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Caesar
發表於 2005-12-15 06:51:35
<br><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b>下面引用由<u><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39" target=_blank>knk</a></u>在 2005/12/14 09:13:35 AM 發表的內容:</b>
........畫質覺得有點提升(應該說穩定比較正確),.........,音效細節竟然更明顯(這我搞不懂原因,有可能是錯覺),不知道是不是跟ReClock的Audio renderer有關?</td></tr></table></td></tr></table>
畫面的穩定是最明顯的, 特別是動態畫面, 比如跟拍主體時, 原本"有對焦"背景/前景在鏡頭景深範圍內的 2:3 pulldown/Telecine 後的 Judder 可以消除; 錯置的 Upper field / Bottom field 所導致的 Dagger/明暗不定/波動感/.....可有效消除.
音效方面, 我倒是沒有注意過; ReClock forum 反而有些負面的評價.
很可惜, Ogo (作者) 好像放棄 ReClock 的發展, 特別是 Kernel Streaming~
PS. It's nice to hear your voice again, knk!
knk
發表於 2005-12-16 00:33:56
感謝Peter Caesar兄的回覆與您的心得分享,實在獲益良多。不知道ReClock forum 對ReClock的Audio renderer有何負面評價?
還有,不知道那位先進可以說看看清晰度(好像是Shapeness)要如何調整?
因為DVE的英文聽不懂,還有HIVI CAST也沒說要怎麼調,此外小弟的投影機也沒這個選項?
另外相關的共鳴現象也不知道要如何盡量調整使之消除,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弟,真是煩惱阿。
可以用FFdshow裡面的選項調嗎?還是......希望有大大能告知!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knk在 2005/12/19 03:21:26 AM 編輯]</font>
knk
發表於 2005-12-20 04:27:15
小弟今天終於發現ReClock的Audio renderer的問題,不過不會解釋,似乎訊源如果不太穩定,播放會經常頓,並會漏格很多,不知道其他先進有無遇到這個現象?謝謝喔!
Peter Caesar
發表於 2005-12-20 10:36:42
knk 兄,
ReClock 最初是為了遷就影像的順暢而發展的, 在音質上就似乎有了妥協;
所以作者, Ogo, 又努力發展 Kernal Streaming 來搭配音效卡, 可惜似乎碰到瓶頸而停擺了;
不過, 在影像上確實大有助益, 我對音效是很隨便的, 特別是四十歲之後!
Sharpness 的調整我個人注重:
1. 不要有 Edge Enhancement/Ringing,
2. 各別的 wedge Pattern 避免有特別亮或暗的區段,
3. 如果可以做到斜向解析也很順就很高興了.
不過, 如果片質好的話, 我個人在投影機上的 Sharpness 都是零.
FFDShow 的 Sharpen Filters 目的就在增顯 Sharpness/Detail,
其原因主要在於 720x480 的 DVD-VIDEO 在 Resize 會使畫面柔化 Soft,
和 DeNoise 的過程中會喪失 Detail (Blurr),
須要在避免 Ringing 的前提下加以適度補償(不過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FFDShow 掛 Sharpen 跑 HDTV 可能跑不動!
Peter Caesar
發表於 2005-12-20 10:49:50
<br><br><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b>下面引用由<u><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39" target=_blank>knk</a></u>在 2005/12/19 08:27:15 AM 發表的內容:</b>
小弟今天終於發現ReClock的Audio renderer的問題,不過不會解釋,似乎訊源如果不太穩定,播放會經常頓,並會漏格很多,不知道其他先進有無遇到這個現象?謝謝喔!</td></tr></table></td></tr></table>
使用 ReClock 的前提是:
1. Film content:顯示器必須能真實的以 24Hz 的倍數顯示訊號,
2. Video Content: 顯示器必須能真實的以 30Hz 的倍數顯示(這點很常見, 但不一定).
否則就會有 Audio Drop or Repeat 的現象發生在 AC3, dts 的 spdif Bypss 輸出
(PCM 則可調整 Audio pitch 來配合 Video clock)
所以, 在介紹 ReClock 之前我現介紹了 JudderTest, 用以檢驗顯示器.
knk
發表於 2005-12-20 15:48:17
感謝Peter兄的回答啦,超級感恩!
1.Sharpness 的部分,小弟的老母雞找不到地方可以調,也許只能裝作沒看到。不過看到Hi-Vi Cast的Sharpness調整片段,Ringing很明顯,細線又弄不清楚,糊成一團,不知道有沒有改善的方法。
2.FFDShow 掛 Sharpen 跑 HDTV 小弟只成功撥順兩片,其他全部陣亡,不過那兩片是壓縮成720P的DIVX影片!
