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 發表於 2014-5-26 20:06:50

這話題很值得討論..
電影跟演唱會低頻平衡度的問題相信很多專注於音樂軟體的劇院玩家多多少少都能體會 , 我也遇過較為注重music朋友反映 如果將電影軟體調整得太火爆 , 看演唱會就不容易得到細緻的中高頻與空間live感 , 即便sw頻響平坦的狀況 ...

我記得威力登就有針對music , 電影切換低頻量感 , 通常若要追求看電影爽度 , 在同一設置下看演唱會就過量 , 部份中高階環擴可將低音db值記憶兩組以上 , 也是變通方式

knk 發表於 2014-5-26 20:22:38

本文章最後由 knk 於 2014-5-26 20:52 編輯

感謝cnnd兄,的確是RYTHMIK F15HP,有張圖貼出CEA2010的測試,被誤導了!
重低音RYTHMIK F15HP 香港玩家的評測,剛出爐火熱的測試,讓大家參考。
http://www.hiendy.com/hififorum/ ... D697%26typeid%3D697

cnnd 發表於 2014-5-26 20:38:03

knk 發表於 2014-5-26 2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重低音RYTHMIK FV15HP 香港玩家的評測,剛出爐火熱的測試,讓大家參考。
http://www.hiendy.com/hififorum ...

好像是F15HP

cnnd 發表於 2014-6-1 19:51:34

初階玩家都覺得中置人聲不足
很大部分是音量開不夠大所以音壓不足,電影音量原本即是隨場景轉換高低起伏落差很大
家用音量通常不敢開大聲是怕大場面的音量吵到鄰居
若是單純調整中置來強調人聲,則失去大場面的震撼了
而好的後級則是在大功率輸出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失真率

所以家庭劇院首要條件還是要求隔音

cnnd 發表於 2014-6-8 16:40:49

最近一直聽到5008內部自己發出開機後跟切換音軌時的relay 作動聲
今天頻率更高了,到後來果然有影無聲
想說不會吧!5008才用三個多月耶!就遇到HDMI 板的問題??
只好關機,重新固定好原本用3M黏土加強的HDMI 線,聲音就回來了,也沒有relay 作動聲

考慮HDMI 線插久了會接觸不良,雖然是有黏土加強,但要是裡面針腳金屬疲勞,裝HDMI 固定架似乎是也沒有用

小許 發表於 2014-6-8 17:43:45

cnnd 發表於 2014-6-8 16: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一直聽到5008內部自己發出開機後跟切換音軌時的relay 作動聲
今天頻率更高了,到後來果然有影無聲
想說 ...

我用了很多條的HDMI線很少發生接觸不良。用的是線品質也要檢視一下~
5008掛了之後後續?

cnnd 發表於 2014-6-8 18:46:20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4-6-8 18:47 編輯

5008還好的啦,講到了線的品質問題,原來上次校色連筆電的不夠長,先對調成百元線,
想想的確該換回來

cnnd 發表於 2014-11-18 15:05:25

cnnd 發表於 2014-6-8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008還好的啦,講到了線的品質問題,原來上次校色連筆電的不夠長,先對調成百元線,
想想的確該換回來 ...

為了升級Atmos與auro3D應付十一聲道以上第三臺QSC DCA1644入手



小許 發表於 2014-11-18 19:29:52

cnnd 發表於 2014-11-18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為了升級Atmos與auro3D應付十一聲道以上第三臺QSC DCA1644入手

恭禧~再次升級!

cnnd 發表於 2014-11-19 11:02:19

看變型金鋼四音量才開到64db,天花板就會共振,要加吸音的東西,目前為止想到的是前半段牆面加上窗簾幕來加強

cnnd 發表於 2014-11-19 11:06:00

看變型金鋼四,音量開64db,天花板就會共振,目前為止想到在前半段牆面加上窗簾幕布來加強吸音,應該有點兒幫助

9b2238 發表於 2014-11-19 12:28:11

那是片子問題.已經有太多人說過 !
家中依音壓計實際測可到90db上下才有狀況.

cnnd 發表於 2014-11-19 22:04:07

我也有覺得變四太誇張,剛剛把12吋先暫時拔掉,狀況好點

小許 發表於 2014-12-12 17:12:27

有興拜訪cnnd大的音響室,在地下心的規劃完全不會吵到左鄰右舍,而主牆面全部都以暗色系處理。在欣賞影片時效果十分不錯。礙於空間及動線!喇叭的擺位受限,Rythmik FV15HP選大的極低頻也是十分強悍。

cnnd 發表於 2015-4-9 20:42:23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5-4-10 06:58 編輯

小許 發表於 2014-12-12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興拜訪cnnd大的音響室,在地下心的規劃完全不會吵到左鄰右舍,而主牆面全部都以暗色系處理。在欣賞影片時 ...

