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D-sub有支援到1080p嗎?
最近看到賣場很多23~24吋螢幕有很多都標榜1080p,不過接頭只有D-sub,沒有DVI,印象中好像DVI才會到1920*1080,是我記錯了嗎?
還是說D-sub線也支援到1080p的畫面呢?
如果沒有,那標榜1080p有什麼用呢? 對於D-Sub 15Pin的RGB端子支援1080p水平更新率的67.5Khz的RGB訊號根本就是小菜一盤.
再DVI,HDMI還沒上市的類比電腦視訊時代,一個工作站(Work Station)要演算的資訊量起跳至少都是100KHz以上,用D-Sub來傳輸算是剛好而已的工作而以.. 1080p 的訊號, pixel clock 是 150Mbps, monitor 內部處理
來得及. 但是 vga 訊號線的品質,還有接頭品質,
如果會造成 RGB 的訊號跑的不夠同步,有時間差的話,
畫面看起來就會不銳利,甚至會有鬼影. 感謝各位的解釋,了解了! 再順便請教一下...
如果D-SUB 已足夠應付 1080P
那 DVI 要做什麼用的? 跟D-SUB比起來 有何優勢?
HDMI 我知道 他還可以傳送聲音~~ xbox360 一條HDMI 就可搞定 聲音 影像~~ 我跟 murphy1980也有相同的疑問 DVI 要做什麼用的? 原帖由 murphy1980 於 2009-8-8 00:16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再順便請教一下...
如果D-SUB 已足夠應付 1080P
那 DVI 要做什麼用的? 跟D-SUB比起來 有何優勢?
HDMI 我知道 他還可以傳送聲音~~ xbox360 一條HDMI 就可搞定 聲音 影像~~ ...
D-SUB是屬於類比信號,線材不夠好的話,信號衰減會很明顯(線材上有寫2919的比較好)
DVI是數位信號,(線材上有寫20276的比較好)
以下資料來自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DVI&variant=zh-tw
DVI介面的協定會使得像素的亮度與色彩訊號從訊號來源(如顯示卡)以二進位方式傳送到顯示裝置。
當顯示裝置以其原生解析度被驅動時,僅需讀取DVI傳來的每個像素的數值資料並且套用到正確的位置即可。
相對於類比方式傳送的像素資料會受到鄰接像素資料以及電磁雜訊以及其他的類比失真影響,在此方法中,輸出端暫存器中的每個像素都直接對應顯示端的每個像素。使得畫面品質有基本的保障。
在此之前以類比方式傳送視訊資料的標準,如VGA是為了以映像管為基礎的顯示裝置而設計,傳送的單位是水平掃瞄線,
因此並未使用數位化的離散信號。類比傳送的視訊信號是以變更輸出電壓來控制掃瞄中的電子流束的密度,並藉此來表現亮度以及彩度。
然而當LCD等數位化的顯示裝置開始實用化之後,以類比方式傳送訊號至數位顯示裝置時,
該裝置必須以特定頻率將掃瞄線訊號取樣再轉換回數位格式。若取樣出現誤差就會使得畫面品質劣化。且當訊號來源為電腦時,
顯示卡將數位的畫面訊號轉換為類比輸出,再被LCD顯示器轉換回數位畫面的流程顯然是多餘的。因此DVI也隨著LCD顯示器成為主流而被廣泛使用。
[ 本帖最後由 atortoise 於 2009-8-9 02:30 編輯 ]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