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SS 發表於 2015-8-21 14:37:37

智慧安卓, 視堺大不同! InFocus FT-50IA601 測試活用分享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9-24 18:56 編輯

寫在文章之前, 本人不惑御宅 (文後簡稱: 御宅) 先聲明幾件事.
這篇 InFocus FT-50IA601 50吋 UHD 電視 (文後簡稱FT50IA) 測試暨心得文, 主要是補充 alex 版主 InFocus「堺工廠」第十代面板 4K 智能電視 FT-60CA601 全球搶先評測 一文, 因此請閱讀者兩篇文章互相參考

御宅 並非部落客, 雖然測試的 FT50IA 是七月中旬參加 精研獨家鑑賞會 所抽中, 但撰寫本文章純粹是心得分享, 並未收取廠商任何費用.


一開始先來談談硬體方面的補充說明.


面板硬體

FT50IA 採用的是 群創 50吋 VA 面板, 雖然不如同系列 60或70 吋使用夏普面板, 群創面板品質也具有一定的水準
在全球 4K 面板的市佔率仍名列前茅


實機液晶排列放大照片, 採用標準 RGB 排列, 真實 4K 解析度, 不是什麼 WRGB 假 4K 面板.

控制晶片

主要電視控制晶片為 MSTAR 9A918, 這顆已廣泛使用在常見低價 4K 電視當中, 如: 小米電視, 樂視 Letv X50, JVC 50吋4K電視, 均採用相同方案.
http://bbs.store.tvhuan.com/forum/201508/18/211928g2wh7hsii206il2i.png


EDID檢視

我們觀察 EDID 的軟體是 EnTech Taiwan. 所推出的 Monitor Asset Manager 2.9 , 並以 HDMI 2.0 的顯示卡 nVIDIA GeForce GTX960 讀取 FT50IA HDMI1 輸入埠的 EDID 資料

---------------------------
Monitor #1
Model name............... WT-50IA601
Manufacturer............. INS
Plug and Play ID......... INS3694
Serial number............ 1
Manufacture date......... 2014, ISO week 32
Filter driver............ None
-------------------------
EDID revision............ 1.3
Input signal type........ Digital
Color bit depth.......... Undefined
Display type............. RGB color
Screen size.............. 1110 x 620 mm (50.1 in)
Power management......... Not supported
Extension blocs.......... 1 (CEA-EXT)
-------------------------
DDC/CI................... Not supported

Color characteristics
Default color space...... Non-sRGB
Display gamma............ 2.20
Red chromaticity......... Rx 0.640 - Ry 0.333
Green chromaticity....... Gx 0.305 - Gy 0.612
Blue chromaticity........ Bx 0.150 - By 0.054
White point (default).... Wx 0.280 - Wy 0.290
Additional descriptors... None

Timing characteristics
Horizontal scan range.... 26-81kHz
Vertical scan range...... 24-75Hz
Video bandwidth.......... 300MHz
CVT standard............. Not supported
GTF standard............. Not supported
Additional descriptors... None
Preferred timing......... Yes
Native/preferred timing.. 3840x2160p at 30Hz (16:9)
    Modeline............... "3840x2160" 297.000 3840 4016 4104 4400 2160 2168 2178 2250 +hsync +vsync
Detailed timing #1....... 1920x1080p at 60Hz (16:9)
    Modeline............... "1920x1080" 148.500 1920 2008 2052 2200 1080 1084 1089 1125 +hsync +vsync

