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串影 3D 視覺體驗即將襲台 SONY HMZ-T1
就在各家紛紛討論不同的 3D 顯影技術,不過其中最重要原理就是要讓左右眼接受不同的影像,造成視差,進而在腦中組成 3D 畫面,其中有許多的技術,包含光偏式,光柵式,主動式等等各種不同的顯像方式。而 SONY 則將這個技術動腦筋到個人頭戴式顯示器了。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801cihxeaz2gew633wu.jpg
頭戴式顯示技術其實並不是什麼最新技術,大約在八九年前市面上早已有類似的產品,而 SONY 這次則是將更完整的 3D 解決方案轉移到了頭戴式顯示器,其實類似的原理還有 SONY 也有用在其它的產品上,「Sony全球首部可錄影雙筒望遠鏡DEV-5 」。最主要的原理就是給予兩眼完全不同的訊號源,因此完全不會有主動式 3D 的閃爍感,以及光柵式或是偏光式降低解析度以及可視角度的問題,而且可以完全消除串影的問題。
這次很高興可以受到 SONY 邀請的媒體搶先體驗會,可以親身感受 HMZ-T1 帶來的深刻感受。小編將會慢慢地仔細為大家介紹這項產品。首先,由 SONY 產品經理 William 帶來的介紹。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1517hh2eu43mf7dfy.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78r57itoomtonva6a.jpg
SONY 在家電視聽領域一直是領導品牌,而 SONY 也不斷的滿足各種不同的消費者族群,推出各式各樣的產品,包含電視,家庭劇院組合,投影機,播放機,以及遊戲機 PS3。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1y2qi7shzs0bkb775.jpg
而 SONY 的各項產品榮獲眾項殊榮。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2pf07op9fbffp0mwo.jpg
今年也推出了不少產品,諸如搭載最新影像晶片的大尺寸 65" 液晶電視,以及 SBMV技術,當然最重要的當然也是目前的 Full-HD 主流的藍光技術。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22xafatdwi3tx7u7i.jpg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 3D 頭戴式影院,SONY HMZ-T1。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3rehzxwz0ewsc3mxs.jpg
傳統我們要享受高品質的視聽享受,往往需要打造一個好的視聽室,以及相當多昂貴的設備,而在未來有了 3D 頭戴式影院,則不管在任何地點,都可以找個舒適的環境享受高品質的視聽享受。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3r8a463jr81wv83iv.jpg
而且在許多情況,當我們在享受視聽劇院時,不是被人打擾,就是打擾到人家,而有了個人家庭劇院,就好像一個人專屬的電影院,你可以盡情地沈醉在高品質的影音娛樂中。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4lqii1wiq34yyiim6.jpg
至於,那些時候 HMZ-T1 會派上用場呢?低成本高品質的視聽享受,不打擾到已經休息的家人,或是已經不再擁有自己的電視?(電視通常播放巧虎的情況...),甚至是想要舒舒服服找個好姿勢享受一部電影。都是 3D 頭戴式劇院 HMZ-T1 的完美使用情境。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5gzx07i9u8k7cii1p.jpg
而大家也不需要羨慕小編可以體驗到 HMZ-T1,因為這次 SONY 將開放給大眾一起體驗,只要在資訊月前往 SONY 3D主題館,就可以實地感受 HMZ-T1 帶來震撼感(12/3 ~ 1/4 )小編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前往體驗,因為 HMZ-T1 的 3D 感受絕對不是上述的使用情況就可以表達。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5nyli532aly8aay6y.jpg
接著為大家介紹的 James 。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6lbc3h3zkbcj0c3c0.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9xcy84312pz44p218.jpg
SONY HMZ-T1 其實早已在上個月底就在日本以及美國上市,而今年的12月也即將引進台灣。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7hcjg62f8tgzg35lm.jpg
