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el 發表於 2011-1-12 14:11:53

終於還是克服了困難
有新一集續集會誕生
有沒有3D對我而言都不重要
劇情引人入勝比較實際

haozongf 發表於 2011-1-12 15:42:14

米高梅电影公司持续的预算紧张,下一部007的推出时间也一拖再拖了

lin11105 發表於 2011-1-12 19:47:08

實在是不喜歡看3d電影,畫面太暗了
還是喜歡原本的2d

hd7674 發表於 2011-1-12 22:10:29

對於007系列,一直很喜歡,但現換這主角,就很少看

jeryhuang1216 發表於 2011-1-12 22:30:40

期待最新的 007電影...
也希望不要有了3D效果而忘了劇情深度~

IVANSHAN 發表於 2011-1-13 22:11:13

007第23集今年開拍,明年11月9日上片的消息,今天的蘋果日報與聯合報都有見報,中國時報的影劇版則獨漏,豬油不知道有沒有登(我不看這家的報紙,紙版與網路版都不看)。

兩報刊登的內容,重點大概都有提到,兩報不約而同都提到了男主角丹尼爾克雷格的緋聞女友瑞秋懷茲,不過,蘋果說外傳她將飾演壞人,聯合報則說外傳她可能是這集的龐德女郎。關於她可能飾演壞人的部份,這是去年3月國外網站傳出的消息,當時有多家媒體跟進報導(詳見第二頁26樓本人的發言)。

我必須指出一點,這個傳聞是在暫緩籌拍之前傳出,而這個暫緩籌拍事實上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去年4月,EON製片公司的兩位負責人Michael G. Wilson與Barbara Broccoli,因為米高梅財務的持續危機無法獲得解決,而自行作出決定。Deadline的新聞裡有提到一件事,導演山姆曼德斯在米高梅處理財務危機的這一年中,他在第23集007電影籌拍小組的職務其實是顧問而不是導演,因為顧問費比較便宜,米高梅沒有錢可以給EON,只好用這個方法暫時把人留住。而當時的米高梅已經經過了數次的拍賣失利,因為米高梅的債務高達三十幾億美元、接近40億美元,而在幾次拍賣中,出價最高的華納只願意付15億美元。所以,去年暑假米高梅只好無奈宣佈停拍。

受到米高梅財務危機影響的,還包括原任編劇Peter Morgan,而Morgan是前年(2009年,量子危機是在2008年11月上片的,所以2009年就已經在計劃續集,也是第23集)就已經決定的主要編劇人選。最近兩集007一直採取的編劇模式是,Neal Purvis與Robert Wade負責實際撰寫劇本,但是劇本的內容則會有一個主要編劇來掌控,皇家夜總會與量子危機的主要編劇是Paul Haggis(衝擊效應、登峰造極),Morgan前年接手後,就曾傳出他透過英國駐阿富汗大使館找資料,當時就傳言第23集007的故事可能會牽涉到阿富汗,有可能會把美軍攻阿富汗的情節融入劇情之中。而現在公佈的主要編劇人選變成了John Logan(神鬼戰士),顯然Morgan不耐久候(米高梅財務危機拖了快一年)而求去,所以主要編劇換人接手。

再回頭看懷茲可能演壞人的傳聞,是在停止籌拍前傳出,007復拍以後,一切應該全部從頭來過,連編劇都已經換人了,故事有可能重編,重編後的故事不一定適合懷茲來演壞人。而去年底懷茲與愛人同志分手,與克雷格的緋聞跟著傳出,到007第23集復拍,懷茲的新聞跟著搭新聞的便車(國內外新聞的炒作模式大同小異),但是國外的傳聞多半都是指向她可能會是第23集的龐德女郎,可能飾演壞人的傳聞,國外反而沒有人再提。至於聯合報提到的麥可辛可能飾演大反派一事,那更是至少一年前的舊聞了,這個傳聞是在2009年上半年傳出,當時也只是傳說雙方正在洽談,連劇本都還沒個影,Morgan甚至可能還沒有被聘任當編劇。我個人是很欣賞麥可辛,也很喜歡懷茲,兩人中隨便哪一個人來飾演壞人都很好,但是現實的情況必須要考慮,米高梅長達一年多的財務危機,使很多的人事變遷。

至於茱蒂丹契是否再度飾演007的上司M,我個人是比較存疑的。首先,高齡76歲的她,已經確定加入克林伊斯威特今年會開拍的胡佛傳記電影,目前這部電影仍在持續進行選角工作,不太清楚開拍的時間,很有可能會與007撞期。而前兩年就已經傳出,丹契本人不太想再繼續演這個角色。這兩個因素加起來,使她續攤的可能出現變數。所以,我不知道蘋果報導指出『她表示:「我們會在春天開工。」』是哪兒來的,以及她是什麼時候說的。而聯合報報導:『演「M夫人」的茱蒂丹契早已表示她很樂於歸隊』,這個「早」已表示是什麼時候表示的、多早前表示的,我很懷疑,如果是在一年前,那變數太多了。經過米高梅長達一年多的財務危機,導演與男主角還留下來,在好萊塢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popo 發表於 2011-1-31 08:28:38

