基本上處於中華文明的巔峰。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聶隱娘》居然是一部武俠片。在這一類型片豐富的發展歷程中,導演胡金銓無疑是個中翹楚,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革新甚至顛覆了武俠片。胡金銓這位祖籍內地的導演在香港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但卻在台灣拍出了自己最好的電影並成為這一領域的標杆人物。他不僅以在服裝和背景上追求真實性而著稱,而且還熱衷於鑽研剪輯手法,有些時候一些鏡頭甚至只有幾分之一秒。

侯孝賢在追求真實上的熱情一點也不遜於胡金銓,但是在剪輯方面,他卻與這位影史前輩背道而馳。侯的電影中很少出現短促的鏡頭,一般來說單個鏡頭平均在1分鐘甚至更長,而在《海上花》中單鏡頭耗時甚至超過了3分鐘。早在一年前我就曾跟他探討過,即中國武俠片的傳統是否會迫使他放棄自己標誌性的長鏡頭,而他的回答頗有深意:“除非到真正拍攝的那一天,否則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說實話,這次探班我只能看到製作過程的幾個片段而已。歷經漫長的融資和籌備過程之後,《聶隱娘》將在中國內地、台灣以及日本等地進行為期數月的拍攝。根據侯孝賢團隊的官方說法,這部電影絕對不會在2014年之前上映。不過即便如此,在片場短短幾天的探班還是多少印證了我之前對侯孝賢電影製作過程的一些猜想,同時也讓人對這部影片未來的模樣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popo 發表於 2014-1-20 11:55:52


錄音師杜篤之與攝影師李屏賓

第二章:侯孝賢一絲不苟的場面調度

在《聶隱娘》這個團隊裡,最突出的成員包括攝影師李屏賓以及錄音師杜篤之。對他們來說,再次回到台灣的中央電影公司的片場拍戲就跟回家一樣尋常,因為正是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他們在這裡練就了一身本領。

從30年前算起,他們兩人開始成為各自領域內亞洲頂尖乃至世界一流的人物。除此之外,還有一名非常卓越的製片人黃文英——她從1995年就開始與侯孝賢合作、並一直擔任起其影片的主要製片人。對她來說,《聶隱娘》無疑是一個夢寐以求的項目。在一旁觀看這個平靜、溫和但高效的團隊齊心協力工作的場景實在令人難忘——他們似乎是在努力工作的同時還進行沉思冥想。

整整一個早上,一個簡單的場景被設計出三種變化。侯孝賢和他的工作夥伴對場景和道具進行瞭如此深入的討論,以至於一直到吃完午飯後才開始正式拍攝。在此期間,那些從早上6:30就在片場隨時待命的演員們一直無所事事。由於沒有好萊塢片場那一套規章制度束縛,侯孝賢有時候甚至親自參與長達數分鐘的細節校正。在場面調度上,他一絲不苟、一如既往。

侯孝賢從來不使用情節串連板或拍攝列表,他甚至都沒有為眼前的演員們寫出幾句像樣的對白。他想要的場面來源於於片場的具體細節——通常只有真實的地點才能激發他關於編排和燈光的靈感。他的做法是對自己親身體會到的氛圍做出最直接的反應,無論這一方式會花費多少時間,而似乎每一個跟隨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對此表示理解。

去年在日本,侯孝賢曾告訴我《聶隱娘》有一些資金上的困難。這部影片的預算在1200萬美金到1450萬美金之間,是從多個渠道辛苦募集來的。雖然一切就緒,但對侯孝賢及其團隊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時間去掌握所有與唐朝有關的細節。而到了涉及場面調度的時候,就沒有什麼是可以難倒侯孝賢的了。事實上,到了這個份兒上,每一個細節和其餘所有事情,都是侯孝賢自己在跟自己較勁。

popo 發表於 2014-1-20 11:57:32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4-1-20 11:59 編輯