而 SONY HMZ-T1 另外一項相當重要的技術就是可以達到無串影 ( Crosstalk-free ) 的視覺感受,一般我們使用各種 3D 顯像技術,容易有顯示面板無法及時跟上眼鏡反應,造成同時看到左右眼影像,進而產生串影的發生,而 HMZ-T1 則在左右兩眼各搭載了 0.7 吋的 OLED 顯示面板,解析度為 HD 1280 x 720,讓左右眼有各自的訊號源,不但無串影,而且 3D 的效果更自然,更立體,有如身歷其境。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8ircksfcisizi5m01.jpg
而 OLED 面板技術不但擁有高對比,並且具備 SBMV 技術,可以讓灰階顯示的更自然,更完美。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8bb8mwmbanb68y5ll.jpg
而眼鏡內的視窗可視角度大約是 45 度角,若距離為 20m ,換算實際螢幕大小甚至已經達到 750" 的螢幕,不過小編認為這點見仁見智,主要還是要看眼睛的焦距感受的距離有多少,不過小編實際體驗的感覺,的確很有在電影院的感覺。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9nunp4kvpzykuwnfw.jpg
而這次 SONY HMZ-T1 也不只是帶給大家一個簡易的頭戴式顯示器,而是一個整體解決方案,除了顯示器,還包含了 5.1 環繞聲道的耳機,讓使用者可以更完美的享受影音效果。所以說稱為頭戴式影院絕對是實至名歸。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19rusjur15ir8jn4d7.jpg
等於擁有了 SONY HMZ-T1 就等於身處於一人電影院。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03j6tlhfjqoq6tqv3.jpg
而除了3D頭戴式劇院之外,還可以搭配相關影音設備,包含3D藍光播放器,PS3娛樂設備,以及 3D 攝影機 TD-10 ,以前先前所提的 3D 立體數位望遠鏡。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03l0g04aloz010orr.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201o6fs45f5f54o5s4.jpg
在聽完兩位專案經理的簡報後,就是媒體的自由時間,這次邀約的媒體並不多,因此小編很容易地就找到一臺來體驗,不過因為從外觀看起來機器實在沒有太多綴飾,因此小編就沒有拍到太多細節,而且因為感受相當震撼,因此幾乎可以說是玩到忘我了,後續將會繼續補充相關資訊。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325vyn5ycoxpwi54cd.jpg
可以看到類似視力檢查的觀景窗,左右各一個。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33078b4bl878yz6x8q.jpg
來看看美女使用狀況吧,頭帶可以依照每個人的頭調整長度,因此不論頭的大小,都可以相當穩固。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35e3qqiqh3h3gee8e3.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37humwywuhm2jyhoia.jpg
再來我們來看看鬍渣男的體驗感覺吧,HMZ-T1 的數據盒還包含了 HDMI out 因此可以同時啓動 HMZ-T1 以及電視。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38sidqvdeixsmvdmzm.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00lg68mmgqm8qqqmm.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2npsupz40nuuo7757.jpg
兩位 SHOW GIRL 也相當享受(這可是小編第一次看到 SHOW GIRL 不用露臉的...)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3n9957zfin71bbbxu.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4gp8qud998pqjjjd8.jpg
接下來再來看看眼鏡的細節吧,小編想要嘗試拍到眼鏡內的畫面,可是無奈無法拍到,似乎是曲面的關係,有機會小編在嘗試看看。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64wlqdq7n7iq50g0f.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7fomfhsmolo033v2g.jpg