007 2則關於角色選定的報導,

1.稍早茱蒂丹契以確認將繼續擔任M夫人了

2.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則會擔任新一集中的重要角色

deadline有更詳細關於007最新一集的消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觀看!!
Javier Bardem Offered Big Bond #23 Role; MGM Leveraging 007 Distribution With Co-Financing Deal To Improve Its Cash Flow: Jockeying Studios "Increasingly Frustrated"

IVANSHAN 發表於 2011-1-31 22:12:25

兩年前以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一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今年又以Biutiful一片提名最佳男主角獎的Javier Bardem,傳出獲邀演出尚未訂名的第23集007電影。邀請他演出的角色雖然保密,但是根據007電影的傳統,應該是壞人的角色。Bardem最近是熱門大片的熱門主角人選,史帝芬金的小說The Dark Tower,預定由導演Ron Howard拍成三部曲,男主角人選也是鎖定Ron Howard。而如果他確定接演,將是繼Christopher Walken之後,第二位得過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演員,在007電影中飾演壞人。而Walken演的是1985年第14集雷霆殺機(A View to a Kill),他獲獎的電影則是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今天有三則新聞與007電影有關,Javier Bardem獲邀演出是Deadline的獨家新聞,而在這則獨家新聞中還提到了一件事,就是第23集007電影的全世界發行權以及家用DVD與藍光的發行權利。米高梅為了讓後破產程序(post-bankruptcy)期間的現金流動效率加快,考慮將第23集007電影的相關權利,與米高梅旗下一些電影(a number of films,也就是不止一部電影)的共同財務(co-finance)綁在一起。

我想這個意思就是取得第23集007電影的發行權,也必須協助米高梅其他電影的財務運作。感覺很像台灣的熱門八點檔連續劇在賣廣告時,廣告商還必須搭配購買其他較冷門節目的廣告。而Deadline的新聞裡還提到,Sony、福斯、派拉蒙與華納等四家好萊塢大公司,對於米高梅這種聰明手法感到很挫折。現在就看這幾家公司準備怎麼玩這場遊戲。

與007電影有關的另外一則新聞,就讓人覺得惋惜。曾經為12集007電影負責配樂工作的好萊塢配樂大師John Barry,因為心臟病在紐約病逝,享年77歲。根據IMDB的資料顯示,他在60、70以及80年代共為12部007電影配樂,也就是說,在前16集007電影中,他只有第八集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第10集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 Me)、第12集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以及第16集殺人執照(Licence to Kill)等四部沒有參與。除了007電影之外,他其他知名的配樂作品還包括: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獅子與我(Born Free)以及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等四部電影,這四部電影也讓他各獲一座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配樂獎。

以下是Deadline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1/01/javier-bardem-offered-big-bond-role-as-mgm-leveraging-007-distribution-with-co-financing-deal-to-improve-its-cash-flow-jockeying-studios-increasingly-frustrated/#more-100823

http://www.deadline.com/2011/01/r-i-p-john-barry/#more-102013

IVANSHAN 發表於 2011-2-2 14:49:26

日前傳出獲邀演出尚未訂名的第23集007電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Javier Bardem,在接受洛杉磯時報的部落格The Envelope記者Glenn Whipp訪問,證實了這項傳聞。

在專訪中他雖然表示尚未答應這項邀約,但是從記者提到這件事時,掛在Bardem臉上的笑臉判斷,他接演的機率應該很高,至少他對這項提議是採取開放態度。他口頭上說要看過劇本後才能決定,但是他也說:「我是龐德電影的超級粉絲,(I'm a huge fan of the James Bond saga,)」Bardem繼續說:「當我還小時,我與我的父親一起去戲院看康納萊先生飾演的詹姆斯龐德。這個世界上有誰會想到我會出現在其中一部電影中?(When I was little, I went watching Mr. Connery doing James Bond with my father. Who in the world would think I'd be in one of those movies?)」

以下是洛杉磯時報這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latimesblogs.latimes.com/awards/2011/02/the-new-bond-villain-javier-bardem-is-intrigued.html

IVANSHAN 發表於 2011-2-4 15:05:50

佛地魔要到007的世界來使壞?這是Collider轉載自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新聞。

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佛地魔的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傳出正在洽談演出第23集007電影中的一個極度複雜(extreme complexity)的角色。這是根據每日郵報的記者聽到的說法,消息來源指出「這個角色極度複雜,只有一個演員有能力與技巧來駕馭這個角色,而范恩斯的名字是名單上的首選(the part is one of extreme complexity and only an actor of great ability and dexterity can take it on — and Ralph’s name is top of our list)。」

