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 發表於 2009-9-25 12:24:04

【開箱文】PQLS點燈之路 - Pioneer 2009 美規最新 Elite AV receiver SC-27

我個人自從買了第一台BDP-51FD和Kuro之後就愛上了Pioneer
所以這次又要買大的,當然花了一些時間研究他們的機種
尤其要取代手上愛不釋手的STR-DA5300ES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繼4,5月Pioneer推出今年的Multi Channel PQLS BD Player之後
我帶了一台BDP-23FD進來,也發表了開箱文,文章在此
當時我就決定要讓他的PQLS燈點亮
當時就一直期待著2009年新機種的上市
這期間還差點因為美規前一代的SC-07(SC-LX81)價錢太殺了
差一點買一台回來,事實上我根本就下單了,在七月1號的時候訂了SC-07

居然訂完瞬間發現靜悄稍的美國居然在沒有事前風聲的情況下直接發表了新機種

VSX-21TXH
VSX-23TXH
SC-25
SC-27

前兩者七月上市,後兩者八月上市
而其中讓我非常感興趣的ICE Power機種便是SC-25, SC-27
SC-27(SC-LX82)相較於SC-07(SC-LX81)
我想主要是差了多聲道的PQLS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但也是只有美版有差的,就是SC-27才加入了可拆換的AC電源座
SC-07是預拉好的原廠細細線,這部份美國的討論區曾有很激烈的討論,
我想過為了這部份我還得多花數千元自己換AC座和切割板子,很費工
還好SC-27做了這項"改進"讓大家不用再煩惱了(但很可笑,只有美版是這樣而已)

但為了SC-27先把STR-5300ES賣掉的我,因為代購的拖延,苦苦的等了兩個月都沒訂到
卻也因為這樣反而買到了非常優惠的價格,
這部份爽度很高但是我向來不喜歡以水貨價格打擊代理商
因為後續的維修和售後服務都是要自己來承擔的,若在此推崇這樣的方法造成後續的影響,恐怕我的責任不小
甚至在事前我也和代理商討論過想跟他們買到第一台SC-LX82但是因為代理商提供的上市日期太晚了
我無法在沒擴大器的狀態下等這麼久,所以就購入了美版啦

在先前發表過BDP-23FD的開箱文也發現很多人跟進買了這台機器也和我討論相關的部份
使用和技術的
礙於板規的部份我們也盡量不私下討論這省錢之道,所以有興趣購買的朋友如果來問我沒有得到回應
在這部份也先和大家說一聲抱歉


折騰了2個月,這幾天收到包裏啦!晚上一回家就看到他擺在門口!!完全沒動!看來是太重啦,完全沒有人去移動他
http://img5.imageshack.us/img5/5182/l1010407.jpg

馬上準備相機開箱!兩側附了電源線和搖控器跟電池,中間是說明書包裝
http://img41.imageshack.us/img41/9030/l1010408.jpg

拿出來看,線材除了FM以及AM用的線之外,還包含了iPod/iPhone專用線,當然還有MCACC, Full band phase control調校用的麥克風
搖控器上有LCD螢幕會秀你按鍵的功能,也有內含按鍵背光的按鈕,還不錯,最右邊的那隻就是BDP-23FD的搖控器啦,兩隻髮絲紋的
http://img269.imageshack.us/img269/1494/l1010409.jpg

把所有的Pioneer搖控器排起來看一下,
左右至右
1. SC-27的
2. Kuro的好醜喔!!銀色的!我的電視是美規的PDP-5010FD,相當於台灣的PDP-LX508G,也就是第八代機
3. BDP-23FD的
4. 還有我唯一的一台代理商Pioneer的DVD機 - DV-LX50的搖控器,
我主要拿他來播SACD用原本他也是我的CD,和DVD player
但買了BDP-23FD之後這兩部份的播放就交給BDP-23FD啦
http://img97.imageshack.us/img97/5682/l1010476.jpg

拿完配件之後就把機器搬出來囉!!我的天吶還真重!約20KG的機器搬出來時差點摔倒!!好險我撐住了!
這層膜的前後底部都有用膠帶黏著,一個人真不好拆,非常小心異異的撕
http://img269.imageshack.us/img269/8894/l1010410.jpg

拆完啦!!太有霸氣啦!!我期待你好久啦!!!!!
http://img269.imageshack.us/img269/4117/l1010411.jpg

正面面板來一張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4350/l1010412.jpg

上面的標誌也來一張,這層透明膜捨不得拆
http://img5.imageshack.us/img5/7404/l1010413.jpg

ELITE標誌照一下!他的鋼琴鏡面的質感真的很棒,讓人捨不得去觸摸
http://img269.imageshack.us/img269/2662/l1010414.jpg

