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編輯部 發表於 2015-7-24 20:05:23

認識鏡頭暈影

本文章最後由 精研編輯部 於 2015-7-24 20:06 編輯

光暈是一個成像現象,幾乎每一個光學系統都會有,甚至還可以在後期加入光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研究了光暈的類型和光暈的成因,以方便我們更好的控制和使用它。
類型概述光暈外在表現為向畫面角落徑向變暗,其出現有幾個原因:
光學&自然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11RpiadApcIN9syQJjLow6m425jfMoMzFu5KCQViaXwOFCn1QQVB2QCA/0?wx_fmt=jpeg
物理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gU9r87r5fBLtyfEr2Q12C6C2YLnDrQp8ia3hk1bBaL0vUJ4V83TAib2g/0?wx_fmt=jpeg
自然光暈的外在表現為逐漸變黑,主要由光線到達攝像機傳感器不同位置的不同角度引起的。這種類型的光暈在使用廣角鏡頭時最顯著。
光學光暈也是漸變的,但主要是由透鏡鏡筒固有的透鏡特性和陰影引起的。它也決定了透鏡最終的成像圈大小。這種類型的光暈在小光圈下更明顯,特定的透鏡設計會對其產生影響。
物理光暈通常出現的很突然且僅出現在角落中,因其是由亞光漆內壁、過濾環或透鏡前面其它物理遮光物體引起的。在較寬的光圈和變焦鏡頭下,這種類型的光暈的出現不會特別突然,並且,通常可以通過使用較長焦距來消除。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EP3LNEgFoZDze4uicaaicartO2vS9KicddxuRJ2mpFABwb80g7LJZ4WMg/0?wx_fmt=png

所有類型的光暈在焦點放在遠處和較低的焦距轉換率下會更明顯一些,或在後期加入高反差對比色調曲線也能達到相同效果。物理光暈是唯一可通過攝影機技術被完全消除的光暈,而後期只可添加光學和自然光暈。
自然光暈出現的原因
光向攝影機傳感器中心投射並成直角,而遠離中心,入射角減小。有一個標準鏡頭和一個矩形傳感器時,這就是不可避免的: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fmdH1p7DDQ82tTZsH78h9skDhOia55AMUDxg5UyKLAqZjbMH8znhKkg/0?wx_fmt=jpeg

這種角度的變化引起徑向調光的原因如下:第一,光照到傳感器的邊緣必須行進更長的距離,要比光照到中心的距離長,這導致了光逐漸變得暗淡。
第二,正如太陽在頭頂時,紫外線指數是正午最高,投射到攝影機傳感器的光,隨著圖像的中心而減小。
控制光暈
對於RED攝影機,降低分辨率提高了傳感器的有效焦距轉換率,這樣又可以用來控制光暈的出現。紅龍™傳感器,5K的分辨率設置能匹配超級35mm膠片的鏡頭覆蓋範圍,並且5.5K與MYSTERIUM-X®覆蓋範圍相匹配。
高分辨率(低焦距轉換率)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R228K7casBRDQypBDdvO42BGrdEiaGGlpXF8Gul0nSWCnuJOVfwerBQ/0?wx_fmt=jpeg

低分辨率(高焦距轉換率)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GhVD4eKLFac2W0tJ3icy97icD7piby98EHHNopM0ibFePYksOicrSp9ywbw/0?wx_fmt=jpeg

透鏡的選擇也很重要。專為大電影格式而設計的鏡頭通常對光暈不太敏感,無論光圈設置或焦距是怎樣的。比如,一個全幀35毫米鏡頭,在超級35毫米傳感器上是不可能有光暈的。與定焦鏡頭相比,依據變焦鏡頭來設計,會使得其對光暈更敏感一些,特別是在變焦範圍的短焦距一端。
使用放射狀中性密度濾鏡也可以減少光暈,其中最小的透明度會出現在中心並伴有過度現象,並在角落裡清除。然而,這些通常是專為自然光暈的暗化而設計,否則鏡頭光圈的改變還需要一個ND濾鏡。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f5Q0k2AhDCNBdPjHUiaJpYccSZDiank5TJCLvoqD92atNkfSFY1KibKAA/0?wx_fmt=png
放射狀GND濾鏡也許處理光暈最簡單和最通用的方法是在後期。記錄原始像素信息的攝影機文件拍攝後在曝光中能產生實質性的變化。定制的放射狀GND濾鏡因此可以朝向角落給低曝光補償,從而抵消文件本身減少的光。然而,極端的修正也可能會加劇在畫面四個角的躁訊。
大量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73PB2xEXHicDsaoSBWCzkib19AHusEmcqorZhskLJMEJdRceqd5E05BQ/0?wx_fmt=jpeg

後期消除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qWkpVgicSZ16QKVMibxAiaZCUtCSYFklgQHZXDx9sSU34XaPa2ssqkU5w/0?wx_fmt=jpeg

主題主題在光暈的可見性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低調的場景或不均勻的照明往往能夠容許更多的光暈:
低調曝光下極其細微的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0RuOVvVqt4eE0xcj2Br9wlL4WMUQI41dpQNyuAFmKj4cNciaOd39vtw/0?wx_fmt=jpeg

其他時候光暈的能見度都不成問題。光學和自然的光暈往往是有幫助的,比如這些可以強調中心物體,或者使畫面邊緣出現的不那麼突然。由於這些原因,有時特意在後期添加光暈:
不帶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flfQjjVvXWRb9frdbFpCkrjhrBibSiapibaFvF2MPRqF9lLblYwN9UTpg/0?wx_fmt=jpeg

帶光暈http://mmbiz.qpic.cn/mmbiz/EKzaTTAKTw2xXLiaavxjRd2pfkrBpJutFuzruia5D448FpT4ia3xiadHE5O63VcmcvgFF7WibsQZKNmPOO0MUmZxxOg/0?wx_fmt=jpeg

總結雖然在光學系統中光暈是不可避免的,而最佳的量將取決於圖像內容和可用的攝像設備。寬光圈下較淺的景深、中心主題較亮的曝光、或超廣角視角換來了一些光暈,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其他情況下,例如高光或均勻照明的場景,即便是少量的光暈都是不能接受的。在這些情況下,不管是在後期中使用或是作為一個物理濾鏡使用,放射GND過濾器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它能去除光學和自然光暈。

資料來源

sheep2015open2 發表於 2015-8-4 20:51:28

光暈後是否顏色較平均?

farandolae 發表於 2023-2-9 15:24:45

3Q for yourshari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認識鏡頭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