在每日郵報的報導中指出,第23集007電影的導演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私下與范恩斯是好友,但是雙方的洽談目前仍在討論階段。據說,曼德斯告訴范恩斯,希望他演出的角色是一個黑暗複雜(darkly complex)的角色。

在報導中還提到,正在與范恩斯接洽演出的角色,與日前傳出希望由Javier Bardem飾演的角色不同。而且,另外還有兩個主要的名字被提及,要飾演片中其他的角色。其中,金像獎影帝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的名字曾經被提到,但是他已經接演了李察三世(Richard III)的舞台劇,這齣戲將在6月18日開始演出。

以下是Daily Mail以及Collider轉載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Daily Mail的網頁在進入後,必須往下捲才會看到相關內容)

http://www.dailymail.co.uk/tvshowbiz/article-1353511/Well-sizzling-summer-Miss-Strallen-new-stage-version-Top-Hat.html

http://collider.com/ralph-fiennes-bond-23/74566/#more-74566

IVANSHAN 發表於 2011-2-9 00:31:10

今天的Deadline又有關於007第23集電影的消息,這一次的消息內容,與這部電影的全世界發行權有關。Deadline的新聞內容指出,Sony已經接近取得007第23集的發行權,這個權利的範圍甚至可能擴展至007第23集以後的系列電影,但是爭奪戰尚未完全底定,一直在follow相關新聞的Deadline,發稿記者連續兩次更新(update)這一則獨家新聞的內容,整個內容相當有趣,由於內容牽涉到財經專業,本人的財經常識有限,如果有懂相關財經法律以及運作的朋友發現本人發言內容有錯,歡迎隨時發言指教。

首先,我必須先更正本人在第二頁29樓的發言內容,當時也是Deadline的獨家新聞,當時本人的發言內容是「米高梅為了讓後破產程序(post-bankruptcy)期間的現金流動效率加快,考慮將第23集007電影的相關權利,與米高梅旗下一些電影(a number of films,也就是不止一部電影)的共同財務(co-finance)綁在一起。」而今天的新聞則讓我發現,我誤解了共同財務的對象,這個對象不單是指米高梅旗下的電影,還包括得標公司旗下的電影,連已經開拍的電影都可以。

可能有人看不懂,我在這裡先舉出Deadline第二次更新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再作解釋,大家應該就可以看懂米高梅在打什麼算盤。Deadline第二次更新的內容指出,現在正在拍攝中的美國重拍版的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Sony的兩位總裁Amy Pascal與Michael Lynton,同意讓米高梅一起分擔這部Sony本來視為年底大片的共同財務(co-finance)。如此一來,米高梅可以有很久沒有的財政收入(revenue),也可以加速重組中的電影公司的現金流動(cash flow),所以帳冊會比較好看(so the books look better),更多的拍片資金就可望跟著來(帳面數字好看,銀行大概比較願意給錢)。而Deadline的新聞並指出,米高梅的現任管理人Gary Barber與Roger Birnbaum,他們在經營Spyglass製片公司時,就是這樣子操作財務。他們投資尚未開拍的電影,這些電影包括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星際爭霸戰(Star Trek)以及尚未開拍的續集。

如果還是有人看不懂,我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形容,就是Sony讓米高梅在已經開拍的電影中插股。也就是本來是Sony一個人花錢(拍片)一個人賺,現在,Sony讓米高梅分一杯羹,以取得第23集007電影,甚至是以後的007電影的發行權。而龍紋身的女孩應該只是第一部以這種方式合作的電影,日後還會有,因為Deadline兩次的獨家新聞內容都提到了a number of films,也就是不止一部電影。Deadline今天的獨家新聞在尚未更新時,內文就提到Sony已經找到一部電影,讓米高梅分擔這部電影的共同財務。在Deadline第二次更新內容時,則具體指出這部電影是龍紋身的女孩。

而Sony這樣子作划算嗎?很難說,因為根據Deadline第一次update的新聞內容,他們聽說派拉蒙已經放棄爭取第23集007電影的發行權,因為米高梅堅持只同意給低於8%的發行費用,派拉蒙不但嫌少,也不願意讓米高梅在自家電影中插股。而8%這個數字,應該是指電影上片後利潤的8%以下。也就是說,得標的電影公司除了只能拿不到8%的利潤作為發行費用,還必須付出高額的宣傳費與發行費用,以及讓米高梅分享特定旗下電影的權利。派拉蒙應該是撥過算盤精算過了,認為不划算才放棄。現在,還不知道福斯與華納會怎麼盤算這筆生意,難不成要求福斯把阿凡達第二集與第三集拿出來,讓米高梅負擔共同財務?柯麥隆先生肯嗎?米高梅負擔的起嗎?柯麥隆先生拍起電影,可是不把錢當一回事的。Deadline的新聞裡再次提到,Sony、福斯、派拉蒙與華納等四家好萊塢大公司,都對於米高梅這種聰明手法感到很挫折。

