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發表於 2015-10-1 17:10:51

強強聯手!acer X34 搭載 NVIDIA G-SYNC 技術,打造電競螢幕新標準


Acer PREDATOR 電競系列中最新推出的 X34 螢幕,是全球首款搭載 NVIDIA® G-SYNC™ 技術的曲面電競螢幕。這次也特別安排來到精研總部,讓各板主好好體驗一番,以下便是筆者我個人的體驗分享。

[外型超酷]


電競產品在外觀設計上通常都具有獨樹一格的特性,作為 PREDATOR 家族的 X34 自然也要有強烈的「設計感」。雖然顯示器正面被面板佔據了絕大部份,但設計師仍透過不同的紋理區隔出中間的位置,並把 PREDATOR 酷酷的標誌打在上頭。


雖然正面的設計空間有限,但 X34 不論是背板還是承載架的設計都十分具有想法!首先針對背板,不會因為曲面螢幕的關係,讓背面單純的只是個弧線,設計師透過不同的切面拼湊,打造出多個反射面,乍看下有點像是向上的箭頭,而擁有 DTS 音質認證的喇叭,也巧妙的鑲嵌在斜切面上直線線條的開孔中。


從背面來看,左上角是 acer 的品牌 logo,採用不同的鏡面材質的設計可說是相當凸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一張照片桌面上反射的紅光呀!這也是設計者的巧思唷~ X34 不僅在背面做了俐落的設計,連螢幕的底部也沒放過,下方裝的一排 LED 燈,選單中可依喜好調整不同的顏色及閃爍方式,而投射在桌面上的 LED 光束經過反射後便能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以電競為例,像是在多組捉對廝殺時,就能透過螢幕底下 LED 燈不同的顏色設定,來作為組別的區別用途。


接著用影片來看一看 LED 呈現的效果吧
fTgUPBckJyA

承載架也與背板風格一致,採用有菱有角的設計,正後方看底座與背板就像是兩個箭頭。X34 的承載架可進行俯仰約 40 度(-5° 到35°) 的角度調整,以及約 13 公分的高低調整空間,方便讓玩家找到最適合的觀看角度。上面的方框設計可以當做手提把,方便提起螢幕移動位置;下方則對稱的設計了另一個方框,除了可用來整線外,紅色的塗裝也收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視覺包覆性強的曲面寬螢幕]




從 X34 的外觀不能發現它是一款超寬螢幕的機種,螢幕比例為 21:9,比傳統 16:9 螢幕多了兩側,就像是張開了雙臂一般。X34 不只比傳統螢幕要來的更寬,螢幕還採用了最新的 IPS 曲面面板。市場上曲面顯示裝置最早是從電視領域開始發酵,50” 以上的大螢幕採用 4200R 為主的曲度,而放在桌前較小型的電腦螢幕則以 3800R 的曲度來設計。


當坐在電腦螢幕前,寬螢幕的設計不僅可以讓眼睛餘光有更好的包覆感,搭配曲面的設計,更能讓眼球到各個端點的距離差異變小。因此當眼球在大畫面上追蹤物件時,就能有效降低不斷重新聚焦的變化距離,讓長時間觀看時也比較不會感到疲累,在電競過程中也更能專注畫面上的一舉一動。


而一場電競下來,好的螢幕除了提高專注力,也要顧及眼睛的保護,所以 X34 加入了四個護眼科技,分別是減少閃屏、過濾藍光、昏暗環境下低調亮度,以及 Acer 獨有的 ComfyView 技術,能有效降低屏幕炫光的現象發生。

除了包覆感更好外,由於螢幕變得更寬闊了,所以就算是一邊看直播,還可以一邊找資料或多視窗聊天,完全不用擔心視窗開太多時互相覆蓋影響瀏覽的問題。


對筆者而言,在進行影片剪輯時也因為螢幕更寬敞,可以有更多的空間瀏覽素材,還能一邊在調整視窗進行參數微調,一邊即時預覽畫面。除此之外,如果本身也熱愛看電影的話,這樣的比例拿來看 2.35:1 超寬比例電影也很適合唷!


不過 X34 並未提供像是 PIP (子母視窗) 或是 PBP (分割視窗) 等多畫面顯示功能,所以若程式得在全螢幕模式下執行時,就只能以單一應用程式進行寬畫面顯示了 (如調光軟體 DaVinci Resolve)。但從下圖可以明顯感受到寬螢幕的優勢,完整的視窗呈現效果可以讓後期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更新頻率超快,反應就是比對手快]
X34 是全球第一款結合了 NVIDIA® G-SYNC™ 技術的曲面螢幕。所謂的 G-SYNC 技術便是將顯示器更新率與 GPU 同步,能徹底消除並減少畫面跳動及輸入延遲的情形,好讓遊戲畫面以更為順暢及清晰的方式來呈現。除此之外,一般電腦螢幕的更新頻率多半為 60Hz 左右,但 X34 硬是超頻來到 100Hz 的極致表現,對於需要掌握瞬間畫面變化的遊戲來說更可說是如虎添翼。這部份的詳細分享將會邀請到精研電玩組 (什麼時候有這個組的 XD)-道格及PhilKo兩位板主來接手進行測試說明!


