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發新文
樓主: always123x
收起左側

[美語片] 2013/06/20 末日之戰(World War Z)布萊德彼特 票房開出紅盤?有意發展續集?!

[複製連結]

發表於 2013-6-18 00:24:11 | 顯示全部樓層
泰國的粉絲也真是KUSO 不多說看圖
954693_10151505897231094_390425790_n.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8 00:2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 據說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 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 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3-6-18 00:26 編輯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兼任男主角與製片的末日之戰(World War Z),本週末即將開始在全球各地上片。本人之前已經陸續有五篇關於本片混亂拍攝幕後的文章,曾經引述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電影的製片Ian Bryce的說法:本片就只是一部僵屍電影(It's a zombie movie),他們到處亂咬人(They go around and bite people.)。但是,假如本片完全『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nobody gets bitten on screen)』,而且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the most bloodless)』,『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Not one drop is spilled on screen)』,這樣的僵屍電影還有娛樂性可言嗎?

與本片有關的負面看法與討論,有可能是好萊塢大片中數量最多、傳播最久的一部。電影上片前一、兩個月已經是宣傳期,與各媒體的記者接觸(包括開記者會或是上電視與廣播節目)是好萊塢一貫的作法,但派拉蒙與小布很顯然為了避免被記者問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採取的是積極舉辦試片會,並讓小布不定時、不定點親臨試片會現場,以大明星的親和力來營造網路上的正面言論,但也因此已有一些民眾看過本片。最近一、兩個星期,爛蕃茄(Rotten Tomatoes)網站由各大媒體評分的新鮮度(Tomatometer),目前看來分數不差,也許重寫與重拍第三幕(third act)的確將本片救起來了,但實際上的情形是如何?爛蕃茄在觀眾評論(Audience Reviews)的部份,上週末有一篇觀眾評論,那篇評論的作者原本署名The Movie Waffler、但現在換成一個格子餅照片。這位作者應該是曾經參與試片的其中一位觀眾,他已經看過本片,所以可以寫出內容算豐富的評論。以下是他所寫評論的摘要,至於第一段提到的僵屍不咬人、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是在第六段。

作者這篇評論一共寫了七段文字,不包括提醒以下有雷的那一句(單獨成為一段),其中第一段是概述本片劇情,這裡就略過不提。第二段提到最好的僵屍電影,劇情都是圍繞在一個特定地點(one specific location),經典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發生在一個農舍(farmhouse),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1978)發生在一處賣場(shopping mall),Pontypoo(2008)則發生在偏僻小鎮的廣播電台(radio station),而這些電影都是低成本製作。本片不但花了至少2億美元,而且完全顛覆過去僵屍電影的模式,隨著小布飾演的男主角Gerry Lane,搭飛機到各地尋找解決方案,變成了遊記的架構(a travelogue structure)。由於遊記架構為僵屍電影增添了異國風情,作者認為本片好像變成有僵屍介入的龐德電影(a James Bond movie with zombies)。本片導演佛斯特也曾經拍過007第22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而他則是再度向觀眾證明他無能駕馭動作場面的拍攝(Forster has once again proven himself incapable of staging action sequences)。

作者在第三段提到佛斯特:「以一種水平的搖晃鏡頭加上快速剪接,連麥可貝都會感到頭暈(with a level of shaky cam and quick cutting that would make Michael Bay dizzy)」。作者好奇為何好萊塢認為,曾經拍過擁抱艷陽天(Monster's Ball,2001,荷莉貝芮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作品)的佛斯特,有能力拍攝暑假檔大片。而佛斯特差勁的導演功力,也說明了僵屍電影只有在受到局限的地點(例如前面提到的農舍、賣場)才會起作用(the movie's only effective set-piece takes place in a confined location)。

第四段作者將焦點由導演轉到編劇,質疑為何前後一共有四位編劇介入(根據Deadline的消毒報導,還有第五位編劇),卻沒有人發現劇本的漏洞很多(How can four writers tackle the script without noticing the gaping plot-holes that made it to screen?)。作者在這裡特別提到「包括可怕的Damon Lindelof(普羅米修斯、電視影集Lost檔案)(including the dreaded Damon Lindelof,顯然作者認為Lindelof是很糟糕的編劇,印象中台灣有些網友也有類似看法)」。接下來作者提到後面會提到劇情,仍然想要看本片的朋友,就請看到這裡為止。