Standard timings supported
   720 x400p at70Hz - IBM VGA
   640 x480p at60Hz - IBM VGA
   640 x480p at67Hz - Apple Mac II
   640 x480p at72Hz - VESA
   640 x480p at75Hz - VESA
   800 x600p at56Hz - VESA
   800 x600p at60Hz - VESA
   800 x600p at72Hz - VESA
   800 x600p at75Hz - VESA
   832 x624p at75Hz - Apple Mac II
    1024 x768p at60Hz - VESA
    1024 x768p at70Hz - VESA
    1024 x768p at75Hz - VESA
    1280 x 1024p at75Hz - VESA
    1280 x960p at60Hz - VESA STD
    1280 x720p at60Hz - VESA STD
    1360 x765p at60Hz - VESA STD
    1440 x900p at60Hz - VESA STD
    1680 x 1050p at60Hz - VESA STD
    1600 x 1200p at60Hz - VESA STD

EIA/CEA-861 Information
Revision number.......... 3
IT underscan............. Supported
Basic audio.............. Supported
YCbCr 4:4:4.............. Supported
YCbCr 4:2:2.............. Supported
Native formats........... 1
Detailed timing #1....... 1280x720p at 50Hz (16:9)
    Modeline............... "1280x720" 74.250 1280 1720 1760 1980 720 725 730 750 +hsync +vsync
Detailed timing #2....... 1920x1080p at 50Hz (16:9)
    Modeline............... "1920x1080" 148.500 1920 2448 2492 2640 1080 1084 1089 1125 +hsync +vsync
Detailed timing #3....... 1920x1080i at 50Hz (16:9)
    Modeline............... "1920x1080" 74.250 1920 2448 2492 2640 1080 1084 1094 1124 interlace +hsync +vsync

CE video identifiers (VICs) - timing/formats supported
   720 x480p at60Hz - EDTV (16:9, 32:27)
   720 x480p at60Hz - EDTV (4:3, 8:9)
   720 x480i at60Hz - Doublescan (4:3, 8:9)
   720 x480i at60Hz - Doublescan (16:9, 32:27)
   720 x576i at50Hz - Doublescan (4:3, 16:15)
   720 x576i at50Hz - Doublescan (16:9, 64:45)
   720 x576p at50Hz - EDTV (4:3, 16:15)
   720 x576p at50Hz - EDTV (16:9, 64:45)
    1440 x480p at60Hz - DVD (4:3, 4:9)
    1280 x720p at50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i at60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i at50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60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50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1920 x 1080p at24Hz - HDTV (16:9, 1:1)
    NB: NTSC refresh rate = (Hz*1000)/1001

CE audio data (formats supported)
LPCM    2-channel, 16/20/24 bit depths at 32/44/48 kHz
AC-3    2-channel,640k max. bit rate at 32/44/96 kHz

CE speaker allocation data
Channel configuration.... 2.0
Front left/right......... Yes
Front LFE................ No
Front center............. No
Rear left/right.......... No
Rear center.............. No
Front left/right center.. No
Rear left/right center... No
Rear LFE................. No

CE vendor specific data (VSDB)
IEEE registration number. 0x000C03
CEC physical address..... 1.0.0.0
Supports AI (ACP, ISRC).. Yes
Supports 48bpp........... No
Supports 36bpp........... Yes
Supports 30bpp........... Yes
Supports YCbCr 4:4:4..... Yes
Supports dual-link DVI... No
Maximum TMDS clock....... 300MHz
Audio/video latency (p).. n/a
Audio/video latency (i).. n/a
HDMI video capabilities.. Yes
EDID screen size......... No additional info
3D formats supported..... Not supported
Data payload............. 030C001000B83C20008001020304

