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總裁:正義聯盟電影版正在發展中;並將再度改造蝙蝠俠;華納娛樂執行長人事確定,超人:鋼鐵英雄將決定本片未來的命運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3-1-30 00:17 編輯華納娛樂執行長人事確定,超人:鋼鐵英雄將決定本片未來的命運,詳見本人12樓的發言。
這兩天在IMDB上出現一則消息,有好幾家媒體紛紛跟進轉載報導,消息內容提到華納準備在2013年推出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的電影版。由於正義聯盟的成員包括蝙蝠俠(Batman),正在籌拍蝙蝠俠第三集The Dark Knight Rises(後面簡稱TDKR)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則將擔任正義聯盟電影版的製片。另外,這則消息中也指出,華納將再度改造(reinvent)蝙蝠俠。
這個消息的相關內容是來自華納電影公司的總裁Jeff Robinov,新聞則是刊登在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部落格Hero Complex。由於洛杉磯時報的商業版(business)要專訪Robinov,商業版的記者在訪問前順便知會了Hero Complex,Hero Complex在商業版記者訪問完後,也順便問了一些問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關於正義聯盟的問題。
先說明一下,DC漫畫的正義聯盟成員包括:超人(Superman)、蝙蝠俠、綠影戰警(Green Lantern)、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閃電俠(The Flash).....等DC漫畫旗下所有的超能英雄。其中,綠影戰警電影版即將在今年6月上片,蝙蝠俠與超人的最新電影,華納也預定在明年下半年先後推出,神力女超人也有新的影集即將在美國電視頻道上播出。
Robinov在訪問中說,他已經在構思2013年以及之後將推出的DC漫畫改編電影,這些電影包括正義聯盟,以及再度改造蝙蝠俠。他提到,「新的正義聯盟劇本正在進行中(new Justice League script is in the works)」,劇本中將會包括神力女超人以及閃電俠,而且在正義聯盟電影版推出以後,神力女超人與閃電俠也可能會有自己的電影版推出。由於神力女超人的電視影集已經在製作中,Robinov表示,2006年超人再起(Superman Returns)在電影院上映的同時,超人前傳(Smallville)的影集也同時在電視上播出,兩者不會互相影響,所以神力女超人的情形也可比照辦理。
另外,由於諾蘭早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說過,他的蝙蝠俠電影只有三部曲,也就是說現在正在籌備中的TDKR將是諾蘭版蝙蝠俠的最後一部,Robinov則回應:「我們(會)有第三部蝙蝠俠電影,然後我們必須再重新塑造蝙蝠俠...諾蘭與(他的製片老婆)Emma Thomas將會擔任製片(We have the third Batman, but then we'll have to reinvent Batman…Chris Nolan and Emma Thomas will be producing it,)」,Robinov接下去說的話有點耐人尋味,他表示「所以,關於下一個階段的內容,將與他們談( so it will b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m about what the next phase is.)。」
後面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讀,就是關於正義聯盟電影版的進度,第一種是叫記者去問諾蘭夫婦倆,第二種就是華納與諾蘭夫婦還沒有正式開始談,或是雙方可能談過但是沒有完全達成共識。如果實際上的情形是後者,那只能說明這是華納單方面的希望,畢竟在今年初時,國外曾傳聞諾蘭打算在拍完TDKR之後,要拍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傳記電影。諾蘭幾年前就曾想把這個題材拍成電影,但是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差不多同時也拍了以霍華休斯為主角的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2004),諾蘭當時只好暫時擱置這個計劃。
至於再度改造蝙蝠俠這個問題,我想Robinov並沒有說的很清楚,但是他既然提到是在第三部蝙蝠俠之後,這就有三種可能,第一個可能是正義聯盟中的蝙蝠俠會與諾蘭版的蝙蝠俠不大一樣;第二種可能性則是,諾蘭拍完他的蝙蝠俠三部曲之後,華納另外找人接手拍N部曲,這個N當然視票房反應而定;第三種可能性就是前兩種可能性同時並存,也就是說華納既要拍正義聯盟,也要再續拍蝙蝠俠電影。不管怎麼說,TDKR還要等一年多以後才會推出,這段時間裡的變數還很多,未來會如何發展,大家就拭目以待。
最後,在新聞中還提到了一個正義聯盟電影版的舊聞,原來華納早在2007年到2008年初時,就有正義聯盟電影版的拍攝計劃,而且那個計劃與正式開拍非常地接近,沒想到受到三個因素影響導致計劃作廢。那三個因素分別是好萊塢編劇工會罷工,當時一度差一點影響到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今年典禮的惡評如潮,相當程度也顯示了編劇的重要性);澳洲信貸危機(tax credit issues in Australia);以及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打破票房紀錄。我想最後一個因素,可能是讓華納不想躁進的主因,畢竟黑暗騎士不但叫座,口碑也極佳,冒然開拍正義聯盟,只怕會砸了蝙蝠俠招牌,也可能壞了票房。
以下是Hero Complex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裡面並附上了一張正義聯盟各位英雄人物的漫畫版合照,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與觀賞。
http://herocomplex.latimes.com/2 ... atman/?dlvrit=63378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1-3-30 15:44 編輯
報導裡所提到神秘女超人,在開拍前似乎不是很順利一度有難產現象!!
