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guest88 發表於 2019-2-11 13:55:37

德國林帝ANTHRA BLACK USB Type C系列 開箱評測前篇(產品特色,設計與細節)Part1-Part3

本文最後由 newguest88 於 2019-2-11 02:12 PM 編輯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11-506581993.jpg?v=1547538312
德國林帝ANTHRA BLACK USB Type C系列 開箱評測前篇(產品特色,設計與細節) Part 1 to Part 3
作者: 鑫部落
    近年來的台灣消費性傳輸線材界,以優異品牌形象闖出一片天的 LINDY (台灣林帝),在 USB Type-C (USB-C) 領域當然不會缺席。本文要分享的新線材,涵蓋 USB 3.1 Gen 2、USB 3.1 Gen 1 (USB 3.0) 與 USB 2.0、OTG,以及特別的 USB-PD 100W (20V/5A)。
前篇
Part 1 包裝設計
Part 2 ANTHRA USB 3.1
Part 3 ANTHRA USB 2.0
Part 4 BLACK USB 3.1
Part 5 充電的應用範例
Part 6 如何看充電支援性?


Part 1 包裝設計
這次要介紹的 LINDY 產品陣容,分佈在 ANTHRA 與 BLACK 兩系列,共計 8 款 USB-C 纜線。
(註: USB Type-C 為 USB-IF 組織的正式名稱,一般也簡稱 USB-C,兩個名詞可以完全互通)
照片上面一排四種,為 ANTHRA 系列的 USB 2.0 相關產品。
下面右邊兩個,屬於 ANTHRA 系列的 USB 3.1 相關產品。下面左邊兩個,是 BLACK 系列的 USB 3.1 Gen 2 相關產品。
(註: 以下講到「USB 3.1」,除非特別指明, 對象均包含 Gen 1 與 Gen 2)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2526497651.jpg
包裝袋以霧面白色為基調,它的特色為厚質塑膠材質,搭配半透明度外觀,質感向上提昇。
說明吊牌乃 LINDY 的細心之處,方便消費者按圖辨識線材。

ANTHRA 與 BLACK 兩系列包裝袋是共用的 (LINDY CROMO USB 也是),差別在封面品名貼紙與產品規格吊牌之不同。
吊牌背面有詳細規格說明,請不要漏掉了。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496400212.jpg


Part 2 ANTHRA USB 3.1
左邊為 ANTHRA 系列的 USB 3.1 Gen 2,USB-C to USB-C 公對公傳輸線,1 公尺長 (註: 型號 36901)。
右邊是 ANTHRA 系列的 USB 3.1 Gen 1 的 OTG 傳輸線,15 公分長 (註: 型號 36895)。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1523941423.jpg
這條支援 USB 3.1 Gen 2 (10 Gbps),並內建了 USB-PD 晶片 (PD = Power Delivery,直譯"電力傳輸") 。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3885128037.jpg
因為接頭裡內藏了一塊晶片,所以看起來比較大。這一面有個 LINDY logo,反面為 USB logo。
LINDY 的 USB 接頭均採用標準抽拉製程,無接縫一體成型,帶給用戶的好處是耐用度高。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901391351.jpg
尾端紅色膠圈叫做 SR (Strain Relief),常見於 LINDY 各類傳輸線產品,其作用是增加線頭連接處之強度。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3247080863.jpg
LINDY USB 產品,包括 ANTHRA 與 BLACK 兩系列,皆採用鍍金接頭及接腳。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4-3635775018.jpg
接頭另一面標示了 USB SS+ 10 logo與 PD 5A,代表可支援 10 Gbps 傳輸速度,並能提供 USB-PD 5A @20V (相當於最大輸出可達 100W)。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2045393013.jpg
ANTHRA 3.1 採用安規專用環保線材,代號 E337566-P,符合 UL 規範 AWM Style 2725 之數位傳輸訊號電纜。它有著 PVC 外皮包覆,規格 30V,耐熱攝氏 80 度,耐燃等級 VW-1。
這條線內建了 PD (Power Delivery) 晶片,所以外皮多標示一個 "E-Mark"。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4168968469.jpg
ANTHRA 系列 USB 3.1 Gen 1 的 OTG 線。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74776360.jpg?v=1547538306
一端為 USB 3.1 Gen 1 Type-A 母插座。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2128996546.jpg?v=1547538306
依據 USB 開發者論壇規定,USB 3.1 的接頭或接座,內部塑料組成應使用藍色,以便和 USB 2.0 做外觀上之區隔。
(註: USB 3.1 Gen 1,速度規格為 5 Gbps,舊的名稱叫做 USB 3.0)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5-183926269.jpg
雖然都屬於 USB-C 接頭,可是仔細比對後,可發現各系列接頭尺寸並不相同。順序為:
ANTHRA USB 3.1 Gen 2 PD 大於 BLACK USB 3.1 Gen 2 大於 ANTHRA USB 2.0
傳輸線是否內建 PD 晶片? 線徑大小及實際配線數多寡? 都影響了接頭的大小。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6-1901905803.jpg


