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chilk
發表於 2014-2-26 07:51:37
因為看了小高大的文章太多遍的關係而有更換AudioQuest HDMI線的想法,買不起CARBON 的(因為太貴了)所以買了一條8M Cinnamon HDMI 線來試試效果,改天要牽專線時再把擴大機至投影機的線換掉。
kao.c.y
發表於 2014-2-28 10:27:57
angichilk 發表於 2014-2-26 0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為看了小高大的文章太多遍的關係而有更換AudioQuest HDMI線的想法,買不起CARBON 的(因為太貴了)所以買了 ...
唉呀~~~~
這怎麼好意思害到你.這牌子的品質不錯.對音樂性幫助較好.
期待你的專線早日完工.到時也讓我再害一下~~~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5 13:57:46
屏東人來報到一下,目前因為殘響太長,將喇叭前移,卻造成低音不足,可否有不花錢的擺位方法可解?
ps先生
發表於 2014-7-7 10:00:23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5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屏東人來報到一下,目前因為殘響太長,將喇叭前移,卻造成低音不足,可否有不花錢的擺位方法可解? ...
幫小高兄回答一下,喇叭不要擺牆角,側牆試試,聆聽距離近些
如果房間吸音不夠,說話有迴音,可添購一張厚地毯
kao.c.y
發表於 2014-7-8 18:57:21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5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屏東人來報到一下,目前因為殘響太長,將喇叭前移,卻造成低音不足,可否有不花錢的擺位方法可解? ...
先謝謝小柏兄的代打.
至於喇叭前移?是指主聲道喇叭嗎?
小弟才疏學淺.主聲道只試過盡量往內靠.因為135吋的布幕太寬.定位感是有進步些.
如果是重低音的話.以有效的器材來說.靠牆及牆角是真的有幫助的~~~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9 20:28:37
目前已添購厚地毯,喇叭距後牆1.85m,距側牆0.9m,聆聽距2.5m,目前除了厚地毯,右側三層遮光窗簾,左側一層遮光窗簾,聆聽位目前低音不足,但角落則有駐波,何解?
cnnd
發表於 2014-7-9 22:43:11
視聽椅跟我的一樣是IKEA買的
但我買的是最便宜的PELLO
視聽室擺了兩把
kao.c.y
發表於 2014-7-23 19:24:08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9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已添購厚地毯,喇叭距後牆1.85m,距側牆0.9m,聆聽距2.5m,目前除了厚地毯,右側三層遮光窗簾,左側一 ...
說來慚愧.這應該是類似空間吸/擴散音的部分.像在牆角處擺設圓柱等等類似的玩法.
我真的完全沒接觸過.抱歉無法給建議.
但是主聲道會不會離背牆太遠了?再大幅靠近看看.
另外你有重低音喇叭嗎?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23 20:55:01
有,不過又要搞重低音,實在太複雜!
kao.c.y
發表於 2014-8-27 02:32:08
大家好久不見~~~~
小弟這兩年來的忙碌了些.歷經了一些人生的風波起伏.......
所以在劇院上算是毫無建樹.最近也只有換了大金的冷氣.
算了算.居然是目前視聽室中單件價格最高的.效果當然是比以前近20年的國際牌優秀啦!
但接下來呢~~~~
我已經準備一吐兩年沒換機的怨氣啦!!!!!
GY38
發表於 2014-9-10 11:59:54
又是777連缐、又換冷氣,網兄最近有賺喔XD
kao.c.y
發表於 2014-9-11 13:57:42
sam 發表於 2014-9-10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還以為小高會搬家
沒想到在老家加碼
舒服最重要 :-)
東西壞了沒換也不行.目前系統就換取一些心得.等搬家後可以移植過去.
