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材與格式觀念
前言: 小弟想了解影像格式,但各方爬文後觀念有點錯亂,許多文章小弟都覺得是神人交談,想請各位先進不吝協助以下是我的認知,應該有觀念不正確之提問煩請指正
【片源】 【硬體】 【輸出質量】
1.有線電視 A.120MHZ 液晶電視 1+A.B=480I (NTSC)
2.無線電視 B.1080P.60MHZ液晶螢幕+電腦 2+A.B =480I (NTSC)
3.衛星電視 C. 1080P.60MHZ液晶螢幕+PLAYER3+A.B=720P
4.DVD光碟 D. 120MHZ 液晶電視+PLAYER 4+B.C.D=480P
5.BD光碟 5+B.C.D=1080P
6.1080P影像檔 6+B.C.D=1080P
7. 120FPS影像檔 7+B.C=無法播放 7+D=可播放
另外想請問NTSC是指片源格式還是輸出設備格式..
抱歉,問題可能粗淺了些,但真的想釐清~在此先謝謝協助者了 內文還沒仔細看,先挑一個小錯,Hz前面的M要拿掉,如果真講究的話,大小寫要跟我打的一樣。待會再來細看。 我所知道的 無線 有線 衛星的訊號是480P or 564P or 720P or 1080i 好像都是看地方
台灣可能是像樓主說的 但是澳洲跟美國很多電視都已經是720P或是1080i
NTSC是一種無線電視訊號台灣跟一些國家使用
澳洲就是用PAL 我後來才知道 是知道從台灣買的電視卡澳洲不能用
另外硬體的部分 去用120Hz 和 60Hz有意思嗎??
為什麼不是用720P(HD)或1080P(Full HD)來表示
我以為頻率跟解析度沒有直接的關係 感謝真平大大的指正
UG大大~因為我爬文時看過一個說法~就是120FPS的影片60HZ的硬體是沒辦法得順播的~但我無法確定~所以在分類我的提問時做這樣分類~還望再賜教並感謝此次回覆提供的NTSC資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