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Arri Raw+anamorphic 變形寬螢幕幕鏡頭=ARRI 4K?
4K已儼然成形下,Arri 一直遲遲沒有推出4K攝影機的實際行動,總被其他攝影機品牌攻擊無法拍攝4K,ARRI則以自家優秀的色彩表現來回擊。但是實際上從使用者的角度,對很多商業攝影師還是覺得ARRI ALEXA 依然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現階段2K放映還是主流,而且ALEXA的畫面的乾淨度,高光的層次表現與色彩的還原確實不錯。隨著XT的普及以及新一代變形寬螢幕(anamorphic)鏡頭的發售。ARRI 4K也慢慢呈現在我們面前。
以電影《太極俠》作為案例來說,ARRI XT+ARRIRAW記錄在4:3模式下能夠拍攝2880*2160的分辨率(總像素6.2MP)。再加上2x的變形寬螢幕鏡頭。這樣被擠壓的2880*2160畫面在後期編輯軟體中被還原成正常比例時則變成5760*2160分辨率,按照4K 寬螢幕 DCP的2.39:1換算,畫面會被裁切成5184*2160,對應到 CMOS 上實際使用的分辨率則是2592*2160。這樣的使用arri alexa的方法是對感光元件的分辨率使用最充分的。
ARRI RAW Anamorphic frame from camera to post production and release to cinema
Light Iron Case Study - MAN OF TAI CHI anamorphic on ALEXA Studio in ARRIRAW with Codex recorders 流程的介绍
後期時間線上是5184*2160的分辨率,最終被做成4096*1716的4KDCP影院文件進行4K放映。
這裡提一句,過去沒有條件拍攝變形寬螢幕的時候,大家通常是用遮幅的形式完成。如果是遮幅形式,且直接用Proress記錄,球面鏡頭拍攝,2.39:1的寬螢幕將會成為2048*857(1.7MP)相當於通一台機器,兩種不同的拍攝方式將相差4.5MP的像素
ARRI RAW Anamorphic frame from camera to post production and release to cinema
Light Iron Case Study - MAN OF TAI CHI anamorphic on ALEXA Studio in ARRIRAW with Codex recorders 流程的介绍
所以,隨著XT的普及ARRI已經做到RAWINSIDE,變形寬螢幕鏡頭的體積和光圈都比上一代有很大的進步,大家在製作4K電影的時候同樣可以考慮ALEXA 4K去實現!
文章參考
http://www.arri.de/camera/cine_lenses/prime_lenses/anamorphic.html
http://mp.weixin.qq.com/s?_biz=MzA3MTE2ODgxMw==&mid=200172309&idx=1&sn=25eacb51cd8920513ddfad89361b8b34
http://bbs.zunzhen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
Master Anamorphics on SSPU video
http://www.arri.com/camera/alexa/news/master-anamorphics-on-sspu-video 本文章最後由 maxdxxdd 於 2014-5-31 15:38 編輯
看完文章才知道
變形鏡頭的優勢在哪裡了
在同一台攝影機使用時
要拍寬螢幕的時候
透過變形鏡頭
就可以降低解析度因為畫面比例修正的關係
減少被切掉的部分了吧
應該說是充分的利用到的感光元件的畫素了。
這在以前拍膠卷的時代,寬螢幕綜藝體就是這麼拍攝的。
電影院放映時,放映機前再套上還原比例的變形鏡頭。
當初 SONY的 XDCAM HD是1440*1080~anamorphic記錄~
比大家說什麼騙子~假HD~
現在ARRI用同一方法,為什麼大家又會叫好呢?:-?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