劇情提到在全球僵屍疫情爆發的12天前,美國軍隊的一處前哨站(a U.S military outpost)已經遭到僵屍攻擊,但是美國本土卻沒有一個人發現,只因為一封從該前哨站送出的求救e-mail被退回,因為內文包括了僵屍(zombie)這個字眼。作者的質疑是,這個前哨站難道沒有人想到拿起電話向外界求援?觀眾可以接受這麼瞎的劇情嗎?然後,作者提到以色列(也就是在馬爾他拍攝的情節)的部份,以色列在僵屍疫情爆發的9天前就已經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並在國界周圍築起了巨型高牆(erected a giant wall around the country)。在現實世界中,以色列作為中東火藥庫的核心地區,豎立高牆的動作根本不可能逃過全球媒體的關注,在本片中卻完全沒有人注意到,也是很瞎的劇情安排。

我在分為4個Part的文字中曾經引述小布對娛樂週刊記者的談話:「『如果曾經有一種全國流行的疫情像這樣(指本片的僵屍),在社會政治上將會發生什麼事?』那是我們真的想要探索的情況,但是要探索的內容實在是太多。我們陷入泥沼,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釋。(這些需要解釋的東西)完全剝奪了這類電影應該有的樂趣。('What would happen to sociopolitical lines if there was a pandemic like this?' We really wanted to explore that, but it was too much. We got bogged down in it; it was too much to explain. It gutted the fun of what these films are meant to be.)。」小布的談話基本上說明了本片是以現實社會為背景,試圖演繹一個假設的情境(也就是僵屍疫情漫延全球),而好不容易花了大錢完成電影,卻可以有這樣脫離現實安排的劇情,顯然小布提到「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釋(it was too much to explain)」,而那些事情目前看來可能都被略過不提。

作者在第六段提到,他可以忍受劇情充滿漏洞的笨故事,如果電影仍然可以提供任何趣味(if the movie was in any way fun)。但『本片可能是第一部僵屍電影,沒有人在銀幕上被咬(This could be the first zombie movie where nobody gets bitten on screen.)。』作者也表示,他可能記錯了,但他實在想不起來曾經在本片看到有人被咬。然後,作者提到『本片當然也是最不流血的(僵屍電影)(It's certainly the most bloodless.)』,作者針對這一點再補充說明:『連一滴血都沒有濺在銀幕上(Not one drop is spilled on screen)』,完全適合閤家觀賞。『任何的大屠殺,都是模糊、混亂的以背景方式呈現在銀幕上(Any carnage is represented in a blurry, chaotic background.)

關於劇本的漏洞,作者在第七段、也就是最後一段還提到,本片完全沒有解釋僵屍是如何形成,他們是活死人嗎?(Are they rising from the dead?)為什麼有些人會變成僵屍,但有些人卻不會?(What makes some people turn but not others?)引發僵屍疫情突然在全球大漫延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What triggered the sudden worldwide outbreak?)作者跟我一樣,都沒有看過原著,所以作者假設這些問題在原著中都有說明。作者顯然也看過浮華世界的詳細報導,以及其他媒體關於本片紊亂拍攝幕後的相關報導,他認為這樣的劇本根本不應該得到拍攝許可。

老實說,我個人不是僵屍電影的粉絲,我大概只看過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2004),以及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重拍的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2004),爛蕃茄的這位作者在文中指出,後者將僵屍電影重新帶入主流電影的範疇。我也沒有看過電視影集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如果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系列電影也算是僵屍電影,那我只看過前三集,而我是將它們當成動作片來看。但我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僵屍電影,在北美都是被列R級(相當於台灣的限制級),而本片在北美是被列為PG-13級(相當於台灣的保護級或輔導級),顯然為了票房,派拉蒙希望更多觀眾可以買票進場,本片看不到僵屍咬人,也完全不見血,也就是這位作者在文中提到的all in service of a family friendly cert。

The Hollywood Reporter去年6月報導時提到,本片英文片名中的Z指的就是僵屍(zombie),可以想見僵屍在片中的份量很重,但是對於片中僵屍的外貌以及動作,導演佛斯特卻沒有作出必要的決策(critical decisions)。而本片拍攝時究竟是如何設計僵屍,浮華世界的報導並沒有太多著墨,但大概可以知道本片是用電腦動畫(CG)來處理有僵屍出現的畫面,而這個部份是派拉蒙可以干預的。如果爛蕃茄的這篇觀眾評論內容正確(我還沒有那個榮幸提早觀賞本片),用CG製作的迅猛僵屍海有可能是唯一吸引觀眾的賣點,本片可能只是一部暑假檔動作大片,只是劇情牽涉到僵屍。至於倫敦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影評人Charlotte O'Sullivan,她在爛蕃茄的新鮮度是給本片負面評價,而在該報(應該是見報版本)的文字評論,評分卻是3顆星(滿分5顆星),但她在爛蕃茄上的重點評價文字是:「一個更貼切的片名原來是World War Zzzz...(A more apt title would be World War Zzzzz... )」,Zzzz...應該不需要翻譯了,至於本片最後是否會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就看週四上片後,是否有觀眾願意當白老鼠。