Deadline的這則新聞中還提到一件秘辛,那就是Sony的兩位總裁Pascal與Lynton原來不止與米高梅的新經營高層打交道,還一直與Eon製片公司,也就是23部007的製片公司,擁有007電影的50%權利的Eon製片公司的兩位高層Barbara Broccoli與Michael Wilson,不單是私人關係,也包括公事上的往來都有很好的互動。當初男主角從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轉換到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的這段過程,Pascal與Lynton的介入甚深,當初克雷格在名單上並不被看好,但是Pascal支持克雷格,後來也由克雷格出線飾演龐德。而當初在發行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時,Sony在全世界耗費巨資推薦克雷格,對於007電影再度站穩腳步也是有功勞的。而米高梅的破產,也據說是由Sony幕後推動(米高梅的財務問題若未獲解決,007電影就完全動彈不得,沒有錢入帳的電影公司要拿什麼拍片?)。所以,如果Sony取得第23集007電影,甚至是以後的007電影的全世界發行權,Eon也是樂觀其成。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獨家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若Deadline再有更新內容,本人會在本討論串中補充說明)

http://www.deadline.com/2011/02/sony-about-to-recapture-james-bond-23-mgm-leverages-007-for-co-finance-deal/#more-104362

IVANSHAN 發表於 2011-2-9 14:45:45

關於007第23集電影的發行權爭奪戰,Deadline雖然沒有繼續在新聞內容更新,但是Variety與洛杉磯時報倒是分別有進一步的報導,報導中提到了一些Deadline的新聞沒有提到的細節,並相當程度證實了Deadline的報導內容(我想,這三家媒體的消息來源應該不會是同一人或同一組人,如果三家媒體在某些內容上口徑一致,基本上就可以視為是對於那些內容的證實)。

在Variety的報導中進一步指出,Sony大概是最後的贏家,福斯、派拉蒙與華納等三家好萊塢大公司都已經放棄與米高梅的協商,不再陪米高梅玩下去。但是,整個交易尚未完全底定,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Variety的記者,指Sony與米高梅雙方仍在對最後的合約內容進行修訂,合約內容將包括米高梅旗下電影的全世界發行,以及未來可能的共同財務(co-financing,或者應該譯為共同投資)電影(原文是films,請注意後面加了s,也就是將不會只有一部電影)。

在Variety的報導中也未指名地提到了Deadline昨天的報導內容,認為Sony將會投資(文中用的是共同財務co-financed,但是應該就是指投資)007第23集,以及重拍版的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這裡就應該是指與米高梅共同負擔財務,也就是共同投資)。洛杉磯時報的報導還補上了另外一部Sony今年8月上片的暑假檔大片The Smurfs,可能也是米高梅共同投資的對象。另外,整個發行合約應該也會包括兩部米高梅已經完成的電影,重拍版的天狐入侵(Red Dawn,本片原訂去年11月上片,因為米高梅財務危機,上片遙遙無期,男主角則是雷神索爾的男主角Chris Hemsworth)與Cabin in the Woods(科洛佛檔案導演Drew Goddard執導,並與Joss Whedon,也就是超人聯盟的編導聯合編劇)兩片,以及米高梅旗下4000部電影庫的DVD與數位銷售(digital sales)。

Variety的新聞中也提到了,米高梅與福斯從2006年開始的DVD發行合約(當然包括藍光),則將在今年稍後到期。這個部份Variety只寫到這裡,應該就是指未來米高梅的DVD與藍光碟,都將會由Sony負責全世界的發行。Variety的新聞雖然沒有說明福斯退出的原因,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則指出,米高梅希望說服福斯更新DVD發行合約,但是洛杉磯時報的消息來源指稱,沒有007電影的合約,福斯沒有興趣再作更新與繼續。所以,福斯退出的原因應該也很明顯了,一切都是為了007電影。

Variety的報導中指出,米高梅已經在去年12月21日,從破產前期程序(pre-packaged bankruptcy)中獲得了5億美元現金挹注,這是從米高梅高達40億美元的債權交換來的。因而米高梅的現任經營者Gary Barber與Roger Birnbaum,在最近幾個星期分別與Sony、福斯、派拉蒙與華納等四家好萊塢大公司展開協商,但是派拉蒙與華納這個星期決定退出,不再繼續與米高梅談判。

至於派拉蒙退出協商的部份,Variety與Deadline的報導內容大致相同,主要都是因為米高梅堅持不得超過8%的發行利潤。而Variety的報導中指出8%,是目前現行最有利的比率(currently the most advantageous rate),意思應該就是指8%是公訂價,但是米高梅卻不願意用公訂價來支付發行費用。Variety也提到米高梅渴望在派拉蒙旗下的系列電影(franchise)中成為合作夥伴(partner),但是派拉蒙並不願意讓米高梅在自家財產(原文用的是properties,是複數,也就是說米高梅看上的不止一個系列電影)中插股。而米高梅看上的電影,Variety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則具體指出了是兩部電影,也就派拉蒙今年暑假檔的大片,包括變形金剛第三集與Super 8。