[顏色準確]
X34 採用的 IPS 面板,不僅可視角達到 178 度,在顏色的表現上亦達到了 sRGB 色彩空間 100% 的標準,也等同符合 HDTV 的 Rec.709 色彩空間標準。解析度為 3440 x 1440。




[介面延伸,方便配接]


介面部分,X34 提供了 HDMI 跟 Display Port 兩種規格的影像輸入端子。HDMI 為 1.4 標準,DisplayPort 則為 1.2a。另外也整合了 USB 3.0 HUB 功能,只需從主機拉上來一條 USB 3.0 連接線,就能輕鬆連接四個 USB 3.0 的周邊裝置,即使螢幕未開機,也能在選單中開啟 USB 充電功能,讓外接裝置能插在 USB 孔上進行充電。後方還有耳機輸出端子,在夜間不想吵到人時,也可以就近連接耳機。


[電競功能強]




X34 在色彩表現除達到 sRGB 標準外,還提供了六色調整功能,讓影像工作者需要進行顏色校正時也能有更細部的調整選項。當然作為一款以電競應用為主的螢幕,在選單中也有特別的設計:如「虛擬準心」!當在進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時,即便畫面快速晃動,還是能快速掌握畫面正中間的位置所在 (有三種準心形式可供選擇)。


結語
過去常見拼接螢幕的方式來創造寬螢幕的體驗,即便是薄邊框設計,在拼接處還是會有些許的邊線而不能完美呈現寬幅影像。尤其在電競過程中,任何影像的變化都要能快速掌握,因此一體成形的寬螢幕顯示器才能完美展現且更身歷其境!隨著電競市場的蓬勃發展,在產品開發上若能用點巧思來符合電競的需求或口味,相信都會有極大的成長空間。X34 的推出,不但延續了 PREDATOR 系列一貫的酷炫外型,在影像反應速度及正確性上也即為講究,所以領先業界採用了最新的 G-SYNC 技術,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絕對值得來親身體驗一番!


ps: 此圖僅供參考 XD





color866 發表於 2015-10-19 00:39:00

電玩部分測試X34的21:9寬螢幕帶來了更開闊的視角,以賽車遊戲來舉例,一般16:9螢幕的可視範圍主要是正前方,和在真實世界開車比起來要狹窄許多,使得遊戲中敵車常常是已經車頭超越自己之後才會發現,但是超寬螢幕憑藉著比較寬的涵蓋範圍,不僅減輕了駕駛時壓迫感,更可以早一些察覺對手動向,做出反應(譬如靠上去硬擠之類的...)。
歐洲卡車模擬2/Euro Truck Simulator 2
開大車就是要視野遼闊!不然很容易A到東西。
若是16:9比例時,左邊的後照鏡會被切到一點,有點讓人不痛快。
21:9就沒有此問題。

真的有坐在車子裡的感覺


旁邊的車輛也更容易注意到。


FPS遊戲時,更寬的視角能加大警戒區域,降低被敵人伏擊的機率,用了X34會有自己突然變的比較厲害的錯覺。不曉得電競比賽要是用21:9會不會更精彩刺激?
德軍總部:新秩序/Wolfenstein: The New Order
更寬的畫面帶來更多的臨場感
手更有連在自己身上的感覺

會覺得移動時死角變少一些
劫薪日2/Payday 2
看起來更像在現場一些
可以更確實掌握隊友的動向

在真實模擬遊戲時,譬如說卡車駕駛、飛行模擬,21:9寬螢幕有更遼闊的範圍,讓身歷其境的感覺更強烈。
微軟模擬飛行 X/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X
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物

