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leechi 發表於 2009-12-15 17:30:52

7.1系統或bi-amp

對前置喇叭有兩組輸入可以使用bi-amp。但部擴大機使用bi-amp 就最多只可以使用5.1系統,因為後環繞輸出要改做前置bi-amp。

聽說bi-amp聲音會比較好,但7.1系統聲效就多些(如doby prologic II)。究竟我怎樣取捨 ?

paneraiben 發表於 2009-12-15 21:18:12

AV系統要使用bi-amp還需要考慮喇叭阻抗的問題,如果阻抗太低的話,小心擴大機會燒掉的

TC095 發表於 2009-12-15 21:48:18

小弟就是使用DENON 1909 Bi-AMP再推B&W DM601S3比較起來真的與標準推法差很多,不過說真的光目前BD有7.1的片子簡直是少到可憐50分之1吧!!L-)

PROVA 發表於 2009-12-16 19:00:02

這個問題已經讓我猶豫了兩年了,本來都是bi_amp沒有7.1系統心裡總是癢癢的不痛快,上個星期六花了我十二個鐘頭重新拉線,架設了7.1系統,星期天使用了一些測試片聽了兩個鐘頭之後非常後悔,再花四個鐘頭改回原來的bi_amp,這個問題讓我白忙兩天只求到一個答案:還是bi_amp好,最大的安慰是:還好當初選的是有bi_amp的擴大機,現在腦袋一個構想:現在中置也該要有bi_amp才過癮

TC095 發表於 2009-12-20 21:36:18

樓上的大大...小弟也是用過Bi-AMP後就愛不釋手了=P~不過話說...與其多聲道還真的不如把喇叭給推好比較實在...且真的是一推見效與之前的標準推法比較下顯而易見..鼓掌=

suileechi 發表於 2009-12-21 12:15:58

各位的意見明白了, 都係bi-amp好.

謝謝, 各位.

jkdoir 發表於 2009-12-24 14:07:45

我剛入手2400ES
現在先用5.1推BA

可是我一直搞不懂 為何不設計主聲道AB兩組
拿一組去推BA AB兩組實在沒有意義(難道AB共用功率!?)

ivory 發表於 2009-12-24 15:30:23

原帖由 paneraiben 於 2009-12-15 21:18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AV系統要使用bi-amp還需要考慮喇叭阻抗的問題,如果阻抗太低的話,小心擴大機會燒掉的
請問一下,Bi-AMP之後,擴大機看到的阻抗不是比原本看到用跳線連接的還高嗎?

原本用跳線連接的是並聯...並聯後的阻抗應比原本單獨的任一阻抗都還要低...

TC095 發表於 2009-12-24 19:54:00

原帖由 jkdoir 於 2009-12-24 14:07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我剛入手2400ES
現在先用5.1推BA

可是我一直搞不懂 為何不設計主聲道AB兩組
拿一組去推BA AB兩組實在沒有意義(難道AB共用功率!?)

大大..您說對了..以1909這台擴大機來說他每聲道90瓦8歐姆...但主聲道A.B組是共用90瓦的..如果您使用A.B組分別去接喇叭Bi-AMP的話是90瓦除以2所以主喇叭<高音會是40瓦><中低音40瓦>

TC095 發表於 2009-12-24 20:08:17

原帖由 ivory 於 2009-12-24 15:3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請問一下,Bi-AMP之後,擴大機看到的阻抗不是比原本看到用跳線連接的還高嗎?

原本用跳線連接的是並聯...並聯後的阻抗應比原本單獨的任一阻抗都還要低... ...
一搬來說...喇叭如果後方有兩組端子可以接..那代表喇叭可以用Bi-AMP & Bi-Wire的方式來分別推<高音><中低音>.....這種喇叭在標準接法之下..跳接線<未拆除>情況下是以喇叭內部分音器去分配功率至各個單體,如高音分幾%中低音幾%,但如果跳接線拆除後以Bi-Wire方式接線則是主以主聲道A+B組來接喇叭的兩組端子這樣就是主聲道的瓦數除以二來各別供應喇叭的兩組端子所接的單體,Bi-Amp則是比Bi-Wire更好但原理相同...他是應用兩組(一般是主喇叭+第6-7聲道)共4聲道的全功率去推主喇叭的兩組端子,這樣當然單體所得到的功率會比標準接法與Bi-Wire接法更充足

jkdoir 發表於 2009-12-25 10:20:00

所以說效果表現的排名應該是

1.bi-amp
2.bw?
3.一般接法跳線?

