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發表於 2014-11-28 16:30:40

Sony 推出 α7 II - 全球首款內建五軸防震系統的全片幅機種



這一年來 Sony 的 E-mount 市場可以說是非常熱鬧,除了去年此時搬出搭載了 Full Fram 全片幅的 A7 與 A7R,又在半年後再推強調高感度應用的 A7S。沒想到當許多人還在等待 A7S 的 4K 應用 (Atomos Shogun 記錄器) 開花結果時,又突然放出了 A7 的第二代 A7 II 消息。相較於它牌 Mark-II 一等就是五年,這個跟換產品週期的速度確有點令人感到驚嚇!



A7 II 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內建了五軸防震系統,可以提昇約 4.5 級的防震效果。再結合原 A7 系列的 FF 跟 E-mount 架構,讓許多不具備防震機制的老鏡也都來到了另一個「鏡」界。
讓我們來看看五軸防震效果的示意影片

svbUXedWsbA



持續發揮 E-mount 的優勢,可透過轉接環搭配各式鏡頭,切都能支援五軸防震應用。因此,像是低光源拍照時,安全快門的要求也就相對能放寬許多,在手持夜拍的時候,除了原有的多框降噪模式外,或許也能考慮直接嘗試用放慢快門的方式進行夜間拍照,如此一來還能多了點光影軌跡的效果 (不是原來手震的那種軌跡 XD)!



若從錄影的角度來看,A7 II 的感光元件跟前一代一樣具備了相位式加對比式的複合對焦系統。也跟 A7S 一樣加入了專業攝影機才擁有的 S-Log2 跟 S-Gamut 選項,讓錄影時的動態範圍及色彩空間有所提昇。不過由於感光元件像素的設計並不像 A7S 有針對 4K 做出最佳化,所以 A7 II 仍以 Full HD 錄影為主,可使用新的 XAVC S 編碼格式,及使用 HDMI 輸出無壓縮的 HD 訊號,但不具備 4K 動態訊號輸出的能力 (僅能於回看照片時以 4K 解析度瀏覽靜態照片)。



另外在機構設計上也可嗅出新一代機種未來的變化!從側邊看 A7 II 的手握把,會發現厚度變得比前一代要來的厚,這並不是技術開倒車,而是為了強化手持穩定度下的設計,有點走向 A-mount 大 Alpha 的味道。按鈕的配置也有所調整,把快門鍵向前移,更符合手握時食指擺放的位置。而原來的前後兩個轉盤則縮小了,前轉盤位於快門鍵前方,後轉盤的位置也因為背板角度的調整,變得更容易觸擊跟轉動。



由於快門鍵的位置前移,讓出了原本上方的空間,所以 A7 II 在原本 C1 鍵旁邊多放了一顆自定義鍵,讓自定義鍵的總數比前一代多了一顆,來到了 10 個 (含 AF/MF & AEL 切換開關)。



還有個小改變,那就是鏡頭接環的材質改為強度更高的金屬材質,這變更其實在 A7S 時就已經發生了。材質的改變應該是考量到頻繁跟換鏡頭時,避免造成卡口過度磨損的現象,及確保在安裝大砲鏡頭時,能維持光軸的穩定性。

雖然成像關鍵的感光元件與前代無異,但整體來說 A7 II 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部分都可說是有感升級,至少在距上一代僅一年的時間內算是誠意十足了。不過也因為過度驚嚇,不得不讓我們開始胡思亂想 A7R II, A7S II 會何時出現。

「不過我想是這樣啦」(好像是某人的口頭禪),最新最好的產品永遠追不到 (不是還沒出,就是買不起),廠商也不可能一次放大絕,所以可以繼續等的就不用急 (誰知道下次改版會不會一下就來了),但現實就是永遠等不完...... 只好搬出3C哲學: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XD





alex 發表於 2014-12-3 15:08:21

本文章最後由 alex 於 2014-12-4 01:11 編輯

A7 II (ILCE-7M2) 發表會直擊


今天受邀來到台灣索尼總部,搶先體驗最新發表的 A7 II,以下便是產品負責人進行的產品簡報內容
從全球可交換鏡頭的相機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無反光鏡單眼的市場正快速的成長


高品質、輕量化的單眼相機市場成為市場新寵


Sony 在這趨勢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於去年搶先推出全片幅無反光鏡單眼相機的 A7 系列