但不管如何即便國外媒體不看好這部戲劇,但還是會期待一下,將在NBC播出的神秘女超人 題外話,
請問圖片從右邊屬過來第1,2,4位及左邊屬來第1位, 這些超人或卡通叫什名字阿???
感覺右邊屬過來的第2和4位, 外型像壞人說................... 本文章最後由 雷奧 於 2011-3-31 00:41 編輯
有綠燈俠閃電俠神力女超人 超人 蝙蝠俠 蟻人 在最左邊 人物的肩上
DC漫畫角色比較少 但重質不重量
經典地位 光是超人 蝙蝠俠 就贏過一截
Marvel就以量取勝
經典 地位 只有 蜘蛛人可以和這2大角色一拼
超人的創作年代 比蜘蛛人還早
因為超人 英文名稱 是SUPERMAN
史丹李 在命名蜘蛛人時 原本要命為SpiderMan
避免感覺是抄襲
把SpiderMan 加了一槓變成了Spider-Man
非常期待
在我是傳奇電影中
有一個佈景 就是蝙蝠俠標誌 和超人標誌S 合在一起
如果這2大角色共演
光粉絲進電影院觀賞的人次可想而知 會有多驚人 本文章最後由 sharivan 於 2012-8-5 21:02 編輯
看到復仇者聯盟大賣
華納也快馬加鞭了
在此分享六月看到的一些訊息
Exclusive: Batman Movie Reboot To Feature Batman As Second Year Hero; Ties Into Justice League Movie
Justice League Movie In The Works; Being Written By Will Beall
Man of Steel To Spearhead Shared Universe Leading To Justice League Movie Starring Superman Henry Cavill
重點整理如下
1.原本查克史奈德說他的"Man of Steel"是一部獨立的電影,不會和正義聯盟有任何關聯,但是現在情況有變了.前後者將會有相同的世界觀,亨利卡維爾也會接演正義聯盟中的超人.
2.正義聯盟上映前還會有一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Lobo",傳將由巨石強森接演主角.
[新聞] 巨石強森證實他可望主演DC漫畫角色「羅柏」(LOBO)
3.正義聯盟劇本已經在寫作中,由Will Beall負責.
4.蝙蝠俠會重啟,但是他首度出場會在正義聯盟裡,之後才有獨立的影片,片名暫定"The Batman",預訂2016年上映.而且故事不會再由他小時候講起,直接切入主題演他打擊高譚市的罪犯.
由以上資訊可以得知,華納走的策略和Marvel完全相反,除了超人之外,打算由正義聯盟一次全部帶出底下的英雄,再慢慢延伸出獨立作品,個人感覺這招是步險棋,下不好全盤皆輸.另外,也尚未得知綠燈俠(個人非常排斥"戰警"這個蠢名字)是否要重啟,不過其實也沒差,若萊恩雷諾斯不願意回歸加入正義聯盟,華納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重啟了. 蝙蝠俠不是克里斯汀貝爾接演了… 一年多了
驚奇的超級英雄片愈打愈熱
D.C的勒?!