侯孝贤、制作人黄文英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正在拍摄现场

第三章:膠片是畫筆,而不是圓珠筆

調光一向是電影片場最為耗時的一項工程,侯孝賢會在此耗費更多的時間。看過《戲夢人生》和《海上花》的觀眾都知道,柔和而富於層次感的光影一直是侯孝賢作品的標誌之一。然而早在2005年,黃文英就曾告訴我說攝影師李屏賓調光的速度比較快,如今眼見為實。

拍攝的第一天早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調整,然而我在八點半左右到達片場時,燈光就早已設定好了。在上午的拍攝過程中,只加了一件燈光器具,剩下的就只是細微的調整。



在拍攝的大部分時間裡,李屏賓都需要與場務人員商量片場的每一處細微的改動。上午拍攝時,侯孝賢和劇組人員戲劇性地改變了整個佈景,掛上新的背景布,並添加了一個金箔屏風。他們還在鏡頭能拍到的遠處立起了一棵枯樹。在下圖中的這樁建築就正在施工佈置中。

李屏賓會留心每個細小的改變,並向侯孝賢匯報每一個改變對鏡頭畫面造成的影響。有一次李屏賓特意蹲下身來,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向場務人員指出需要檢查的地方,場務再用她的筆記本記下要點。



在李屏賓為侯孝賢拍的所有電影裡,他的低光度模式與深沉的、分層的陰影即使與攝影大師戈登-威利斯(著名作品有《教父》三部曲、《曼哈頓》及《安妮-霍爾》等)相比也不顯遜色。李屏賓微妙的燈光運用已經在電影中譜出一曲美妙的樂章。與此同時,即便數碼拍攝會節省更多資金,《聶隱娘》卻依然選擇用柯達膠卷拍攝全片。

李屏賓還這樣說道:“用數位取代膠片來拍攝,就好像被要求用圓珠筆作畫,而並非畫筆。”電影直到後期製作時才會涉及到數碼方面的工序。我猜只要在這個世界上的某處還能找到電影膠片,無論花掉多少錢,侯孝賢都會堅持使用它們。

popo 發表於 2014-1-20 12:02:06

第四章:武俠片的返璞歸真?

如今侯孝賢重返片場,對於影片最終呈現的效果我們能找到哪些蛛絲馬跡?侯孝賢的武俠片又會是怎樣的呢?

也許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我確實看到了他試圖回歸基本的訊號。眾所周知,1993年他開始在長鏡頭中加入適當的弧形推移。最為明顯的便是《海上花》中出現過很多次的鏡頭推移,自那以後他的鏡頭運用開始變得非常靈活。然而我在《聶隱娘》片場卻發現攝影機被放置在一個距離非常遠的三腳架上,而沒有使用移動攝影車。這種佈置不允許有任何的變動,除非是偶爾出於重構的搖攝或傾斜。

我暫且大膽地如此猜測:這部電影將首先是一部侯孝賢的電影,其次才是一部武俠片。而它也將是一部不同於以往任何同類電影的武俠片。

第二天,我在侯孝賢還未開始拍攝時就要和他告別了。沒有看到他說“action” 或是“cut”本應感到有些遺憾,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首先,我在第一天晚些時候就得以採訪到他;其次,我看到並了解到遠超過我的預想。當我離開美國前往台北時,置身侯孝賢的電影片場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我回到家,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運的一個人。

(作者成文時間:2013年1月6日翻譯:扭腰客)

popo 發表於 2015-3-5 12:24:02

聶隱娘國際版宣傳海報,

popo 發表於 2015-5-12 17:16:31



聶隱娘北美地區版權將由Well Go USA Entertainment取得,聶隱娘也將在2015坎城影展上做世界首映(5月21日)

Cannes: Competition Entry 'The Assassin' Nabbed by Well Go for North America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annes-assassin-sells-north-america-794795



popo 發表於 2015-5-15 07:26:18

聶隱娘 宣傳預告
ymQvlTo0O_U

popo 發表於 2015-5-21 12:31:52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5-21 13:12 編輯

indiewire 史詩般的視覺詩,一部不只是觀看,而是需要凝望的作品 A-

Cannes Review: Hou Hsiao-Hsien's 'The Assassin' Is An Epic Visual Poem
http://blogs.indiewire.com/theplaylist/cannes-review-hou-hsiao-hsiens-the-assassin-is-an-epic-visual-poem-20150520