5.1 聲道的耳機並沒有包覆式的設計,小編覺得可惜,如果耳機的部分可以搭配在更優一點的應該是會更好,但是由於媒體體驗,現場比較吵雜,因此沒有辦法靜下來仔細品味這組耳機的效果,但是仍有不錯的水準。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49z2ke0ku3azucczaf.jpg
而頭戴的部分主要是利用後方的兩條頭帶夾住,並且利用額頭的軟墊頂著,其實並沒有太壓迫到鼻樑,所以鼻子並不會有壓迫感。不過小編相信大家應該比較關心戴眼鏡的是否可以使用,答案是可以的,而且 HMZ-T1 並沒有近視度數,因此還是得戴眼鏡。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0o51w7pkxj1p6pzxw.jpg
必須要將額頭靠住擋板後眼鏡才會啓動。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21sz1s3kyti989jy1.jpg
這個按鈕就是調整頭帶的長度。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3q6skmqokrzd3v3dd.jpg
而整組的 HMZ-T1 包含了本體以及數據處理盒,本體與數據盒之間使用的是特殊的接頭,SONY 稱為 HMD 接頭 。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86ort3wr6qjopgoto.jpg
數據盒的正面僅有一個 HMD 輸出。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4mede1q8hm1bllznp.jpg
數據盒的後方則是 HDMI in (影片來源) HDMI out (電視訊號)。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6zlbz8z9aa9o8b0au.jpg
HMD接頭的樣子,包含了左右眼的 HD 訊號,以及 5.1 聲道音訊。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7tia3aa6eqv6t3gwc.jpg
這次的產品算是相當符合小編的使用,因為小編已經有一個快兩歲的女兒,雖然目前電視還沒變成巧虎,可是呢,小朋友睡覺以後往往想要享受高品質的影音劇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以個人劇院的部分已經算是相當打動小編的心,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 750吋無串影的視覺體驗,相當令人震驚,小編實際體驗時使用 HMZ-T1 看電影,並沒有相當感受到立體效果,可是卻覺得相當真實,就好像親臨現場一般,這個感受與以往看 3D 的感受可以說是完全不同,不會感覺到光線減弱不夠亮的感覺。
而小編也有使用 HMZ-T1 來體驗 GT-5 賽車,這個感覺又與看電影不同了,由於賽車是高度參與的 3D 體驗,因此整個人的精神感官都會投入,而且兩眼看出的視差,加上精神集中,幾乎是感覺像是真正在開車一般,轉彎的時候,身體都會不自覺地想要抵抗 G 力,而且逼真的感覺甚至是在緊急煞車的時候都會想要頂住某個東西來對抗剎車的 G 力,相當有震撼力,不過加速的時候就沒有那莫明顯了。
這次小編體驗忘記把經常看的影片帶去測試,帶過幾天還有機會,小編還是會持續找機會測試該機子,就當作是小便的私心吧。不過沒有一個商品是完美的,HMZ-T1 也不例外,首先是沒有做到 Full-HD 有點可惜,如果解析度可以高達 Full-HD 的話應該可以更漂亮,但是以目前的技術 HD 在這 0.7 吋的面板上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了,以及因為顯示器是戴在頭上,因此如果頭晃來晃去也會造成螢幕跟著晃來晃去,老實說不是很舒服,在看的時候建議找個東西把頭部穩定一下,但是轉頭螢幕跟著轉,還是需要一些時間適應,最後就是 HMZ-T1 玩賽車真的頭很暈,平常可以玩賽車玩三四個小時的我,這次玩了兩場就有種快吐的感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投入的精神以及感官,可是卻無法與顯示器同步,如果未來顯示器還可以加上陀螺儀,跟著頭轉可以有不同的顯示範圍,那就可以玩虛擬實境了。
最後感謝各位耐心看完,附上一些官方提供的美圖供各位欣賞。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801cihxeaz2gew633wu.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759bbxbcbbf8y6o711f.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803s8n8snie6itz2ek8.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805yttf21y0xc42xzf1.jpg
http://attach.postants.com/attach/forum/201111/29/0008024yyksq0vde2bllvv.jpg
科技螞蟻報postants讓你一秒鐘變3C通 流口水!.... 看不到 HMZ-T1 裡的精彩影像,只好看看美麗的模特兒...