以下是爛蕃茄網站本片網頁的網路連結,若是要看原本署名The Movie Waffler所寫的全文,請將網頁下拉到觀眾評論的部份找一下,他給本片兩顆星(滿分是五顆星)。The Movie Waffler的署名現在已經換成一張格子餅的圖片(大概類似下圖)。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world-war-z/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8 17:2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3-6-18 21:11 編輯

末日之戰(World War Z)看樣子今天應該是台灣媒體特映會以及試映會的日子,目前看到的媒體似乎給了不錯的暑假商業類型影片評價,救援部隊應該是有救活了這部!!

【末日之戰】全球淪陷篇-6月20日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片段內容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9 03:3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最後生還者"跟這一部電影上映的時間很接近
不知道會不會稍微帶動一下熱潮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9 06:07:27 | 顯示全部樓層
bala73 發表於 2013-6-3 14:55
小說中也沒敘述說長怎樣 只說張口咬人還有殺他們的方法就是打爆腦袋

跟一般活屍電影的活屍差別是 末日之 ...

剛剛看到新聞報導,電影版改編片頭描述這種奇特病毒的散播,

是從台灣的狂犬病例被發現,讓台灣觀眾看了更有切身感受。




小布《末日》病毒竟發源自台灣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3 13:45:3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末日之戰,本人居然沒有zzzzzzzz著反而覺得,這部真的要好好的推薦一下,推薦歸推薦,
由於本人也許知道這部的電影發展的過程是如此的慘烈,因此在進場前就已做好準備來接受這部災難片!

這部前面的劇情廢話不多很快(10分鐘之內吧?)的就切入到殭屍大舉攻城掠地,而小布的一家人外加一個小男孩就此展開短暫移動來避開殭屍們的攻擊,
當家人都安置好了,小布的個人showtime正式上演,開始展開尋找病原探索之旅,而這個旅程上,除了帶有些許的緊湊緊張外,大部分的時間本人感受
到的劇情怎麼都是以相當歡樂模式下進行,以下可能有雷沒看的人就避開吧!!

在一個算是戰爭模式下為了躲避敵人(疆屍)居然派上bike(如果是騎U-bike應該會更讚)這個點子不得佩服,這是太妙了,而劇情接下來的發展,
再次提醒觀眾在重要時刻或是場合,切記阿!! 手機要轉換到震動或是靜音模式不然下慘是很......(當台詞出現尊重他人我大笑了!!),
而在當這段劇情發生之前也有一段劇情要說太歡樂呢?還是太瞎??算了有看過的朋友就知道,那一段也是讓戲院裡觀眾互相嘲笑的一段。

前面的大場面告一個段落,來到劇情準備收尾之處,WHO(世界衛生組織)場景依舊是帶有緊張,搞笑之處,那個門真的是太有戲份了,
給那扇門一個讚!而這邊的殭屍也相當有意思,我看你,你看我,我們相親想愛好不好阿!!來到這邊本人已呈現笑開懷的模式早已把劇情拋開腦後,
好好的享受小布所帶來的歡笑殭屍災難片,這部雖然開拍的幕後是如此的慘烈,但也許是救援部隊發輝了效用,讓原本比較偏向嚴肅的劇情,
改走輕鬆喜劇路線,反倒讓本人有意外的驚喜,末日之戰我期待你能開拍續集吧!!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4 11: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codybank 於 2013-6-24 11:24 編輯

墜機後有B級片的感覺
北美周末開出6600萬~已經創下活屍電影的首映票房紀錄
順理成章開拍續集~
老實說還真的蠻厲害的
在面對從未輸過的強勁對手皮克斯動畫還能開這麼高~派拉蒙繼女巫獵人 特種部隊2第三度拯救成功~~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4 20:12:54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有看過IVANSHAN所整理的末日之戰專題報導,都知道最後的原先的結局,與現在戲院上所看的版本是截然不同的,
而有關於末日之戰的開發災難過程(台灣鄉民們,還蠻期望幕後能拍成一部紀錄片來呈現出救難部隊的厲害)新聞也都傳開,
因此也有不少人還蠻想知道原先最後的結局走向是以怎樣的方式安排,國外媒體已拿到(應該正確的吧?)末日之戰原先的結局大綱內容
有興趣的朋友,自行觀看(原文,目前尚未有中文報導)