RPG遊戲可以打開更多視窗取得資訊,而不畫面擁擠

Final Fantasy XIV: A Realm Reborn




21:9超寬螢幕與與三個寬螢幕的比較:
因為現在顯示卡的運算性能提升、單張顯示卡就配備3個以上的輸出端子,以及LCD螢幕的平價化,在家裡組一套三個(等於48:9的)螢幕的遊戲系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價,但以三個螢幕進行3D遊戲來說,我覺得缺點會比優點稍多一些。 當三個寬螢幕組成180度視角後,在認真進行3D遊戲時,左右兩個螢幕靠外側的部分因為實在太偏離視線中心,基本上90%的時間注意力只能照顧到中間的螢幕及左右螢幕較內側的區域,而且因遊戲3D引擎設計時都是針對單一螢幕的顯示範圍開發,就算遊戲可以支援三螢幕/解析度,在左右螢幕最外側的圖像都會像廣角鏡頭邊緣處一樣,出現嚴重的變形現象,物件的貼圖會被拉扁很難看,再加上螢幕相接處的礙眼邊框,還有所需要的空間以及耗電,用三個寬螢幕玩遊戲是否恰當其實見仁見智。若以一個21:9超寬螢幕與三個寬螢幕來比較的話,21:9超寬螢幕雖然視角比較窄,但是涵蓋的範圍大概是眼睛可以清楚觀看範圍的上限,不會有浪費的感覺,畫面的物件也不會有奇怪的變形,而且看Panavision 2.39:1比例的電影時,畫面差不多是填滿的,比畫面留有黑框時干擾更少。

總而言之,三個寬(or超寬)螢幕比較適合重度發燒友,以會考慮CP值的一般人來說,玩電腦遊戲用單一21:9超寬螢幕會比較適合。

X34畫面實拍:












X34輸入一般16:9畫面時會在左右留下黑邊,不過X34漏光情況滿輕微的,黑邊不會干擾觀看。

CS的Moto GP轉播(1080i,選擇畫面等比例放大):
畫質雖然沒有電腦原生3440x1440的解析度那麼細緻,不過畫面還算自然,看起來滿舒服的。






小結:
在測試X34前,我對於弧形同時是21:9的電腦螢幕,能把3D遊戲的包圍感加強到何種程度有些期待,不過使用後發現--由於目前遊戲貼圖的畫質還不夠細緻擬真,要達到宛若現場的包圍感還是有一段距離;但是若拿X34來觀看照片,特別是湖光山色的風景類的,X34良好的色彩還原力加上高相素與大畫面,頗有一種重回現場的感覺,這是我在測試過程中對X34映象特別深刻的一點。

PhilKo 發表於 2015-10-19 07:24:48

電競筆電外出拚進度,回家搭配電競螢幕練戰術,只要一條線就可以快速輸出影音,實在方便。


*圖說:左邊為電競筆電MSI GT72的Mini DisplayPort輸出,轉接到右邊電競螢幕Acer Predator X34的DisplayPort


相對於影片多採固定的解析度不能加以調整,現在許多大型3D遊戲,都可以自訂解析度與比例,以符合不同的爽度需求,包括Acer Predator X34的超寬解析度3440x1440 (16:7)

首先,以專業遊戲測試軟體公司Unigine出的Heaven Benchmark開場,這一款專門測試DirectX 11遊戲的3D細節表現。

一開始在右下角Resolution可以下拉各種常見解析度,如果選單中沒有適合的,也可以自行輸入,這邊輸入X34的原生解析度3440X1440


更多畫面的細項設定,比方反鋸齒開個8X,環境光影折射都打開


體驗一下寬螢幕帶來更大的視野


實際做個比較,上圖為Acer Predator X34的3440X1440,下圖為MSI GT72本身的1920X1080,五條綠線分別是畫面的定位線,可以很明顯看出,超寬螢幕就是多了兩邊的大視野,敵人無所遁形,補品不漏接。