聽說下個禮拜資訊月時在現場會開放體驗,到時可要找機會去參拜一下 ^^ 本文章最後由 qangle0414 於 2011-11-29 03:35 編輯
戴這個會加深近視嗎 回覆 2# alex
明天的展前記者會就會有了
如果你有空~我有與 SONY 提前有約
可以跑進去搶先體驗一下 :D
真的棒~
明天我要帶精研原創(精研3D作品集錦)跟 CK-124火車影片進去再體驗一次。
今天沒帶集錦過去真是錯誤.... 回覆 3# qangle0414
剛剛 postants 的網友也有人問...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耶!
不過老實說你眼睛的焦距並不是很近哦~
其實是利用光學的原理讓你感覺好像在看遠方
但是不管看什麼,應該都要適當休息 一直搶不到,等有貨,一定敗一台玩玩。
真的台灣12月就上市了嗎?好期待唷。 不過最晚有可能到明年哦!
可以先去資訊展看看~
另外就是機器使用三小時會被強迫休息 這台我有買,從11/13日入手後,幾乎都沒用液晶電視看電影,這台真的值得入手,看3d一點都不累,真的很像在電影院看電影,玩game(x360,ps3)會較累,看電影可以連續看個兩三部沒問題,建議入手這台後一定要買一個躺椅,爽度100分 我手上有另一款3D視訊眼鏡HD920,宣稱是2.5公尺80吋,對於HMZ-T1美國官方的說法是3公尺120吋,真想比較看看兩者的差異。 如過用等比例做推導 80:2.5 = 96:3 (HD920於3公尺處約為96吋)
所以依規格看來 HMZ-T1 的 120 吋應該會略大於 HD920 的觀看感受才對 如過用等比例做推導 80:2.5 = 96:3 (HD920於3公尺處約為96吋)
所以依規格看來 HMZ-T1 的 120 吋應該會略大 ...
alex 發表於 2011-11-29 12:10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畫面顯示不變,距離越遠應該尺寸感覺會越小才對,所以應該是反推回來小於80吋,我還有另一款Myvu Crystal EV則是號稱1.8公尺64吋,看起來和HD920的80吋就小了一些。
目前的頭戴式螢幕好像都是以3公尺為標準數據,以後的產品應該會比較容易比較。 請問,若要2人同時觀看
是否可買2台HMZ-T1, 但訊號源只有一個
亦即第一台的HDMI out接到第二台的HDMI IN, 使2人可同時觀看同步之相同影像??
謝謝! 請問,若要2人同時觀看
是否可買2台HMZ-T1, 但訊號源只有一個
亦即第一台的HDMI out接到第二台的HDMI IN, 使 ...
ting0000 發表於 2011-11-29 12:5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不能喔,後面的hdmi out 只能pass 訊號,也就是hmz-t1開機時不送訊號,關機後才送訊號 本文章最後由 alex 於 2011-11-29 17:09 編輯
如果畫面顯示不變,距離越遠應該尺寸感覺會越小才對,所以應該是反推回來小於80吋 ...
babyfish0226 發表於 2011-11-29 12:35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頭戴型顯示器的螢幕大小是透過可視角跟觀看距離來推算出螢幕的尺寸
因此在可視角不變的條件下,距離螢幕越遠代表螢幕越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 HMZ-T1 的觀看場合模擬成電影院時
觀看者坐在離螢幕20米時,換算出的螢幕大小會是約750吋
而若改以家庭視聽間約3米的縱深來推算時,螢幕大小則約為120吋 請問,若要2人同時觀看
是否可買2台HMZ-T1, 但訊號源只有一個
亦即第一台的HDMI out接到第二台的HDMI IN, 使 ...
ting0000 發表於 2011-11-29 12:5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就如同 dardardar 分享的,單一訊號是無法透過機器本身做串接的
但可以用一進多出的 HDMI 分配器來達到這個目的 ^^ 今天托postants媒體的福,提前體驗到這款最夯的3D視聽設備
體驗後的結論就是....... 敗定了!