Reserved video related data
Data payload............. 0F00801F

Raw data
00,FF,FF,FF,FF,FF,FF,00,25,D3,94,36,01,00,00,00,20,18,01,03,80,6F,3E,78,0A,D3,BD,A3,55,4E,9C,26,
0D,47,4A,BF,EF,00,81,40,81,C0,8B,C0,95,00,B3,00,A9,40,01,01,01,01,04,74,00,30,F2,70,5A,80,B0,58,
8A,00,44,17,74,00,00,1E,02,3A,80,18,71,38,2D,40,58,2C,45,00,A0,5A,00,00,00,1E,00,00,00,FD,00,18,
4B,1A,51,1E,00,0A,20,20,20,20,20,20,00,00,00,FC,00,57,54,2D,35,30,49,41,36,30,31,0A,20,20,01,6C,
02,03,39,F1,55,03,02,06,07,15,16,11,12,0E,13,05,14,90,9F,20,69,5D,5E,5F,67,68,26,09,07,07,11,13,
50,83,01,00,00,6E,03,0C,00,10,00,B8,3C,20,00,80,01,02,03,04,E4,0F,00,80,1F,01,1D,00,BC,52,D0,1E,
20,B8,28,55,40,C4,8E,21,00,00,1E,02,3A,80,D0,72,38,2D,40,10,2C,45,80,A0,5A,00,00,00,1E,01,1D,80,
D0,72,1C,16,20,10,2C,25,80,C4,8E,21,C4,8E,8E,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D
---------------------------

以上唯一特別的地方就是 Dolby Digital 處宣告了 支援 96KHz 的取樣頻率, 這點倒是有點意外.
因為, Dolby Digital 在 DVD Audio 等級才可以支援 96KHz 的回放.
這邊提到的 DVD Audio 並不是常見 DVD 影碟 (DVD Video) 的聲音格式, 而是當初針對發燒音響專用所制定 DVD Audio 規格)

由於御宅並沒有 DVD Audio 光碟可供測試, 所以也無法得知 FT-50IA 是真的支援, 還是他們 EDID 寫錯了.


顯示延遲測試


1920 x 1080 60Hz


3840 x 2160 30Hz

這個部分還蠻令御宅訝異, 由於之前體驗會現場操作時, 一直沒有找到 "遊戲模式" 這個設定.
一般情況下, 沒有遊戲模式的電視, 通常會有 "不算短" 的一個顯示延遲時間.
過往測試經驗, 像 LG 的 UHD 電視大約是 6~10 frame, Panasonic 大約是 4~6 frame, 越高階畫質越好的機種, 顯示延遲通常越大! 但... FT50IA 不論是在 Full HD 1080p 60Hz 還是在 UHD 2160p 30Hz, 顯示延遲都在 2 frame 左右!

即使沒有 "遊戲模式" , 這麼短的延遲, 要玩遊戲或是接 PC 當顯示器也都沒問題了!


電視基本選單與畫質

無線數位 DVB-T






在數位無線的部分, 畫質表現普通, 雖然沒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艷, 但整體來說也不算太差.
因為 FT-50IA 使用的 MSTAR 6A918 晶片架構, 所有的畫面會先解碼為1080p 等級的影片, 再經過硬體縮放功能, 投放到 3840 x 2160 的面板解析度. 而這個硬體縮放 InFocus 並沒有開放調整功能, 所以無法針對不同環境使用不同的畫素插補技術, 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選單的部分還有一點特別, 因為 FT-50IA 是一台 "具備電視功能的電腦" , "電視" 功能的設定選單, 與 "電腦" 功能的設定選單, 長得並不相一樣.

電視選單


應用介面選單


雖然內容項目大同小異, 不過..如此不一致的外觀, 第一次看到還是覺得很神奇.

至於類比有線的部分, 由於御宅使用 FT-50IA 的環境是在公司, 並未申請有線電視. 因此這部分就先跳過.
將來如果有機會再補上.


什麼是智慧電視?

智慧電視 (Smart TV),也被稱為聯網電視 (Connected TV or Internet TV), 比較狹隘的定義就是一台具備網際網路瀏覽器的電視, 就可以稱為聯網電視. 經過發展演進之後, 智慧電視已經能執行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並提供軟體平台讓軟體開發者在電視上執行第三方軟體。

以架構區分, 智慧型電視可分為兩種不同類型的架構:
一種是具備 "電腦" 功能的 電視
另一種是具備 "電視" 功能的 電腦


何謂具備電腦功能的電視?