放首逐尔的人
發表於 2014-9-14 21:50:20
楼主这种配置,我只能有羡慕的份了。
jazzking
發表於 2014-9-21 16:41:14
電源超Cool~~~~~學習了~:-??
fox520111
發表於 2015-1-5 23:28:15
本文章最後由 fox520111 於 2015-1-5 23:55 編輯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5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屏東人來報到一下,目前因為殘響太長,將喇叭前移,卻造成低音不足,可否有不花錢的擺位方法可解? ...
建議網兄可以試試看喇叭擺位調整一下有機會可以去小高學長那兒問問一張調音的cd
一切都從人聲定位開始一般的歌曲錄音如果不是現場表演錄製(這類我幾次聽到人聲並非置中)
人聲都是在音場正中央(先不論音場前方或深處這個因為線材等調音關係往往會有很大差異) 先將您的人聲置中找出來 最基本的調整來說
喇叭間距越開會越失焦 越近也會會明顯但是低音下盤也會變大
人聲至中部分如果偏離中央比如偏往左邊那可以將左喇叭往側牆方向外移 或是右喇叭往內移亦或是右喇叭往前移動 移動過後喇叭不一定會對稱
而喇叭往前往後會讓音場深度改變以及音場高低 太過靠近正前方的牆面(兩支喇叭靠近 或是任何一支喇叭靠近牆都會有下盤放大的聽感這在解釋上就是反射音與直接音在到耳朵的相位上屬於建設性干涉所成的反應) 雖然低音大了但是往往音場往上跑深度也不夠這在聆聽一些錄音上有刻意表現深度的軟體時會挺明顯的
弟以前因為使用大支喇叭以及家人的生活關係所以喇叭後方跟正前方牆面的距離約40cm左右 距離兩側側牆約90cm
低音下盤很大還怡然自得 後來經過擺位調整以後
低音量感明顯變少(不要懷疑過多的低音很多是您的空間跑出來的不是喇叭自己的能力弟並非反對以sw增加低頻量感但仍須考量高中低頻的平衡)但是 低頻的層次感卻也明顯出現而以rew掃頻後深紅區域也變成了些微泛黃感受適中 這在聆聽兩聲道的經驗上
跟一整片因為sw而生成的低音比起來現在的高中低頻和諧 實在是有很大落差
而您所提到的rt60(殘響時間) 這個我個人是在喇叭調整完畢以後 以軟體掃整體的頻響然後觀看該軟體的impulse
現在還在規畫吸音材的使用 等過些日子材料買齊了會來製作吸音板(如果可行的話是針對過激的頻域去做吸音設計 如果沒辦法做到那至少吸音材料要平衡)弟是朝著將impulse圖所顯示的過度區域做整治 之後得再比較rt60與整體頻響的效果後再去辨別
所以綜合上述還是建議您 先做好喇叭本身與系統的調整後再去處理吸音 低頻陷阱等設計 一般家庭使用上因為並非劇院(劇院是屬於每聲道掛EQ調整所以通常可以在建設過程當中就把隔音與吸音都做為基礎工程 但家用很難去這樣做 我個人也不會很建議全部用等化器處理聲音表現 所以 隔音可以當基礎工程隔音越好首先就是不會吵到別人再來就是動態壓縮可以減少 之後再來設計吸音 由其是家具進場以後)
提供您參考看看
fox520111
發表於 2015-1-6 01:51:58
本文章最後由 fox520111 於 2015-1-6 02:08 編輯
eddy2004 發表於 2014-7-9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已添購厚地毯,喇叭距後牆1.85m,距側牆0.9m,聆聽距2.5m,目前除了厚地毯,右側三層遮光窗簾,左側一 ...