像我現在用古力奇中置 也有雙街頭
可是我們機器沒有辦法bi-amp中置吧!?

感覺古力奇中置跟我的polk主聲道 不太合>_<

TC095 發表於 2009-12-26 16:02:15

小弟上述這種單機Bi-AMP的接法一般只有主聲道可以用,其他的聲道依然是用標準推法

ivory 發表於 2009-12-26 16:50:38

原帖由 jkdoir 於 2009-12-25 10:2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說效果表現的排名應該是

1.bi-amp
2.bw?
3.一般接法跳線?

像我現在用古力奇中置 也有雙街頭
可是我們機器沒有辦法bi-amp中置吧!?

感覺古力奇中置跟我的polk主聲道 不太合>_ ...
中置要Bi-AMP也可以啦..要用外接的後級...
用好的後級推Bi-Wire,也是可以贏過不好的bi-amp...
另外,Bi-Wire跟跳線的方式,不一定那個比較好,個人口味及線材搭配上的不同...

jkdoir 發表於 2009-12-27 11:45:23

我現在好奇的是 如果2400ES設成5.1 啟動BA功能
他的前級輸出的後環繞 就是少掉的兩聲道
會有信號輸出嗎?
如果有 我就可以加一台小後級 去推回我失去的兩聲道>_<
但是 真有這麼爽的事嗎!?
最大的問題在於 設定5.1模式才能使用BA
設成7.1 就沒有BA可以開啟
這樣解碼一定沒有辦法出現7.1
所以前級輸出的那兩個聲道一定沒有訊號!?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因為我現在也陷入BA與7.1的困惑中

TC095 發表於 2009-12-27 19:07:14

回樓上的大大...解碼設定已經變成5.1當然不會有7.1的訊號,但BA好還是7.1好見人見智...BA的特性是掠過喇叭內部的分音器由擴大機去決定揚聲器單體的推力...但是分音器所分配的好還是擴大機去分配的好沒有一定..聲音這東西很主觀只是現在擴大機多一項BA模式可以供玩家調音選擇罷了,如果以小弟的DENON 2309來推B&W601S3來說....預設值每聲道是100W但小弟認為這樣的推力雖推的動但不見的推的好..所以小弟比較喜歡使用BA法去推..當然推力上會好很多,但另外假如我的擴大機是DENON 4310呢??他的預設推力我相信要推這對喇叭相當輕鬆搞不好反而不用BA而交由喇叭內部的分音器去決定推力分配反而較好.....

一支喇叭的音色除了單體本身的特性外最重要的就是本身的分音器去分配推力給單體去調節出獨特的喇叭特性.....使用BA反而會去掉這方面的特色

[ 本帖最後由 TC095 於 2009-12-27 19:11 編輯 ]

jc1976 發表於 2010-2-5 13:04:14

請問一下我的擴大機是2400ES, 主聲道的阻抗是4歐姆最大功率200W, 如果接bi-amp的話擴大機會不會有電流太大燒毀的危險?

bulky0726 發表於 2010-2-8 12:39:01

unless you have a very large home, and enjoy sound effect more than better sounding, or else you should go for bi-amp instead of 7.1

kuen1972 發表於 2010-2-8 16:05:17

一搬Bi-Amp應該要搭配有Bi-Wire端子的喇叭吧???
我覺得與其關注在Bi-Amp的功能
還不如選擇有Pre-Out功能的擴大機
接了後級效果更佳的明顯

=期待=

bulky0726 發表於 2010-2-8 16:17:01

Haha, I am using tube 300B amp to push vocal while EL34 for base.This is the beauty of bi-amp

cnnd 發表於 2014-3-5 00:15:17

ivory 發表於 2009-12-26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置要Bi-AMP也可以啦..要用外接的後級...
用好的後級推Bi-Wire,也是可以贏過不好的bi-amp...
另外,Bi-W ...

原本也以為我的tx-nr5008九聲道搭配五支喇叭
前面三支可以bi-AMP
沒想到只有左右可以bi-AMP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7.1系統或bi-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