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Bridge-E解禁測試報導!
轉載http://www.computerdiy.com.tw/all-articles/articles-cpu/1962-sandy-bridge-e
Sandy Bridge-E解禁測試報導!
作者是 洪東佾
週二, 15 十一月 2011 12:29
千呼萬喚始出來
Sandy Bridge-E正式登場
在上一期的「X79先賭為快」當中,礙於保密協定,在發售日以前無法透露Sandy Bridge-E的CPU型號、規格,以及X79晶片組架構圖等詳細資訊。這一期, 編輯部將火力全開,從CPU到X79晶片組深度剖析,帶各位讀者徹底認識 即將取代X58晶片組的Intel新一代頂級X79平台;並且廣發英雄帖,蒐集市面上已經發佈,或是即將發佈的各家X79晶片組主機板,讓大家看得過癮!看得爽快!
Sandy Bridge-E的「E」代表了極致的「Extreme」,市場預定推出Core i7-3960X、3930K以及3820三顆處理器。但第一波上市CPU只有i7-3960X以及i7-3930K兩顆,較低階的i7-3820預計明年第一季才正式上市。根據Intel命名法則,CPU代號後方四個數字的第一碼代表了處理器世代,後三碼才是實際型號。因此Sandy Bridge-E的微架構雖然是Sandy Bridge,但分類上其實已經屬於更進步第三代的Core i7。
從Sandy Bridge-E開始,Core i7進步到了第三世代
回到CPU本身,Core i7-3960X的「X」代表Extreme Edition,擁有產品線最完整的頂級規格。售價同樣維持往年一貫的頂級處理器價位,每千顆售價990美元。從規格表上看,作為開路先鋒的i7-3960X擁有六核心、十二執行緒,標準時脈3.3GHz,Turbo Boost 2.0技術動態提昇時脈至3.9GHz,擁有最大的15MB 智慧共享快取(Smart Cache),原生支援四通道DDR3-1600。更重要的是,這次Sandy Bridge-E加入的RCR新技術,讓i7-3960X擁有完整的超頻功能!不過關於超頻這點我們晚點再談。
相較之下,次階i7-3930K千顆售價555美元則便宜了許多,規格只略微刪減了0.1GHz的標準時脈與Turbo Boost動態最高時脈,以及3MB的快取記憶體,其他規格大致與i7-3960X相同。而蓄勢待發的i7-3820則刪減較多,從六核心、十二執行緒刪減為四核心、八執行緒,快取刪減至10MB,但標準時脈略微提昇至3.6GHz,Turbo Boost時脈3.9GHz。千顆售價尚未曝光,不過原則上不會低於現有i7-2600K的市價。另外,雖然i7-3820並不是「K」結尾的超頻處理器,不過拜RCR技術之賜,依然保有部分的超頻功能,這邊同樣容筆者賣個關子,我們等等再談。
■ 屏蔽的八核心處理器
Core i7-3960X的晶片架構圖
雖然同為Sandy Bridge架構,但是這一次取消了內建顯示晶片,也意味捨去了Quick Sync Video快速轉檔技術。從晶片架構圖上看,很明顯可以看出Sandy Bridge-E其實是原生八核心,只是桌上型處理器遮蔽了兩個核心以及部分的快取記憶體,這麼做的理由有二。首先,就市場面來看,雖然充滿話題的AMD推土機(Bulldozer)擁有八個核心(當然架構不能相比),但實際效能目前看來尚不足以威脅Intel的頂級處理器市場。因此Intel不需要急於推出過分強大的運算效能展現自身優勢,雙方良性競爭絕對勝於一黨獨大,現在太早把底牌亮出來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可以說,六核心不只是行銷考量,也多少有政治考量在裡面。
■ 全民超頻運動
來到令人期待的超頻時間,這一次Sandy Bridge-E終於能夠突破BCLK最高105MHz的魔咒。不過在這之前,必須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Sandy Bridge架構的BCLK是無法更動的?