為侯孝賢歡呼鼓掌 轉貼 影評http://site.douban.com/cannes/wi ... 258/note/500223872/

《聶隱娘》完全滿足了我對“ 侯孝賢拍武俠片”的所有想像和期待,不僅沒有商業,更是回到了巔峰時期的侯孝賢,大量遠景中景長鏡頭,大量留白的敘事,
通過寫意來描繪出這個唐朝武俠傳奇。聶隱娘在片中真的是“隱娘”,直到影片後半段舒淇才說出第一段台詞,直到片尾才說出第二段也是最後一段台詞。

所有關於聶隱娘的信息都是從其他角色得知,而她的情感和心理只能靠觀眾自己去猜測和感受。例如其中有場戲,田季安跟胡姬說他跟聶隱娘的往事時,
鏡頭和聶隱娘一起躲在紗簾宮帷背後,靜靜偷聽,然後鏡頭一切,看到躲在紗簾宮帷背後暗處的聶隱娘不動聲色,她當時內心洶湧的感情,全部被藏了起來,
同時卻也因此欲蓋彌彰。

《聶隱娘》很多鏡頭都讓我想起曾經語文課上學的唐代詩歌,古典優雅的韻味和氣質配上李屏賓動人心魄的絕美攝影,整部電影猶如一個唐代畫卷緩緩展開,
就連片中唯一一段玄幻戲,紙人變成一團煙霧,都拍得充滿了唯美的神秘感。並不多的動作戲也是精彩至極,總是在不經意間突然開打,快速簡潔,
絲毫不拖沓不炫耀,在眼睛還來不及眨時就已經結束了,就像整部影片一樣,105分鍾意猶未盡,實在太短了。外媒意料之中完全看不懂,
就算有人高呼金棕櫚就算有人給好評也頂多提到“攝影絕美”,大多都說“悶死人”“催眠”“需要重看”。我問一個法國影評人明不明白故事主線是怎麼回事,
對方說“完全不可能明白”。

這倒是讓我覺得這兩天放的兩部華語片可以做一個很有趣的比較,一部用簡單直接的符號讓西方記者們愛不釋手,一部用隱晦委婉的敘事和詩意讓西方記者們一頭霧水,
但《山河故人》提到的對中國文化在年輕人一代身上流失的擔憂,卻又被《聶隱娘》通過實踐所傳達了出來,對白中那些古文,被影像化的唐詩,每一個細節所透露出的古典氣質,是當今華語電影最稀缺,卻也是最應該被更多觀眾所看到的。所以在看到一半時,我就在想,這或許是今年戛納電影節唯一一部我不想去關心外媒怎麼說場刊怎麼評最終能否得獎的電影,因為它被拍出來了,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所以要真心感謝侯孝賢,讓我終於能打出本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唯一一個紮實的滿分,也讓我本屆戛納電影節最喜歡的電影終於是一部華語電影。

popo 發表於 2015-5-21 19:23:27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5-22 06:31 編輯


舒淇、謝欣穎、妻夫木聰、侯孝賢、張震、周韵、許芳宜(左至右)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 媒體拍攝
O-Ah20Li3Nw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 訪問
RFBRruWHVF4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 記者會
kGXetGnFagY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紅地毯
AxVg2NfpI9s

popo 發表於 2015-5-21 22:11:04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5-21 22:32 編輯

刺客聶隱娘拍攝手記:侯孝賢怎麼拍舒淇的感情戲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3291

《刺客聶隱娘》拍攝手記:侯孝賢怎麼會拍出這種商業片鏡頭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1728

popo 發表於 2015-5-22 22:44:59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5-24 10:25 編輯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 媒體拍照、訪談、紅地毯首映會精華
nF-Xdpc2i80