Part 3 ANTHRA USB 2.0
ANTHRA USB 2.0 與剛剛的 ANTHRAUSB 3.1 Gen 1,第一眼的感覺,好像全長得一樣。
不過,它們彼此的確存在著差異,在細微處可以觀察到線索。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6-2265350587.jpg
ANTHRA USB 2.0 四兄弟,任一條線纜,至少有一個頭一定是 USB-C。
USB-C 雖然方便,但有個觀念經常被誤解。USB-C 只定義了接頭標準,它並沒有硬性與傳輸協定綁在一起。
例如,當我們看到左右並排的 2 塊堆疊式 Micro-B 接頭,它一定就是跑 USB 3.1 Gen 1,不會有懷疑空間。不過 USB-C 並非如此,它可支援 USB-IF 家族中,資料傳輸的 USB 2.0 與 USB 3.1、電力傳輸的 USB-PD,以及選用的替代模式 Alternate Mode (包括 DisplayPort、MHL、HDMI......)。此外,Apple 的 Thunderbolt 3,實體接頭也採用了 USB-C 的外殼。
所以,當我們看到 USB-C,並不是如外表一樣簡單,還必須進一步了解它的細部規格,才有辦法確切知道它實際支援能力到那裡。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6-2666155046.jpg
另一端的接頭,依序分別為 Type-A 公、Type-C 公 、Type-A 母 (OTG),與 Micro-B 公。
USB 2.0 的 USB-C to USB-C,線長 1 公尺 (註: 型號 36871)。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6-421260120.jpg?v=1547538307
這一條為 USB 2.0 OTG (On-The-Go),線長 0.15 公尺 (註: 型號 36897)。
有了它,具備 OTG 功能的手機也可以當成 USB 主機端,讓 USB 滑鼠或者隨身碟......,能夠連接上去。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6-3950459156.jpgANTHRA USB 2.0,USB-C 對 USB Type-A,線長 2 公尺 (註: 型號 36871)。 為什麼這一系列產品只能支援到 USB 2.0?
因為它們實際連接的接腳數只符合 USB 2.0 定義。意思是說,有若干信號接腳是被省略不用的,包括 8 條 USB 3.1 Gen 1 之差動信號與 Sideband Use 線......。換言之,線的一端接頭看起來雖然還是 USB-C,但內部信號線纜卻是減量版,並沒有全用滿。所以,USB 2.0 以外的功能都無法傳遞。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7-2773434031.jpg
ANTHRA 系列 USB 2.0,USB-C to Micro-B,線長 1 公尺 (註: 型號 36891)。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7-3551513604.jpg
線纜部份如 PVC 外皮印刷,搭配了 USB 2.0 規格。 它的代號 E337566-P,符合 UL 規範 AWM Style 2725 之數位傳輸訊號電纜。
不同 USB 標準,傳輸線線徑與線數之定義是不同的,所以不適合混用。
因此,本段落講到的這 4 組傳輸線,請只專用於 USB 2.0 用途。
https://pic.pimg.tw/newguest88/1547538307-850211557.jpg
請續參前篇之 Part 4 - Part 6https://www.hd.club.tw/thread-243686-1-1.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國林帝ANTHRA BLACK USB Type C系列 開箱評測前篇(產品特色,設計與細節)Part1-Par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