過去的主機板上一直存在著一個「時脈產生器」(Clock Generator),這個時脈產生器會產生100MHz的基頻(Base Clock,也就是我們這邊說的BCLK),藉以讓CPU與PCI-E、DMI、USB、SATA之間互相同步溝通訊號。而Intel從Sandy Bridge開始,便將主機板上的時脈產生晶片整合至CPU之內。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減少佈線因素造成的效能損失,也達成了透過整合,進而減少主機板晶片的目的。當然最後結果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更動BCLK時脈,會連帶影響了與其餘裝置間的溝通,造成訊號錯誤。Intel當然不是腦殘,知道這麼做會影響CPU的超頻性。但為了確立產品級距,不再讓玩家透過超頻,低階CPU也可以「上打」高階款,最後苦得是超頻幅度較小的高階CPU。所以乾脆把超頻鎖起來,有多少錢就買多少效能。想超可以,多花一點購買「K」系列。
這次Intel在Sandy Bridge-E加入一個分頻控制技術,能夠在不影響其他裝置的前提下,提昇BCLK頻率,稱為RCR(Reference Clock Ratio)技術。RCR技術以原有BCLK為基礎頻率,提供了1、1.25、1.66三種不同倍率。讓BCLK在保持100MHz不動(其實還是可以在97~103MHz之間微調),不影響其餘裝置的前提下,能夠單獨提昇CPU的BCLK至100、133、166MHz三種安全頻率。最後再乘以CPU倍頻,藉以得到一個更高的CPU總時脈。簡單來講,超頻公式變為:
BCLK×RCR倍率×倍頻=CPU總時脈
這個技術在目前的三顆i7 CPU上都能見到,這也就是為什麼i7-3820雖然沒有「K」結尾,卻依然能夠超頻的原因了。
但,要是真的這麼簡單,超頻就不有趣了。在Sandy Bridge-E當中,記憶體時脈是與CPU的BCLK頻率連動的!當玩家更動BCLK頻率時,連帶會將記憶體時脈給帶上去。這記憶體時脈同樣有三種倍率,分別為13.33、16以及18.66,公式為:
BCLK×RCR倍率×記憶體倍率=記憶體總時脈。
舉例來說,假設全系統保持最低限度的預設模式,則記憶體時脈就是:
1000MHz(BCLK)×1(RCR倍率)×13.33(記憶體倍率)=1333MHz(記憶體總時脈)
這是一般人購買記憶體的基本頻率。但若是我們透過RCR倍率1.66進行CPU超頻,那就會連帶影響記憶體頻率,變成:
1000MHz(BCLK)×1.66(RCR倍率)×13.33(記憶體倍率)=2212MHz(記憶體總時脈)
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這已經是一般平價1333MHz記憶體很難、幾乎不可能超上去的境界,更別提還有其他更高的記憶體倍率了。總而言之,多了記憶體倍率這個超頻參數,讓超頻不只在CPU,還有充滿挑戰性的記憶體時脈。找出CPU與記憶體的最佳搭配參數,就是這一次超頻的好玩之處(換句話說超頻記憶體模組或許要開始熱賣了?)。也讓CPU的超頻成功與否,多了幾分不確定性。
■ 新一代原廠水冷散熱器
預定價格是美金70元,相當於台幣2200左右。
還記得為了有效壓制i7-980X的熱情,Intel官方所推出的塔型散熱器嗎?這次似乎跟AMD推土機說好的一樣,伴隨著Sandy Bridge-E的上市,也推出了Intel認證的水冷散熱器。但同樣沒有隨著CPU附上,必須另行購買。而且這一次在購買CPU時,原廠包裝盒內不會附上任何的散熱器。使用者必須另行添購Intel推出的風冷散熱器或水冷散熱器。
風冷散熱器跟過去一樣為銅底鋁鰭散熱器,只是扣具安裝方式從push pin改成了螺絲安裝,這安裝方式更動的好處我們在X79主機板單元再另行介紹。水冷散熱器不意外由Asetek代工,通電時,扇葉以及水冷頭上的Intel LOGO會發出柔和藍光,裝在透側機殼裡頭真是騷包至極。
會推出原廠水冷,Sandy Bridge-E的高發熱量當然是一大考量。另外一個重點便是CPU周圍被記憶體插槽以及供電模組環繞,塔型散熱器的體積被大幅侷限。一體式水冷不但解決了體積,也解決了高發熱量。
