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編輯部 發表於 2024-8-5 12:55:22

2024/8/3精研主辦之「THX系統建構理論淺談與實踐心得分享」講座活動紀實

本文最後由 daniel0810 於 2024-8-5 03:21 PM 編輯

2024/8/3精研主辦之「THX系統建構理論淺談與實踐心得分享」講座活動紀實


精研論壇自成立以來,從劇院專用電腦HTPC及3D影像製作播放開始,直至現在的ATMOS音樂播放、8K影像、最新聲學科技到MicroLED技術研討,討論的內容多為走在最前端的影像製作與播放、劇院系統,故此有廣大的多聲道/劇院玩家好朋友們在論壇中踴躍互動。


日前為了讓多聲道/劇院玩家們一探目前業界最常用來衡量劇院系統的認證「THX」之內容及與劇院建構實務,精研特邀擁有THX最高認證THX HAA Advanced integrator Certification高階整合認證(HT3)的黃文鵬先生進行講論。


黃先生身為國內CF名導演,Sony電視及華碩筆電手機廣告片都出於其手。但在音響產業,更是國內電池線電第一把交椅,目前已行銷世界的EAhibrid發燒線性電源的CEO。




當初黃先生為了更深入了解多聲道設置,取得THX最高認證證書。THX認證共分為「HT ADVISOR 顧問」(最新改為HT1)、「HT INTEGRATOR系統整合規劃師」(最新改為HT2)及「HT ADVANCED INTEGRATOR高階系統整合規劃師」(最新改為HT3)三個等級。黃先生分享到了最高的第三個等級,考題不只是申論,更有複雜的計算題,要過關可不容易。


考題範例分享


因其專業不只經常進出國內外最頂尖的專業錄音室,更有在國內主責建置多座多聲道錄音室的經驗,理論與實務兼備。精研論壇特別邀請黃先生來到甫安裝145寸MicroLED完成之35號精研小劇院舉辦講座由THX認證出發,分享他的心得。


消息一出報名立刻滿額,來賓皆是業界專家及資深發燒劇院玩家,精研論壇也特邀JL杜比ATMOS認證錄音室的資深杜比混音師林尚伯老師至現場以專業製作者身分出席提供器材及電影和ATMOS多聲道音樂來自第一線製作端的寶貴實務經驗與意見。


當場出席還有國內知名評測網站「Hi-AV」總編廖斐森


音寶Focal大稻埕形象館店長Adam Peng也一同共襄盛舉


日前其精心架構出來的Storm Audio風暴EVO AoIP/ATC超級家庭多聲道系統才被新視聽雜誌劉漢盛總編封為「台灣第一狂」的詹大哥也到場聆聽


講座研討內容小記與小編重點提示:
從THX認證課程中的揚聲器擺位開始。先提出THX系統設置的基本要求:


1. 全部都要一樣的揚聲器,同樣廠牌與型號
2. THX要求空間必須進行足夠吸音、駐波降噪處理及房間底噪控制
3. 量測在聆聽範圍內必須進行多點測量,工具精度和準度要到位,在聆聽位上標準音壓至少需要在75dB
4. 揚聲器須距離牆面2公尺以上


接下來講師特別提及揚聲器背牆距離與因SBIR被抵銷之各頻段的關係探討。黃先生建議為了能完整展現40Hz以上頻段,揚聲器背牆應至少兩公尺;若必須貼近牆面放置揚聲器,如一般劇院玩家的擺放方式,則系統中必須有超低音加入。


繼續談SBIR,談到SBIR並非只是單一牆面的議題,其實側牆反射面可能會造成與主牆面不同的頻段抵銷結果。


黃先生也不斷透過實作案例研討THX設置之理論與聆聽環境建構之間的衝突與妥協,也帶出數位聲學處理DRC及DSP及與現場來賓討論其優缺點。黃先生也在先前實際聽過風暴處理器調整過後的系統後,肯定風暴處理器對於SBIR和駐波降噪處理的成效。




論及環境,黃先生也針對空間處理的聲學材料的結構、用途及適用功能定義提出說明

THX認為一般升學材料應達成的目標:

