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使用經驗一二事
最近本來在練Cinema 4D ,但是原來我的工作比較多是與攝影及編導有關,於是又回過頭重讀Final Cut Studio 2 的操作文件。最近,開始轉移在final Cut Pro上的Color Correction 到Apple Color 上,看了一些書,也在網路上狂搜tutorial 。發現好像大家對於Color 的實務使用很少。除了幾個大站之外,其實也很少深入的研究文章。當然在Apple 主網中有公佈國外幾家製作公司早已有運用,台灣在製作上真的比較少採用Apple Color?
那有沒有人對Color 有興趣的?
[ 本帖最後由 Macrock 於 2008-8-4 15:30 編輯 ] 買了APPLE TRAINING BOOK的COLOR
剛剛開始看
只是有了基本概念
希望可以慢慢熟悉COLOR
PS:
不知COLOR以後會不會疆界面改版
目前界面很有UNIX味道
[Color]使用經驗一二事
從Final Cut Studio 2 的發行之後我就想將Color 整合在我的工作流程中,因為原本在FCP 上的Color Correction 已經無法滿足我在色彩校正上的需求。當然,FCP 的Color Correction 已經提供近似於Color 的功能:至少在快速的工作時程壓縮下已經有優異的表現了。初學Color 由於介面的操作概念與其他軟體的流程設計不一樣,所以在入門時比較不容易以直覺式的操作方式很快地體會到其強大的性能,因此她必須從操作手冊中仔細閱讀。當時讀了一遍又一遍,每天都在等Amazon 預定的Color (Apple Pro Training…)這本書,因為操作上對於流程及範例的說明太少。後來,書來了,又精讀了一段時間,慢慢地才對Color 這個軟體有了新的體驗。
Color Grading 真正地比較難的部份有兩個(我個人覺得):
一、在學習Color 前應該對於在FCP 上的Color Correction 的操作觀念要強(對於亮部、暗部及中間亮度),甚至對於影像中顏色的敏銳度要高(訓練自己的眼睛)。另外,至少對於四個Video Scope 的顯示意涵要通盤了解,如此才能知道如何採取適當的步驟。
而在Color 上的Video Scope ,基本上她分成四類:
Waveform Monitor : 下屬6 種
Vectorscope
Histogram : 下屬3 種
3D Color analysis : 下屬4 種
如果能夠具備對於這些圖例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把Color 當成一回事。因此除了原有的基礎外,我也就教一些專業人員關於Waveform 更進一步的知識。當然,就像書上所說的訓練一個Color Artist 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做Color Grading 亟需依賴的數值的關聯及比較,如此才能發現,Color 還蠻屌的。
---------------------------------------------------------------------
在我和幾個朋友的的操作經驗中了解,先不要一開始就預期要調整出像300 壯士或CSI 這樣的Tone 。首先要實際操作(練習)的是兩個部分:色溫的校正,及膚色(skin tone)的校正(不是調柔,而是調準)。
由於現在的攝影器材的普及,對於色溫的自動平衡或是色溫的寬容值較大,因此慢慢地大家也忽略了色溫的問題(廣播級的攝影機亦然)。因此大家的眼睛都聚焦在銳利度及飽和度(或色調)之上。我常常將其他同仁的母片找來校正,特別是透過Video Scope 來看,往往都有色偏的狀況。因為經常性的視覺經驗,讓我現在亟易發現即使是微小的色偏(如此才有校色策略或規劃)。因此透過Color Grading 就能順利將色偏去除,這只是第一個步驟(通常在Primary Room 進行)。
再來,就是針對膚色的校正,需要配合其他諸如Curve-Based, isolate等工具或觀念(Secondaries Room)來進行校正。膚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組合,簡單地說白裡透紅,或者說人種,或者說膚色的亮度等有許多因素在裡面。相對地,我們會盡量以4:2:2 及8-bit(最好是10-bit)以上的攝影機來產生content 。因為你會發現,當你在放大訊號時(譬如說增感),暗部訊號中仍然留有足夠的電子訊號,而色彩取樣的細膩也留下差距很小的色調(白裡透紅)。
其他的才是像ColorFX 或其他部分的運用,對於每一個Plugin 的設計要深入了解。
Color 是個蠻好的軟體,不過要讓他發揮功能,先要把基礎練好才行。
[ 本帖最後由 Macrock 於 2008-8-5 09:12 編輯 ] Macrock兄也在玩Cinema 4D哦!涉獵很廣哦!
我本來也很有興趣,但由於與目前的工作內容關連性很小,就漸漸沒去碰了(藉口,呵呵呵!)
Macrock兄也用MAYA嗎?
多學一點,怕失業
jjlin 大,好久不見,聽說是屏東人,隔壁而已嘛!台東以前原本有學一點Maya ,後來因為介面的個人喜好就選了Cinema 4D。
那是因為受到Pixar 的(最近又搞個瓦力)動畫影響,覺得想做動畫電影就開始學,您大看起來也學蠻多的。在友站也看到的是你嗎?
也有用Shake ?
[ 本帖最後由 Macrock 於 2008-8-4 20:30 編輯 ] Shake有買本書,還沒開始學,她就成了末代版了,想想就算了
後來看到Motion,很心動,就往這裡來了
Macrock兄是在台東人哦?是鄰居,呵呵!
友站已經粉久沒去囉~~~ 我自己使用Color的經驗是
Primary in作為第一個處理的步驟 我先找出一個片段調整好 作為key clip
同一場以key clip為主 再針對其他clip去調整 以得到接近key clip的效果
但有些clip的色溫是一樣的 所以參數是可以共用的 這時就可拷貝參數再貼上
Color預設是五組吧
處理上最難的是 要能判斷現在的影像 跟所希望的影像 其中的差別在哪裡
透過那樣的調整可以解決這樣的差別 也就是對症下藥
至於color correction 雖然一般是翻譯成色彩校正 但我認為是色彩調校會比較恰當
因為沒有所謂的"正確" 只有你所希望的效果 而這極度仰賴對色彩的敏銳與感受 Macrock 兄
我每年 7月初一定會去花蓮
明天我帶 3T 硬碟跟您交流 一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