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介面 固態硬碟對播放影片是否有其助益?
各位大家好!新年行大運!請教各位先進在HTPC使用PCIe介面 固態硬碟對播放影片是否有其助益?TONYMAO
如果是 "無壓縮" 的影片,用 PCIe 固態硬碟有很大的助益。
如果是一般 *.mp4 則是沒有差別。 KOBSS 發表於 2015-2-19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 "無壓縮" 的影片,用 PCIe 固態硬碟有很大的助益。
如果是一般 *.mp4 則是沒有差別。 ...
目前是使用SSD作為系統碟,傳統HD作為資料碟,
且都是看"無壓縮"的影片
KOBSS兄,您指的是將PCIe固態硬碟作為何用途,
可帶來什麼樣的優點?
再請詳細指導,謝謝!! KOBSS 版主說的『PCIe 固態硬碟』指的就是俗稱的 PCIe SSD,也就是走 PCIe 介面的固態硬碟,如同下列連結所示: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8908-ocz-revodrive-350-480gb-pci-e-solid-state-drive-test-on-the-amazing-race-18000mb-s
不過其單位儲存成本極為昂貴,以商芳連結的固態硬碟為例,960G 要價近六萬新台幣,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如果不是在需要常移動電腦的環境中,個人建議還是組裝 HDD RAID 相對成本會比較低廉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2-19 23:28 編輯
tonymao 發表於 2015-2-19 20:49 http://www.hd.club.tw/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是使用SSD作為系統碟,傳統HD作為資料碟,
且都是看"無壓縮"的影片
KOBSS兄,您指的是將PCIe固態硬碟作 ...
無壓縮 RGB 格式的影片, 以 1080p24 解析度, 一秒鐘的資料量為:
1920 x 1080 x 3 x 24 = 149299200 Byte/Sec
換算成 Bitrate 為 1139.0625Mbps (1.11236572265625 Gbps)
一部電影若是以兩個小時 (120分鐘) 計算, 等於 7200 秒
需要儲存媒體空間為 1074954240000 Byte 等於 0.97 TB
您確定都是觀賞 "未壓縮" 的影片嗎? KOBSS 發表於 2015-2-19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無壓縮 RGB 格式的影片, 以 1080p24 解析度, 一秒鐘的資料量為:
1920 x 1080 x 3 x 24 = 149299200 Byte/ ...
對不起!
不是很專業誤會了無壓縮影片的意思,
一般是看藍光影片,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將PCIe固態硬碟作為何用途,
可帶來什麼樣的優點?
再請詳細指導,謝謝!! tonymao 發表於 2015-2-20 0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對不起!
不是很專業誤會了無壓縮影片的意思,
一般是看藍光影片,
如果是一般 BD 影片,SSD 應用在 HTPC 的優點,就只剩 "省電"
或許會有人認為還有 "安靜" 這項優點,不過一般 HTPC 使用者極少數會以 "被動式" 或是稱為 "無風扇" 的散熱方式,來組裝整套系統。而處理器的風扇聲音通常與 HDD 相當。
若以 "靜音" 為 HTPC 首重考量,應該避免使用 具備馬達的零組件。
KOBSS 發表於 2015-2-20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一般 BD 影片,SSD 應用在 HTPC 的優點,就只剩 "省電"
或許會有人認為還有 "安靜" 這項優點,不過 ...
謝謝KOBSS兄及pp300兄的回覆.
還有一些疑問,
PCIe 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遠超過SSD及HD這部分的優點,
對播放影片是否有任何助益?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2-20 20:30 編輯
tonymao 發表於 2015-2-20 17:20 http://www.hd.club.tw/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CIe 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遠超過SSD及HD這部分的優點,
對播放影片是否有任何助益?
完全沒影響.
BDMV 的規範僅需 兩倍速, 即 9000KB/Sec 即可
這個速度就連 USB 2.0 都綽綽有餘.
順便給您一些觀念
SSD = Solid State Disk (固態磁碟機)
SATA = Serial ATA
PCIe = PCI Express
PCIe SSD 並不一定就會比 SATA SSD 快速喔.
PCIe 介面分為 Gen.I (250MB/Sec) , Gen.II (500MB/Sec), Gen.III (984.6MB/Sec) for each lane
SATA 介面分為 Gen.I (150MB/Sec) , Gen.II (300MB/Sec), Gen.III (600MB/Sec)
由上可知, PCIe Gen.II x1 的 SSD, 頻寬無法與 SATA Gen.III SSD 相提並論.
SSD 只是一個統稱, 但從您的文章看來, 您似乎把 SATA SSD 稱呼為 SSD
P.S. 以前的 PCIe SSD 只是將 PCIe RAID 晶片接上 SATA 介面的 NAND Flash Controller, 本質還是 SATA SSD, 所以售價才會如此昂貴, 且效能會些許折損.
今年開始才會漸漸有一些原生 PCIe 介面的 NAND Flash Controller 產品上市, 價格與效能將會逐漸擺脫劣勢. KOBSS 發表於 2015-2-20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完全沒影響.
BDMV 的規範僅需 兩倍速, 即 9000KB/Sec 即可
KOBSS兄,您好!
謝謝您詳盡的說明,
真是長知識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