即本質為電視, 電腦是它的附加功能. 如同在一般的電視上, 從 HDMI 外部輸入連接一部電腦.
使用電腦功能時, 要切換到電腦的輸入, 電視與電腦兩者分別運作

例如: 在電視上插上 Chromcast 電視棒或是機上盒, 或是 HTPC 家庭劇院電腦, 均屬於此類型架構


何謂具備電視功能的電腦?

這類型電視本體其實是電腦, 電視反而是它的附加功能. 就如同在一般的電腦上, 加裝 TV tuner 卡或是 USB 電視盒



http://www.leadtek.com/p_images/zoom/169_3Z.jpg
WinFast 曾經是台灣暢銷的電視卡, 早年網路還不發達時, 很多學生的電腦裡都有一張, 電腦立刻化身為電視
http://winfast.cn/explain/tv2000xp/tv2kxpspec.jpg
以上圖片取自麗台官網

本文介紹的 FT-50IA 屬於 "具備電視功能的電腦" 架構 (其實大部分智慧型電視均為此類型)
簡單一點的說法, 就把 FT-50IA 當作是一台 50吋具備 4K 螢幕且有 TV tuner 的 "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是主體功能, 看電視則是它的附加功能.

抱持著這種觀念來看 FT-50IA, 就不難理解它的運作方式了.


智慧電視作業系統

自從西元 2000 年起, Microsoft 推出了第一套手持裝置作業系統-- Pocket PC 2000, 人們進入隨身掌上電腦的時代
無線通訊網路開始起飛發展, 各種運用因應而生. 從基本的電子郵件收發, 網際網路瀏覽, 到即時通訊軟體 ICQ MSN 等等.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也越來越多采多姿. 時至今日, 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 概念逐漸成熟, 世間萬物皆可聯網.

能夠連接上 Internet 的關鍵, 除了本身的處理器單元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 Operating System 作業系統.
各家廠商無不卯足全力, 期望能搶得先機, 在相關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智慧電視作業系統, 目前有以下幾個平台
1. 以 LG 為主的 webOS, 目前最新版本為 2.0
2. Panasonic 率先導入電視的 Firefox OS
3. Samsung 以及數家 PC 大廠聯手的 Tizen (前身為 MeeGo)
4. Google 主導的 Android TV (SONY 2015 新高階機種已採用)

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聽過 Android 或者已經在使用 Android 的平板/手機. 這邊先說明一下 Android TV 與各位手上的 Android 並不是完全一樣的作業系統, 而是 Google 專門為電視平台所打造的一個 UI 介面.

話說 Android 最早版本 1.0 beta 發布於2007年11月5日, 是一套由 Google 和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發展的移動設備作業系統, 當時業界普遍認為 Android 是 Google 用來對付 Apple iPhone 的秘密武器.
而 Android 發展至今已與 Apple 的 iOS 作業系統平起平坐, 而在開放源碼的推廣下, 某些部分 Android 的表現甚至比 iOS 更為優秀.

Android 發展之初, 僅有 "智慧手機" (Phone UI) 介面, 直到了 3.0 (代號: Honeycomb 蜂巢) 才開始有了所謂 "平板電腦" (Tablet UI) 介面. 至此區分出 Phone UI 與 Tablet UI 兩種不同的介面. 而新一代的 Android 5.0 加入了物聯網 IoT 的概念, 更細分出 Android TV (電視/機上盒)、Android Auto (車用平台)、Android Wear (穿戴式電腦平台) 以及 Google Fit (健康追蹤平台) , 每種 UI 介面都是針對其應用所生, 讓使用者在操作時更為便利.

而 InFocus FT-50IA601 內建的作業系統為 Android 4.3 (Jelly Bean) Tablet UI, 雖然不是採用最新的 Android TV, 但也是市佔比例相當高的 Jelly Bean 系統


進入電視隱藏的設定項目, 順利開啟了 Jelly Bean 的彩蛋


關於作業系統的部分, 御宅先說明至此. 接下來會分享一些 FT-50IA 電視活用分享


在開始之前...

