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60606 發表於 2008-12-31 15:58:12

投影機校色diy心得

本文章最後由 g660606 於 2017-2-12 03:11 編輯

這裏想跟大家分享我學習的過程,拜網路之賜,感謝vinjou兄在n年前的啟蒙
,陸續看到了Kal,skyforce等人的文章,跟攝影網友的討論,還有ups在我疑問的過程所給的幫助.
校色對我而言無疑的是一種實驗,很多數據的消化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體會.
我在這裡所說的都是實驗中遇到的實際狀況或許大家可以參考,當然板上的網兄比我利害的多,寫這篇是希望大家能糾正我似是而非的錯誤以求更精進.
工具(假設大家都有了):
所需要的測量儀器:一般色度儀或光譜儀.
所需要的程式與軟體:1.要能控制測量儀器,進而測定GAMMA,RGB三色輸出(峰值)分布,CIE xyY(座標與亮度),色誤差Delta E等. 2.一般BDP所能撥放的HD patterns,如AVSHD 709 test disc(內有10% 0~100ire中性灰/100%RGBYCM圖組).


心得
投影機的調整項(先後順序):
1.GAMMA;投影機上有所謂的標準模式/劇院模式/簡報模式等所指的就是這個變化,通常在單一模式中沒有GAMMA分段可調的,不然我們就可以玩的更多(如顯示卡等).
一般要選擇GAMMA接近2.22的(因NTSC對攝影端的定義0.45),這表示能夠還原攝影端畫面亮度的感覺(0.45*2.22=1).

2.對比;對比對我而言不只是最亮與最暗的比值,或者要調多大白色才不會爆掉不色偏?化在校色上操作的實際意義,
可以說是一個能控制投影機某段GAMMA變形與RGB(特別是高光區)峰值輸出的相對調整.對比度調的越高則平均GAMMA值越低,表示中高光段色調越亮(甚至能看到白色爆掉)而投影機燈泡輸出RGB,在對比值調高到某一個程度則三強度分布極不均勻.
為何這樣說?因為調高對比當然您所看到的顏色越清楚,調低後整個畫面就容易平暗濃....因實際測過投影機的GAMMA後,發現對比影響並非全段(之前我一直以為的是:對比調整會跨一個較大的亮度範圍,甚至會影響中低光區),但卻是對中間偏高光區的GAMMA產生變形,至少我測過的機器目前都是這種狀況,所以這也能使我確信對比對高光區段有極大的影響..
再者,現在投影機燈炮品質,我們都知道所謂優化到D65時其實亮度都沒有規格號稱的亮;
D65就是求RGB全頻段(亮度)三色輸出峰值一樣...,靠降低對比以求RGB能三色峰值均衡時,當然整體亮度就減低.對比下降的過程,你可以打一組灰階圖發現紅色比例慢慢多起來了.這就是一般投影機在調高對比時,紅色輸出疲軟不足的證據.
所以對比在做全面或部分優化時調整的方向;1.要使高光區GAMMA接近2.22(NTSC對撥放端的定義) 2.使燈泡RGB三色輸出峰值達到足夠與平直(簡單來說就是讓我們有機會調RGB gain與bias做到不色偏的6500k啦).而且此時的全白色亮度Y也能達到THX所規定的12~16ftL(最好是接近16ftL).

3.亮度;在這裡的將它視為與對比相似的調整,相對於對比掌控高光區,它是控制暗部的界線(低光區)!要多亮你的暗部才不會泛灰且保有細節.化在校色上操作的實際意義,
求的是;萬一我對比降的稍低,可能犧牲掉中低光區色調的清楚(明亮),這時候亮度調高就可以適度的提升我要的中低頻段,使中低頻段的GAMMA接近2.22.
對比與亮度彼此配合,以求整體畫面的明亮與清楚,組合的重點就在微調GAMMA.

