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馬不負責影評室---搖滾啟示錄 (I’m Not There)
*完整圖文請見【展翼翱翔獨角獸】http://3.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S0ugkZtI/AAAAAAAACE4/bt4fAxBwsVY/s400/poster.jpg
這是一部,絕對會讓觀影者有相當兩極化評論的傳記電影。
http://3.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T6FlmQEI/AAAAAAAACFA/v1r1Xk39UtU/s400/Bob.jpg
故事背後的真正主角--- Bob Dylon,我僅知道他是美國搖滾樂史的重要精神圖騰。對於他的生平、他的音樂,坦白說,我一無所知,也不在乎。
因此,在整個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裡。其實是很疲憊地強打精神,才能撐到看完終曲。走出戲院後,我應該有種解脫的感覺。但電影裏的片語浮影,卻又奇怪地縈繞心頭徘徊不去。
明明就是描繪Bob Dylon的傳記電影裡,他的名字從頭到尾都不曾出現過。明明故事是介紹Bob Dylon的生平轉變,但卻又搞了六個不同膚色、性別、年齡的演員,以七個不同名字的故事角色來隱喻。再加上片中採用跳脫年代順序、來回穿插的敘事方式,我被導演Todd Haynes的獨特原創手法,搞得實在驚嚇到啞口無言。
回頭上網努力搜尋有關Bob Dylon的介紹與評論,一點一滴重新去拼湊解讀,電影所遺留給我的迷惑片段。那個有著氣質陰鬱、蒼白削瘦的歌手,在腦海閱讀的資料累積下,慢慢地逐漸幻化成形。
於是,邏輯開始串起蛛絲馬跡,扮演起說書人來解讀片中各段故事涵意。為我再次將這傳奇歌手生平重新演敘。
http://1.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XkTg7gDI/AAAAAAAACFY/M0Z7cWrV2sA/s400/Pic-3.jpg
一開場的流浪小天才吉他手Woody Guthrie (黑人童星Marcus Carl Franklin飾演),片中因為崇拜偶像現代民謠之父,而將自己改為同名同姓以示仰慕。他成熟超齡的演出,實在令人難忘。片中有幕是他與途中認識的兩位老黑們,一起坐在陽台彈奏演唱藍調樂。從原先單人獨奏,到兩人合鳴最後三人齊奏。那音樂的層次與節拍,讓我即使初次接觸竟也共鳴。
而現實上的Bob Dylon,不管在音樂風格上、服裝腔調與態度等,也都深受Woody Guthrie的影響。此故事片段的小吉他手角色,正比喻了Bob Dylon音樂啟蒙時期的背景。而黑人的詮釋,或許是用來加強註解藍調音樂對他啟發的意義。
http://3.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XyiMo6xI/AAAAAAAACFg/6mVd3j0HlxI/s400/Pic-4.jpg
蒼白陰鬱的詩人Arthur Rimbaud (Ben Whishaw飾演),在彷彿禁閉室的白牆旁,對著鏡頭緩緩道出獨特人生哲學觀點。如同為故事裡其他的各段角色,串起連結的精神軸心。
這就如同被世人譽為「天才詩人」&「文化英雄」的Bob Dylony,總是在其所創作如詩賦般的歌詞裏,表達對時代、對政治、對社會的憤慨與批判。藉由其音樂讓聽眾自我省思。
http://4.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Y7hOV1fI/AAAAAAAACFw/eN7no4PcQds/s400/Pic-5d.jpg http://1.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Z2sEWJVI/AAAAAAAACGA/jnnffz8LxIo/s400/Pic-5e.jpg
接著出場的,是開始受到樂壇矚目的民謠歌手Jack Rollins (Christian Bale飾演),他在舞台上以精湛的口琴與吉他重奏,將其所創作反映時事的歌曲介紹給社會大眾。此故事中很多部分,是藉第三者與據說有段情緣的女歌手Alice Fabian之觀點,來呈現介紹Jack這個人。而後段故事,抗議民謠歌手Jack Rollins後來卻突然轉變成傳達上帝福音的牧師John。這個大轉彎的橋段,也實在令看的人會捉摸不著頭緒。
事實上,故事裏的Jack正代表了Bob Dylon早期60年代在民謠歌曲創作上,表達對時事觀察與抗議譏諷的時期。他1965年發行的專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還創先使用電吉他伴奏,掀起了搖滾民謠的首頁。
因為音樂創作而開始廣受歡迎的Bob Dylon,也面臨接踵而來的盛名包袱與心理衝突。在70年代時期,他開始嘗試變換各種不同樂風,民謠、搖滾、黑人藍調、甚至到宗教福音歌曲。也因為其創作的大幅轉變,甚至曾被激動的樂迷嚴厲批評為背叛者。
http://2.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ahiiLjII/AAAAAAAACGI/dImVuT5So2o/s400/Pic-6a.jpg http://2.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bGncvAmI/AAAAAAAACGQ/aml5cQJYIOg/s400/Pic-6b.jpg
電影裏的戲中戲,最容易讓人昏頭轉向。另一段故事的角色,是電影明星Robbie Clark (Heath Ledger飾演)。觀眾在這裡看到的是,螢幕前與螢幕下Robbie的個性與生活。從熱戀到結婚,最後卻因為觀念的差異而導致感情走私,讓珍愛的家庭破碎在自己手中。
這段過程,原來是比喻了Bob Dylon的私下婚姻生活。導演藉著敘說一位電影明星的故事,不鑿痕跡地讓觀眾看到了,盛名歌手另一面脆弱的靈魂。
http://2.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QKcItjHI9I/AAAAAAAACGY/IEGN5PUZqvo/s400/Pic-6.jpg
Heath Ledger在這場戲裏的演出,從年輕氣盛到困惑脆弱。看到他在離世前的這部遺作,讓人不由得更加懷念這位年輕驟逝的天才演員。
在他如此堅持自我地走過60、70與80年代後,1997年,Bob Dylon推出了讓他廣受讚揚,且獲得Grammy Awards「最佳專輯」榮譽的『Time Out of Mind』。當他上台領獎時,所有現場觀眾全部起立向其鼓掌致意。這讓他相當感慨萬分。他說:「我早已習慣自己的作品被詆毀與誤解。但我不得不這樣,假如我還想繼續往前走,就得面對這些無窮無盡的批判。我已經不太習慣人們這麼喜歡我的專輯,我想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現在這種情況吧。」
<因系統字數限制,僅節錄文章部分內容>
起先也是朋友介紹才去看的
結果沒想到 到是對這位歌手感興趣起來
也算是我喜愛的歌手之一
Heath Ledger阿...........
很喜歡他演的喜劇片呢 這片的拍攝手法與獨創性看起來都很不錯!
音樂方面的主題表現的也很強烈!
看來可看性頗高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