請各位收到電視開始享受前, 務必連上網路更新系統軟體



御宅剛開始使用時, 發現原廠設定其實有問題.
如果沒有更新系統軟體, 電視輸出實際上是 1080p 等級, 所以不論是內建的多媒體播放器, 還是 HDMI 輸入, 看到的畫面都充滿了 "朦朧美" , 無法完全顯示 4K 高畫質.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下載解析度測試影片 (H.264 AVC 3840x2160) 透過內部的播放軟體檢視畫質是否銳利.


記憶卡

在規格上 FT-50IA 內部有 8GB 存放空間, 有用過智慧手機/平板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標示 8GB 實際上能用的空間根本不到 8GB !!這樣的容量其實只要放十幾個APP, 就會顯得捉襟見肘了.
因此, 強烈建議您另外加一張 MicroSD 記憶卡到電視上, 並將安裝後的 APP 移到 SD 卡, 這樣使用起來空間比較充裕


在 Andorid 設定選單中, 可以清楚看到內建的儲存空間只剩不到 3GB

選購記憶卡的時候請注意, 經過測試發現 FT50IA 只能使用 SDHC 規範的記憶卡, 也就是最大容量只能到 32GB
若插上 SDXC 的 64GB 以上記憶卡, 則無法使用. 請不要買錯喔!



在您將記憶卡插上電視之前, 御宅強烈的建議您
從記憶卡尾端貼上一小段膠帶或是貼紙.



根據御宅實際使用發現, FT-50IA 安插記憶卡的位置並不是很恰當, 若您是壁掛使用本電視, 更是會發現它有多麼不貼心.
再加上 FT-50IA 使用的是 MicroSD 小卡, 一旦沒有順利插入卡槽, 記憶卡很可能會掉落到電視與牆壁的縫隙中難以找回!!

御宅就因此損失了一張 16GB 的記憶卡...
Orz

在尾端加黏貼紙, 可以較為容易安插記憶卡, 即使不幸掉落至牆面縫隙, 也能增加找回的機率.

誠心的建議您, 在使用本機之前, 先做好這幾件事.


軟體檢視


上圖是直接從電視的選單中看到的硬體資訊, 實際情況還是軟體測過比較準


從測試軟體看到的數據, 就可以發現 FT-50IA 真正能動用的資源其實並不充裕, RAM 只剩 1GB 左右, ROM 更是只剩不到 3GB



既然是 Android 作業系統, 不免俗的來跑跑 安兔兔 吧!





開始測試前, 先檢視一下硬體資訊








開始跑分測試.



這...... 吊車尾的成績 實在沒什麼好炫耀了...


HTML5 測試成績也差強人意...
看來效能方面並不是 FT-50IA 的強項啊...

再來是 多媒體播放 的部分. 一樣是用 安兔兔 來測試.









果然 多媒體 才是它的拿手強項!各種常見影音格式幾乎都支援呢!


跛腳的機器人



FT50IA 基本採用的是 Android Tablet UI 作業系統, 但是 InFocus (也有可能是 MStar 給的樣板 Android) 幾乎把基層的 Google 服務全部移除, 只剩下一些軟體執行所需的服務. 所以, 即使是 Android , 但是 APP 應用程式當中完全找不到 Google 的影子.

即便是 使用者自行安裝 Google 的 APP, 也會因為缺乏底層Google Play Services 而無法執行


這樣的方式有幾個優點:
1.      電視賣到中國大陸地區也沒問題
2.      使用者不用煩惱 “帳號/密碼” 之類的 “個資” 問題
3.      不會中毒, 惡意軟體或是廣告軟體, 也不會被安置在系統當中

但是缺點也不少, 例如:
1.      大部分有 APP 內購 (課金) 的軟體全都不能執行, 如遊戲 (憤怒鳥, 怪物彈珠, 神魔之塔)
2.      沒有 YouTube, Play Music, Play遊戲 也都無法執行
3.      不能到 Google Play Store 下載APP
4.      某些透過 Google 服務下載資料的 APP, 執行途中會閃退






需要 Google Service 才能下載的內容, 也是無法執行的!