4.白平衡與色溫;
白平衡;在使GAMMA對比與亮度確定之後,我們能有一個明亮與清楚的色調(尤其是中間調),但不表示三原色在各亮度的分部均勻,最明顯的舉例大賣場一排顯示器而言,
您能看到各個的黑底與白色亮部部分有者不同程度的色偏,這就是RGB在不同亮度分部不均的狀況,當然混出來的其他各色就沒有辦法純正,所以不同的顯示器才有不同顏色的色偏.
白平衡化在校色上的義意就是將不同亮度上的RGB使他們的輸出一樣(形成不同亮度的白,也就是灰階),每一段"不同亮度的白"(灰階),RGB峰值相同就是所謂的D65;
亦及每一段灰階座標落在CIE 1931(x=0.313,y=0.329)這個點上.
當然每一段灰階與D65所定義的白點會有誤差,但只要各段色誤差Delta E<3(3等於正負200K)即為可接受.
白平衡用儀器施作我寫了一些在另一篇文章上,有興趣者請參閱:
http://www.myav.com.tw/forum/showthread.php?s=&threadid=336657&perpage=12&pagenumber=6
#但是如果前面GAMMA/對比/亮度都不做的話,您依然可能得到一個平暗濃的畫面,好看的畫面第一要務是GAMMA不是白平衡大家永遠都不要忘記(GAMMA=2.22與GAMMA=2.5做完白平衡的畫面是差很多的!).#
色溫:據我從火眼金睛派的了解,以及網友skyforce所研究過的論文中.人眼對於色溫有自動適應的能力,尤其在5000~6500K之間的色溫幾乎是完全的適應,也就是說這一個範圍的色溫人眼是幾乎無法辨識的.
所以單靠人眼要調整色溫到5000K和6500K是沒問題的;從偏藍慢慢調到不色偏大概是6500K,從偏紅調到不色偏大概是5000K.從5000k~6500k相差1500k,換算成D65的色誤差Delta E=22.5,這很驚人吧!
難怪之前拜讀Peter Caesar他寫過H79的相關調整,能夠單靠眼力調整對比等之後將色溫控制在不色偏的狀態,所以應該有個結論,不管我們的色溫是否落在標準D65,只要能用眼睛調到不色偏,人眼就能適應而無法辨識!

5.濃度(明度):就是三原色亮度值與白色亮度值的關係,這是絕對的!只有三原色的明度正確,副色的明度才可能正確.
分3點解釋如下;
1.R:以sRGB(同時也是BT.709)的色彩空間來說,假設全白亮度Y值是1,則全紅的亮度Y值算出來會是0.212656,也就是白色亮度Y值的百分之21.
2.G:同理,假設全白亮度是1,則全綠的亮度(Y)算出來會是0.715158,也就是白色亮度(Y)的百分之72.
3.B:.....全藍的亮度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7.
R+G+B=0.21+0.72+0.07=1.對於色彩的控制,也就是說;一定有唯一個濃度數值控制R+G+B使他們的輸出總合為1的,
這當然要用測量儀器跟軟體才找得到這個變化,然後我們動投影機的濃度調整使投影機在全紅色/全綠色/全藍色畫面上,所測得的亮度輸出各為全白色畫面亮度Y的0.21/0.72/0.07倍
#當然面對目前投影機燈泡紅色輸出普遍不足的情況,我的投機的方法,就是調整濃度控制你的R,使它的亮度輸出為白色Y的0.21倍,如果將來的投影機三色分布出現變化則這個概念還是可以類比的#

6.色相:所有顏色都以RGB三原色來成相,所以RGB在設計當初就已經決定,很難再調整色相,但是副色由兩個主色而決定,兩個主色比例不同就造成不同副色,所以色相就是調整組成副色時的比例.
首先要有個色域的概念再來調整色相會好點,CIE對於HD色域副點的座標位置如下;
CIE xy---HDTV - REC 709:
Yellow secondary(副): x=0.419 / y=0.505
Cyan secondary(副): x=0.225 / y=0.329
Magenta secondary(副): x=0.321 / y=0.154
在HD色域上不同點位顯出不同的顏色,所以要調的是不同副色的感覺.
化在校色上的定義;色相就是要我們調整這些副點整體的或個別的色相調整以使這些顏色接近所定義的座標點,使顏色看起來正確.
對於整體色相的控制,也就是說:一定有唯一個色相值設定,使上述各副色的定位點確立了.
了解後我們就需要能測量顯示CIE xy座標數值,使投影機的色相調整,讓上述的點位趨近其所定義的,那各個色彩表現也就趨於正確.
#在色相上重點要求青色(C),洋紅(M),黃色(Y)三副色表現,因為他們是被三原色配出來的.要明辨出這三副色,特別是洋紅色,因為它是副色中最暗最易察覺的#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10-1-17 22:54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8-12-31 16:00:32

