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藍光Combo機 BC-1205PT嘗鮮!
這陣子不小心掉入高畫質影音世界,被新世代的影音效果嚇到,
市面上的藍光影片也逐漸普及,
為了享受高畫質影音,
馬上商借了一台藍光Combo機來嘗鮮。
華碩藍光Combo機 BC-1205PT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1.jpg
盒子很大,但內容物其實不多,
就只有說明書和訊連的全套軟體光碟。
Combo機的外觀和一般光碟無異。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2.jpg
SATA介面。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3.jpg
中國製造,爽度略減。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4.jpg
接下來, 看看裡頭的結構吧。
先卸下前方面板。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5.jpg
卸下五顆螺絲,就可以把底蓋打開。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6.jpg
再卸下上蓋的三顆螺絲,馬上就露饀了。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4.jpg
稍稍拉開卡榫,即可把內層上蓋取下。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5.jpg
先來看看藍光機的主機板。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7.jpg
採用瑞蕯的晶片,但這型號我查了半天,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8.jpg
主機板背面。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2.jpg
光學頭組件(下方)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09.jpg
拖盤及馬達組件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0.jpg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光碟托架的結構。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1.jpg
托盤收納之後的畫面。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6.jpg
光學組的整體架構,比單純的DVD燒錄機複雜一些。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8.jpg
光學頭的結構一清二楚,DVD讀寫頭和藍光讀取頭是不同的。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7.jpg
上機囉。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3.jpg
先來去買藍光片。
藍光的產品已經逐漸普及化,
但電腦用的光碟機還是高價產品,
目前國產品牌除了華碩之外,大概就只看到Liteon有生產類似的產品,
市面上的藍光電影的價格已經和DVD差異不大,
看來大家很快就可以進入藍光新世代了。 鼓掌= 鼓掌=
新機就這樣拆了,真是勇氣十足
多謝分享資訊 Google 了一下發現還要 8600-9000 大洋! 希望快點降價了! :(( 先買先享受,3C產品降價都很快,如果不是迫切需求的話,忍個半年可省不少銀兩。 補貼一下簡測,
目前只用DVD+-R的片子試燒。
內附軟體,都是訊連的,
內含Power DVD。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Installsoftware.png
用錸德Excellent系列的DVD-R 16X試燒,
搭配Nero的測試軟體。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RitekR-write.png
接下來是試讀燒出來的檔案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RitekR-Read.png
再用錸德Excellent系列的DVD+R 16X試燒,
一樣是搭配Nero的測試軟體。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Ritek-R-write.png
試讀結果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Ritek-R-Read.png 好樣的!謝謝樓主分享.這樣的價差.加一點買 LG HD-DVD or BD 雙規機.便宜一點買 Liteon.ASUS 定位為何呢? 是不是有特異功能? 原帖由 dcba 於 2008-1-9 22:09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好樣的!謝謝樓主分享.這樣的價差.加一點買 LG HD-DVD or BD 雙規機.便宜一點買 Liteon.ASUS 定位為何呢? 是不是有特異功能?
價格特別貴,這樣算不算特異功能:-?
我看了一下規格,
ASUS 在讀取藍光的速度是5X,
略勝Liteon的4X。 原帖由 autumn 於 2008-1-8 18:42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這陣子不小心掉入高畫質影音世界,
被新世代的影音效果嚇到,
市面上的藍光影片也逐漸普及,
為了享受高畫質影音,
馬上商借了一台藍光Combo機來嘗鮮。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ASUS%20BC1205%20BD/013.jpg
我想樓主當初買那個PLEXTOR DVD燒錄器應該也花不少COCO吧
plextor目前有出一款Blue-ray燒錄機PX-B900A
有沒有人興趣玩玩看:-?
http://www.plextor.com.tw/p-b900a/index.htm 原帖由 SHOEI 於 2008-1-12 23:1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樓主當初買那個PLEXTOR DVD燒錄器應該也花不少COCO吧
plextor目前有出一款Blue-ray燒錄機PX-B900A
有沒有人興趣玩玩看:-?
http://www.plextor.com.tw/p-b900a/index.htm ...
沒錯,716SA還是特別請人家從美國帶回來的,
含郵好像四五千吧,
純粹是衝著它的SATA而買,
結果........挑食得很,
不是十元以上的DVD,
經常會給你吐出來。:-w 原帖由 SHOEI 於 2008-1-12 23:1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樓主當初買那個PLEXTOR DVD燒錄器應該也花不少COCO吧
plextor目前有出一款Blue-ray燒錄機PX-B900A
有沒有人興趣玩玩看:-?
http://www.plextor.com.tw/p-b900a/index.htm ...
剛剛查了一下PX-B900A 的美國報價,
最便宜的也要899美元,
美國代購買價34000多,
藍光空片每張都破千,
看來............硬碟才是王............:-w 看到了機構人員最眼熟的橡膠墊片 ...... 呵呵 autumn 大大太神了, 借來的新機可以馬上分析給大家分享. 感謝喔.
剛好最近一直想買一台來試,可以參考. 真是太歷害了!
而且勇氣可隹,
新機器就拆來分享!!
真是夠誠意!
目前還在觀望,
希望在降下來時再來買 看來大家的反應都一樣...新機馬上拆...呵... 原來裡面的結構是雙鏡頭讀取頭,這跟早期DVD 讀VCD CD 是類似的製作方式,不知道Liteon的裡面是不是也是這樣 可以讀取BD-RE片嗎
建議試播一些藍光片看看
很棒的測試
對於硬體拆解竟如此熟稔不過要價超過5000!!!
等低於3000再來入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