背面接線圖,馬來西亞製,可拆換的電源線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3252/l1010415.jpg

可拆的電源線當然要餵一條粗粗的電源線啦!原廠的先收起來!
http://img59.imageshack.us/img59/5964/houfenavalanchel.jpg

機殼側上方角度照,可以看的出來他的散熱孔很多也蠻大的,似乎不太需要擔心散熱的問題,
後來上機之後摸起來也感覺普通溫溫的而已看來ICE Power的數位式後級放大很讓人放心
http://img97.imageshack.us/img97/7859/l1010417.jpg

來推進音響櫃裡,認哥哥囉!!兩兄弟感情絕對讓人不用操心啦!!
在後面接線折騰了數十分鐘之後終於裝好!!
http://img41.imageshack.us/img41/7954/l1010419.jpg

接下來把麥克風接上,開始準備第一次音場的校正,
目前各家都有自機的調整麥克風和校正功能,其中Pioneer的MCACC推出久且倍受推崇
底下有鎖頭是可以接三角架的,沒玩相機的我還跟同事借回家用
整個MCACC大概會跑個十幾分鐘結束,不長也不短
http://img97.imageshack.us/img97/8062/l1010465.jpg

GUI的部份就不一張一張拍了,把BD player, 電視和擴大機的Kuro Link都打開!!
SC-27美規機的GUI和BDP-23FD一樣,是沒有中文介面的
http://img5.imageshack.us/img5/756/l1010466.jpg

每一組輸入也可以各自修改輸入訊源的名字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2078/l1010467.jpg

喲!你會叫哥哥的名字啦?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9297/l1010470.jpg

兩兄弟相認之後PQLS燈就點亮啦!哦哦太讚啦!BDP的部份就是亮這個燈
http://img41.imageshack.us/img41/813/l1010471.jpg

而在SC-27上下方的四個燈依續是Phase control, MCACC, PQLS和HDMI
能夠同時點這四個燈的就是BDP-23FD了
http://img97.imageshack.us/img97/6351/l1010474.jpg


SC-27只要在訊號選為BDP-23FD時就會自動秀出PQLS ON訊息
http://img156.imageshack.us/img156/9008/l1010484.jpg

由於只有LPCM可以用PQLS,如果如果你想要所有的音訊都走PQLS的話,便需要在BD上設定輸出為PCM,
而這樣的話次世代音效就會像胖PS3一樣先內解再送PCM訊號,
我個人不相信BDP內解會勝過AV Receiver所以我設定是Auto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1542/l1010483.jpg

電視開Kuro Link有什麼好處?除了各家HDMI control都有的連動之外,
還可以秀出目前正在使用的訊源,這是接BDP-23FD聽CD時的畫面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8015/l1010475.jpg

請看下方,這是SC-27送的訊息而非TV的介面,
而且此時的訊源是直接接在電視上的CATV喲
仍然能透過HDMI送出這個畫面,很有趣!
http://img41.imageshack.us/img41/8903/l1010479.jpg

缺點是不會透你修改的名字,而是預設的名稱比如說被我改名為BDP-23FD的BD項目就仍然叫BD
http://img4.imageshack.us/img4/1714/l1010482.jpg

當然還有擴大機的音量顯示,另外還有一個很妙的事,就是當切在TV輸入且擴大機有開時,
會自動把電視的聲音關掉,用音響播出,而TV搖控器的音量就自動變成調整擴大機的音量,這個好!
http://img23.imageshack.us/img23/9279/l1010480.jpg
http://img5.imageshack.us/img5/7535/l1010481.jpg



剩下就是我對這產品的評價和一些心得跟資源的共享了


iPod的部份就還沒有機會試了,所以不曉得能不能顯示中文,據說此部份連接iPod的dock connector所以是傳輸數位的音訊
MCACC的資料也可以下到電腦資備份和觀賞用,我不夠專業所以也沒花太多時間研究他
但也許之後我會再找機會補上來也說不定

再來下幾個結論為什麼我當初會買這台機器,以及他和其它機種的差異,擺在後面給有興趣購買的人參考用
如果一開始就說這些的話,這個開箱文就會變的很乏味了,所以我擺在後面

中間翻了雜誌和各大論壇不斷的說服自己為什麼我覺得我應該直接衝新發表機種中最頂級的SC-27

以美規來講VSX-23TXH的性價比真的很優,尤其eBay上很多價錢買起來合台幣不到三萬元,
HiVi雜誌最近的評比日規的VSA-LX52也以領先的分數了下了榜首數次