投影機校色diy心得(進階精調)

(續上頁)
7.進階調整6色RGBYCM獨立的色相/飽和度(有人稱為色解碼?)與色域的表現;
調整色相/飽和度,使RGBYCM 6點能夠趨近所定義的座標點,使顏色的表現更精確.
使用的軟體可以顯示CIE xy座標與亮度值Y,再加上Delta E即可做為精度判准.
我在這理所要說的是個人調整經驗,理論值部分與辨識技巧出自網友skyforce的教導
為了要將影片的顏色準確的表現出來,故在撥放端(顯示器)要以RGBYCM 6點座標控制其HD(or SD)色域.或許您在現今的廣色域顯示器中看到比標準更綠更藍更紅的顏色,這就可以表示這3點主點座標已經偏移HD色域的概念
就是要動動您投影機遙控器上6點獨立的色相/飽和度使座標趨近如下:
CIE xy---HDTV - REC 709:
Red primary(主): x=0.640 / y=0.330
Green primary(主): x=0.300 / y=0.600
Blue primary(主): x=0.150 / y=0.060
Yellow secondary(副): x=0.419 / y=0.505
Cyan secondary(副): x=0.225 / y=0.329
Magenta secondary(副): x=0.321 / y=0.154
但CIE xy對人眼來說並不夠均勻所以最好轉換到CIE u'v'空間下去設置這6點比較好.這裡所說的均勻:舉例而言,人眼對於綠色,紅色所能容許的偏移量在CIE xy是不一樣的,但在CIE u'v'空間理只要差0.002就OK(6點皆如此)
一般的軟體大概只能在CIE xy下調整,為了調整上的誤差,沒關係我們有skyforce!經skyforce座標轉換後我們可以界定要調整6點座標範圍(人眼誤差):
CIE xy---HDTV - REC 709:
Red primary:
x=0.64056 or 0.63943/ y=0.33031 or 0.32968
Green primary:
x=0.30045 or 0.29954 / y=0.60095 or 0.59904
Blue primary:
x=0.15022 or 0.14977/ y=0.06003 or 0.05996
Yellow secondary:
x=0.41903 or 0.41896 / y=0.50569 or 0.50431
Cyan secondary:
x=0.22516 or 0.22483 / y=0.32910 or 0.32889
Magenta secondary:
x=0.32151 or 0.32048 / y=0.15435 or 0.15364
也就是說,在CIE xy下您所設置的6點座標位置只要在這個範圍帶你也無法辨識這些顏色的誤差,但實際往往不容易精確而只能接近,所以我們最後調整的成果要以Delta E 作判斷,來看我們的色域(6點控制座標)是否設置了準確(就如先前寫過的白點誤差一樣).

如下圖這白色三角形(RGBYCM 6點所圍封的區域)就是色域,也就是您顯示器所能顯現的顏色範圍:
http://img387.imageshack.us/img387/205/8720ciechartgd2.jpg
http://img387.imageshack.us/img387/8720ciechartgd2.jpg/1/w475.png

那我們就開始調整吧.
調整主點RGB,副點YCM的個別濃度(明度)控制:
1.R:以sRGB(同時也是BT.709)的色彩空間來說,假設全白亮度是1,則全紅的亮度算出來會是0.212656,也就是白色亮度的百分之21.所以我們在調整R點的單獨明度控制時就要先紀錄BT.709全白色pattern的亮度Y值,然後動你的遙控器,使全紅色pattern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21.
2.G:同理,假設全白亮度是1,則全綠的亮度算出來會是0.715158,也就是白色亮度的百分之72,請動你的遙控器,使全綠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72
3.B:.....全藍亮度算出來的是0.072186,照例使全藍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7
4.Y:...... 0.927813,...使全黃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93.
5.C:...... 0.787343,...使全青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79
6.M:......0.284841,....使全洋紅的亮度(Y)等於白色亮度的百分之28
#這部分的4.5.6;YCM三點明度設定應該是免做的,理論與實驗所得的初步結論是可由RGB三點明度來控制的#
再來調整RGBCYM主副點的色相及飽和度:
1.因為R(主點)的單獨明度已經設好,所以這時只要打全紅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R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64056 or 0.63943/ y=0.33031 or 0.32968
2.因為G(主點)的單獨明度已經設好,所以這時只要打全綠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G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30045 or 0.29954 / y=0.60095 or 0.59904
3.因為B(主點)的單獨明度已經設好,所以這時只要打全藍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B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15022 or 0.14977/ y=0.06003 or 0.05996
4.打全黃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Y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41903 or 0.41896 / y=0.50569 or 0.50431
5.打全青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C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22516 or 0.22483 / y=0.32910 or 0.32889
6.打全洋紅色pattern,動您的遙控器調整M的色相與飽和度使座標趨近
x=0.32151 or 0.32048 / y=0.15435 or 0.15364