Variety也提到了華納的部份,在魔戒前傳哈比人(The Hobbit)上、下集兩部電影的案子中,華納『已經』讓米高梅成為合作夥伴。請注意『已經』(already)是完成式,後面接的合作夥伴在這裡是動詞,原文用的是partnered,也是完成式。也就是說華納比Sony還要早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根據華納的粗估,價值大概在2.65到2.75億美元之間,應該遠高於龍紋身的女孩的價值,Variety在這裡雖然沒有再寫下去,但是已經有點像是暗示米高梅仍不滿足,所以華納也退出007第23集電影的發行權協商。

Variety的這則新聞曾經換過版,在第一版的新聞曾經提到之前蘋果曾經報導過的新聞,就是明年2012年是007電影問世50週年,米高梅已經計劃了一整年的慶祝活動。不過,這個部份其實除了可能會巨星雲集,畫面花俏好看之外,新聞價值不是很大,就是標準蘋果以及國內媒體喜歡刊登與播放的新聞,實際上的新聞內容絕不會比這一次的發行權合約爭奪重要。從目前的發展看來,只能說米高梅的操作手法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一次玩弄好萊塢四家大公司,四家大公司還只能忍氣吞聲。我想,懂國外財務操作的朋友,應該可以從國外的財經新聞看到更多的實際操作手法,這個部份應該更有看頭。

Variety的新聞必須登入才可以看到內容,以下是Collider跟進轉載的新聞網址,以及洛杉磯時報相關報導的新聞網址,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collider.com/sony-mgm-james-bond-dawn/75204/#more-75204

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sns-rt-film-us-jamesbondtre7170l4-20110208,0,7715889.story

IVANSHAN 發表於 2011-2-10 14:27:35

關於007第23集電影的發行權爭奪戰,在Deadline、Variety與洛杉磯時報三家媒體的接力報導下,Sony與米高梅未來可能的合作關係細節逐漸浮現,洛杉磯時報又有新的報導,報導內容透露出更多細節。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內容顯示,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兩家公司未來的合作,米高梅目前正在為合約細節進行最後的定稿。合約內容將會包括Sony未來為米高梅的電影以及DVD(當然包括藍光碟)的全世界發行業務,以及未來兩家公司預定合作電影的共同財務(co-finance)條款。

未來兩家公司預定合作的電影,首先來談最受外界關注的007電影。預定2012年11月9日上片的第23集007電影,Sony將會出資(原文用的是co-finance,也就是本人之前兩篇文章使用的共同財務字眼,在這裡當然就是指出資)一半的金額。Sony也將會投資可能拍攝的第24集007電影,投資金額則是25%。Sony也將會發行米高梅未來將拍攝的所有電影,包括已經拍好的重拍版天狐入侵(Red Dawn)與Cabin in the Woods兩片,以及負責總數高達4000部電影片庫的DVD與數位平台(digital platforms)。但是重拍版的天狐入侵與Cabin in the Woods兩部電影,今年恐怕仍然無法上片。

洛杉磯時報的新聞中提到,米高梅在去年的破產程序中,獲得了5億美元的信用貸款。而這筆錢應該是用40億美元的債務,藉由破產程序換來的,但是帳冊若不好看,銀行大概也不會給錢。所以,米高梅的兩位經營者Gary Barber與Roger Birnbaum,在這段時間裡一方面大幅縮減公司部門與人力,另一方面選擇放棄電影發行業務,然後發行業務來換錢,因為發行業務裡包括了007這隻金雞母,應該可以換到不少錢。因此,Barber與Birnbaum兩位經營者積極尋求一份整體交易,這個交易就是尋找一個合作夥伴(partner),不僅要負責發行業務,還要一起負責共同財務(co-finance),也就一起投資電影,已經開工的電影也可以。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判斷,米高梅的電影最快要到明年才有機會上片。

米高梅與Sony的合作案仍未定案,了解內情人士指稱,因為仍有幾條複雜的條款仍待敲訂細節。這位人士指稱,米高梅過去與包括福斯、派拉蒙與華納在內的幾家好萊塢大公司商談,但是Sony是其中最積極的一家公司。Sony雖然同意接受不到8%的發行費用,但是Sony也不是卑躬屈膝到什麼都願意讓米高梅分享。洛杉磯時報的報導就指出,重拍版的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的合作案,是雙方仍在洽談中的其中一個案子。米高梅也想染指已經開拍兩個多月的新版蜘蛛人電影,但是遭到Sony回絕。

