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研發超大硬碟 可存1萬部電影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29/51/1inmm.html新聞台的片庫裡,利用一顆一顆容量500GB的硬碟,來儲存一天24小時的新聞畫面,平均一天就會裝滿一顆硬碟,這個小小的機房,很快就是被硬碟塞滿,清華大學和業界合作,以全新的鐵鉑合金材質,製造出了領先全球的超大硬碟。
目前市面上最大容量的單一硬碟可儲存2000GB也就是2TB,2兆位元的資料,相當於50萬首MP3格式的流行音樂,或400部高畫質DVD電影,清大開發的鐵鉑合金奈米顆粒,將硬碟容量提升了25倍,可存入1萬部的HD電影,而且可穩定存放10年左右。
儲存技術不斷的演進,50兆位元的硬碟三年內可望問市,單一硬碟的容量是不是已經到了極限,賴志煌保守估計,要做到100兆位元,應該不是問題。
------------------------------------------------------------------------------------------------------------------------------
另一篇報導
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30/today-life12.htm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教授賴志煌研究團隊研發出超高磁顆粒密度的鐵鉑合金材質,開發出容量高達五十兆位元(50TB)的新型硬碟,一片就可儲存一萬部高畫質DVD電影,或一千二百五十萬張高畫質照片、五百五十部3D遊戲、一千二百五十萬首MP3音樂,且可以穩定儲存十年。
清大教授新研發 容量達50兆位元
賴志煌研究團隊以鈷合金技術,已先研發出兩兆位元組(2TB)的硬碟碟片,能與目前產業製程技術相容,存得下五十萬首MP3格式流行音樂,或四百部DVD畫質的電影,目前市售約一萬多元。
研究團隊進一步運用「鐵鉑合金技術」,讓單一硬碟容量「存更大」,升級成為五十兆位元(50TB)的超大硬碟,可存萬部DVD畫質電影,待克服周邊設備建置完備將正式量產上市。
賴志煌說,據統計,去年全球硬碟機出貨量達五億台,年總產值兩兆台幣,而高容量、低成本的儲存媒介在未來五年,年成長率可在十五到二十%。
硬碟裝置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數位記錄媒體,像是電腦周邊、iPod音樂播放器與網路資料儲存伺服器等,都以硬碟作為儲存媒介,賴志煌說,硬碟體積小、價格便宜,又可重複讀寫,「相較人手一支的隨身碟每GB要花上一百六十九元,硬碟每GB的儲存成本只要三.四元。」
鐵鉑合金材質將成硬碟主流
傳統硬碟靶材運用的是鈷合金技術,但下個世代將由鐵鉑合金方式成主流,主要是具有高穩定度的優點,賴志煌表示,研究團隊提出新穎的奈米製程技術,製造出次世代鐵鉑合金奈米顆粒,而每顆粒直徑僅有五奈米,卻可以讓硬碟容量提升二十五倍,達到五十兆位元容量。
上面報導是1萬部HD電影,而下面報導卻是1萬部DVD電影,兩篇報導會不會差太多? 雅虎的記者比較不專業吧
50TB的容量,想存一萬部HD影片,恐怕還差很多 我有約近2300片的藍光+HD-DVD原版ISO
平均容量是26GB
50TB=50*1024=51200GB, 51200/26=1969片而已
離1萬遠的多
一片DVD約7GB
51200/7=7314
也跟萬片有大的距離
記者寫稿應做些功課 很簡單啦!
一片DVD 4.7GB, 四捨五入算5G,一萬片就是50T.
我比較好奇的是:
相較人手一支的隨身碟每GB要花上一百六十九元
這169是怎麼來的? 看影片壓縮的格式 , 也有些90 分鐘的 HD 影片也只要 4.3 GB 就放得下 ,
一片 dvd 也正好可以 ; 另外高解析未必就是高品質 , 記者認定的標準未必
跟我們精研高清所想的標準一樣 , 別落入迷思了...
至於隨身碟的價格 , 可能記者是拿它一年前買的價格來當參考 , 未必是現價~
:-j 硬碟越做越大囉!!希望2TB能快一點降到一般可以接受的水平啊~ 50T是很大!問題是什麼時候才可量產?
量產後要賣多少coco啊
回復 #1 chuang1024 的帖子
50T目前而言是很大,如果短期內能量產並壓低價格則獲利可期,若三年後才量產屆時硬碟的製程不知進步到哪裡?搞不好已經接近50T!此時的競爭力我想應該有限吧! 網路的速度也要進步才有用啊...十年後不知道有沒有平價100M/100M可用。 HD和DVD是很不一樣的
是蠻期待硬碟愈來愈大
不過網速要快
硬碟的讀寫速度也要快 台灣的新聞台畫質之差重複比例之高, 何德何能可以一天24小時塞滿500G 的容量(:|
"...新聞台的片庫裡,利用一顆一顆容量500GB的硬碟,來儲存一天24小時的新聞畫面,平均一天就會裝滿一顆硬碟..." 我比較想知道
他有研發對應讀寫頭嘛
還有它速度多少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