《聶隱娘》坎城影展,5分鐘掌聲侯孝賢緊張
XOTYxMzY2NTk2

popo 發表於 2015-5-24 10:12:12

十問《聶隱娘》:戛納(坎城)版國內已過審
http://ent.sina.com.cn/m/c/2015-05-24/doc-icpkqeaz5362005.shtml

何小沁/文鄭福德/攝影陳植/攝像

  新浪娛樂訊就在本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揭曉的前一天,《聶隱娘》劇組才姍姍來遲地與媒體坐到了一起,暢聊有關電影的幕後故事。熟悉戛納電影節的人知道,等到電影節結束才離開的競賽片主創,很可能都是被組委會勸留、做好領獎準備的。在日前出街的場刊評分中,《聶隱娘》也與另一部參賽片並列高居榜首,甚至有外媒已經預測《聶隱娘》奪下金棕櫚。無論最終結果怎樣,這些風向似乎都已提前指明,蟄伏七年的侯孝賢,再次迎來了“最好的時光”。

  在這個氣氛略帶緊張的時間節點上,記者們沒法不關心獲獎的可能性問題。侯孝賢卻把外媒的好評看得很淡,只說,別信這個。他更愛講拍電影的事兒,唐傳奇什麼樣,演員怎麼選,鏡頭怎麼拍,打開話匣子就滔滔不絕,把大家逗得哈哈笑。毫無疑問,《聶隱娘》將成為中國影史上最獨樹一幟的武俠電影之一,它古韻悠然,如一首雅緻的唐詩。當日侯孝賢親口證實,《聶隱娘》已在中國內地過審,版本與戛納放映的一樣,具體檔期還未定。

  圍坐在侯孝賢身邊的,是與他第三次合作的舒淇[微博]、第二次合作的張震[微博],以及周韻、許芳宜、謝欣穎。侯孝賢說張震很悶,舒淇性子很直,現在都是他們最好最成熟的年華。有記者跟舒淇打趣,問她會不會像電影裡那樣跟一個男人歸隱江湖,侯孝賢聽到搶過話頭說,都是天天被你們逼的,她就得隱退啦,扭頭又吩咐舒淇道, “不要理他們!”在場主創和媒體笑作一團。

  一、《聶隱娘》場刊評分最高,是金棕櫚熱門候選?

  侯孝賢:別信這個,評審是評審,得獎這個東西,我講了很多次。每年評審的結構你根本不知道。上次我帶舒淇去領技術獎,我跟她說,你看哪些評審年紀比你還小。這裡的評審每年都會調節。有一年,一個獲獎電影和我的差不多,沒什麼人看得懂,所以第二年就調整了。

  每一年的評審結構我們沒法判斷。電影節的調節方式就是看去年的狀態。評審的選擇會根據上一年搞得不一樣。我來了太多次,這個是第七次了。但得獎必須有它的原因。演員,導演,這些還是得在一個水準之上的。

  二、微博上有人質疑《聶隱娘》故事性不強?

  侯孝賢:很正常,有些人看的是不一樣,這個就是盲人摸大象。現在大家習慣看好萊塢的,但你信息不能斷,這樣就是一個拍片的方式,全世界不光這樣一種方式。但好萊塢太強大了,他們那種傳遞信息的方式讓大家接受了。

  三、如何理解《聶隱娘》裡的俠義?

  侯孝賢:《史記》裡有遊俠列傳,你如果看唐人小說,也有很多刺客,你說俠女那個,是俠客麼?不是。他們的俠的定義,是仗義還是個人風格,或者殺一個人救千百人,各種都有。後來因為武俠小說,把俠義變成了打抱不平。

  最好每個人看這個電影都不一樣,我不會評論,愛怎麼看怎麼看。盲人摸象,層次不一樣。影像在早年是很純粹的,但它不是文字,文字的想像力很強,像《百年孤獨》那樣。好的影像出來,你也會有想像,但觀賞必須看個人的經歷,修養,文學,各種東西,導致你看法不一樣。有時候創作者的狀態是,他可以做到但不能說明,怎麼來的不知道。但這個電影這個樣的機會不大,比如,攝影師意見很強,你會被他引導,演員很強,你也會被他引導。

