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by Vision技術想要革新我們的螢幕畫面 杜比握有哪些武器?
本文轉貼自 http://www.evolife.cn/html/2015/82596.html編輯:alsed我並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當我坐在電視前時常會想,如果畫面上的這個位置再亮一點多好,或是花瓣上顏色再鮮豔點就更美了。 此時人們往往會歸咎于電視太差,電視如果會說話肯定會補上一句「怪我咯」。 但我想說的是,這也不完全是電視的錯,正如好馬也要配好鞍、高解析播放機也要配好音源,內容品質的好壞對畫質的影響同樣重要。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談論電視畫質,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項基於內容的杜比 Dolby Vision 技術——一項擁有HDR與廣色域的技術,它是否會顛覆傳統電視畫面呢?
http://img.evolife.cn/2015-05/874ddb8f48342e28_thumb.jpg
從內容入手 相比電視硬體,電視內容的品質確實很少受到普通消費者的重視,因為內容的來源無外乎電視臺、流媒體,或者是藍光碟這些物理存儲介質,選擇還是很有限的。 而事實上最近已有不少服務商開始嘗試提供嶄新的內容表現方式,例如Netflix推出包括《馬克·波羅》在內的HDR電視劇,相比以往我們收看到的畫面,HDR能夠顯示更多的暗部細節,帶來寬廣的動態範圍。http://img.evolife.cn/2015-05/7b81be7bae5dd804_thumb.jpg
(人眼所觀察到自然界物體亮度其實是很高的,電視的亮度明顯不足)杜比Dolby Vision也是一項基於內容的技術,它也同樣使用HDR技術來處理內容,但不同的是杜比希望Dolby Vision能夠帶來更接近人眼視覺效果的畫面,因此在內容上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杜比告訴我們,Dolby Vision將會以0.007至4000nits的動態範圍來製作,而目前最佳的播放介質藍光的動態範圍在0.117至100nit之間,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Dolby Vision將擁有更純正的黑色、更清晰的畫面暗部細節與更透亮的畫面表現。http://img.evolife.cn/2015-05/da37706f16f79d59_thumb.jpg
(BT.2020與BT.709色域對比)除了高動態範圍,Dolby Vision還以廣色域來製作內容。 怎麼定義這個廣色域呢? 這麼說吧,Dolby Vision完全符合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為4K時代建立的BT.2020色域標準,而我們目前全高清電視的色域標準為BT.709。 在CIE 1931色域空間上,BT.2020可以覆蓋到75.8%,而BT.709只有35.9%,前者是後者的兩倍還要多,所以你可以理解為Dolby Vision內容所能提供的色彩會比目前的更為豐富。http://img.evolife.cn/2015-05/14036145b609ee7c_thumb.jpghttp://img.evolife.cn/2015-05/1cca5f1a481a1f90_thumb.jpg
(左:Dolby Vision,右:普通電視畫面)那麼問題來了,Dolby Vision內容的製作水準似乎比我們現有的電視規格高出許多,好音源放在了爛播放機上,效果不是依然會大打折扣嗎? 因此在Dolby Vision技術推廣伊始,杜比就開始尋找電視領域的合作夥伴,以打造一台能夠展現Dolby Vision內容優勢的電視機。http://img.evolife.cn/2015-05/8c8f8769c6150fde_thumb.jpg
(左: Dolby Vision,右:普通電視畫面 )在CES2014上,杜比就曾展示過與夏普、TCL等廠商合作、符合Dolby Vision標準的原型機。 一年後的2015年4月,杜比宣佈與VIZIO合作,後者旗下的VIZIO Reference系列電視將擁有Dolby Vision播放能力。 除了擁有4K解析度外,VIZIO Reference系列還具備800nit的亮度、384個LED有源分區與超越BT.709標準的超廣色域,以確保能夠實現杜比所期望達到的效果。 這是第一檯面向消費市場的Dolby Vision電視。http://img.evolife.cn/2015-05/01b5b41b19aaeba4_thumb.jpg