3.經過測試,小弟發現 ReClock 會頓是因為影片格式不是24FPS的,所以設成48HZ應該會頓或漏格(這解釋應該可以吧),小弟改成60HZ就改善很多。不知道有什麼軟體可以看出影片是24FPS,還是30FPS的?這樣可以先調整顯示卡的頻率輸出,蒙大家協助,不勝感激,謝謝啦
Peter Caesar
發表於 2005-12-20 20:54:16
linjerin 兄寫了一篇對 IVTC Film 成 24FPS 的好文章, 請參考:
http://www.west.club.tw/hdtv/topic.asp?topic_id=768&forum_id=19&cat_id=8
對大部分 1080i .TS 的 Film-based content 都是 24FPS 的,
Dscaler5 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解碼"的過程中追溯其原始 24FPS 的 Decoder;
ReClock 只是使得 Decoder "已辨識"的 Frame rate 以整倍數穩定的播放,
它沒有辦法像 Dscaler5 一樣"檢出並拋棄" T/C 後每五個 Fields 中多出的一個 Field.
另外, Dscaler5 不支援 DXVA, 先天上比較耗 CPU.
Peter Caesar
發表於 2005-12-21 08:32:10
<br><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b>下面引用由<u><a href="pop_profile.asp?mode=display&id=39" target=_blank>knk</a></u>在 2005/12/20 07:48:17 AM 發表的內容:</b>
1.Sharpness 的部分,小弟的老母雞找不到地方可以調,也許只能裝作沒看到。不過看到Hi-Vi Cast的Sharpness調整片段,Ringing很明顯,細線又弄不清楚,糊成一團,不知道有沒有改善的方法。
</td></tr></table></td></tr></table>
Hi-Vi Cast 似乎本身就有 E/E, knk 兄可 Remove FFDShow 的 sharpen,
或再試試 Avia or DVE 的 Sharpness pattern 看看~
我播放 DVD 時, 用 FFDShow 做 Sharpen, 也不用顯示器的 Sharpness;
HDTV 的話, FFDShow 加 Sharpen filters 會 drop frames, 加不得,
如果用顯示器的 Sharpness 則顯得太粗糙, 跟本用不上.
投影機有無 Sharpness, 全然無妨, 別想太多.
Jeff Hsu
發表於 2005-12-21 09:35:00
Hivi Cast 的測試檔案,我用DVD player播放都會有ring, edge enhancement,
sharpness 主要是在過去的類比檔案在類比傳輸時,會有失真模糊的狀況,
調整sharpness 可以讓大家感覺好像畫值比較銳利,但是其實失去細節,
在數位的傳輸時,這個東西似乎壞處比好處多.
http://www.videophile.info/Guide_EE/Page_01.htm
http://www.videophile.info/Guide_EE/Images/Heidelberg/HB_orig.jpg
http://www.videophile.info/Guide_EE/Images/Heidelberg/HB_gb05_ee.jpg
猜一猜哪一個比較sharp or 細節比較多.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Jeff Hsu在 2005/12/21 01:35:59 AM 編輯]</font>
linjerin
發表於 2005-12-21 17:15:55
贊成 Jeff Hsu 的觀點 !
EE 是我最敏感的視覺問題 - 所以看過 1080i/1080p/720p (HTPC DVI 數位輸出至 PJ) 大畫面後就不想看 BSD (1080i tuner 類比輸出至 PJ) 或 DVD rescale 之後的大畫面, 因為後兩者 EE 無法接受
解答:
上面 detail 佳
http://www.videophile.info/Guide_EE/Images/Heidelberg/HB_no_ee.jpg
下面 detail 因為 "銳化" 反而 detail 差
http://www.videophile.info/Guide_EE/Images/Heidelberg/HB_ee15.jpg
所以我連 Sharpness or detail 都過敏, 給我 Detail, 不要 Sharpness !
<font color="#000066">[這篇文章最後由linjerin在 2005/12/21 09:20:52 AM 編輯]</font>
linjerin
發表於 2005-12-21 18:03:05
OK !
或許您不喜歡柔焦, 您也不喜歡鋸齒,
那麼您還有幾種選擇
1. 低解析畫質 (480p 或以下) 不宜用太大畫面來看, 因為如果大畫面顯示器是高解析會造成柔焦, 如果大畫面顯示器是低解析會造成明顯鋸齒
2. 低解析畫質, 不要太靠近看大畫面顯示器, 遷就之道
3. 高解析畫質, 靠近看高解析大畫面顯示器, 享受之道
knk
發表於 2005-12-21 21:51:18
感謝各位先進的回應,真是太感激了!
小弟的系統用Dscaler5,雖然軟體顯示出播放是23.9FPS(沒出現漏格),但眼睛實際上看有變慢(難道是錯覺),看來是硬體不夠力。
sharpness還是要走老傳統的中庸之道,小弟應該會選擇細節吧。
這篇討論對小弟的最大收穫就是,看影片變的非常順暢穩定,真是感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