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馬不負責影評室---冰火情敵 (Black Ice)
*完整圖文請見【展翼翱翔獨角獸】http://tavanic.blogspot.com/http://4.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RaWI2FEgHI/AAAAAAAACPw/ZelvChs4_zU/s400/poster-3.jpg
冰與火,本就互不交融且是對立互剋的元素。但以此作為本片的中文譯名,就顯得有點膚淺而沒有真正反映故事的原意。
這部被選入今年金馬獎觀摩影展的芬蘭片,原片名叫【Black Ice】。字面的意思是指,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堆覆在黑色柏油路面上的冰雪,經過不斷的壓擠後所形成的透明薄層。雖然,看起來路面冰晶亮麗,但實際卻有導致路滑致命的危險。
電影描述的是,一個眾人艷羨的婚姻卻發現摯愛出軌。原先活在幸福假象裏的元配,覺得人生受到強大的打擊。於是,心懷『怨念』的力量,開始強大地讓角色地位開始逆轉。隨著復仇計畫的進行,受害者卻逐漸發現掌握自己人生的優勢快感。原來,自己其實是擁有重新找回自信的力量。只是,諷刺的是,這份體悟竟是來自怨恨的對方所貢獻。
http://4.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RaUgaTeg-I/AAAAAAAACPI/PDVz3MtWXgQ/s400/director.jpg
沒有Hollywood電影中一貫的人性正邪二分法,導演Petri Kotwica在處理故事人物角色時,放進更多人性多重複雜面的描述。讓觀眾對這段三角情愛裏的每個關係人,少了正義凜然的指摘,而多了份無奈的同情。
http://1.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RaV13V1n0I/AAAAAAAACPo/qMWh9EirSVo/s400/pic-9.jpg
就因為『恨』的負面能量是如此深邃,它能夠吸盡所有可產生正向結果的情緒與能力。所以,懷抱著『恨』所出發的決定,只會同歸於盡的毀滅。在插進「敵人」胸膛的同時,其實,也正同向地反刺入了自己的心。
只有『原諒』的溫度,才能融化心中『恨』所形成的枷鎖,那緊鎖人心讓人負重不堪的銬鏈。當『愛』出現以後,新的生命才會開始。
http://4.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RaUx_60yvI/AAAAAAAACPQ/UbaF-vcG0rE/s400/pic-3.jpg
電影的故事,並非如我原先預期地發展,但也因此讓人對於結局感到更多感慨。在故事的那個關鍵時刻,我知道主角其實是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是,必須放下已經建立的一切,重新再去追尋創造。往往『委曲求全』就成了面對未知而懦弱放棄的最好藉口。
我們卻終究,都還是得面對自己選擇的結果。不管是好或壞,是快樂還是悲傷,我們都只能誠實地去與自己抉擇造成的結局面對面。接受它,然後,再次重新選擇。
畢竟,『恨』是終結與毀滅的關鍵,『愛』才是創造重生的力量。
http://3.bp.blogspot.com/_r9TXKIwaBdw/SRaVHo0oLxI/AAAAAAAACPY/mnl-3eTabl4/s400/pic-2.jpg
毒舌講評:
當討論婚姻三角情愛的關係中,誰才是無辜的受害者?誰才是該被譴責的加害者?是否有可能,其實,這是一場No Winner and Everyone Lose的遊戲?
附註:
官方網站
http://blackice.swtwn.com/
http://www.mustajaa.fi/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