  我的電影,劇本攝影機放到那裡就OK 了,我不會去調整,試戲就會限制你的形式,你會壓得很緊,最後是他們演員自己進去了,所以我很鬆,鏡頭很遠,你的長鏡頭調動就行了。你換鏡頭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歡排戲,怕他們固定。他們怎麼解釋都可以,他們進入,投入,就會有神采,哪怕和我原來設計得不一樣,也沒問題。

  我不想安排東西,真實的人生每個都不一樣,所以不能要求必須怎樣。你注重結構,注重戲劇性,這裡必須打一巴掌,那裡必須掉一滴眼淚,那樣是別的導演做的事。

  四、主演們各自最喜歡的一場戲?

  張震:我最喜歡的是我演的那場戲,許芳宜老師跟舒淇那場在山上的戲,雲飄過來,他們走過去。這個戲不是電腦做出來的,但力量更強。我跟攝影師聊天,拍這個戲是要觀察很久,觀察山的變化,他們覺得可能做成這個樣子,拍一個電影有這個感受,才好。他拍出來的樣子超乎人們的想像,這個事讓我印象深刻。

  舒淇:我突然想到我們拍那場 ​​戲的時候其實挺危險的。道姑站在山那一邊,風很大的,接近海拔3000米了,在神農架。我看到雲在山下,太陽比我們還低,雲慢慢 ​​湧上來,感覺你就像是踩在雲上。拍戲的時候我們經常在等,等風,等雲,等鳥叫。

  我一開始取大寮首級時,侯導說,快來,我趕緊跑過去,但攝影機還沒跟來,侯孝賢很著急,機器呢?那個景色很漂亮,一下子就沒了。我們經常在等,等的不是人的情緒,是風景這種“顏料”。

  許芳宜:我是這裡的大菜鳥。我看完電影之後,特別是最後的音樂響起,我就用力地揪了一下,太美了。一個角色所呈現出來的孤寂,讓我有很深的感觸。看著每個演員那麼精彩,從服裝到美術那麼多細節都很好,我覺得這個真的很不容易,一個人走了很長一段路之後,我覺得自己差不多眼淚都掉下來了。每個角色,嘉誠公主說的青鸞其實代表每個人,每個姑娘都很孤單,但也很驕傲。

  侯孝賢:台灣一個記者看完跟我說,那段舞,就是我,沒有同類。

  周韻:我看完這個電影,畫面在我的腦袋裡就消失了。我來之前看了黑澤明的《保鏢》,我覺得里面的男人很帥,那個勁頭很像導演,又很細膩。這個電影也很細膩,所有的畫面,都非常美,我們有時候習慣用看和聽去感受電影,但這個電影帶我到了一個世界,這個電影有一種空間,給了我特別大的想像。我太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古典這麼簡潔的電影,這個電影像個石頭,是那麼有質感,我會覺得想去觸摸它,很難用語言去表達。我覺得最期待的是導演最後那個鏡頭的到來,但又超出了我的想像。我一直在講,他幽遠地走過來,然後又走遠,我說,這樣就結束了?第一個反應,還沒看夠。第二個反應,它就該這麼帥。這就是一個老帥老帥的電影!

  五、為何堅持用文言文對白?

  張震:台詞跟劇本一樣很難讀,要花很多功夫。我們看唐人小說,三頁紙我都讀不完。現場還是有困難,文言的對白,還要變得很有生活感。

  侯孝賢:文言文,其實它就是一個字一個意思,商朝的時候,要記錄,要刻下來。但我們看到的這個其實不是文言文,但接近,不是白話,所以比較難。以前人的講話,比較簡潔。現在不行,比如台灣,經常講失禮失禮了,其實這是個禮的問題。文言文是書寫用。裡面的師父講的就是當時的口語了。

  六、《聶隱娘》編劇有朱天文、鍾阿城、謝海盟,這個幕後組合的緣起?