色管系統如果色相/飽和度/濃度(明度)不完全獨立的話;可能會發生的情形例如:你動綠色及黃色的色調與飽和度過多時會影響到全白亮度Y,記得嗎?我們6點的明度設定就是根據這個Y值,所以一但Y值跑掉你就要回頭Check其他點的明度設定及白點是否也跑掉,只有很好的CMS系統不會發生白點跑掉的問題!
這時你可能就要取捨要犧牲什麼.粗調的話;對於副點的調整還有一個投機的方法:副色中如果青色與黃色沒問題的話就針對洋紅色(Magenta)就好,因為他是YCM中最暗的如前所述.
細調的話:最後調整後6點的精度以平均的Delta E來做判斷,而不是用xy(調整後的xy與709定義主副色RGBYMC xy座標)的差距來看,因為人眼對CIE xy是不均勻的如上所述.要求的是當你做好幾個6個一組的設定,再測每一組的Delta E值平均誤差,以求最小那一組的設定就對了(以平均Delta E<3為佳).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10-1-17 22:51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9-1-10 00:46:39

優化的程度:訊源(顯示卡)輸出GAMMA曲線與撥放端(投影機)全白色亮度的重要性

我要說的是通常我們將亮度與對比調對了對於這個畫面整體亮差層次的感覺大致就會滿意,而這個就是GAMMA.
你對一個畫面明不明亮或者黑不黑的感覺一定最清楚,這就是對比與亮度的影響.
如果將全頻段亮度(假設0~100的強度)切成10段,每10ire為一段,你對各段的畫面會有什麼期望?
http://img80.imageshack.us/img80/7807/gammata9.jpg
對比與亮度在我來看就是要整治GAMMA的調整項,個別控制GAMMA在高光區(70~100ire)與低光區(30~0ire)的變形.

訊源端以顯卡來做效果會比較好,所得到的GAMMA會比調整投影機來的平直;
假設目標GAMMA=2.3,RGB,且三原色GAMMA分布情形如下(圖一)
http://img220.imageshack.us/img220/8291/gammazq2.jpg
上圖所對應的照度來看(GAMMA曲線)
http://img216.imageshack.us/img216/7056/gammaar3.jpg
以ATI顯卡為例,叫出顯卡的色彩管理,我們只要修正G與R在個別的對比調整
http://img216.imageshack.us/img216/5289/sshot3wl0.png
http://img216.imageshack.us/img216/3227/sshot2vs0.png
調整的方法;針對該顏色的對比與亮度來做,一樣的低光區調整亮度,高光區調整對比
為了求三原色高低光區GAMMA的分部情形平直與收斂(圖二)
http://img217.imageshack.us/img217/1119/gamma222wo8.jpg
上圖對應照度來看GAMMA曲線
http://img217.imageshack.us/img217/8628/gamma222za2.jpg
*投影機上的對比與亮度調整是無法針對RGB任一單一的,而是整體平均的GAMMA表現,所以調整最好的情況可能是(圖一)而不是(圖二)*

當然在30ire以下的亮度就很低了,所以我要儘量求30~100ire這段照度的GAMMA表現,保持明亮與清楚.
GAMMA:NTSC對攝影端的定義0.45,對撥放端的定義為2.22, 0.45*0.22=1.
所以撥放端(顯示器)全頻段GAMMA=2.22才能還原攝影端畫面亮度的感覺
#GAMMA=2.22 與2.5從以前到現在有很多的爭議,但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實驗多次的結果,GAMMA=2.5的確使暗部較黑,但連帶也犧牲了我們要的中間色調,所以其實GAMMA取2.5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除非您的環境做到非常遮光,一點反射光都沒有,這樣或許就能分辨因2.5拉暗中間色調的光亮感.#
以投影機來調整GAMMA時當對比需下降的過程則整體的亮度就會下降.我現在喜歡明亮感,所以當我的亮度與對比昇降到可使30~80ire的GAMMA達2.22,此時尤其是對比我就不想再降,我會盡量使它靠近16ftL(THX規定在12~16ftL);因為亮度對我這個新手而言很重要的.
我之前用hd-70打170吋那時測到的亮度為5ftL,但現在我用8720打約90吋亮度約14~15ftL,現在回憶起來這之間的落差是很大的,這也是我拋棄打超大尺寸的原因之一.
如果這個幾個調整沒有管控好,那做好白平衡或是HD色域座標的設定是根本沒用的.因為在一個不明亮的畫面所做的如何的精調都是平暗濃.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09-12-28 22:19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9-1-10 12:22:00

