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2 .VC1.AVC以及H.264何者畫質佳?RIP & Remux的優缺點?
Blu-Ray 及HD DVD R有分MPEG2 、VC1、AVC以及H.264這幾種格式到底差在哪裡?何者畫質及音質較佳?
我認為基本上只要母片來源ok..編碼方式並不是影響畫質的主要因素!
不過一樣畫質的基礎上.MPEG2 編碼的檔案大小會比其他兩者更大.
目前收藏方式 HD-DVD 部分我盡量以Remux為主.
BD的話我盡量以RIP版為主.BD容量大,有些除了片子本身.還有很多HD畫質的幕後製作過程
另外JAVA功能也只能在完整的BD透過Power DVD中展現出來 母片的拍攝品質與底片掃描、影像處理、壓縮方法都是影響最後成像的因素,而毫無疑問的是h264/vc-1可以以較小的體積達成相同的品質。
黑鷹計劃用MPEG2一樣可以獲得很高的畫質,但相對的體積也變的非常大。
我現在不論是HD-DVD或Blu-ray都是下主片後自已做remux。 hhp兄想請問你自已做remux的軟體與方法!可否介紹一下!我也己主片檔想轉看看!! 這問題有點為難hhp兄了!~
Remux的製作,過程的繁複還有技術,不是幾篇文章就可以說得完的 各位在注意H.264的優點時可能忽略到了有一點是很多格式比不上H.264的,
就是H.264除了畫質及容量的優勢外,他還有一項特別的是在低頻寬的傳輸環境下依然可以傳輸高畫質的封包結構,
這點有使用過DLNA多媒體傳輸技術的人就知道,
一樣1080P的影片使用h.264與*.ts或者*.mpg再傳輸上就差很多,
小弟的經驗是使用H.264來傳輸1080P的影片至PS3播放時比傳輸*.ts & *.mpg要順暢許多,
也許我們一直在思考著要顯示卡與CPU去做硬體解碼的同時
也必須考量到另一個不用顯卡硬體解碼的網路傳輸領域所需要的低傳輸率高串流率的應用。 TC095 兄的說明,真是讓人長知識了!
回復 #5 TC095 的帖子
『小弟的經驗是使用H.264來傳輸1080P的影片至PS3播放時比傳輸*.ts & *.mpg要順暢許多』這句 話有語病呢,*.ts是封裝格式,H.264與*.mpg是壓縮格式,怎能比較?
*.ts是封裝格式,可封裝壓縮過的視訊(h.264,vc1,mpg...)與音訊。
回復 #1 west 的帖子
西楓兄:『Blu-Ray 及HD DVD R有分MPEG2 、VC1、AVC以及H.264』這句話也有語病呢?
AVC與H.264不是同一東東嗎?
『為何H.264又被人稱為MPEG4-AVC,MPEG系列的標準歸屬於ISO/IEC,但另一方面以制訂國際通訊標準為主的機構:ITU-T,在完成H.263(針對視訊會議之用的串流視頻標準)後展開了更先進的H.264制訂,且新制訂是與ISO/IEC機構聯手合作,由兩機構共同成立一個名為JVT(Joint Video Team)的聯合工作小組,以MPEG-4技術為基礎進行更適於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運用的衍生發展,也因為是聯合制訂,因此在ITU-T方面稱為H.264,在ISO/IEC的MPEG方面就稱為MPEG-4 Part 10(第10部分,也叫ISO/IEC 14496-10),MPEG-4 Part 10的另一個代稱是MPEG-4 AVC(Advanced Video Coding,先進視頻編碼),多個名稱其實是一個意思,即H.264=MPEG-4 Part 10=ISO/IEC 14496-10=MPEG-4 AVC。』
MPEG4的細部規範,Part 2是視訊,Part 3是音訊 ......Part 10是AVC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