很多遊戲僅支援 "觸控" 模式操作, 只有 鍵盤/滑鼠/手把 就會卡在標題畫面, 按到死也進不了遊戲.


憤怒鳥 里約大冒險 (無內購) 是唯一可以在 FT-50IA 順利進行的憤怒鳥遊戲.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



雖然 FT-50IA 沒有 Google 底層的元件, 但基本上它還是一個 Android 作業系統, 在官方應用 APP 當中, 只要有 瀏覽器 以及 超級檔案管理員, 使用者就可以自己安裝想要的 APP 應用軟體

您可以使用電視內的 瀏覽器, 觀看本篇文章, 然後以滑鼠游標 點擊以下連結 開啟, 可不用任何儲存媒體就能安裝 APP


例如: GO EX 桌面



可以離開 FT-50IA 原來的介面, 回復到 Tablet UI 原來的樣子, 操作起來就跟 Android 平板沒兩樣

酷市場

有了這個 APP, 即使沒有 Google Play Store 也能找到更多的 APP 來安裝了.
建議您試試!

這個 APP 市集還會幫您查看系統當中是否有 APP 需要更新, 相當方便喔


臉書




這個應該不用 御宅 多做介紹了, 用 4K 大平板看臉書, 雖然很爽, 但看起來有點空虛...


KODI

KODI 的前身是 XBMC (XBOX Media Center) , 是一套開放源碼的播放軟體. 最早是為了能在 XBOX (第一代主機 intel x86 處理器) 執行, 如今已移植到各個作業系統, 成為最受歡迎的免費媒體播放軟體之一


由於支援的影音格式多, 介面友善, 多國語言, 以及豐富的外掛, 在 Android 平台上, 很多 媒體播放器/機上盒 都將其內建為 多媒體播放 APP 之一!

點我下載

安裝完成後, 執行 APP 請先跟著 御宅 這樣做


首先到 SYSTEM --> Settings


將 Fonts 設為 Arial Based


然後才可以到 Language 當中


設定為 繁體中文, 這樣才可以避免顯示亂碼








KODI 目前已經可以直接播放 *.iso 的檔案, 不論 DVD 還是 BD 都沒問題


以 KODI 播放 BD ISO, 1080p 畫面表現不錯, 有字幕, 也可以聽見 dts 音效, 只是某些主選單可能出不來, 僅能播主影片



播放 DVD ISO 檔案也正常

透過網路 NAS, 播放 BD ISO 也沒問題



透過有線網路, 影音流暢不會累格


小雞模擬器

在介紹模擬器之前, 先來介紹一下藍芽
FT-50IA 是少數 Android 電視當中具備藍芽無線功能的機種, 更特別的地方是它支援 藍芽手把


或許您會覺得很眼熟, 尤其是手把中間那個 PlayStation 標誌特別顯眼. 沒錯! 這支手把就是 PS4 所使用的 DualShock 4 控制器. SONY 在設計遊戲手把, 很特別的讓 DualShock 4 成為了一支 "三種模式" 的控制器. 當它以 USB 連接時, 它是一支標準 USB HID 遊戲控制器. 而當它以藍芽無線傳輸時, 就化身成為標準的 藍芽 HID 控制器.

雖然是標準藍芽控制器, 御宅試過很多裝置, 並不是每個 Android 裝置都能夠順利與 PS4 藍芽配對連線.
而這次的主角 FT-50IA 是少數能夠順利使用 PS4 的 Android 裝置, 即便 InFocus 原廠的藍芽手把尚未開賣, 有了手感極佳的 PS4 無線手把, 誰還想用其他的手把呢?


如何配對?