中途也曾經看過較高階的前後分離機種,但最後都不敵我想試試PQLS的心情
單比音質和推力,pre-amp加個很強的後級,
外接後級不管是電源分離,使用更強大的電源,再來推力和品質,前後級訊號隔離本質上都勝過綜擴不少
一直以來都是AV綜擴上大家很推崇的一個組合

Pioneer高階機種搭配ICE power強調的就是綜擴但解決了上述一般普遍綜擴的劣勢
ICE Power數位放大的省電帶來的強大推力,
同樣一機但內部實際上配置完善的前後隔離
較低階機種更高級的電源輸入
所以Pioneer跟ICE Power合作後目前為止的旗艦機種當然也是這個概念的火車頭機種SC-LX90(SC-09TX)仍然是上述的方式
所以Pioneer並沒有推出前後級分離的AV綜擴

以下是我在別的討論串有人討論到新機種的差異也是很多人無法搞懂搭載ICE Power的機種除了上述優勢之外還有什麼特色:

1. DSP的性能 , SC-25的DSP是Dual core, 23TXH是digital core(應該就單核吧)
這代表整體處理的性能,包含環繞系統整體的運算,解碼的性能,
簡單來講同樣的音效規格例如DTS-HD
不一樣的DSP解出來為什麼高階機種比較棒,這部份的功勞佔不少成份

2. DA Chip不一樣,
VSX-23TXH = Wolfson WM8728 192 kHz / 24-bit DAC
SC-25 =         Wolfson WM8740 192 kHz / 24-bit DAC
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不同WM8740是目前評價最好的DAC之一
這部份直接影響到全面聲音的品質,噪訊比那類的,DAC的差異大概不需要做太多的解釋
有玩過DAC,電腦外加個DAC聽音樂差多少,有經驗的都知道這部份絕對不能小看

3. Full band phase control, 全頻段的相位校正功能只有SC-25以上的機種有
VSX-23TXH只有phase control
每一隻喇叭的不同頻段和各各喇叭之的反應速度都不盡相同
此功能的目的在於校正在減少之的差異,開啟之後聲音會更加的結實
如果你用的是聯合國喇叭效果會更好(所謂聯合國喇叭就是不同廠牌不同系列啦)

4. 如果你好奇SC-27又強了SC-25哪裡,他在貴什麼?他有了繼承旗艦機種SC-LX90(SC-09TX)才有的SRC chip
除了有PQLS的機種以及原有的jitter reduction功能之外,在所有的數位輸入訊號再加了SRC晶片的處理,是另外加一層改善Jitter的方式之一,也是SC-25上沒有的功能.
這個功能很得我心,好像買了旗艦機種一樣,愛聽SACD/CD透過數位訊號傳送的我在得知這項差異之後爽快開心的決定我就是要買SC-27而不買SC-25


上述的這些部份,都是買了VSX-23TXH(VSX-LX52)之後想升級也換不到的
所以我就從原本想要升級VSX-LX52直接決定衝更高一級的SC-27

最後是幾個重要的評價


聲音部份:

關於BD,

放一片小澤征爾與柏林愛樂的悲愴吧,這片聲音真的很棒,同樣是LPCM的情況下,開了PQLS之後的聲音變的更好聽了
至於非使用LPCM的訊源的BD,比如DTS-HD的能用PQLS嗎?如果您把BD的HDMI Audio輸出改成LPCM
BD Player便會將他把音效先內解成LPCM再送給擴大器,就仍然能達成PQLS
雜誌上的說法是聲音變的較細膩解析度好,而相較於bitstream的話,感覺激烈的部份"痛感消失了"
我個人相較的結果是,如果非LPCM的話,就像PS3一樣,乖乖交給擴大器解吧,別用PQLS了
當然因為我測試的是電影,我認為震態力和效果相較於Bitstream, 內解成LPCM再PQLS比較不適合電影尤其動作片的觀看
至於演唱會的話因為我手上沒有次世代音效的BD所以無從比較


關於SACD和CD的部份,真的讓我相當感動,一直以來我對兩聲道的要求不怎麼高,聲音也不太會形容
可以播就好了,所以原本的STR-DA5300ES聽的時候我也沒有太多不滿
但換上SC-27之後,
我終於聽出SACD更優美的音質,還有最重要的,解析力很高,不用太多的聲音就可以聽到很多以前聽不到的細節
而且很耐聽,SACD/CD一片接一片CD一片接一片,讓我想把我熟悉的片子都聽完,
在此Pioneer的Pure Direct的功能就變的非常好用,聲音變的厚且耐聽,
連我只聽台灣流行樂的女朋友,放一片Carol Kidd給她聽,我們就不知不覺得整片聽完,甚至在客廳午休入睡
問她好不好聽,她說好聽

