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 Jovi (邦喬飛) Slippery When Wet
本文章最後由 bio0955 於 2015-12-14 21:03 編輯Slippery When Wet(1986)雖然是邦喬飛(Bon Jovi)的第三張專輯,但卻是讓他們揚名立萬的專輯,全球樂迷因為這張專輯才開始認識他們。You Give Love A Bad Name以及Livin' On A Prayer兩首Billboard流行單曲榜的冠軍單曲,加上獲得第七名的單曲Wanted Dead Or Alive,也讓專輯登上Billboard流行專輯榜的冠軍,銷售量高達1200萬張。
這張專輯推出時,我接觸西洋音樂也才5、6年。當時台灣的寶麗金唱片在宣傳時,將這張專輯訂位為重金屬搖滾(Heavy Metal),當時年少無知的我也因為這樣的音樂類型之前沒有接觸過,立刻買下卡帶版本。不過,等到幾年後換成CD版時,因為已經聽過更多類型的音樂,也接觸到真正的重金屬搖滾樂,例如Ozzy Osbourne、Judas Priest...等,才發現邦喬飛的音樂頂多只能算是硬式搖滾(Hard Rock)。Slippery When Wet的製作人Bruce Fairbairn後來又為邦喬飛製作了New Jersey(1988)專輯,在那段時間也為史密斯飛船(Aerosmith)製作了Permanent Vacation(1987)、Pump(1989)以及Get A Grip(1993)三張專輯,史密斯飛船的音樂相對來說才算得上是硬式搖滾。
老實說,在聽完Slippery When Wet這張Blu ray Audio後,才感覺比較有點硬式搖滾的味道。Blu ray Audio的5.1聲道不但將搖滾力道加到最大,細節也更加豐富清晰,只要家中有至少5.1聲道、可以播放BD的家庭劇院,就可以享受到邦喬飛當年的硬式搖滾,應該也可以彌補好不容易來台卻因颱風取消演唱會帶來的遺憾。這張Blu ray Audio的聲音表現,至少比前幾年發行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演唱會BD的聲音要好很多。
將這張Blu ray Audio放進播放機後,第一個看到的選單畫面可以選擇5.1或是2.0的PCM Stereo,左邊的選項則是5支當年拍攝的音樂錄影帶。一般來說,Blu ray Audio應該是只有音樂而沒有影像,但這片Blu ray Audio則是附上了5支音樂錄影帶,可以讓粉絲回味邦喬飛30年前的年輕活力,可惜這5支錄影帶都仍是當年的4:3以及480P的影像格式,並未upscale為1080P,聲音規格雖然可以選擇Dolby TrueHD或是DTS HD,但都是48 kHz/24 bit。在第一個選單選擇5.1之後,第二項選單則可以進一步選擇要用Dolby TrueHD或是DTS HD來播放整張專輯,兩個都是96 kHz/24 bit。我個人是建議最好選擇Dolby TrueHD,Dolby的聲音在細節以及音樂性的表現都比DTS好。在選好音效規格之後,下面的visuals選項則是選擇是否要顯示歌詞,結果你可以從下面的照片中看到。
Producer's Note:With this disc you are now able to hear at home what we hear in the studio。這段話是這張Blu ray Audio背面下方小字的第一句,意思是專輯製作人註解:有了這張碟片,你可以在家裡聽到(當時)我們(指製作人與樂團)在錄音室聽到的。以這張Blu ray Audio的聲音表現,我個人認為此言不虛,就算是SACD版本大概也無法超越。聽說,這張專輯曾經於2005年推出5.1聲道的DVD Audio版本,我個人是沒有買過DVD Audio版本,但是Blu ray Audio的容量遠超過DVD Audio,聲音表現應該也更加出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