● 超頻發熱量驚人
對比的散熱器為ThermalTake Frio OCK
在前面我們有稍微提到Sandy Bridge-E非常的「熱情」,這邊就讓讀者來看看它的高溫。由於編輯部沒有原廠空冷散熱器,因此拿手邊現有的ThermalTake Frio OCK塔型散熱器,以及原廠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進行測試。測試平台周圍環境溫度約23度。分別測試預設時脈以及超頻至4.5GHz、電壓1.4V之下的溫度。
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出,ThermalTake Frio OCK,在轉速最低時(1200RPM),預設時脈燒機溫度達到70度,超頻4.5GHz甚至到了驚人的84度,這溫度實在無法令人滿意。而在轉速最高時(2100RPM),發出的噪音是無法令人忽略的大聲,4.5GHz燒機時壓制在76度。必須注意的是,筆者測試時為裸測,若真正裝機之後,約略還要再上修個幾度。這並不是指ThermalTake Frio OCK這款散熱器效果不佳,而是i7-3960X的發熱量實在過高。可以預期若使用原廠空冷散熱器,噪音恐怕會相當驚人。
改用水冷散熱器進行測試,風扇轉速由PWM自動控制。無論預設或是超頻,表現均略勝高轉速的Frio OCK一點,且音量要小上許多。從測試得出一個結論,若玩家想要玩玩超頻,在想要兼顧一定溫度以及音量的考量之下,選用水冷是必須的。
■ 效能實測
上一期礙於NDA,無法完整呈現CPU的效能以及功耗。這一期將全數解禁,完整效能全面曝光。為了對比進步的幅度,編輯部拿出前代X58+Core i7-980的平台,以及現有主流市場X58+Core i7-2600進行對比。再加入Core i7-3960X超頻至4.5GHz的成績,讓讀者了解超頻效能增進幅度以及效益。
● 整體完封對手
拜四通道以及DDR3-1600的高頻率之賜,記憶體頻寬可以說是有長足的上升,
比起i7-980X以及i7-2600頻寬提昇將近一倍之多。
優異的Sandy Bridge架構搭配六核心、十二執行緒以及15MB Intel Smart Cache,
讓CPU整體運算能力大幅拋開兩位對手。
物理運算再次拋開對手。
WINRAR解壓縮呈現小幅領先的情形
或許是支援度還不佳,PCMark7的成績若不超頻,則所去不遠。
■ 小結
整體效能看來,不愧極致版處理器的名號,幾乎是大獲全勝,在各項測試均能遠遠拋開i7-980X以及i7-2600一段距離………更完整的報導請看173期「電腦DIY」
沒想到Intel還有屏障兩顆核心
如果把這兩顆核心解除封印
極致i7+八核
真無法想像那效能會有多麼強大 也要看最後的價格是多少
kuokuo 發表於 2011-11-16 17:49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能確定的是那價格絕對不是平常人可以玩的.....(因為現在極致六核的價格就已經蠻恐怖的)
可能光買那顆CPU就可以組一台普通版i7了...
題外話: Intel如果到時候真是用解禁的方式來出原生八核的話
那不就等於同顆CPU同樣成本但賺更多嗎?? 準備10萬就可以玩了 雙XEONEVGA Classified Super Record 2主機板 酷媽1200W power
24 core 就可以戰勝Sandy Bridge-E AMD推土機無力...這下intel可以慢慢來了... 轉載
Sandy Bridge-E解禁測試報導!
作者是 洪東佾
週二, 15 十一月 2011 12:29
千呼萬喚始 ...
MWANG 發表於 2011-11-16 15:15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看來 PC 使用, 地表上最快的 CPU 出現了, 推土機吃土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