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BR Ultra 8K HDMI光纖線 開箱
本文最後由 精研編輯部 於 2019-9-25 01:44 PM 編輯為配合8K 來臨的HDMI 2.1 規格,FIBBR推出了名為 Ultra8K HDMI 光纖線,傳輸頻寬方面,由 UltraPro & Pure 的 18Gbps,到 Ultra Pro 2 的 21Gbps,到現在為配合HDMI 2.1 規格,Ultra8K 的傳輸頻寬達到 46Gbps。雖然這線並不支持ARC 與eARC,但大家最關心的 DynamicHDR ,和VariableRefresh Rate,ALLM,QMS,QFT….一一全數對應。
FIBBR 旗艦型號 Ultra 8K 包裝樣子,在簡約設計上,代表著跟 Pure 系列一樣屬高級別型號,只不過是 4K 旗艦與 8K 旗艦之分別。
賣點都印在上面。
背面印有樣子和接駁次序提示。
跟其他 FIBBR 光纖線成員一樣, 接頭印有接駁先後次序,而且因為體內晶片是處理光轉電與電轉光關係,接上器材時,是有方向性要求,在接駁頭上也有文字描述其方向性,這一邊以文字和數字描述。
而另一邊同樣有提示其方向性,不過是以圖示方式表達,看圖識字。
FIBBRUltra 8K HDMI線接頭是用上了金屬外殼,代表著線材有更好屏蔽。
FIBBRUltra 8K HDMI 線,其全新設計晶片有別於 4K 型號,運作時尾部有藍光亮起,代表正在傳送訊號當中,下圖所見,這是訊源一方的狀態。
而目的地一方,FIBBRUltra 8K HDMI線的尾部,同樣有藍光顯示,表現傳送訊號當中。
FIBBR三子 (欠Pure ), 左起 UltraPro,UltraPro 2 和 Ultra 8K,三子之中, UltraPro 線身最硬,其他兩子線材明顯軟身很多,對於在狹窄的機背靠牆位置,碰上轉急彎會有點不便,而後者由於線身比較柔軟,轉急彎變得輕鬆好多,而同樣是因為容易轉急彎, UltraPro 2 和 Ultra 8K,在光纖線與接頭之間的接駁位,增加了緩衝位,大大減輕了接駁位所承受的屈摺壓力。
線身材質依然用上專利 BendRobust 技術的線材,優點是堅韌,不易纏繞。
就算打結也能正常使用。
以電腦作為訊源的顯示卡 ASUS GTX1080Ti 11GB ,是以影音分家方式接駁,需同時用上兩條 HDMI線……..哈哈哈,下圖完全是因為滿足我個人好奇地接駁,事實上現階段只是 4K 器材,無實際需要用上兩條 Ultra 8K。
在4K 系統裡,3D 聲軌傳輸,用 UltraPro 2 我都非常之收貨了,當然,如果錢不是問題,Ultra 8K 打孖上也無不可。
手上當然無 8K 器材,只能用4K器材接駁測試,我明白是浪費的,但這是我唯一可以使 Ultra 8K 有聲有畫輸出的方法。用家如為藏線而無後顧之優, Ultra 8K 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選擇。雖然軟件與硬件都是 4K,但用上 Ultra 8K 後的畫面,比起 UltraPro 2 好一點,這個我推測是因為Ultra 8K 所用的晶片是新款而且技術也提升關係,這點並不是心理作用,希望能明白這個畫質上的提升並不是天地之別,一插上就嘩嘩聲,而是在AB比較下的微細差別。而聲音方面,也同樣是比較清晰,聲畫的差距,畫面要提升得比較多。以下是透過 4K 器材和軟件,透過Ultra 8K HDMI 線材播放的畫面。
個人對這線的皮膚顏色和質感有個人徧好。
線材必需要親身作AB比較體驗,而不是單方面聽我吠。
希望能明白,圖片是無法把現場真實畫面重現,首先唔好講亮度和對比度,單是彩虹效應的多少,單靠這嘔吐物式圖片,是完全表達不出實時畫質。其次是如受眾用手機收看圖片的話,圖片縮到郵票一樣去收看,還可以稱為參考圖? 就算用Mon看,也只能說受眾在看自己的Mon,而不是在現場看,還未計算連光圈快門都未搞懂的我去拍攝。這堆嘔吐物圖片,最多只能說紀綠當日在現場做過這件事吧。
原文出處
這條線不知道哪裡能買到?
價位為何? 請問有團購嗎? 這一組8KHDMI 2.1光纖線,算是原廠的高價線材,目前暫不考慮團購。
不過可以接受預訂出貨。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