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Cut Studio 教學】優秀的影片教學網站
Los Angeles Final Cut Pro User Group 是一個洛杉磯的FCP 同好組成的網站,除了有教學上的討論之外,也有經常性的交流研習。LAFCPUG Click Here for tutorials
另外,大家是否也到KenStone 的教學網了?如果還沒有請點以下連結
Ken Stone's Final Cut Pro Click Here
[ 本帖最後由 Macrock 於 2008-7-14 00:41 編輯 ] 真的粉不錯哦!
我英文有待加強,得多看幾遍才懂@牛牛@
[ 本帖最後由 jjlin 於 2008-7-14 04:58 編輯 ]
給jjlin
FCP其實不是很難的 相信你也摸索了一段時間應該知道的也許會有瓶頸 (練習到不知所以然)
但是 想要進步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接阿魯
沒有啊魯機會? 沒關係
也可以先從朋友 親戚的結婚錄影帶 或者旅遊記錄
不用長 10分鐘以內 試著用自己的角度方式去說故事
久了 自然會摸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最最最基本的快速鍵一定要會 要熟
其他的什麼祕笈之類的絕招云云的 看看 知道就好
畢竟FCP基本上就是剪接 說故事的基本功遠比會一身絕技來得實在
如果你非同業朋友(我指電視,廣告,傳播,紀錄片)
剛剛說的不失為練習的好方法
若是同行 趕緊找個編導 導演之類的人學習
會快很多 ryu兄,感謝您的鼓勵!:-h
FCP是不難,基本操作都會了,就是缺乏混合運用及一些密技,而這些都是阿多啊po的教程。
現在就是多看看別人玩的花樣,知道可以玩出什麼變化,然後吸收別人的經驗值,順便可以激發一下創作靈感。
好久以前我也用了一陣子的mac,是G3的年代。那時是在從事平面廣告設計,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後來離開工作崗位,也就沒繼續了,就一直用pc。
直到最近接觸剪輯,才想再從pc轉向mac。覺得現在的mac族很幸福,因為用mac的人比以前多,可相互討論的對象也多了起來。
感謝您的建議,我會參考參考的。
希望有機會能見面交流一下,或是您要回高雄時跟我說一聲,我從屏東去找您。
ryu 說得好!現在的確很少有人談到【說故事】這件事了......
的確,軟體畢竟是一個工具,作品的生命決定在觀察力、感受的呈現及創意的實踐。這麼說好了我先把專業工作和業餘的使用做一個區隔;就談談把Final Cut Studio 2 的幾個軟體在專業工作上的使用。
一般而言,在初步學習FCP 時對於界面的佈局(layout)要了解並不太困難,因為直覺式的操作判斷往往可以達到目標。例如,影像擷取、輸入及初步的剪輯(Rough Editing),甚至在基本的效果運用並不困難,因此順利輸出作品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過,就近一步談QC(Quality Control)時就必須開始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
例如,影像格式(Video Format)開始決定如何使用多重格式的剪輯製作。
例如,如何開始微調影像速度;對影像的光圈、對比及影像間如何Match?
例如,學會快速鍵之外,會依據軟體設計邏輯讓自己成為快手(如果你是依賴FCP工作的高階剪輯師)?
例如,採用何種格式在輸出時的影像,對於狀況的精確控制。Square or Non square, Frame Blending, Color Banding,4:2:2 or 4:1:1 or 4:2:0 .............等等的專業知識其
實務運用。
甚至是軟體對軟體的檔案交換測試,例如從FCP to Color, Motion to Color, Drop Import LiveType, FCP to Soundtrack Pro..........
甚至利用Compressor 轉檔,然後到DVD Studio Pro 製作成有選單或多國語言、或分軌式的選取模式,或網路發佈。
甚至測試第三方設備的效能,例如Blackmagic, AJA 擷取卡等。
就因為這樣QC 的品質控管,突然間這些Final Cut Studio 2 的諸多專業軟體變得更為重要及可貴。這不是跟其他軟體在比較上輸出結果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軟體間整合度、RT 對多工作業的流暢程度,最重要的是由於proxy 的技術運用、ProRes 422 等來解決製作上的便利性。
或許Final Cut Studio 2 幾乎把user 的需求都設計成可程式化的選單,加上layout 的客製選擇自由度高,相對於其他軟體,我不清楚。
因此,當您站在專業的工作看FCS 2 時,她的確很親和、而且幾乎能滿足各種user 的需要(其他的軟體亦有個別的優勢)。
我有時候會看看國外的tutor 的教學,比較多的狀況是想了解一個非線性上的重要東西:Workflow 。其實工作流程的了解才會加快對於軟體的操作及設計概念,特別是官方的技術文件往往會補足一些原操作手冊的不足。
姑且讓我引用David Mamet 導演(鐵面無私等電影)的見解;
藝術家的任務是把最簡單的技術學得完美,
而不是去學太多的技術。
如此才能使困難的事變得容易,
容易的事變得習慣,
習慣的事因此可以變得更加美妙!
---------------------------------------------------------------------------------------
StoryTeller , 一個影像工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與大家共勉!
[ 本帖最後由 Macrock 於 2008-7-15 22:26 編輯 ] 感謝各位大大..把話題做了有益的延伸
小的 學生時代有碰到過好老師..他說--
好的作品(當時指的是經典電影) 幾乎只用卡切而已啦=P~
就當作是下''標點符號''吧
下得好..文句流暢美感
下得不好..文章就叫人看不懂咧(:|
美國影片 片尾跑字時,把影像編輯叫做edit//editor
歐洲片則是稱為montage
蒙太奇這三個字人人都懂..用起來又迥然不同的啦 謝謝您分享這網站
一定要好好學學,教FCP老師說最好的作法就是看說明文件@$$@ 各位得指點讓我受益不少....
還望各位前輩不厭其煩的指教....
感謝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