優化的程度:白平衡與色溫的操作

白平衡:
說穿了就是使"不同亮度的白"(灰階),RGB輸出峰值相同(1:1:1)就是所謂的D65.
如下儀器所測示意圖,判斷的精度以各段灰階色誤差delta E<3為人眼可接受

D65
http://img4.imageshack.us/img4/715/62333964vi5xt3.jpg


我們把不同亮度的白(假設0~100ire的強度)切成10段,每10ire為一段,你對各段的灰階會有什麼期望?低光區(0~30ire)高光區(70~100ire)?
如果說白平衡爲要使各段灰階有滑順的銜接,那是否非D65的灰階就達不到?

用色溫來說明:
這也是6500K(非D65的6500K),您分得出他跟D65的觀感嗎?
http://img16.imageshack.us/img16/6599/30349909ck3ui7xf6.jpg

我的經驗是這兩個有差(但人眼會適應!),差異絕對沒有不同GAMMA來的大,所以你可以拿個便宜的sensor來做白平衡也OK,甚至可以用眼睛調不色偏的6500K啦8-X
求全頻段RGB輸出鋒值的足夠與平直(不一定精準1:1:1),這樣混出來灰階才會滑順@牛牛@ @牛牛@ 當然完美D65會更好....問題是儀器本身精度的問題,可能發生某一色信號量度偏差,所以才有上面第二張圖的產生,你應該也發現它測出來的綠色信號偏高吧?但我保證你的眼睛可以適應不會覺得不對勁(儘管Delta E早就大於3甚多).

#哈哈哈,以上的回答其實對專業人士的標準是暴走了起來,一定會抗議D65是何等重要之事.但是,除非你能套校正矩陣之類的.否則你sensor的重複性與準確性沒解決之前,還是要謝謝上帝給我們一雙在某範圍色溫能適應的眼睛.#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10-1-17 23:08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3 22:57:06

優化的程度:3D色彩管理

所有的顏色及色域由"白點"開始-3D色彩管理

3D是一個空間,以HSV色彩空間來類比色彩管理:
由這個圖可以看出,白點做圓心,色相(H)作圓周組成各顏色,以飽和度(S)做半徑使單一顏色越來越鮮豔,HS所組成的二維圓就構成色域,而明度越低者所有顏色都傾向灰黑,所以明度(V)由圓心垂直貫穿的這個軸就是不同亮度的白也就是灰階(白平衡調的就是這條灰階)
http://img118.imageshack.us/img118/9647/hsvcylinderzh1.png
這3軸理論上是互為獨立的.

所以大家應該知道了,為什麼我們在調整6色座標要動到"飽和度"與"色相"了.6色到底像不像就是由HS主宰,而這6個顏色多飽和(多鮮豔)就表示他離白點多遠.可以示意的:6點連線的白色三角形就是色域,越廣的色域當然就越紅越藍越綠了.
http://img387.imageshack.us/img387/205/8720ciechartgd2.jpg
投影機等顯示器當然其色域是越廣越好,但是如果片源不對應的話我們撥出來的就會是一種失真(你會覺得顏色顏色不對或不合身)
所以CIE協會在1931的配色函數制定CIE 1931(x, y)色度坐標,透過此統一標準,對色彩的描述便得以量化.
以各點xy來定義HD色域.對應目前的HD片源,我們當然要將投影機色域放大或縮小成HD色域.這相對的也取決於投影機先天的色域大小及可調性了.