[*]吸音:吸收聲音減少房間內聲波反射,吸收頻段越低所需聲學材料越厚
[*]擴散:將聲波打散,讓房間內聲音更加均衡
[*]反射:增加音場包覆性和空間感

關於揚聲器設置的理論實務,黃先生也特別談及THX的超低音設定建議(下圖中黑色方塊)並提出在實務上設置時的經驗。


同樣也是擺位相關議題,現場也提及「中央聲道」當初的設計是為了「擴大聆聽甜蜜點」,THX認證理論中央聲道必須是與左右聲道相同的揚聲器,黃先生認為若是中央聲道設置條件無法被滿足,例如設置高度不理想或是揚聲器型號不一致,為了聲音的一致性與音場的自然銜接,與不如直接省去左右揚聲器擔任「虛擬中置」會更理想。現場引發來賓們的熱烈討論。


現場主持人丹尼爾就這個議題也介紹了風暴處理器為因應玩家中置聲道設置的難處而於最近釋出韌體中「Center Shift」中央聲道提升的功能。風暴工程團隊利用Auro 3D的揚聲器設置優勢,將一般物件導向聲音格式不太使用的"前上中"揚聲器(例如Dolby Atmos完全沒有"前上中"的聲道資訊)指定為與中置協同作用以達成中央聲道提升的對象。一方面這是前方"高度"的確實聚焦設定,對於其他聲道執行空間物件的定位完全沒有影響。二來發燒玩家無須在左右揚聲器的選擇上妥協,如果可能,僅需"前上中"揚聲器挑選與中置揚聲器同系列的揚聲器即可。


講座過程中黃先生也提出THX認證內容對於「音質」的評定標準:


[*]清晰度:對白、細節與微訊號
[*]聚焦:音像與定位
[*]沉浸感:音場銜接、物件位移軌跡、空間感
[*]反應:頻段完整性、目標曲線表現
[*]動態:正確音壓、環境底噪抑制
[*]一致性:聆聽區各座位的聽感

黃先生以THX規範理論出發,針對玩家經常存在迷思的名詞提出解釋與釐清。首先現場就在電影及多聲道混音時針對LFE(Low Frequency Effect低頻"效果")的定義與操作,及其與超低音揚聲器之間的關係與需要面對電影及音樂發行商規範的林尚伯老師一同專業開講。強調LFE乃混音師刻意將「80Hz以下頻段以原內容刻意加乘之"效果"聲道」,此聲道即使取消也並不影響其他獨立聲道聲音的完整性。玩家可以依自己的口味或是一句播放素材調整LFE"效果"聲道的量。


例如玩家經常提到的「動態」。黃先生強調應正名為「動態範圍」,是作品中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差距,類似影像論述中「對比度」的概念。但是聲音的動態範圍大或小卻不等於實際聽感上的優與劣。動態範圍大的作品可能聽起來斯文,但是動態範圍小的作品卻也可能聽起來非常刺激過癮。講者甚至提出幾首耳熟能詳作品的波型表與現場來賓分享。


提到釋疑,在主持人丹尼爾的要求下,身為台灣電池供電線性電源第一把交椅的黃先生特別針對「數位訊號」的「類比特性」進行講論。席間解釋數位訊號傳輸的原理,從而介紹音響系統中「時鐘」的作用與種類及優質電源,甚至隔絕震動對於數位系統的重要性。
(現場眾多聲道劇院玩家藉此也更加體會風暴EVO AoIP處理器除了能更換DAC,以加入AoIP允許之外部「時鐘」、時鐘加疊與主時鐘指定來達成更完美的數位訊號傳輸之妙用與苦心)


期待後續…
結合最好的場地,理論與實務兼備,最紮實的簡講內容及現場具備豐富劇院調整經驗的老手們一同腦力激盪,講座活動圓滿成功,賓主盡歡,從下午一點到五點四個小時的講座完全沒有冷場,討論熱烈教學相長,即使時間到了卻仍欲罷不能。


期待2024 TAA圓山音響展時,有機會再邀請黃先生在精研/漢怡550展房與各位熱愛劇院的好朋友們研討交流!






daniel0810 發表於 2024-8-5 13:00:14

很驚喜,主講人提到許多的聲學問題都是DIRAC ART針對要解決的課題~~~

目前的實作經驗也確認ART在低頻管理、駐波消除及SBIR處理的卓著成效。衷心希望風暴/ART能繼續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wall1224 發表於 2025-1-13 02:42:41

Search Sexy Girls from your city for night

daniel0810 ??? 2024-8-5 01:00 PM
???,??????????????DIRAC ART????????~~~

??????????ART????? ...

主题:约会技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8/3精研主辦之「THX系統建構理論淺談與實踐心得分享」講座活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