拿起 PS4 DualShock 4 無線控制器, 先按住 左邊十字方向鍵旁邊的 SHARE 鈕, 按住不要放開
接著按下手把中間的 PS 鍵, 一樣按住不要放開, 持續按住五秒後, PS4 手把上的燈就會開始閃爍, 進入了藍芽配對模式

這時在電視的 藍芽設定->進階->搜尋裝置, 就會找到 Wireless Controller, 進而順利配對使用


有了PS4手把, 玩起模擬器, 感覺應該更棒, 若是有朋友來家作客, 看到電視本體能用 PS4 手把玩模擬器, 應該會大吃一驚吧...
:))

小雞模擬器 下載








KOBSS 發表於 2015-9-24 17:16:21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9-24 17:39 編輯

結語

FT-50IA 實為一台超值的 4K 電視, 有了 Android 各種豐富的 APP 加持, 讓整體實用性大為提升.

御宅 曾試著把 Google Play Services 加回到系統當中, 畢竟有了底層的 Service, Google 相關的 APP 如:
YouTube
Google Cast
Google Maps
Google Drive
Google Photos
Gmail

這些 APP 才能夠正常動作使用. 很可惜的是, 如果不將裝置 root , 單靠安裝 APP 並沒有辦法將那些缺乏的元件加回系統當中.
將系統 root 可能會面臨一些風險, 基本上並不建議這麼做. 假如您願意自行承擔這樣的風險, 可以參考 這一篇 (關於JVC 50T 4k 安裝GOOGLE服務包的方法) 一節


御宅 希望 InFocus 將來能夠針對非 中國大陸 地區, 更新 FT-50IA 的系統軟體為具備 Google Service 的版本, 或是直接升級到 Android TV 5.0 的作業系統, 並且提供 DVB-T 數位電視錄影功能.

這樣, 這台電視就會更加完美!

6hzzz 發表於 2015-9-24 23:52:36

請問,顯示延遲測試是用哪個軟體?

emonkey 發表於 2015-9-25 08:11:06

正考慮要入手這一台,感謝您的詳細分享。

KOBSS 發表於 2015-9-25 09:08:59

6hzzz 發表於 2015-9-24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請問,顯示延遲測試是用哪個軟體?

一個日本人寫的小工具
LCD Delay Checker

http://bygzam.seesaa.net/article/110314791.html

需要一個 小於 1 frame 延遲的顯示器作為對照組, 通常 Notebook 或是 平板電腦自己本身的 LCD 可達成這個條件, 所以一般不會用桌機來做這個測試.

6hzzz 發表於 2015-9-25 10:05:56

KOBSS 發表於 2015-9-25 0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個日本人寫的小工具
LCD Delay Checker



感謝御宅大大,小弟下載了這個軟體,測試結果如下:


1080p@120Hz


2160p@30Hz

KOBSS 發表於 2015-9-25 12:35:27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9-25 13:22 編輯

6hzzz 發表於 2015-9-25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謝御宅大大,小弟下載了這個軟體,測試結果如下:




上面會顯示它實際的 FPS
您的 FPS 數太低, 沒有辦法參考喔...

另外, 只有單一顯示器, 跑這個軟體完全沒有意義, 它不是拿來比分
它需要對照組, 否則不具意義.

您大概誤會了測試 顯示器 Delay 怎麼判斷, 在此說明一下.
http://www.hd.club.tw/data/attachment/forum/201508/21/143845v5uxuvzlumxwvwu5.png

請注意一下, 前面的小畫面, 與後面的大畫面, 兩者其實並不一樣

有一圈光點在跑的是 frame 數, 一圈有 60 格, 跑一圈的時間是一秒
03612 是目前顯示第幾個 frame
00:01:01.5xx 是經過的時間
60.0 fps 是目前顯卡輸出的速度, 不是顯示器的更新率喔
1920x1080 則是解析度, 當 fps 低於 30 此處會顯示 Warning (所以上面測試 4K 30Hz 沒有顯示解析度)

* 當 fps 數達到 "顯示器更新率" 時, 才可正確判斷 delay 的 frame 數.