關於8%的電影發行費用這個部份,洛杉磯時報有比較進一步的說明。8%的發行費用是電影業的最低標準,一般行情範圍都是在8%到12%。

另外,洛杉磯時報的報導也透露,米高梅與福斯的DVD發行合約,將於今年9月到期。而米高梅與Sony兩家公司的發言人,都拒絕評論相關報導內容。

以下是洛杉磯時報這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sns-lat-entertainment-sony-finalizing-distribution-and-cofinancing-deal-with-mgm-including-next-two-bond-films-20110208,0,4049023.story

IVANSHAN 發表於 2011-3-11 21:45:15

007第23集電影的發行權爭奪戰,最關鍵的Sony與米高梅未來可能合作關係的相關後續新聞,最近這一個多月都沒有聽到最新進度。Deadline今天又有一則內容很短、號稱是獨家(Exclusive)的新聞,內容提到米高梅可能讓福斯繼續為米高梅電影片庫發行DVD(當然包括藍光),因為福斯從2006年開始為米高梅電影的DVD發行成效良好。

Deadline的消息來源並指稱,由於Sony與米高梅仍在洽談中的電影發行合約,「合約(內容)討論的是全球電影院的發行(The deal being discussed is with worldwide theatrical)」,而預期未來一星期將會定案。也就是說,福斯幾乎已經確定最多只會拿到DVD的發行權,前提是如果福斯願意繼續這份合約,而實際上,DVD發行的合約到期後,福斯這方面看起來並不想續約。所以,Deadline這則新聞的標題後面是打上問號。

以下是Deadline這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1/03/sony-taking-over-mgms-foreign-theatrical-distribution-from-fox/

IVANSHAN 發表於 2011-4-14 14:31:16

007第23集電影的發行權爭奪戰正式宣告落幕,Deadline過去幾個月的幾則相關獨家新聞,基本上獲得了官方證實。Sony與米高梅(MGM)共同發佈了新聞稿作出了正式的宣佈,這是今天IMDB的Top News部份的頭條新聞,並已有多家媒體跟進轉載報導。

這份新聞稿的內容,重點當然是尚未正式命名的007第23集,新聞稿的第一段就宣佈Sony與米高梅已達成協議,兩家公司將共同投資拍攝007第23集。至於全世界電影院的相關發行事宜,第一段的後半段寫了,Sony將負責全世界各地電影院上映的相關發行事宜,但是有部份特定地區例外(except for select International territories),這些地區仍將由米高梅直接負責海外的發行。至於是哪些地區,新聞稿中則未說明。

新聞稿的第二段,則簡短的提到未來可能拍攝的第24集007電影,兩家公司將尋求(look forward)在類似的基礎上,共同投資拍攝。這一小段文字部份證實了洛杉磯時報之前的報導內容,但很顯然,兩家公司尚未就此達成協議。我個人認為第23集如果明年大賣,米高梅的獅口會張開得更大,但是米高梅應該考量的是,經過這段超過半年時間的折衝(華納、派拉蒙與福斯大概會說是折磨),未來還有哪一家大公司敢再與米高梅打交道。

新聞稿的第三、四、五段則是關於兩家公司共同投資電影的部份,三段的文字都很短。第三段是指出,兩家公司達成協議將共同投資由兩家公司各自製作的電影,時限則是未來的五年。第四段則回顧過去幾年,兩家公司合作的電影,像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與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等。真正有趣的是第五段的文字,白紙黑字列出了Sony「卑躬屈膝」的程度。

第五段的文字說明了,除了第23集007電影以外,原本是屬於Sony自家的電影,也就是原本是由Sony完全出資、自負盈虧的好幾部電影,現在都打開大門讓米高梅加入投資。所以,「卑躬屈膝」的字眼一點都不誇張,Sony的員工搞不好幹在心裡口難開。第五段文字列出的片單包括了Sony明年暑假檔的所有大片,包括了可能快要殺青的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最近才恢復拍攝的MIB星際戰警第三集(Men in Black 3)、重拍版的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主演的I Hate You, Dad以及Kevin James主演的Here Comes the Boom,另外,預定明年3月16日上片的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電影版、預定明年9月上片的惡靈古堡第五集(Resident Evil 5),都被Sony放上了供桌,邀請米高梅來分享了。看起來,Sony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想要007電影。