一點影子都沒有是怎樣? D.C的正義聯盟一直不斷的有新聞消息出來,只是感覺上非常的混亂,並沒有一個較完整真正的官方新聞出來,
如果按照先前媒體的報導,明年Man of Steel出來後 接著就會是正義聯盟出現(2015?),而重新啟動的蝙蝠俠也將會
在正義聯盟亮相,接著才會開拍重新啟動的蝙蝠俠電影,接著才是一連串英雄們系列電影出來! 不用等華納開拍,喜愛惡搞影視明星的Robot Chicken(機器雞),新一季惡搞的對象將會是D.C漫畫英雄人物,
不論是超人、蝙蝠俠、綠光戰警、閃電俠,或是反派角色班恩、雙面人、謎天大聖都會在最新一季輪番上陣惡搞演出!!
popo0121 發表於 2012-9-10 0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C的正義聯盟一直不斷的有新聞消息出來,只是感覺上非常的混亂,並沒有一個較完整真正的官方新聞出來,
如 ...
我的開題文提到華納總裁Jeff Robinov表示,正義聯盟將找諾蘭夫婦擔任製片,而這是一年半前的說法。TDKR宣傳期間,諾蘭已經否決了,也表示蝙蝠俠是最後一部,之後他並不想再拍漫畫題材的電影,新版超人電影他就只擔任製片與共同編劇(另一位是David Goyer),而且電影開拍後,他就不再管了,他甚至在受訪時表示,Man of Steel已經是導演Zack Snyder的電影了,他要負全責。
我個人是認為,正義聯盟電影版的困難度不是普通的高,至少比復仇者聯盟要高很多。Marvel從鋼鐵人開始,就很有計劃的在為復仇者聯盟舖路,而且是按部就班的在走,鋼鐵人、無敵浩克、鋼鐵人2、雷神索爾、美國隊長,而且除了這幾部電影之外,還有在兩集鋼鐵人中安排了Nick Fury與黑寡婦等角色,更不要提這一系列電影中藏了相當多的漫畫梗。而正義聯盟的成員,目前只有蝙蝠俠算是成功復活,另外一位主要台柱-超人,還要等到明年6月才知道命運如何,更不要提還沒有完全定案的一系列官司。綠光戰警已經可以確定是失敗的,華納是要再拍續集、reboot、re-imagine...,不論是哪一種方式,一、兩年內開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還必須經過市場的考驗。
四樓的雷奧兄說的我有部份同意。Roberto Orci與Alex Kurtzman這一對編劇拍檔日前被問到他們正在重寫的蜘蛛人:驚奇再起續集的劇本時,就曾經提到對他們這種看漫畫長大的宅男來說,超人、蝙蝠俠與蜘蛛人算是漫畫界的聖父聖子聖靈(宗教上好像是叫做holy trinity,聖三位一體),所以他們一接到Sony邀請重寫蜘蛛人:驚奇再起2的劇本,馬上就答應,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夢想成真。而這個三位一體的形容,就說明蜘蛛人:驚奇再起reboot後的票房仍有相當的水準,因為蜘蛛人的全球知名度夠強,基本盤夠大(當然,加了3D後的票房,仍然不如舊版三部曲也是有原因的)。以目前的票房發展看來,基本上,DC陣營目前只有蝙蝠俠可以獨當一面,無論是票房與口碑都非常好,為正義聯盟壓陣不會有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也來了,在諾蘭離開後,誰來接手重塑蝙蝠俠?諾蘭已經訂下非常高的標準,接手的人一定很容易被罵。
總之,DC與Marvel兩大陣營,目前顯然是後者佔上風,後者不但有計劃、有票房、漫畫人物也多(不過,不要肖想蜘蛛人會回歸,Sony不可能會放手,腦袋清楚的人不會把金雞母送還,這是現實世界,不是漫畫的世界),DC除了蝙蝠俠以外,能扛票房的漫畫人物大概只有超人,但是超人的前景與錢景都不明朗(超人再起的票房與口碑說明一切)。復仇者聯盟有超過半打的超能英雄(superhero),DC是華納的子公司,沒有Marvel的問題(蜘蛛人在Sony手上,X戰警與驚奇四超人在福斯手上,夜魔俠大概下個月就會重回Marvel,不過那不重要),正義聯盟第一次拍成電影,成員不能太少,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華納應該也很了解。 「詹姆斯柯麥隆、鮑伯霍斯金斯(蒙娜麗莎)、安琪拉貝瑟(等待夢醒時分)...,噢!(真是)宅男粉絲的天堂(James Cameron, Bob Hoskins, Angela Bassett -- ahhh. Fanboy heaven.)」
這一段話是在大約半年前,X戰警(X-Men)漫畫的一位作者Chris Claremont,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一場座談中的發言。哥大的這場座談,主題是關於X戰警漫畫備受稱道的一個系列Uncanny X-Men,而在談話中,Claremont提到一段與X戰警電影版有關的往事。有人讀到這裡可能會想,我是不是又頭昏了,這裡是正義聯盟的討論串,是DC漫畫的地盤,X戰警則是Marvel的漫畫與電影。我想說的是,這段往事其實背景因素應該與DC漫畫有密切關係,我本來想在前天半夜的發言中帶到相關內容,但是當時已經很晚了,而且關於夢工廠動畫的內容只寫了一半,加上後面的內容也有點長,因此現在來把它寫完。