駐波(SW)的產生由空間的七軸伴隨聲波反射交疊所生之情形 所以空間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駐波頻率會出現的基頻然後隨之而來的諧波 差異僅在喇叭挪動時駐波交會的點(HZ)的音壓會隨之改變
如果您是單純還都只有系統叭 且為劇院AVAMP的使用者
而被動式設計沒辦法做到(要在250HZ以下做到被動式設計其實都開始困難了更別提您所說的可能是100HZ以下頻段) 喇叭擺位調整也並不是很能夠完整做到 (且也可能也沒有想要在兩聲道上取得很好的平衡的話) 那何不交給AVAMP的自動設定呢 現今的AUDYSSEYACCUMCACC等各家調整都已經很不錯了
另外您距離後牆的距離應該您的低音已經沒什麼利用到後牆的反射音了 側牆90應該都還有影響 且您能夠後牆拉這樣距聆聽2.5空間深度看起來也已經很不賴了
我覺得這不一定不是好事啦 因為那可能真的就是那喇叭的狀況且您所說的這1.85公尺讓我想到一位前輩跟我提過的距離不過我自己則是用音場深度去決定的 如果您的音場深度足夠或是深度餘裕仍存那麼將喇叭慢慢往後挪邊挪邊聽看看不要壓縮到音場深度以及開始改變音場高度為原則 最好找塊有基準的測試片為佳
STEREO PHILE裡面的正倒相吉他測試音可以幫助您聽到下盤改變的差異喔 低頻適中時吉他最後面那邊的聲響不濃有層次 不過弟也沒有被面授過這門調音工夫僅僅是自己找到測試片段然後讀讀心經就著手搬自己喇叭了 這門功夫也還有著學習的空間互勉吧
eva98712
發表於 2015-4-1 22:34:53
雙低音真不錯 1+1=2 可以花小錢得到大提升
每個器材都有燈對於用投影機的用戶好不方便喔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式
kao.c.y
發表於 2015-5-6 15:25:35
eva98712 發表於 2015-4-1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雙低音真不錯 1+1=2 可以花小錢得到大提升
每個器材都有燈對於用投影機的用戶好不方便喔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 ...
我都是盡量把燈光調到最暗或關掉.無法調整的就去貼汽車隔熱紙的店家要他們
貼剩不要的.指名最暗的.又免費.自己回來剪成需要的大小來遮光.一層不夠再貼一層.
還不錯用啦~~
kao.c.y
發表於 2015-12-1 11:38:19
前些日子決定要告別原本的135吋波浪手拉幕.所以購入真平的120吋固定幕.
當然首先就是diy組合啦~~
這是扣住布幕的固定扣.四邊共有28顆.難怪可以拉的平整無比.
組裝完全後仔細觀察.真的是真平.真的有夠平.而且光滑無紋路或瑕疵.
掛上後(這張照片的播放器已經是103D SE.因為是事後照的)以之前所有的設定未變動.
就把黑白階調整一下.說也奇怪.這次居然可以調整到標準.之前就差標準格多一點點或
少一點點.心就真的開始癢起來了.不囉嗦.馬上看看到底會怎樣?
嘖~嘖~嘖~看起片子來畫質馬上神奇的升級一個檔次.之前那種說不出的怪怪感覺完全
消失.色彩與細節變得舒服許多.你騙我.只有換布幕怎麼變成好像換投影機!
為什麼我沒有早些年就換了!!!!!真的很後悔現在才換.
因為明年要搬家了.為了因應新視聽室的規劃而把135吋縮寫120吋.
同場加映.原本的5.2聲道後環繞喇叭CP777換掉了.實在難忘DMD鑽石高音的媚力.所以
購入4顆USHER MINI-X準備在新家搞7.2.4~呵.呵.天空聲道.我來了!!
但是因為不想現在搞7.2聲道.所以輪流把兩顆MINI-X上架煲喇叭.
ps先生
發表於 2015-12-3 10:25:19
kao.c.y 發表於 2015-12-1 1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些日子決定要告別原本的135吋波浪手拉幕.所以購入真平的120吋固定幕.
當然首先就是diy組合啦~~
真平螢幕和天空聲道~一整個羨慕,請問高兄搬去哪,有空過去朝聖=崇拜=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