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沒有出現在新聞稿中的部份。首先,就是Sony割讓了這麼多電影的部份產權,到底讓出的是這些電影的哪些部份?Deadline今天的新聞裡提到了重拍版的魔鬼總動員,Deadline的記者在報導中表示,他聽到的是Sony把魔鬼總動員的海外電視播放權給了米高梅,這個權利據說是有高度價值的(highly valuable)。我的印象中,華納當初在與米高梅談魔戒前傳哈比人(The Hobbit)時,由於米高梅握有哈比人一半的權利,但當時又處於財務危機,華納為了儘速讓電影開拍,就是把哈比人的電視播放權給了米高梅,才獲得米高梅的授權讓電影的籌拍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其次是,新聞稿中只提到了Sony預定在2012年推出的電影,那之前傳聞的重拍版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洛杉磯時報之前提到預定今年8月上片的The Smurfs,米高梅的重拍版天狐入侵(Red Dawn)與Cabin in the Woods這幾部電影,Sony有讓米高梅在前兩部中插股嗎?Sony準備協助米高梅發行後面兩部嗎?重拍版的天狐入侵早就已經拍好了,但是最近的消息是,原版的壞人是俄共,重拍版的壞人原來是中共,但是著眼於中國的龐大市場,最近正在重新後製,把壞人用電腦修改成北韓,可能還沒改好,今年大概還沒辦法上片。

最後,這份新聞稿也沒有提到,米高梅電影在家用市場的權利,也就是DVD、藍光甚至是線上租售與數位銷售(digital sales)等相關權利。之前洛杉磯時報的報導中指出,現在負責發行米高梅電影DVD與藍光的福斯,合約將在9月到期,如果沒有拿到第23集007電影的發行權,據說福斯也無意續約。另外,米高梅旗下4000部電影庫的DVD與數位銷售,是否由Sony負責相關事宜,在這個新聞稿中都看不到。本來還在想,007還有9部電影還沒有發藍光,如果Sony與米高梅敲定合約,應該就快要出來了,現在看起來,似乎情勢仍不明朗。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1/04/toldja-mgm-makes-distribution-deal-with-sony-pictures-that-includes-james-bond/

IVANSHAN 發表於 2011-4-15 23:48:22

昨天我才質疑米高梅的DVD與藍光的發行業務哪去了,今天米高梅就發佈了新聞稿,正式宣佈與福斯續約,續約的時限與Sony代為發行米高梅電影的年限一樣,都是五年,一直到2016年為止。新聞稿的第一段最後特別提到,007第23集的DVD與藍光,仍將由福斯負責在全世界的市場發行。

米高梅今天的新聞稿總共有五段文字,其實業界比較關心的實質內容只有第一段,主要重點就是福斯與米高梅續約五年,繼續在全世界發行米高梅電影的DVD與藍光產品,合約包括007第23集電影。另外,在第四段文字簡述了福斯與米高梅在家用市場的合作,是從1999年開始,福斯為米高梅在海外市場發行DVD,2006年再續約五年,合約內容擴展到全世界。所以,整篇新聞稿其實很貧血,可讀性不高。

而昨天Sony與米高梅兩家公司,就007第23集的全世界發行權所發佈的新聞稿,內容總共有九段,第六、七、八段是兩家公司高層互相說對方好話,說好聽點就是場面話,講難聽點就是屁話;第九段則是描述Sony發行前兩集007電影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與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的全球票房數字,說好聽點是Sony在誇耀戰功,講難聽點其實都是廢話,要看票房數字去Boxoffice Mojo的網站看就可以了,幾乎什麼數字都可以查得到。但至少整篇新聞稿還有第一、二、三、五段的文字有業界比較關心的實質內容,以Sony這樣的國際級大公司來說,昨天的新聞稿場面話的比例算是偏低,相對來說參考價值頗高。

007電影的油水,除了持續成長的全球票房收入之外,DVD與藍光等的影音光碟租售也是很肥的一塊,Sony花了這麼多力氣,割讓了許多產權,只換來電影的發行業務,不但電影發行費用是不到行情價的8%,而且還不是全世界所有地區都由Sony負責,真的很好奇Sony這麼大動作划算嗎?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1/04/mgm-re-ups-dvd-deal-with-fox-through-2016/

yyyy457 發表於 2011-4-18 00:04:14

希望007还有的9部电影赶快发蓝光吧!

IVANSHAN 發表於 2011-5-3 23:43:15

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今天有一則關於007第23集電影的新聞,新聞內容是根據印度報紙The Mid-Day在星期二的報導內容,匿名消息來源告訴這家報社,007第23集的導演Sam Mendes在4月中旬時,秘密前往印度勘景,並已經預定在印度的雨季(monsoon season),在印度孟買(Mumbai)以及果阿(Goa)兩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拍攝工作。印度的雨季是從六月下旬開始,為期大約兩個月。

新聞內容還提到,007第23集在印度的拍攝,將在以孟買為發展根據地的一家印度公司India Take One Productions的協助下進行。新聞內容提到,這家公司過去曾經參與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以及李安現在正在拍攝中的Life Of Pi的拍攝工作。其中,THR的新聞還提到,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最近才在印度,為Life Of Pi進行拍攝工作。另外,這一次是007電影第二次到印度拍片,上一次是1983年的由羅傑摩爾(Roger Moore)主演的007第13集八爪女(Octopussy)。