前面的是 "來源" , 使用的是一台 "平板電腦" , 光點在 12~13 之間
但後面的顯示器, 光點卻是在 10~12 之間, 所以可以知道這台顯示器 delay 大約 1~2 frames


下圖是我上次測 Panasonic 40CX600 的顯示延遲照



問題: Panasonic 40CX600 的 顯示延遲為多少毫秒呢?

6hzzz 發表於 2015-9-25 14:49:04

KOBSS 發表於 2015-9-25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面會顯示它實際的 FPS
您的 FPS 數太低, 沒有辦法參考喔...



小弟“數盲”。。斗膽蒙一蒙,算延遲3幀的話,也就是延遲50毫秒。

jwyu0328 發表於 2015-9-27 07:35:12

本文章最後由 jwyu0328 於 2015-9-27 07:53 編輯

EDID的測試結果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解讀的地方?
其中完全沒有看到任何 4K 60Hz 資訊,是不是表示輸入界面並非HDMI 2.0而無法支援4k 60fps的hdmi輸入訊源?
如此與本站評測文具有hdmi 2.0的描述不符。
會有如此疑問是無論是infocus官網或電視電子說明書完全看不到任何hdmi 2.0的描述
Pchome購物對產品列出的規格一向都很清楚但也沒有寫到hdmi 2.0
僅在本站評測及團購中被提到hdmi 2.0

KOBSS 發表於 2015-9-27 09:41:20

本文章最後由 KOBSS 於 2015-9-27 09:45 編輯

jwyu0328 發表於 2015-9-27 0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EDID的測試結果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解讀的地方?
其中完全沒有看到任何 4K 60Hz 資訊,是不是表示輸入界面並 ...
因為 50 吋只有 4K 30Hz
60 & 70 吋才有 HDMI 2.0團購資訊有三台的比較表,裡面也有寫 50吋與另外兩個尺吋的差異,建議您詳細看清楚喔!

popo 發表於 2015-9-27 10:14:08

好市多賣場原售價27999,本周特價折價3000

kaitokid 發表於 2015-9-27 15:41:25

這台在 2015 年下半年推出的 4K 電視竟然還很硬頸地不支援 HDMI 2.0 真是不懂生意人在想甚麼。

kaoru4f 發表於 2015-10-7 09:03:47

什麼?不支援 HDMI 2.0!
好險沒買!!
真是萬幸。
:-SS

thomas7tu 發表於 2015-10-15 16:16:08

請問 InFocus FT-50IA601 和 JVC 50T 算是雙胞機嗎?(據聞機背的接口幾乎一模一樣?)

那為何 JVC 50T 有支援 2160P@60Hz?(內建 HDMI 2.0 x 3)

KOBSS 發表於 2015-10-15 16:35:47

thomas7tu 發表於 2015-10-15 1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請問 InFocus FT-50IA601 和 JVC 50T 算是雙胞機嗎?(據聞機背的接口幾乎一模一樣?)

那為何 JVC 50T 有 ...

InFocus FT-60CA601 與 FT-70CA601 背面的接口, 與 FT-50IA601 也幾乎一模一樣

那為何 60 or 70 吋有支援 2160P@60Hz (雖然只有一個 HDMI 2.0)


這個問題只有 InFocus 的人員可以回答您喔...
@吐舌@

popo 發表於 2015-10-30 19:07:07

好市多 60吋的 12月份特價

popo 發表於 2015-11-1 16:45:51



能源局所辦的節能產品補助 FT-50IA601有補助2000,有想購買的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energylabel.org.tw/purchasing/product/item.asp?itemp0=24917



活動網址:http://www.energylabel.org.tw/index.as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慧安卓, 視堺大不同! InFocus FT-50IA601 測試活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