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談判結束 中國彩電整機商將受益
11月10日,中韓兩國首腦正式宣佈自由貿易協定(FTA)實質性談判已結束。2014年底前,將完成余留技術問題的談判,之後草簽FTA文案,2015年初由兩國相關部門部長正式簽署協定。雖然沒拿到涉稅的具體產品清單,但未來20多年中,兩國將取消超過90%的商品貿易關稅。僅從家電產業來觀察,由於中國國內彩電商大量向韓企LG、三星進口的面板和偏光鏡等上游部件面臨關稅取消,這意味著他們的採購成本將相應降低而從中獲益,相反地,中國產面板商、零部件商將受到衝擊,而台商很可能受到的衝擊最大。
終端產品有了降價空間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而占整機成本70%以上的面板和偏光片等上游部件主要是向韓國的LG、三星以及中國臺灣的相關企業進口。「雖然我們也有本土面板企業華星光電和京東方,但仍集中在中小尺寸,且華星光電也主要還是供應TCL」,某國產品牌老總在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面板產品進入中國大陸,關稅稅率是5%;偏光片等零部件部分是8%,關稅一旦取消,將直接帶來生產成本的降低,這勢必將反應到終端彩電產品的價格下拉上。
家電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彩電業內需不振,另一面是互聯網運營模式衝擊後的彩電價格「跌跌不休」;他認為,「FTA的落定,至少可令國產整機商提升產品利潤空間」。
FTA生效後,中國將取消不銹鋼熱軋鋼板等中低價鋼鐵製品關稅,隨後的10年內,高價值的冷軋鋼板市場將完全開放,這意味著我國將取消鋼鐵產品3%~10%的進口關稅,而韓國也是我國主要的冷軋鋼板進口國,這意味國產白電產品作為「耗鋼大戶」也將擁有大幅降價空間。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11月12日就FTA召開記者懇談會時說,韓國與中國締結FTA,能夠獲得佔領廣闊中國市場的先機,日本等國肯定會因此產生緊迫感。「FTA生效後立即廢除關稅壁壘的商品規模,以進口額為准,中國為7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90億元),韓國為414億美元,幾乎相當於一個國家的貿易總額」。
臺灣面板商或受衝擊最大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晶片產業資深觀察人士王如晨告訴記者,短期受到負面衝擊的包括:中國本土面板商會受到直接影響—其中高世代專案華星光電、京東方將受到抑制。由於三星、LG也涉足小尺寸,深天馬等面板企業的出貨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他表示,臺灣雙雄友達、群創會受衝擊會更大。因為它們的產品集中在中大尺寸,且技術路線與韓國雙雄更近。此外,它們缺少下游品牌企業支撐。截至目前,兩岸服貿協定仍未簽署。從日本方面來看,短期不太可能與中國簽署協定,日本夏普、日本顯示公司(Japan Display),也會受到影響。
據介紹,目前臺灣、韓國面板在中國大陸的占比為韓36%,台31%;偏光片則為韓25%,台33%。
王如晨認為,隨著產業演進尤其是技術升級,這一動向會迫使韓國、臺灣、日本方面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或者落地,或者與本地同行、終端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協同關係。
來源:資訊時報 臺灣幾乎大廠都有設工廠在大陸,經由“來料加工“面板也是免稅,政府總是會用這種政策的表面來騙人民,沒辦法…… 大陸也不是笨蛋, 要扶植自家的面板廠, 所以這項要在 10 年之後才會生效...
韓國也不是笨蛋, 開放汽車 & 相關零組件 & 農業免關稅進去, 直接動搖到他們的重工 & 糧食產業...
反倒是中國的石化跟鋼鐵業方面, 由於產能已經過剩, 再加入新競爭者的話, 一定是更加流血戰爭的廝殺, 韓國的相關產業是否有能力用七傷拳模式去瓜分市場, 也是值得觀察.
honeyma 發表於 2014-11-16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臺灣幾乎大廠都有設工廠在大陸,經由“來料加工“面板也是免稅,政府總是會用這種政策的表面來騙人民,沒辦 ...
你不是老板,
看不出其中奧秘的. 小弟在大陸十多年,看過聽過的事應該不會少於一般人士,很多人都是沒有看到事情的真實面,只聽表面,自己也不會去求證,只想聽自己想聽的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