CIE xy---HDTV - REC 709:
Red primary: x=0.640 / y=0.330
Green primary: x=0.300 / y=0.600
Blue primary: x=0.150 / y=0.060
Yellow secondary: x=0.419 / y=0.505
Cyan secondary: x=0.225 / y=0.329
Magenta secondary: x=0.321 / y=0.154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09-2-13 22:58 編輯 ]

ep0445 發表於 2009-2-14 11:47:03

太完美的解說, 大大的分享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 真是太感謝.

ken 發表於 2009-2-14 15:31:08

辛苦了!感謝大大的分享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4 17:11:22

如果這一篇有參考價值的話!謝謝兩位網兄的稱讚.
我也是靠許多朋友與網路....謝謝大家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4 18:22:37

GAMMA的調整很有意思

雖然理論上GAMMA/白平衡/色域表現這三者是獨立的
其實並非完全.
如果您實際操作過會知道為何會執意將白平衡後的GAMMA定在2.22.
這跟白平衡有點關係,因為"白平衡"這個過程會使亮度Y減損(尤其調整整體對比,與G gain)造成平均GAMMA的變動,通常使整體的畫面變暗,GAMMA自然升高,所以先將GAMMA定在2.1左右也不為過,反正在白平衡後GAMMA也會上升.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4 21:04:42

原帖由 SAORI 於 2009-2-14 20:56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你這篇內容很讚,不過,這是寫給美國和歐洲人看的...
在台灣,機材與系統主要是日本規格,如果完全按照這樣調,會造成不少問題。

亞洲區主要是黃種人,包括人口最多中國在內,色溫校正是以D93(9305K)為基準
色副座標跟美/ ...
謝謝SAORI大,可否請問D93並不是單純的9305K吧?因為色溫有N種組合的.其主副色座標xy又是?請教教我們吧!謝謝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4 21:24:24

原帖由 SAORI 於 2009-2-14 21:09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日本放送規格
白D93〈9305K〉 x=0.283    y=0.297
赤                   x=0.64      y=0.33
黄                   x=0.406    y=0.516
緑                   x=0.3      y=0.6
シアン             x=0.216      ...
請問大大,D93的RGB訊號比例是多少?謝謝

[ 本帖最後由 SAORI 於 2009-2-14 21:37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4 21:27:05

原帖由 阿平 於 2009-2-14 21:18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連中國大陸和韓國都採用日本D93規格
台灣也應該是要走日本D93規格才對
D65真的不適合亞洲黃種人看

就算是美國低色溫製作的電影
日本也是用高色溫放送
這點我實驗印證過
把美國片在顯示器材上用高色溫看反而比用低色 ...
可以請SAORI版主為我們上一下課嗎?大家能更充實....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5 00:05:30

原帖由 SAORI 於 2009-2-14 21:38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以放送局最終色校正用的マスモニ為準,
赤、緑、青設定值比例約為5:4:9。
這樣看起來D93屬於陰天時候的光線,或許亞州跟歐美的天氣本來就不一樣.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5 02:09:18

日本放送規格的調法

投影機的調整項(先後順序):有錯請指正
1.GAMMA=2.22
調整方法不變,訊源輸出,訊號量跟亮度的關係是冪次2.22

2.對比與3.亮度
調整法不變,為了使GAMMA高低光區都能趨近2.22

4.白點與色溫
白點D93〈9305K〉,色座標 x=0.283    y=0.297
方法:還是使用一組灰階圖(亦即0~100ire,共11張),
調整RGB gain與bias,整治0~100ire不同亮度的白(灰階)
三原色的峰值信號比 R:G:B=5:4:9,(灰階)色座標皆落在 x=0.283y=0.297
此時的色溫大概落在9305K,delta E<3(即+/-200K)為可接受

5.明度
因為白點變了,所以明度跟著變,假設日規一樣是採用sRGB這個色彩空間
經過程式換算,全白亮度Y,則三原色與全白明度的對應關係
R=W(全白)亮度Y的0.18倍
G=W亮度Y的0.723倍
B=W亮度Y的0.097倍
Y=W亮度Y的0.903倍
C=W亮度Y的0.82倍
M=W亮度Y的0.277倍

6.色相
因為色座標有點變化,所以要動你的整體色相使其接近如下xy
黄 x=0.406 y=0.516
青 x=0.216 y=0.297
洋紅 x=0.283 y=0.133
同樣的,洋紅色是最暗最易被查覺得

