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 發表於 2015-10-11 17:16:10

2015/11/20 紀錄片 老鷹想飛Fly Kite Fly,2016年7月22日 國家地理頻道放映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7-3 21:54 編輯

TtUtVQoFZCA

《老鷹想飛》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FlyKiteFly
11/20全台上映
總策劃何華仁/導演梁皆得/原創音樂林強/國語旁白吳念真/台語旁白李敏勇/錄音指導­杜篤之/出品:台灣猛禽研究會 鴻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老鷹想飛》與老鷹先生−沈振中老師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靠著掠食與被掠食相互維生,唯有人類可以透過飼養與耕種便可以­不必去狩獵,「共生」在物種之間是相互平衡之道;只要不失去平衡所有的生物都可共享繁­榮。

猛禽(老鷹)位在食物鏈的頂端,與人類處於同一個位置,然而牠的食物卻與人類不衝突,­甚至於可以有助人類的食物栽種及抑制傳染疾病,猛禽(老鷹)絕對是人類的朋友。
在生物界如果有跨越物種而相互保護,只會因為一個理由,那便是為了確保食物的提供,如­螞蟻會保護蚜蟲以確保有蜜汁可飲用,在這世上唯有人類會為了「愛」而越界去保護其他物­種。

沈振中,原是一位受過完整西方科學教育的專科生物學老師,在認識老鷹以前他也是以解剖­生物肉體來認識其他生物的,然而1992年因為目睹自己用心觀察了四個月的老鷹慘死在­自己的巢邊,只因為獵人將捕獸夾放置在這隻老鷹育雛用的巢裡,獵人的行為不是為了自我­保護,也不是為了溫飽,只是為了獲利,而「獲利」卻未必能確保幸福,人們為了想要獲利­而失去了與其他生物共生共榮的能力,這個心念究竟從何而來? 人類將為此而付出多大的代價? 而老鷹又將在此失衡的世界中如何被犧牲掉?一連串的未來看似艱困,但沈振中知道唯有開­始行動,一切才不會成為定局。

從1992年起至2012年止,沈振中實踐了對自己的諾言--用20年的生命為老鷹 (黑鳶)寫傳記,那是一個男性一生中最精華的20年,從他38歲到58歲,沈振中記錄­老鷹的深度已經超越了物種的界線,為了尊重及不干擾老鷹的正常生活,20年來他選擇了­不分日夜而且是長時程的遠距離觀察方式來進行,沈振中已經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在這­個地球上唯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他因為有了高度的生命覺知;而能越界的連動人類與老鷹­之間的未來,《老鷹想飛》紀錄片將帶領人們超越科學而邁入生命同源的最真、最原始的心­靈。

popo 發表於 2015-10-12 15:51:52

老鷹想飛Fly Kite Fly 宣傳海報&劇照















johnny07110306 發表於 2015-10-12 20:38:32

拍了20年~完完全全事用生命再做這件偉大的事

popo 發表於 2015-11-2 16:01:38


《老鷹想飛》耗時23年 吳念真獻聲相挺
「老鷹先生」沈振中畢生奉獻



1991年,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老師,因為親身經歷基隆外木山一群黑鳶因為棲地破壞而消失,隨後他放棄10年的教職生涯,在薪水沒有著落的情況下,他毅然立志為黑鳶立傳20年,全職投入尋找昔日普遍易見,老鷹抓小雞故事裡的主角—黑鳶,以及他們為何在台灣消失的原因。這20年來,過著簡樸生活的沈振中老師在許多民眾的支持下完成了黑鳶二十年的守護計劃,實踐了對自已的承諾,這是2011年,這一年,他沒有退休金的退休了。然而,故事並未終止,而是有了新的傳承。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共同支持下,年輕一代研究者林惠珊帶領著既有的調查員、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生及猛禽會會員等等,繼續執行黑鳶的族群普查與生態行為研究,同時也發現了友善農業對於黑鳶的生存至為重要,過量的農藥與老鼠藥使用,危害的不僅是農田裡的生命,可能也將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而這一切與生態環境、以及我們人類的永續生活息息相關,正所謂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從1992年起至2012年止,沈振中實踐了對自己的諾言--用20年的生命為老鷹 寫傳記,那是一個男性一生中最精華的20年,從他38歲到58歲,沈振中記錄老鷹的深度已經超越了物種的界線,為了尊重及不干擾老鷹的正常生活,20年來他選擇了不分日夜而且是長時程的遠距離觀察方式來進行,沈振中已經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在這個地球上唯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他因為有了高度的生命覺知;而能越界的連動人類與老鷹之間的未來,《老鷹想飛》紀錄片將帶領人們超越科學而邁入生命同源的最真、最原始的心靈。