Claremont提到的往事是發生在1990年左右,不確定是在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1991)之前或之後,但確定是在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1994)之前,時間點大概在90年代初期。柯麥隆是在1990年時成立了屬於他自己的Lightstorm Entertainment製片公司(從T2開始,柯麥隆執導的電影片頭都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Logo掛名),當時Stan Lee(應該不用多介紹這位老先生了吧?!)親自帶著Claremont,前往Lightstorm Entertainment的辦公室,向柯麥隆當面提出拍攝X戰警電影版的建議。Claremont提到當時的建議是,柯麥隆擔任製片,當時的柯麥隆夫人(第三任,為期兩年多)-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因危機倒數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執導,霍斯金斯飾演金剛狼,貝瑟則飾演暴風女。在雙方會談中,Lee老先生還問柯麥隆:「我聽說你喜歡蜘蛛人(I hear you like Spider-Man)」,而柯麥隆當時的反應則是眼睛一亮。
這段往事傳出後,在北美網路、尤其是漫畫宅男粉絲的網絡得到的反應幾乎一致認為很可惜,柯麥隆的名號對這些宅男粉絲來說,幾乎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Claremont提到,當時雙方約談了廿幾分鐘後,所有人大概都已經感覺到X戰警電影版的計劃已經破滅。不過,Claremont提到,畢格羅隨後離開辨公室,並寫了一份X戰警電影版草案(a screen treatment for X-Men),而柯麥隆也曾在90年代為蜘蛛人電影版寫了一份草案,而這份據說細節豐富的草案,後來成為山姆雷米(Sam Raimi)為Sony執導的舊版蜘蛛人的主要依據。我個人是X戰警的粉絲,對畢格羅寫的草案內容很好奇,不知道是否後來用在2000年的電影版。
現在回到DC這邊。Marvel由Lee老先生親自出馬,在90年代初期為Marvel漫畫的電影版奔走,原因很顯然與DC的蝙蝠俠(Batman,1989)票房開出紅盤有直接關係。提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的蝙蝠俠,當年是北美年度票房冠軍,北美票房2.511億美元,海外也有1.601億美元,也是DC漫畫電影版的高峰,Marvel作為DC的主要對手,當然不能坐視DC擴大影響力與事業版圖,然後什麼都不做。Marvel從90年代開始,為了跨足電影界,不斷將旗下漫畫的電影拍攝權授權給好萊塢多家電影公司,而第一部推出的是刀鋒戰士(Blade,1998),票房與口碑都不錯;X戰警(2000)算是第一部賣座大片,全球票房2.963億美元(北美1.572億美元,海外1.390億美元),北美年度賣座第八名;蜘蛛人則是開創了Marvel漫畫電影版的第一個高峰,全球票房8.217億美元(北美4.037億美元,海外4.180億美元),北美年度賣座第一名,可以說Marvel從此成為漫畫改編電影的第一品牌,之後的歷史大家應該都很熟了。
而反觀DC這邊,超人(Superman,1978)一直拍到超人4(Superman IV: The Quest for Peace,1987)票房與口碑都垮掉,2年後換蝙蝠俠上場,也是一直拍到第四集急凍人(Batman and Robin,1997)票房與口碑都垮掉,華納之後花了多年的時間與大量的金錢,卻一直無法成功復興DC的兩大台柱,一直到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2005)成功復甦了蝙蝠俠,但是超人再起(Superman Returns,2006)無論是票房或口碑,卻都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當然有不少人喜歡超人再起,但是程度上與蝙蝠俠:開戰時刻仍有相當的落差,更不要提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Rises,2008),無論是票房、口碑以及評論幾乎是一面倒的叫好。而在這段期間,華納的心力似乎主要放在超人與蝙蝠俠,而對於DC其他的漫畫人物,尤其是正義聯盟的其他成員,顯得相對漠視。反觀Marvel從鋼鐵人(Iron Man,2008)開始,可以說是處心積慮地在為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舖路,將90年代的劣勢完全翻轉過來。