Here's How 'World War Z' Originally Ended Before the Reshoots
http://www.movies.com/movie-news ... p;wss=mdcmkttwitter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7 08:41: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片段內容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08:01: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3-6-28 08:03 編輯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配樂幕後製作


MUSE 謬思樂團 音樂製作訪談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電影片段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6 07:06: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視覺特效製作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5 21:04: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3-7-15 21:06 編輯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莫斯科場面分鏡表及概念藝術設計稿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1.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2.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3.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4.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storyboard-5.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concept-art-2.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concept-art-1.jpg

world-war-z-russia-ending-concept-art.jpg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6 01: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popo0121 發表於 2013-7-15 21:04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莫斯科場面分鏡表及概念藝術設計稿

末日之戰(World War Z)原始劇本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第三幕(third act),原訂作為第三幕最後高潮戲的紅場大戰,今天有六頁的分鏡圖(storyboard)以及三張概念圖(concept art)在網路上釋出。Comic Book Movie網站的相關圖檔已經被派拉蒙要求撤下,Collider目前仍可以看到。

這裡大概解說一下那六頁分鏡圖是在演什麼。浮華世界(Vanity Fair,後面簡稱VF)的報導曾經提到,由於劇組在布達佩斯拍攝時已經有超支的問題,因此至少有兩場戲被刪除沒有拍攝,其中一個場景需要一個裝了冰水的超大容器,這個容器是用來將大量冰水潑向僵屍群,那六頁分鏡圖就是這場戲的相關內容。前兩頁可以看到小布以自己當餌,跑給僵屍群追;第三頁可以看到應該就是「裝了冰水的超大容器」,外型看起來有點像是台灣不少住戶自行在頂樓加裝的水塔,只不過那個超大容器在分鏡圖中看起來是方型;第四頁可以看到仍在快跑的小布,經過的路邊兩側都有裝了冰水的超大容器,當小布經過後,他的組員隨即將超大容器中的冰水倒出,小布則已經跑向一道事先已經挖好的壕溝,壕溝上舖設了供臨時使用的便道;第五頁可以看到小布跑過那個便道,然後他的組員隨即將便道抽走,接著就看到僵屍群全部掉入壕溝;第六頁則可以看到僵屍群在壕溝中隨波逐流,但也有少數僵屍從壕溝中爬出。

今天已經有台灣的電影網站轉貼了這些圖,但是並沒有任何相關說明,只能說台灣的電影網站真的很容易經營,只要會剪下、貼上就可以了。然後就是接收電影公司「餵」的資料,大概也是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以下是Collider網站相關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與觀賞。

http://collider.com/world-war-z- ... pt-art/#more-268378

評分

參與人數 1名聲 +10 精幣 +10 收起 理由
popo + 10 + 10 熱心助人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7 19:38:02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布被你說中了!! 上個月預告這個月真的發生了!!! 新聞台還引用電影片段,不知道是否對票房有沒有幫助?

狂犬病別恐慌 帶牠打疫苗就OK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034074.s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31 01:3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World War Z)布萊德彼特、安潔莉娜裘莉 抵達日本宣傳 篠原涼子出席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19 15:24: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 視覺特效製作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23 00:18: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末日之戰 視覺特效製作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2-12 16:48: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Zeus_CY 於 2013-12-12 16:48 編輯

已經看過了,裡面的內容真的頗精彩

還蠻值得一看的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熱門推薦

床上劇院掰掰~小小獨立視聽室啟用
床上劇院掰掰~小小獨立視
本文章最後由 tom3050 於 2016-3-25 12:06 編輯 2016/3/25更
Starke Sound Stereo A2.640 後級擴大機:在高階音響世界中罕見的重量與驚人能量
Starke Sound Stereo A2.6
Starke Sound Stereo A2.640 後級擴大機:在高階音響世界中罕見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中心仰賴 StormAudio 打造震撼人心的音效體驗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
屢獲殊榮的 Habitech 體驗中心仰賴 StormAudio 打造震撼人心的音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級劇院落成!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
南臺灣首座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Starke Sound P 11.6.6.7超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02!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
這是C/P值最高的錄音室監聽揚聲器?我推薦:Barefoot Footprint

聯絡我們| 問題反映| 小黑屋| 手機版| Archiver|  本網站特別聘請 蔡家豪律師 為本站法律顧問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