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無力發展OLED技術未來恐失蘋果訂單
本文章最後由 精研編輯部 於 2015-10-7 13:55 編輯蘋果(Apple)iPhone 5於2012年下半年問世,卻因銷售不佳,拖累許多日本供應鏈業者年度業績,讓多數廠商當時大喊蘋果是毒蘋果,擺脫對蘋果的依賴,Sharp正是其中之一。但就像其他業者近來的心態一樣,隨著蘋果iPhone系列銷售依舊如日中天,指責「毒蘋果」的聲浪,逐漸淹沒於相關供應鏈屢屢傳來營收穫利雙成長的佳績中。
陸手機市況不佳Sharp欲分散蘋果訂單風險反更依賴決心分散過度依賴蘋果風險,同時受惠於大陸手機面板需求旺盛,財報由虧轉盈的Sharp,「變卦」要求蘋果修改先前專門量產蘋果手機面板的龜山第一工廠契約內容,要求蘋果同意該廠自2015年起,部分產線可轉為供應大陸手機面板所用。此外,夏普也將龜山第二工廠中小型液晶面板量產體制,全數轉為供應大陸手機業者。
蘋果也因Sharp「花心」,不斷往大陸手機業者靠攏而決定另尋新歡,找上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JDI)與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合作。從此,夏普在蘋果供應鏈的比重逐漸下滑。
夏普當初擴大面板供應對象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散過度依賴蘋果的風險。但諷刺的是,當大陸智能型手機事業成長力道減弱,以結論而言夏普反而更依賴蘋果。
根據夏普的有價證券報告,因iPhone 6的銷量佳,2014會計年度(2014/4~2015/3)夏普光出貨給蘋果,營業額就達5,530億日圓(約46億美元),較2013年度增加3,462億日圓。因此,出貨大陸市場的面板量遠低於當初規畫。
但是蘋果的訂單並未拯救Sharp慘淡的業績。2015年9月中旬,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Sharp 2015年上半年財測恐淨損300億日圓,佔總體營業額約3分之1的液晶面板事業虧損正是主因。這項不利傳聞,對於Sharp能否達到2015會計年度營業利益800億日圓的財測目標,更是雪上加霜。
蘋果找新歡Japan Display Sharp難消耗庫存產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龜山第一工廠自9月起停止生產供應給大陸業者的手機面板,龜山第二工廠也大幅調整供貨給大陸廠商的生產體制,目前最重要的目標是如何消耗堆積如山的庫存。
7月底Sharp 2015年4~6月財報法說會上,社長高橋興三即對於液晶事業的展望表示,Sharp的狀況比5月時預期的更糟,未來也只會更低迷,而不會好轉。原因正是因在蘋果供應鏈比重下滑,大陸手機市場市況不佳。不過最糟的狀況是,隨著Sharp面板重要性遭Japan Display取代,且蘋果未來新機將改採OLED面板的傳聞不斷,在此趨勢下,業界人士紛紛指出,Sharp已經錯過能以最理想的價格出售液晶面板事業的時機。
研調機構IHS Technology表示,2015年1~3月蘋果面板供應業者的比重中,Japan Display以35.9%居冠,較2014年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樂金顯示則為34.5%,增加5.7個百分點。夏普反而從2014年同期的38.8%降至29.6%。何況蘋果還在2015年初出資1,700億日圓,協助JapanDisplay在石川縣白山市興建液晶面板工廠,預計2016年5月啟用。外界皆認為該廠很可能就是為2016年下半年將推出的iPhone新產品投產。此舉更是威脅Sharp 的市佔率。
蘋果新機採OLED面板傳聞不斷夏普無法從中分杯羹另一方面,在手機機身越做越薄的規格競爭下,OLED面板因不需要使用背光模塊,可幫助機身更加輕薄,且有利於黑色系顏色顯示。故業界認為未來OLED面板可能取代液晶面板。且蘋果已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Apple Watch中搭載OLED面板,更助長新機採用OLED面板的傳聞。
不過,目前OLED面板仍有不少技術面的問題,其中之一即是OLED面板特有的「燒灼現象」(burn-in),可能縮短產品使用壽命。意思是指OLED面板若長時間保持在同一畫面,會使特定畫素的特定色彩壽命縮短,因而產生宛如被烙印、燙傷的殘影印記。過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搭載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面板的智能型手機就有這個問題,因此蘋果至今仍對於是否採用OLED面板相當謹慎。
總之,目前蘋果尚未大量採購手機用OLED面板,因此Japan Display成為2016年秋季新款iPhone的最大面板供應者應是勝券在握,不過這並不保證蘋果未來都不會採用OLED面板。但Sharp 本身並無OLED的量產設備。夏普一位不願具名的干部透露,若要發展OLED技術,至少得再花2,000億日圓投資,現在的夏普根本無力負擔,但如此一來恐將失去未來蘋果的訂單。Sharp 的液晶面板事業墜落於此,恐只能用窮途末路形容。
資料來源
可惜 郭台銘不是很想要??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