  侯孝賢:一開始是跟鍾阿城合作,我們倆去美國,那時候還很早,我跟他聊,雙胞胎之類的想法就是他的。之後我就跟謝海盟他們聊,他出了一本書。他下筆如腹瀉,快得不得了,記憶力也特別好。他比較年輕,所以有些奇怪的東西,最後是我來判斷,形成結構。結構好了沒用,拍的時候是另外一種事情,看你的條件來調整。

  七、在中國大陸上映的版本會跟戛納一樣嗎?文言文會不會讓一些普通觀眾覺得觀看吃力?

  侯孝賢:這個是過審了的,沒有其他版本,到時候會有字幕。戛納的字幕做得很好,非常簡潔,又有點古代的感覺。

  八、翻譯經常會損失一部分韻味,怎麼能讓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播出去?

  侯孝賢:那是你們的責任嘛,我都快70歲了。網絡世界越來越快的,除了文字是不夠的。文學是有人翻譯的,最早我這個是三段故事,聶隱娘,俠女……沒拍,隔了很久之後,乾脆只拍聶隱娘吧。

  翻譯很重要,莫言[微博]得諾貝爾也得靠翻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那是文學高峰的作品,全世界都能看。它對文字形容的想像,跟影像形容的想像是一樣的。你看完之後有想像,那才是對的。它不是死的,不是你打一下,然後展現出來,他臉上有隻蒼蠅。

  九、如何評價舒淇和張震?

  侯孝賢:都長大了,都成熟了。我們是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我都知道,張震比較悶,舒淇很俠義。我跟她合作第一部的時候,是拍廣告看到的,好像是拍沐浴乳。她很自信,很自在的呈現。我就去找她當時的經紀人文雋[微博]。文雋說沒問題啊,然後舒淇就來了。她說,你是大導演,她當時的氣已經出來了,我只能不動聲色開始拍,她沒排過戲。當時她演舞女,我讓她拍拍拍,完全沒有試戲,就看著她要拿椅子砸人了,趕緊喊停。她自己會進步的,那種純直的個性,就是那樣。但舒淇演戲,演完之後有些細節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所以那次我們來戛納,她回房間就開始哭。

  十、李安、王家衛、侯孝賢的武俠片張震都出演,是什麼氣質吸引了這些導演?


  張震:可能我上輩子就開始練功吧。我跟侯孝賢是第二次合作,上次是《最好的時光》,只拍了兩個月。那次準備的不是很好,可能導演不滿意,我也不習慣他的拍攝方式,他拍片比較安靜,舒淇的角色也比較沉重,我們的氛圍比較緊張,但那個戲拍完之後導演就跟我們講聶隱娘的故事,這些年他不斷給我們資料看,因為我們有過合作,大家彼此比較了解,導演在旁邊觀察我,覺得我們適合這個角色,所以就來找我。

  導演說了,我們有個通關秘訣:我們都只是一個人,沒有同類。我看舒淇一個人在走路,感覺沒有人會了解她,沒有辦法釋懷這個感受。導演就是要講這個氛圍,這是我的理解,一個人的孤獨。

  侯孝賢:你們為什麼不問我為什麼找周韻?我去他們家,她遠遠地跟老公說關於俠客的問題,我聽到了,原來說要拍張艾嘉叔叔的作品《俠隱》,還想讓我去演。我一看,覺得她就是我要找的角色,我的眼光準吧?