THR的新聞還提到在果阿拍過片的好萊塢大片,包括神鬼認證第二集神鬼疑雲(The Bourne Supremacy),電影開場的汽車追殺造成女主角死亡的戲,就是在果阿拍攝的。THR還提到,不可能的任務第四集(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最近也在孟買拍過戲,有網站登出了一些阿湯哥(Tom Cruise)的替身坐在一輛BMW上的拍片現場照片。

另外,Screen Rant今天也有一則轉載自一家澳洲媒體的新聞,提到007第23集已經找到4500萬美元的廠商贊助,意即這些贊助廠商將在電影中置入行銷他們的產品。不過,我對這家澳洲媒體的可信度持保留態度,我不太相信他們有辦法挖到這樣的新聞。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bond-23-shoot-india-reports-184438

IVANSHAN 發表於 2011-6-7 12:52:58

尚未正式訂名的007第23集,參與演出的演員除了男主角Daniel Craig,以及飾演他的上司M的Judi Dench是已經確定的演員之外,一直沒有傳出敲定任何其他的演員。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旗下的八卦小報News of the World有一則新聞,指黑人女星Naomie Harris(28天毀滅倒數、神鬼奇航二三集)正在洽談成為第23集007電影的龐德女郎(Bond girl)。Entertainment Weekly網站的部落格Inside Movie的報導則證實小報的八卦新聞是正確的。

Inside Movie的記者在報導中指出,在向007電影的製片公司Eon求證後,Eon的發言人表示Harris小姐確實與劇組人員(報導使用的字眼是filmmakers,無法確定是指導演、製片或是任何其他屬於劇組的成員)見過面,但是尚未達成協議。

007第23集電影的其他演員,從今年一月底開始傳出金像獎得主Javier Bardem以及佛地魔Ralph Fiennes可能飾演壞人(詳見本人第二頁29、30、31樓的發言)之後,國外新聞的焦點都放在預定明年11月上映的電影,將由哪一家公司負責發行工作。如今在確定由Sony負責全世界的發行之後(詳見本人第二頁36樓的發言),終於傳出開始在找龐德女郎的消息,雖然仍然沒有確定的演員人選,但至少表示電影的幕後籌備工作持續往前推進,有望在今年內開拍。

以下是Inside Movie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insidemovies.ew.com/2011/06/06/naomie-harris-bond-23/

IVANSHAN 發表於 2011-7-9 00:05:12

前一陣子尚未因竊聽風暴而停刊的News of the World指稱,黑人女星Naomie Harris(28天毀滅倒數、神鬼奇航二三集)正在洽談一個演出機會,當時的傳聞指稱她將在007第23集中飾演龐德女郎(Bond girl)。今天英國的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又有消息指稱,Harris正在洽談的角色,是Miss Moneypenny,而這個角色基本上是不太會被稱為是龐德女郎的。

Miss Moneypenny是007的上司M的助理(assistant),這個角色在前20集007電影中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已經於2007年過世的Lois Maxwell,曾在前14集007當中飾演這個角色。Caroline Bliss則在第15集黎明生機(The Living Daylights),以及第16集殺人執照(Licence To Kill)中飾演這個角色。Samantha Bond則在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所演出的四集007之中飾演這個角色。現任007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演出的兩集則沒有這個角色。既然Miss Moneypenny可能將重新出現在第23集007電影中,我個人很好奇,武器專家Q是否也要重現江湖?

可能有人會質疑,Miss Moneypenny這個角色一直都是由白人演員來飾演,而Harris則是黑人,這則選角消息正確嗎?目前的新聞顯示,這項選角仍在協商階段,所以還不是很確定。不過,曾經在前20集007電影中出現過7次的Felix Leiter,一直都是由白人演員演出,除了David Hedison曾在第8集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與第16集殺人執照兩次飾演這個角色以外,其他的五次都是由不同的白人演員飾演。而第21集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以及第22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則改由黑人演員Jeffrey Wright演出。所以,Miss Moneypenny由白變黑不是沒有可能。

尚未正式訂名的007第23集,參與演出的演員除了男主角克雷格,以及飾演他的上司M的Judi Dench是已經確定的演員之外,一直沒有傳出敲定任何其他的演員。今年初開始傳出金像獎得主Javier Bardem,以及佛地魔Ralph Fiennes可能飾演壞人(詳見本人第二頁29、30、31樓的發言)。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每日郵報的新聞裡有一段文字提到,Harris似乎(appear)會與克雷格、Dench、Bardem、Fiennes一起演出,暗示Bardem與Fiennes的選角已經確定。

以下是Daily Mail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ailymail.co.uk/tvshowbiz/article-2012464/Bond-23-Naomie-Harriss-licence-thrill.html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007第23集空降危機(Skyfall) 班維蕭飾演Q的首張劇照公佈;傳劇情將有重大死亡;傳佛地魔將接演新任的M;龐德將改喝啤酒?增加一位龐德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