(VIZIO Reference電視)另外經過Dolby Vision認證的電視內還會加裝一套對Dolby Vision內容信號的識別與解碼功能,一方面針對Dolby Vision進行優化,還原創作者希望觀眾看到的畫面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盡可能在電視的能力範圍內提供更好的畫質。 杜比表示並不會對電視硬體做強制要求,參數越高的電視在播放Dolby Vision內容時自然會有更好的效果。
必須經歷再製作階段 在與杜比的接觸中,我們一直對Dolby Vision內容的製作感到好奇。 任何內容都不是憑空而來的,特別是Dolby Vision這種對內容要求非常高的技術,將會顛覆以往的內容製作流程,這其中牽扯到全新的調色工具、配套的監視器等。 在一開始Dolby Vision內容必然經歷一個再製作的階段,也就是在現有的影片資源上進行「Dolby Vision改造」,適應高亮度所帶來的HDR效果與廣色域標準。http://img.evolife.cn/2015-05/9a1089b461c24d21_thumb.jpg在Dolby Vision內容的再製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調色。 原本在影片製作時參考的是BT.709或DCI-P3標準,但因為Dolby Vision在內容上的要求更高,原有的調色流程也不再適用于Dolby Vision。 為了方便影片創作者對內容的再處理,杜比開發了一系列不同的顯示器,提供給正在製作多部Dolby Vision影片的後期機構,比如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的Deluxe Media Services。 這些顯示器能夠滿足Dolby Vision內容所需的高亮度與廣色域顯示要求,方便創作者製作Dolby Vision內容,這是第一步。http://img.evolife.cn/2015-05/3ec24a58418f712f_thumb.jpg顯示器解決的是回饋問題,創作人員面對著顯示器,才能確保畫面上的色彩確實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然後就是製作,杜比並沒有另外開發專用的Dolby Vision調色軟體,而是為Filmlight、Black Magic Design、Autodesk等廠商的主流調色解決方案開發了Dolby Vision外掛程式。 于此,調色師依然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來進行Dolby Vision內容的製作。 通常情況下,調色師在幾小時或幾天的時間裡就能夠適應全新的Dolby Vision調色流程,而一部完整長片電影的調色也只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就可完成再製作。http://img.evolife.cn/2015-05/e96cae693ce38921_thumb.jpg當然,杜比並不希望Dolby Vision成為一種「包老片」的技術,他們為創作者以及後期製作團隊提供了極為方便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為了降低Dolby Vision製作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潛移默化地將Dolby Vision發展為一套標準的調色方案以取代現有的調色流程。 未來在影片製作時,可能會直接採用Dolby Vision調色方案而不需要再花費額外的時間。 看過我們之前對於「杜比全景聲」的報導你就會知道,對於創作者來說一項技術的革新往往意味著創意的解放。 正因為Dolby Vision有著動態範圍、色彩上的優勢,能夠展現更多的細節與色彩,導演與調色師們才能在製作影片時通過這項技術���給觀眾們更震撼的畫面表現,這是許多創作者們的心聲。http://img.evolife.cn/2015-05/9a3ecf3c3f6659f6_thumb.jpg
(《明日邊緣》海報)目前已經完成的Dolby Vision內容有《明日邊緣》、《不懼風暴》以及《樂高大電影》,杜比正與其合作夥伴華納一起推動Dolby Vision內容的再製作,這些影片都會以4K的形式發行,並且已經可以在美國地區的VUDU視頻點播服務中觀看這些內容。 正在製作中的4K影片包括《超人:鋼鐵之軀》、《大偵探福爾摩斯》與《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未來還會有更多Dolby Vision 4K電影的推出,這也是為了迎接全面到來的4K時代。