整體而言這台綜擴給我幾個印象:
1. 後級搭配ICE Power的推力果然讓人感覺到很大,看電影都不會嫌音量不足,包圍感,推力都很好
2. Pioneer讓人推崇的強大細節解析力也讓我聽到了那早期聽高階耳機系統才聽的到的細節,我超級滿意這個部份
(STAX的007, AKG K501, DT880, HD650都曾經是我愛用的耳機之一)
3. 低音的控制結實,且節制,又蠻有爆發力,以前總是懷疑我低音沒調好,現在覺得很不錯
4. 可能我不夠挑,或許他真的不錯,但他播放音樂時使用的Pure Direct功能耐聽又舒服的音色,真的是我事前意想不到的部份
5. 剛開聲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你花錢換器材幹嘛,你根本聽不出來」但跑了一、兩天之後的變化,就變成了我上述的幾個印象,
很久沒有那種,器材需要run in那種漸漸進步讓人驚奇的感覺了


歡迎大家幫我加分以及加入討論!

[ 本帖最後由 Mega 於 2009-9-26 08:41 編輯 ]

kdjung99 發表於 2009-9-25 20:34:43

感謝大大的分享

原本在LX-52 LX72抉擇的我 因為大大的文章 終於了解自己的需要

現在就等LX72上市 希望定價不要高於LX-71太多

P.S大大LX52跟LX72的DAC好像寫反了

Mega 發表於 2009-9-26 08:38:46

還真的寫反了

感謝您的告知

我當初有偷問過代理商他有告訴我大概的上市日期

價格部份其實以美規來講這一代是比上一代便宜的

日本的話價格是一樣

不過很奇怪的是在台灣LX52比LX51還要貴...

希上LX72和82不要這樣

JANG4337 發表於 2009-9-26 17:02:13

感謝大大的開箱分享文,看完有心動想敗家購入 LX-82 (等上市)。

TU6222 發表於 2009-9-26 23:12:47

我要等LX72
希望要有7.1輸入

kdjung99 發表於 2009-9-27 00:13:00

可以請問下大大購入的價格嗎

我已經確定LX72比LX71貴

定價比照LX52跟LX51的價差

差很多的話也來考慮美規好了

[ 本帖最後由 kdjung99 於 2009-9-27 00:15 編輯 ]

Mega 發表於 2009-9-27 01:49:27

價錢還是不要公開討論好了, 不過美規的價錢真的很棒就是了

因為SC-25有
所以LX72一定也有7.1 analog in的

cwcc8888 發表於 2009-10-3 15:08:43

這價錢講沒差
一直不認同國內的高定價手法
這台如果請代購買進來 5萬5以內含連運費 也不會被扣稅
(PS要找對代購 有的代購賺很大)

Mega 發表於 2009-10-3 16:34:09

同意您的說法
嗯真的比代理的便宜很多
也很早可以享受到
大概就是55k含運的價錢沒有錯

要花點時間找對代購和賣家
萬一自己去美國抱的話就不用50k了,不過很重就是了

kdjung99 發表於 2009-10-17 23:52:00

Mega大大請問你自動校正後音量都開到多少

我要開到-10db才有我sony DB1070 開35的音量耶

雖然我事後有去手動校正MCACC的各喇叭分貝

情況有改善

MCACC把我喇叭分貝都調到-10....

Mega 發表於 2009-10-18 12:02:21

有可能相位真的要對一下,自己拿電池試一下好了

我以前用5300ES還常常調到-5也覺得不夠

但現在-20很多就很夠用了

但我現在發現我好像那時候相位根本就是反的

david_hu 發表於 2009-12-18 13:20:14

原帖由 Mega 於 2009-10-18 12:02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有可能相位真的要對一下,自己拿電池試一下好了

我以前用5300ES還常常調到-5也覺得不夠

但現在-20很多就很夠用了

但我現在發現我好像那時候相位根本就是反的 ...

請問Mega大大
可以詳細說明相位如何對嗎?
因為我的5300es也是調到-5也覺得不夠

Mega 發表於 2009-12-18 15:18:11

看這篇好了
http://www.hd.club.tw/thread-28540-1-2.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開箱文】PQLS點燈之路 - Pioneer 2009 美規最新 Elite AV receiver SC-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