這裡也來分享一下短暫體驗後的小小心得
[配戴的感覺]
別心急,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配戴,包含角度、視差、耳機位置、鬆緊度等都先喬好
才能舒服的享受這設備所帶來的視聽樂趣
如果是在家享受,建議準備一張躺椅,絕對可以讓配重更為理想,更為享受~
ps: 雖然今天只能站著使用,但現場有美麗的 show girls 幫忙配戴,這也... 太享受了吧!(鼻血)
[觀看的感覺]
完全沒有壓迫感,真的有在電影院看大螢幕的 fu
餘光飄向兩旁,感覺像是坐在電影院的中央看到兩側的牆面那樣,就差沒有微弱的走道燈了
畫面的細緻程度非常好!雖然規格的解析度只有 720p,但在觀看的過程幾乎可忽略這項數據了
就是一整個明亮、清晰!
至於最重要的3D效果,這樣兩眼分離顯示的設計,讓惱人的 cross-talk (串影) 現象成為過去式
而在深度的表現上雖不像以往看3D電視那樣來的強烈,但卻感覺很舒服、自然
當然今天體驗的時間有限,希望能儘快看到這商品上市或舉辦深入的體驗會 ^^ 這是一款相當有特色的產品
不過其實還有很多資料要整理
先在這邊偷發個影片....
讓大家更清楚一些,有時間過去電腦展一定要排隊噢!!
WzStJsPg1RU 補充,拍攝機器為 SONY VG20H 頭戴型顯示器的螢幕大小是透過可視角跟觀看距離來推算出螢幕的尺寸
因此在可視角不變的條件下,距離螢幕 ...
alex 發表於 2011-11-29 14:54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原來是這樣,我簡單整理一下手邊的資訊好了:
以下是廠商的數據
Myvu Crystal1.8m 64"
HD920 2.5m 80"
Vuzix warp 1200 3m 75"
HMZ-T1 3m 120"
ST1080 3m 100"
換算後的結果
Myvu Crystal3m 106"
HD920 3m 96"
Vuzix warp 1200 3m 75"
HMZ-T1 3m 120"
ST1080 3m 100"
手上目前只有Myvu及HD920,Myvu明顯比HD920小,姑且不論尺寸大小的感覺,直接換算的話還是會存在認知上的誤差(沒標準),另外解析度似乎也和可視大小無關,如Myvu及HD920同樣是640x480,但尺寸感受就有差別,而ST1080 原生1080P比上HMZ-T1的720P,官方的數字竟然是ST1080比較小,我想數字還是只能當參考,自己感受最重要。
若順利在下星期拿到HMZ-T1的話,比較後再來分享。 補充一下 網路資訊 ......... 針對 "戴眼鏡使用者" 的體驗
這裡相信是很多使用者關心的問題了——首先HMZ-T1並沒有提供關於屈光度的調節,這點確實很遺憾,但是HMZ-T1在佩戴時具有完全可以容納一副眼鏡的空間,使用者可以戴著眼鏡使用HMZ-T1,看清畫面就毫無壓力了。
但是問題是存在的,首先佩戴不好,或者眼鏡架太大,會導致使用者失去最佳的眼鏡佩戴位置,比如重心壓在了眼鏡上,眼鏡會向下滑動,
並且鼻樑部位壓迫感會增強。這種情況下使用時需要用手扶住來保證螢幕透鏡、眼鏡和瞳孔之間保持最佳距離,如果你不自然的就想用手去扶著HMZ-T1,
說明佩戴並未到最佳狀態。解決方案是一方面可以多嘗試佩戴幾次(如果沒有其他顧客排隊想試看的話,索尼直營店的體驗環境非常輕鬆,你可以慢慢嘗試),
另外就是像上面說的那樣仰頭靠在沙發上使用。這裡小編的考慮是,如果使用者眼鏡的鏡框比較小,那麼這個問題就小很多。當然隱形眼鏡的使用者就毫無壓力了。
p.s
三小時設計 主要讓荷重的鼻樑休息一下 , 若 user 又為田雞族看完一片應該要休息一下.
Sony 不建議發育中的兒童使用 (15 歲以下)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