感謝小許大的精心調校,找出最適合的炮位
也找到有明顯的駐波與天花板嵌燈跟層板燈共震
不過我還是會同時朝天花板與牆面角落的低頻陷阱著手,目前先擺三隻小尺寸的聽聽看效果如何。

順便更新一下klipsch THX ultraII 追加一對KL525七聲道喇叭與兩顆同廠牌前高聲道喇叭RB-15到齊
來源都是美國eBay標回來的二手喇叭

DKNY885065 發表於 2015-6-22 00:16:00

很恐怖的設備阿,都不用出門看電影了!不追求第一時間的話

cnnd 發表於 2016-2-6 22:16:58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6-2-7 10:18 編輯

升級天空聲道換anthem AVM60前級,也追加一台QSC DCA 1644與一對RB-15
昨天裝了一整天,主要是QSC DCA 1644 用的是歐規端子輸入之前已經買了十一條一端留裸線的平衡線
鎖有喇叭端子也重做,弄到晚上十一點才安裝好
由上而下是AVM60. Sony S780. QSC DCA 1644四聲道後級三台與super MOD插在中間
十一條平衡線一整排跟HDMI重低音還是RCA的,少掉類比視訊之後簡化不少

前高聲道移過去成為前天空聲道,因為層板角料下得比較多就沒有高掛到天花板上去不過喇叭下緣仍然有兩米一以上,角度就自然下垂朝聆聽位置

早上先參照之前onkyo 5008奧德賽資料設定大概手動調整一下
測試片段還是只有2014 dts demo
先測最常用的音樂最後一首7聲道收音錄製的
Dave Stewart "every single night"
一開場人聲較結實而清晰,音場更深更廣,所有環繞聲道也更突出
趕緊把聲音對準嘴巴唇型
小丑打鼓繞場,鼓聲更紮實,不過到後方時前面主旋律奏起反而被喧賓奪主,
直到繞左邊才又奪回主場
末段下大雨的段落就是天空聲道表現,真的是有被雨水包圍的效果

電影片段就因為所有環繞聲道也更突出,整個效果突出,場面更震撼,力道更猛

換台前級就有明顯的效果提升,不曉得是解碼晶片的進步還是單純不同廠牌的差異

回老家過年了,等年後再來體驗跑完ARC的差別

cnnd 發表於 2016-2-13 22:57:19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6-2-13 23:01 編輯

今天花一早上才順利ARC安裝好連線上AVM60,一開始先更新2/4最新的0.0.035版韌體,主要是無線方式AVM60還是一直連接不上華碩AP,用有線的接上在同一台switch在cable modem之後也認不得彼此
一度卡關快放棄,最後從樓上拆出華碩AP,拿下樓來確定無線還是連接不上,只好筆電跟AVM60都用有線直接連接AP才搞定
ARC最少跑皇帝位為中心的五個位置,我是跑六個位置
每個位置都7.1.4聲道各發三次掃頻聲,發現有個天空聲道音壓都低十dB,仔細交叉比較查到是平衡線正極端子脫離,趕緊重新製作好就恢復正常

ARC測量完還能手動修改分頻點之後再EQ,EQ速度極快一下子就好,應該是拜筆電處理器強大的運算能力所賜

ARC麥克風經過跟umik-1對比,音壓差異都在一到二dB以內,中置聲道偏低音壓所以加上一dB

ARC不能自動調整各聲道距離,所以又接上umik-1,用REW來微調地面八聲道的距離跟相位
發現天空聲道不管分頻還是距離差異都不大

對比ARC與奧德賽的EQ後頻譜曲線圖,我覺得50Hz以上差異不是很大,50Hz以下ARC就拉的多一些,
聲音上真的差異的是品牌機器聲音走向差別

重新比較之前dts demo片段,果然各聲道更加融合且聲音變得更清晰,細節也多起來,低頻部份更為震撼身體與空間
之前小丑鼓聲到後面又突然跑到前面的問題也終於聽到正確的順序,後面鼓聲其實是繼續,而前面較大聲的鼓聲是來自與歌曲的主旋律一演奏下去所發出來的聲音。

這次的升級算是完成了

cnnd 發表於 2016-2-14 09:35:29


不過AVM60並無開放手動EQ,不知道MRX x20系列是否也都是一樣,這對手動EQ玩家來說是個大缺點。

cnnd 發表於 2016-3-2 21:00:05

本文章最後由 cnnd 於 2016-3-2 21:03 編輯

Fred 發表於 2014-5-26 20:06
這話題很值得討論..
電影跟演唱會低頻平衡度的問題相信很多專注於音樂軟體的劇院玩家多多少少都能體會 , 我 ...

在更早之前用的是Sony dn2010,其自動音場可以設定三組,當時一組看電影,一組聽兩聲道,一組坐賽車架玩GT5,換成5008奧德賽沒有這個功能,只有切換音場模式來應付


現在用了AVM60的ARC之後再回來看到這段討論,真的覺得這代ARC四組的EQ設定相當實用================================
ARC調試心得,以下是用REW檢驗ARC的結果

測試結果room gain主要是在拉15~200Hz
雖然調room gain重低音也會同時加gain,但是整個15~200曲線都有往上拉,實測聽音樂用標準+3會壓過人聲,所以room gain改為0
所以經過反覆比較,決定現在四組profile, 1 是+3看電影,2是聽兩聲道音樂,3是+0看音樂片,4是+6特強低頻看大片
ARC只要環境沒有改變,可以量測完先存檔,再分別調整不同target,再來上傳之後慢慢比較哪種合口位,四種EQ可以應付不同場合,可玩性多多。
============================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車庫剩餘空間規劃成的視聽室(升級天空聲道與anthem AVM60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