7.進階調整6色RGBYCM獨立的色相/飽和度與色域的表現
就是要動動您投影機遙控器上6點獨立的色相/飽和度使色座標趨近如下:

日本放送規格
白D93〈9305K〉 x=0.283 y=0.297
紅 x=0.64 y=0.33
黄 x=0.406 y=0.516
緑 x=0.3 y=0.6
青 x=0.216 y=0.297
藍 x=0.15 y=0.06
洋紅 x=0.283 y=0.133


祝福大家玩的愉快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09-2-20 22:01 編輯 ]

g660606 發表於 2009-2-15 02:33:59

原帖由 SAORI 於 2009-2-15 02:2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讚L-)
謝謝版主,您提供的數據,真的是太刺激了!

http://img5.imageshack.us/img5/46379289xz0jf6.png/1/w640.png
http://img231.imageshack.us/img231/8408/67095435mb0.png

[ 本帖最後由 g660606 於 2009-2-15 11:25 編輯 ]

pupu3219 發表於 2009-3-5 16:34:10

嗯 真是精采

@吹口哨@

人人都該試試看 調調看

當然別忘了原廠設定值要先抄好

玩過頭 不喜歡才改的回來

batigol0725 發表於 2009-3-9 16:51:27

請問調整的數值是各牌投影機皆適用嗎?
如果我沒有那些測定儀器,
只要照著前輩們提供的數值調整即可,是嗎?
謝謝!

JLY 發表於 2009-3-10 23:29:22

今天在hd-china上看到有部sony出的藍光測試片 ,

以下是由hd-china轉載的畫面截圖 ,

我覺得對色溫這個主題很有幫助 ,

請看以下電影測試畫面 :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706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730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759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781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808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838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859x-883036380.jpg
http://picsofa.com/upload/1236663880x-883036380.jpg


各位有沒有注意到 ,

007的皇家賭場 , 威爾法洛的飆風天王 , 及亞當山勒斯的特勤沙龍 ,

色溫都變高了, 人臉不再是土黃色的 ,

顏色正常了許多 ,

這應該是sony自己在後製時把影片色溫調高的吧 ,

如果是自己在投影機上要把土黃色的臉改成這種正常的膚色 ,

有辦法調得出來嗎 ?

Mastiff 發表於 2009-3-11 14:20:40

原帖由 batigol0725 於 2009-3-9 16:51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請問調整的數值是各牌投影機皆適用嗎?
如果我沒有那些測定儀器,
只要照著前輩們提供的數值調整即可,是嗎?
謝謝!
那個調整的"目標數值"是適用各牌投影機,包含電視,調整出來的數字只適合那個組合跟環境。校色這東西玩到最後,儀器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市售的spyder2的準確度網路上有人測過,基本上偏差很多,比對的標準是Minolta CA-210及i1Pro,兩者都是工業級產品。有錢的話還是要上i1pro,工業級標準,目前最便宜的應該是真平兄賣的,30k多,我也準備上i1pro了,真得是夢幻逸品。

黑驢 發表於 2009-3-12 16:57:40

原帖由 batigol0725 於 2009-3-9 16:51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請問調整的數值是各牌投影機皆適用嗎?
如果我沒有那些測定儀器,
只要照著前輩們提供的數值調整即可,是嗎?
謝謝!

SORRY, 剛剛回頭看發覺你說的是東,我回的是西.拍謝.照數值調整是不會達到一樣的
效果的.因為環境不同(周圍光, 布慕), SOURCE 送出的信號不同(有人用 bd 有人用 PS)
機器狀態不同(燈泡時數不同). 所以這麼多變數混在一起.可以知道別人調出來的參數
對您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是,正確的色彩校正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是卻不
一定是"需要的",這個想要也是被教育出來的.其實為什麼大家會
喜歡 sony,一部分是品牌,一部分是他獨有的鮮豔色彩,如果我把
sony 調到標準,和別家沒什麼不同,那我幹麻買 sony

其實影像這東西,感覺上是看爽的就好了.基本上先調調到有一般
的標準(就拿測試片調調就好),然後再對相關參數作一些增檢調到
自己喜歡,我想就不錯了

當然,正確的色彩校正素養是重要的,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和 G660606
/UPS 討論學習,如果像我這樣比較懶的,調到自己喜歡就甘願嚕哈哈

[ 本帖最後由 黑驢 於 2009-3-13 20:36 編輯 ]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投影機校色diy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