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預測全攻略 -「狄仁傑」劉德華、「線人」謝霆鋒 一起拳「打擂台」!
2011年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即將在本週日(4/17)公布,其中徐克導演的武俠回歸之作《通天神探狄仁傑》,共獲得了13項提名,成為本屆入圍最多的電影,其次也是魔幻武俠片《劍雨》以11項提名緊追其後,去年賣座口碑都極佳的功夫片《葉問2》則獲得10 項提名,也保持了首集的聲勢。警匪片《線人》和懷舊拳腳《打擂台》分別獲得8項和7項提名,恰好成為最佳影片入圍的五強。台灣片《艋舺》、《父後七日》也入圍最佳亞洲電影,將跟日片《告白》、中國片《唐山大地震》一較高下。頒獎典禮將在4/17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本週電上癮就來為大家預測,今年到底獎落誰家?最佳電影 武俠《通天神探狄仁傑》與警匪《線人》贏面較大
《打擂台》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出品 監製:林家棟
《通天神探狄仁傑》華誼兄弟國際有限公司出品 監製:陳國富
《葉問2》東方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監製:黃百鳴 李欣 安曉芬
《劍雨》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監製:吳宇森 張家振
《線人》英皇娛樂有限公司出品 監製:梁鳳英 張大軍 任月
我們可以看到最佳電影與最佳導演不僅完全吻合,而且這五部作品剛好呈現出香港電影裡最強的三種類型:「警匪動作」(《線人》)、「拳腳功夫」(《葉問2》、《打擂台》)還有「武俠」(《通天神探狄仁傑》、《劍雨》),這幾種除了有著獨一無二的領導性,更有著其他地區難以取代的地位。但平心而論,今年沒有一支獨秀的超強電影,每部都有明顯的優缺點,以目前的態勢來看,應該是《通天神探狄仁傑》、《打擂台》、《線人》三強鼎立的局面。
首先是台灣導演蘇照彬執導的《劍雨》,這部片香港地區的評價明顯高於台灣(票房評論不佳、金馬獎的全軍覆沒)。但是香港評論界卻是褒多於貶,平心而論這部比起導演前作《愛情靈藥》、《詭絲》的確有長足的進步。尤其,這次蘇照彬挑戰難度更高的武俠大製作,賦予了早已拍爛的僵化類型,另一種新的魔幻色彩,有別於徐克的俐落憤世與李安的溫婉雅致。
同樣是江湖上復仇恩怨的腥風血雨,編導以詭譎離奇的情節設計(變臉易容與多重身分扮演),還有民間傳奇般的通天神仙索、達摩金身甚至是火箭暗器等,走出了不一樣的路數。透過豐富的人物角色與新鮮不失古典的人文風格,打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武俠世界。可惜太多紛雜的支線安排以及演員參差不齊的表演,讓本片略顯賣弄矯作。
前年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由《葉問》拿下,今年葉偉信導演的《葉問2》再度角逐,聲勢依舊不減。主角從第一集的佛山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屬香港,編導細膩刻劃一介宗師委屈討生活的實際面,脫去神化色彩更顯得貼近人性。
而洪金寶飾演的義薄雲天、關愛家人的洪拳掌門,雖然是各大門派的大哥,卻還得受到英國警方的壓榨,是個足以跟甄子丹相抗衡的突出角色,也象徵被英國統治的港人悲哀。
本片的動作場面跟首集相比,依舊精采出眾。一場洪金寶與甄子丹在圓桌上洪拳對詠春的武打設計,超越兩人於《殺破狼》中的柔術對決,堪稱去年最經典的場面之一。而繼上集打完日本鬼子後,這集換扁洋鬼子,民族主義元素繼續發酵,華洋的終極對決讓人看的暢快淋漓熱血沸騰。但可惜的是,過於樣板化的洋人反派設計,卻是一大敗筆,整體成績跟首集相比也不夠突出,理應陪榜。
甫獲本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與男演員獎(泰迪羅賓)的《打擂台》,是香港新生代導演郭子健與鄭思傑合導的作品。本片既是向老式功夫片致敬,又像是時不我與的今昔對照。
電影以逗趣喜感的復古風格,拍出現代武德盡喪的功利主義。尤其找來多位紅極一時邵氏武打巨星,卻又故意讓他們盡顯蹣跚老態,例如鐵拳神勇的陳觀泰手被打斷而廢了,腿功驚人的梁小龍(就是《功夫》蛤蟆功那位大反派)腳也不幸被弄瘸了。這些劇情人物設計,都譬喻了過去輝煌的功夫片歷史早已煙消雲散,就像這幾位大俠般,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滄桑。
但編導又以昏迷三十年而又突然甦醒的宗師-泰迪羅賓,決心重振師門的安排,以及黃又南飾演的弱雞少年拜師練武,重塑過去令人熟悉的功夫片練武橋段,來象徵創作者想要振奮傳統功夫電影精神的感懷之意。不過電影結構也略微鬆散單薄,要勝出會有些難度...
全文詳見: http://tivo.pixnet.net/blog/post/34532513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