以下是The Wrap關於Chris Claremont在哥大座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thewrap.com/movies/article/chris-claremonts-dream-x-men-movie-james-cameron-kathryn-bigelow-and-bob-hoskins-wolverine-3?page=0,0 華納娛樂(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的執行長(CEO)人選在懸宕2年後,今天終於定案,而這個人事案可說是今年以來好萊塢最大的新聞,在好萊塢的重要性遠超過星際大戰七部曲的導演人選確定,當然也是今天最重要的新聞。
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的電影版這個討論串雖然是我開的,但當時只是為了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仍在籌拍期間,正好看到相關新聞才順便寫了開題的文,後續進度我並沒有怎麼注意。今天Deadline獨家披露華納娛樂CEO人事案之後,幾家影劇專業媒體都相當關注後續發展,其中Variety一則內容相當長的報導中提到一點,那就是即將於今年6月上片的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上片後的成績,當然包括票房與口碑都在內,將會決定正義聯盟電影版未來的命運,華納高層要等到該片上片之後,視結果來決定如何走下一步(Warner's top brass has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awaiting the results of "Man of Steel," which opens June 14, before moving further ahead)。
關於華納娛樂,根據去年11月的洛杉磯時報一則更長的內幕報導,下面分為三個部門,分別是電視部門(Television Group),主席(President)是Bruce Rosenblum;電影部門(Motion Pictures Group),主席是Jeff Robinov;以及家庭娛樂部門(Home Entertainment Group)主席是Kevin Tsujihara。洛杉磯時報的報導中提到,2010年9月現任的華納娛樂執行長Barry Meyer決定延後他的退休,期限是到今年底。而時代華納(Time Warner Inc.)的執行長Jeff Bewkes隨後將華納娛樂切割成電視、電影以及家庭娛樂三個集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個部門),分別任命三位執行長,他希望這三個執行長能夠像是一個team一樣地合作,洛杉磯時報報導的內幕主要就是這三位CEO為了爭奪華納娛樂執行長的位置內鬥不斷。Deadline新聞提到兩週前就聽說Tsujihara將更上一層樓接任華納娛樂的CEO,當時感覺難以置信,新聞中也提到,電視部門的Rosenblum第一時間反應是相當失望,因為電視部門的收入在整個華納娛樂佔了高達50%的比例(Warner Bros Television Group accounts for 50% of overall Warner Bros revenues)。(這一段內容是洛杉磯時報與Deadline新聞關於這個人事案以及相關背景的一個簡單版,對於看不懂結構的朋友,時代華納是最高一層,華納娛樂下面其中一個子公司,華納娛樂下面再區分電視、電影以及家庭娛樂三個集團,整個時代華納與迪士尼,我無法確定哪一個比較龐大)
目前,電影部門的執行長Robinov據說是留任,因為他的工作合約還有好幾年(不清楚到底幾年,這應該很少人知道,至少媒體界不知道),而正義聯盟電影版的發展,之前一直也都是屬於他的職權範圍。關於正義聯盟的電影版,我想Variety的報導符合好萊塢的運作思考邏輯,所以關心本片的朋友,應該可以在下半年看到比較確定的發展。而這個最新進展應該也可以確定,華納最後如果決定開拍本片,不可能在2015年推出。至於之前傳出的一些仍在發展中的電影案,只要是還沒有開拍的,在新的執行長Tsujihara於3月1日上任前後,有可能都會出現變數。
以下是洛杉磯時報、Deadline以及Variety相關新聞的網路連結,三則新聞都很長,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envelope/cotown/la-et-ct-warners-succession-20121111,0,207982.story
http://www.deadline.com/2013/01/shocker-kevin-tsujihara-to-become-warner-bros-ceo-bruce-rosenblum-didnt-know/
http://www.variety.com/article/VR1118065276/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