《老鷹想飛》也讓吳念真獻聲相挺,全片旁白由他一手包辦,本片配樂則由大師林強操刀,堪稱年度最高水準的紀錄片。導演梁皆得1999年記錄台南縣官田鄉菱角田裡鳥類世界的《菱池倩影》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耗時23年完整記錄拍攝而成《老鷹想飛》,榮獲第12屆世界自然・野生生物映祭「環境保護獎」,11月20日全台上映,電影包廳與團購電影票可洽詢0961-580543熊小姐,最新消息可上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FlyKiteFly/

popo 發表於 2015-11-3 17:07:30

《藝想世界》梁皆得導演談《老鷹想飛》
w0k6DwfyvaI

popo 發表於 2015-11-8 18:40:55

耗費23年拍攝「老鷹想飛」 盼警惕生態危機
xjX5IvZMLes

popo 發表於 2015-12-18 20:42:16


《老鷹想飛》飛出全台近千萬票房
看見老鷹 守護台灣



自11月上映至今即將超過一個月的紀錄電影《老鷹想飛》,不僅深受全國師生喜愛,也成各界關心話題,從學校、企業、政府機關等洽詢包場電話不斷,票房已逼近千萬佳績。導演梁皆得從宣傳到上映至今,至少跑了上百場映後座談,不論從北到南、宜蘭花東、下週更要前往金門,幾乎全台鄉鎮縣市跑遍,也讓《老鷹想飛》完成飛遍全國的心願。



1991年,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老師,因為親身經歷基隆外木山一群黑鳶因為棲地破壞而消失,隨後他放棄10年的教職生涯,在薪水沒有著落的情況下,他毅然立志為黑鳶立傳20年,全職投入尋找昔日普遍易見,老鷹抓小雞故事裡的主角—黑鳶,以及他們為何在台灣消失的原因。這20年來,過著簡樸生活的沈振中老師在許多民眾的支持下完成了黑鳶二十年的守護計劃,實踐了對自已的承諾,這是2011年,這一年,他沒有退休金的退休了。



然而,故事並未終止,而是有了新的傳承。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共同支持下,年輕一代研究者林惠珊帶領著既有的調查員、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生及猛禽會會員等等,繼續執行黑鳶的族群普查與生態行為研究,同時也發現了友善農業對於黑鳶的生存至為重要,過量的農藥與老鼠藥使用,危害的不僅是農田裡的生命,可能也將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而這一切與生態環境、以及我們人類的永續生活息息相關,正所謂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梁皆得導演從1992年開始使用16mm電影底片記錄沈老師以及黑鳶的點滴,歷經23年,費盡千辛萬苦始能上映,不僅感動吳念真擔任旁白、林強擔任配樂,也讓全國各大企業關心台灣土地與大自然,紛紛主動包場邀請員工一起觀賞。如今票房即將破千萬,對導演梁皆得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看見老鷹、守護台灣!」

popo 發表於 2016-7-3 21:55:12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7-3 22:04 編輯

pF5erb9gW4I

老鷹想飛Fly, Kite Fly 7月 22日 週五 晚上9點

本片由國內資深生態攝影大師梁皆得執導,著名生態藝術家何華仁策劃監製,吳念真獻聲相挺、一手包辦全片旁白,並特別邀請2013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得主林強為本片配樂。
本片的主角黑鳶就是我們耳熟能詳,俗稱的老鷹,台語為「厲鷂」, 有一首古老童謠是這麼唱著的:厲鷂啊厲鷂,厲鷂飛上山,嬰仔快做官,厲鷂飛高高,嬰仔中狀元,厲鷂飛低低,嬰仔快做老父。
不管是荒野或都市,在溪流或海邊,都可以是黑鳶棲息、覓食及活動的場域,黑鳶到垃圾場覓食、撿拾人類丟棄的物品作為巢材,這是黑鳶與人類生活緊密的最佳佐證,黑鳶忠實地扮演者環境清道夫的角色,是臺灣人的朋友。然而,自1980 年代起,因為環境變遷,臺灣的黑鳶數量急速下滑,全臺灣黑鳶的統計數量約300至500隻左右。
1991年,人稱老鷹先生的沈振中老師,因為親身經歷基隆外木山一群黑鳶因為棲地破壞而消失,因此放棄10年的教職生涯,毅然立志為黑鳶立傳20年,從1992年起至2012年止,沈振中實踐了對自己的諾言--用20年的生命為老鷹寫傳記,那是一個男性一生中最精華的20年,從他38歲到58歲,沈振中記錄老鷹的深度已經超越了物種的界線,為了尊重及不干擾老鷹的正常生活,20年來他選擇了不分日夜而且是長時程的遠距離觀察方式來進行,沈振中已經深入老鷹的心靈與社群,在這個地球上唯有生命可以感動生命,他因為有了高度的生命覺知,而能越界的連動人類與老鷹之間的未來。

本片忠實紀錄老鷹在台灣日漸惡化的環自然環境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引人反思人類過度發展經濟生活對其他生物所產生的傷害,並將帶領人們超越科學而邁入生命同源的最真、最原始的心靈。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11/20 紀錄片 老鷹想飛Fly Kite Fly,2016年7月22日 國家地理頻道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