  周韻:我當時覺得導演下面的演員都很乖,沒想到張震的爆​​發力太強大了,從1一下到100。

  張震:是導演的指示啊,他說田季安就是“爆發力很強”的一個人,就這麼抽象的指示。但重點是我要砍的花瓶只有4個,如果都摔爛了就沒有花瓶了。

  (何小沁/文鄭福德/攝影陳植/攝像)

popo 發表於 2015-5-24 10:36:37

《聶隱娘》劇組侯孝賢吐槽舒淇拍動作戲膽小
XOTYyNzgwOTYw

popo 發表於 2015-5-25 07:58:52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5-5-25 08:23 編輯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媒體拍照時間 10分53秒處~11分44秒
icPOXOD8xXE

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 媒體中心記者Q&A
XBa0yZA4CBw




images via 电影世界

horna 發表於 2015-5-25 12:30:22

真是可喜可賀!
看了預告片鏡鏡有美感真讓人期待

popo 發表於 2015-5-26 07:50:28

《刺客聶隱娘》不是台詞說出來的,而是被看到

從台灣新電影時期的製作環境談到《刺客聶隱娘》

影視工業網:談一談與侯孝賢導演合作的新片《刺客聶隱娘》吧?
杜篤之:因為跟侯導工作,我總是感覺跟一個大哥在工作一樣,雖然我60歲了,我還覺得我是個小弟,我就是把我會的東西,盡力拿出來給他看,我們現在做到這樣子,大哥看起來怎麼樣?他可能會指示一些事情,但是他不會抓著我的手說,你這個要這樣,要那樣,不會這樣子工作。

那我只是很慶幸,今年侯導把這個事情做好了。因為好久沒有看到這麼有電影感的電影了,這個電影很多情感被台詞說出來的很少,而是真的被看到的,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電影,我看到這個電影是非常感動的。侯導的電影,他不是說一堆台詞讓你看到故事在說這個,他是給一堆情境讓你看到故事在說這個,他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很難做到的一種電影語言的手法,非常值得我們期待。在侯導的電影裡面,我們不需要把聲音做的非常絢麗,非常誇張,我們只要老老實實的把他想要講的東西,都做得很漂亮、很舒服,讓你好好在裡面看電影,自然就會進入他的催眠狀態。

影視工業網:杜老師見證並參與了台灣新電影運動,現在回過頭來看,您認為台灣電影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杜篤之:從製作環境上講,我們也知道,過去沒有網絡,資訊都非常封閉,早期我們甚至連一個正確的麥控什麼牌子的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只知道錄音室裡使用的那幾個廠牌。過去的現場錄音技術,其實也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所以整個錄音的方式方法,現在來看還都挺簡陋的,早期台灣電影是這樣子。早期台灣叫做類比式的工作方式(大陸這邊叫模擬),每一個聲音都是用一個帶子把它儲存起來的,看得到的,你知道那個聲音多長,完全很清楚,你可以摸得到那個帶子,你知道這一條錄音帶是哪一句對白,把它寫在上面,掛在牆上,哪一條錄音帶是哪一條對白,你要這一句對白接那一句對白,就用膠布把這條聲音貼上那條聲音,都是手工的。

還好台灣電影經過了新電影浪潮年代,從國外學電影的導演回台灣拍片,就像楊德昌這些導演,他們回來的時候,帶了很多在國外學電影的新知識新想法,我們這一批人也很幸運,在他們回來之前的五年,我們進入了台灣中影公司辦的訓練班,這五年基礎的訓練,從做助理開始到技術差不多成熟後,新電影浪潮剛好開始,我們就接上了這個需要,就被這些從國外回來的導演訓練,也可以說是調教,帶著我們一路去改變聲音的製作方法,我們有能力,也很想嘗試,這樣一拍即合就開始做一些新的嘗試。

現在來看的話,那個時候雖然做了很多新嘗試,因為早期的東西比較空洞(比較少),所以你稍微做一點事情,好像你做了多大的改變,其實我們只是努力的把這件事情做好而已。那麼今天,正好處於可以說是瓶頸也可以說是轉機,現在知識網絡這麼發達,全世界的最新趨勢每個人都可以知道,你想要一個新的工作方式,在網絡上就找得到,接下來就是你有多大的執行能力了,現在年輕人碰到的問題,跟我們那個時候碰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要面對的挑戰,也有自己能夠去施展和表達的空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yOTIyMA%3D%3D&mid=208622330&idx=1&sn=517d5db43d4d11be9958d8077855bb54#rd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2015/08/28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 ,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圍52屆金馬獎11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