讓技術成為一種標準 發佈至今,Dolby Vision已不單單是一項針對家庭電視的技術了。 原本就在電影音效領域深耕多年,Dolby Atoms杜比全景聲已在全球電影市場遍地開花,Dolby Vision主打的則是高品質內容,所以杜比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便發佈了又一種電影技術Dolby Cinema,這一全新影院系統技術的推出意味著杜比更進一步參與到電影標準的制定中。http://img.evolife.cn/2015-05/1f1095b17f5b078c_thumb.jpg無論Dolby Vision也好,還是Dolby Cinema也好,他們所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問題就是,內容從何而來? 雖然杜比正在與華納、影片創作者合作,但是否能吸引更多的電影製片公司與導演接受Dolby Vision所帶來的畫質革命才是至關重要的。 而答案就隱藏在Dolby Vision或Dolby Cinema自己這裡,杜比希望Dolby Vision能成為一套標準的影片處理流程,其成功與否決定了Dolby Vision是否能被大眾所接受。http://img.evolife.cn/2015-05/11c1ec9025591257_thumb.jpg從單純的一種技術演變為一種標準,當Dolby Vision成為一種標準而不僅僅是內容時,資源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為了強化Dolby Vision的概念,杜比發表了Dolby Cinema,進一步參與到電影行業的上游製作中。 因此它其實涉及了一系列電影工業流程,從內容、發行到播放,Dolby Vision構建起的是一套產業鏈。 http://img.evolife.cn/2015-05/2d520489e8f5d5d0_thumb.gif正如4K技術需要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一樣,Dolby Vision也需要被消費者們所接受。 當去年CES上Dolby Vision首次亮相時,相關的HDR技術還未受到普遍關注,而如今HDR電視卻已經逐漸成為行家們議論的焦點。 未來諸如OLED、量子點這些廣色域技術必將採用在更多的電視產品上,屆時誰還會拿高畫質的電視來看低品質的內容呢? 與其說Dolby Vision是一項基於內容的技術,不如說它代表了一種內容製作的方向。 顯像技術在發展,影像內容的品質也必須大跨步前進才是。
(編輯:alsed)文章來源 http://www.evolife.cn/html/2015/82596.html 比較想知道,目前的擴大機(有HDR)能pass dolby vision的影像嗎? 也想知道,目前的照相機(有HDR)有 dolby vision的功能嗎? hqcpc 發表於 2016-7-15 07:56
也想知道,目前的照相機(有HDR)有 dolby vision的功能嗎?
可能要問問你媽喔! kinyo6001 發表於 2016-7-15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能要問問你媽喔!
娘問不到了
問兒子是說
HDR是要影片播放機電視都要有
缺一不可
照相機是攝影器材,當然。。。。。。。。
沒說下去
剛拼完BBC的戰爭與和平,沒HDR也很享受。
不拼HDR了,要去睡了。 Google奶奶說
從按下快門(Capture)開始,經過後製(Post Production)、壓片(Mastering)至畫面呈現(Display),動態範圍幾乎可以等寬保留...........
透過提高動態範圍與他項影音技術不斷演進,我們誠摯地希望,未來的某一日,我們能夠改寫首段的敘述,「OOXX年,秋,日落,我們一行人來到伊斯坦堡的藍色清真寺;當時天色微暗,投影燈點綴著湛藍夜空甚是美麗。就在看到一群飛鳥盤旋建築物中央穹頂之際,我和友人紛紛拿出相機捕捉當下美景,拍攝出來的畫面逼近人眼所接收的畫面,是如此清澈、明暗對比分明。」
節錄自
http://www.technical-direct.com/2016-03/hdr-%E5%B8%B6%E7%B5%A6%E6%82%A8%E6%98%8E%E6%9A%97%E5%B0%8D%E6%AF%94%E3%80%81%E5%B1%A4%E6%AC%A1%E5%88%86%E6%98%8E%E7%9A%84%E8%A6%96%E8%A6%BA%E9%A5%97%E5%AE%B4/
期望他的這份期許能早日實現,每個人的照片影片都能像站長的片子一樣,那麼鮮明亮麗。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