今天的主角便是 A7 系列中的最新機種,強打內建五軸防震搭配混合式對焦系統的 A7 II(ILCE-7M2)


而 A7 家族便是透過不同感光元件及功能設計,來滿足各種市場需求


而最新的 A7 II 也是全球首款搭載了機身五軸影像穩定系統的全片幅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


這次的五軸防震是 Sony 獨家開發的技術,並非來自於市場上其他的防震技術




結合社內相機與攝影機的研發部門,重新開發出最新的五軸防震系統。
除了體積要小,還要以低耗電為設計重點,這樣的技術力也讓我們再次見證了傳說中的「外星科技」實力


有別於過去的機構,其中使用的霍爾傳感器採用的是磁浮架構,也能有效避免機械接觸時產生過熱的問題


由於 A7 系列強調在全片幅的世界中的輕巧,所以防震的機構也要設計的比過去小許多


而低電耗的設計則是來自於 Handycam 頗受好評的 B.O.S.S. 全方位防手震系統的技術轉移


搭配最新的處理器,使整體的影像穩定效果來到的最為複雜的五軸架構


防震技術總整理


這套防震機構可以達到 4.5 級的防震效果,從安全快門的角度來說
當使用 250mm 焦段拍攝時,安全快門應為 1/250 (秒),降一級為 1/125,降二級為 1/60,三級 1/30,四級 1/15
代表即便使用長鏡頭拍攝,仍可在相對慢的快門速度下工作而無需使用腳架


相較於不同機種或品牌的防震機制,這套最新的系統可說是大獲全勝


更可怕的是,這套系統不僅支援自家鏡頭,連使用轉接環搭載它牌鏡頭時也能啟動 (若無法讀取鏡頭焦段時,則需手動選擇)


完全展現出 E-mount 接環無敵的鏡頭適配優勢


除了防震系統外,A7 II 與前一代同樣採用了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在優化過的訊號處理後,整體效能向上提昇了約 30%


承接 A7s 的錄影功能設計,A7 II 同樣具備了 XAVC S 編碼及高動態範圍的 S-Log2 伽瑪曲線 (* HDMI 僅支持 HD 訊號輸出)


同時也強化了機構的強度及手握感,在搭配長鏡頭使用時更能提昇穩固的操作性


以下是 A7 II 的特色重點整理


以及市場定位


最後再次重提 A7 家族的功能特性及市場定位




看完以上的簡報,接下來則是實機體驗的時刻了





west 發表於 2014-12-3 15:09:56

這麼優秀的防震功能,如果上了空拍效果效果非常令人期待!!

alex 發表於 2014-12-4 00:31:36

本文章最後由 alex 於 2014-12-4 00:32 編輯



由於 A7 II 的手握把加厚的緣故,因此也推出了對應的垂直手把 VG-C2EM


與機身配置相同,在快門鍵後方提供了兩顆自定義鍵設計


握在美麗的模特兒手上依舊輕巧


先場請到了講師 Andrew 來示範防手震開與關的差異


當開啟 SteadyShot 後,可以將安全快門向下修正 (最大約4.5級)


當半按快門時,防手震系統才會啟動 (節電)


以下是現場測試拍攝的結果,可以明顯感受到五軸防震的實用性


若機身無法讀取搭載鏡頭的焦段數據時,可以透過手動的方式進行設定,最廣 8mm 最遠 1000mm


快捷鍵也從過去的三顆變為四顆,也可以透過快捷鍵來開啟或關閉 SteadyShot 功能


錄影功能承襲了 A7s 的設計,提供了 XAVC S 編碼及 S-Log2 曲線 (但沒有 4K 動態影像輸出)


現場也擺設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鏡頭及轉接環供大家交換測試


與之前推出的 A7 及 A7s 擺在一起,可以看出機構設計上的變化


講這麼多!最後當然要請現場美麗的模特兒與 A7 II 這靚品來張合照囉





alex 發表於 2014-12-4 01:25:06

本文章最後由 alex 於 2014-12-4 14:34 編輯

示範使用不同鏡頭時的防震效果
9xz2VE-R4Vg

五軸防震機構介紹
H7kw-JIB7k0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Sony 推出 α7 II - 全球首款內建五軸防震系統的全片幅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