仔細來看,該有的細節一項沒少


接著,在第一人稱遊戲中,【Call of Duty】系列是一個巨作,就拿來當作測試代表。


在解析度部分,遊戲本身已經內建3440X1440,直覺來想,有內建表示就經過測試最佳化。


連遊戲設定的部分都能撐滿整個畫面,看起來心頭就是舒適。

實際打起來身歷其境,背景的吸塵器看起來都像是戰場中的一個裝置。


再接下來是賽車遊戲【GRID】 極速房車賽


雖然是2014年6月初的遊戲,也同樣內建支援3440X1440的解析度


選車的時候,展示間看起來又更大了


顯示設定檔,除了一般常見的文書上網電影等,還有一個遊戲模式【G】是支援Nvidia的G-Sync技術,根據官方說明,可以有效降低畫面撕裂感。


貼心地提醒遊戲模式已正確啟用


接線真的是很簡單,筆電與螢幕各一條電源線,中間僅靠DisplayPort相連


將筆電移開之後,寬螢幕的感受更加強烈


即使在駕駛座內的角度看出,也是很有臨場感


最後,測試動作角色扮演ARPG類型,這是【魔戒】中土世界 - 魔多之影,片頭動畫是固定尺寸,推測是常見的1920X1080,所以兩邊還有黑邊


進到遊戲畫面之後,就可以選擇內建支援的3440X1440


應該是遊戲本身的關係,仔細一看,左右還是有一點黑邊沒有撐滿


實際遊戲大約還有這樣寬度的範圍是黑邊


但其實玩起來還是滿爽的~


>>快速小結:
1. 根據了解,2014年之後的3D遊戲,多內建了3440X1440這樣的超寬解析度,這一點Acer Predator X34打的電競主題非常準確。
2. 內建G-Sync遊戲模式設定檔,對於不定幀渲染的GPU,在螢幕表現上可以讓畫面降低跳動或撕裂,下一次可以進一步來測試比較。
3. 連線簡單,以這次實驗來說,只要一條DisplayPort加上轉接頭,就可以讓影音都送到螢幕,如果電腦上有自己偏好的音響設備,也可以只出影像。
4. 寬、薄、弧面更具包覆感。





DKNY885065 發表於 2015-10-23 07:27:30

多年多年前,曾經買過ACER的液晶電視
後來也買過一台1萬3的ACER的24吋電腦螢幕
現在用的NB也是ACER的
這台看起來外型相當有質感阿
可惜應該是售價不斐

QfHD 發表於 2015-11-2 07:48:24

寬、薄、弧 体现的美感是非常可观的,弧面的视觉感设计非常独到,为了满足现代人视觉感,各方面的强劲配置组合也一定价格高昂。

postants 發表於 2015-12-8 21:59:33

等了好久我的 acer X34 終於也到了,在使用了一週後趕緊也將開箱文與使用心得奉上



自從 NV 發表了 G-SYNC 後,我一直就是 G-SYNC 螢幕的愛用者
他可以有效的減少撕裂,即便是那種本來從 100 FPS 突然掉到 30 FPS 也不會感到不舒適
尤其是以賽車遊戲最為有效,而 ACER XB27HU 則是我先前中意的機型
他搭載 27 吋 G-SYNC 並且為 IPS 與 144 Hz
而缺點則是只有一組 DP INPUT

此後在 COMPUTEX 就看到 ACER 也預計發表 34 吋搭載 21:9 曲面 G-SYNC 的螢幕就相當感興趣
雖然取得速度沒有總部快,不過還是趕緊下訂入手



可以看到這台的機器由於是直接鎖上腳架裝箱,因此箱子相當龐大,奉勸各位這麼大的箱子還是請貨運送到家
若是想要用機車運送則是不可能的,想要後一般的四門房車後行李箱有的也很拼啊



拆箱以後可以看到 X34 的設計相當前衛,腳座採用幾何造型都相當具有吸引力
螢幕的底部都還有氣氛燈,並且在介面中可以調整顏色
但由於我平時使用都搭配螢幕壁掛使用,因此我的腳架基本上拆下後就收起來了
X34 同樣支援 VESA 背架,並且有多附贈一組壁掛墊片,壁掛也是 OK 的



背面有大片的保護膜,撕下後是全亮面拋光設計,背面看起來是相當漂亮
不過這種設計相對是比較難清潔啊.....我想大多數用戶還是先留著保護膜吧



而比起上一台 XB27HU ,個人覺得 34" 21:9 還不算是最大的優勢
而是新一系列 G-SYNC 螢幕都多了一組 HDMI 輸入,這對於經常會使用 PS4 的玩家來說
XB27HU 是令人最大詬病的地方,雖然比起一般的機種都有兩組 HDMI ,但用個切換器在使用上尚可接受



X34 也可使用 VESA 螢幕壁掛,不過由於 34" 螢幕也算蠻重的
所以如果使用螢幕手臂的話,記得要先詢問一下店家老闆,不然有可能會一裝就無法再起雄風喔



螢幕則是變壓器外接設計,可能是因為螢幕已經太重太大,另外還有附贈 DP HDMI USB 3.0 線材各一條
另外還有一個壁掛墊片,因為拆下支架後螢幕鎖孔會稍微內縮,如要壁掛的話請先將墊片裝上





實際上機的照片,雖然 34" 但因為 21:9 的設計,因此高度不會增加太多
比起一般來說 34" 4K 螢幕造成的壓迫感沒那麼重,反而因為曲面所帶來的包覆感反而更為舒適
而且 Windows 執行 4K 解析度根本是惡夢一場, 3440 * 1440 是相當棒的解析度



買了這台螢幕,最重要的當然就是 GAME 了
在開啟超頻模式的情況下可以達到 100 Hz ,雖然不及 XB27HU 的 144 Hz 來的高規格
但一般來說,要穩跑 100 FPS 以上,用 980TI 可能都還要降畫質才有可能達到
如果舒服的遊戲來說個人大概是 80 張左右,因此 X34 算是已經相當夠用
加上 3440 X 1440 解析度,想要穩跑 80 - 100 也是相當吃力啊



以我兩張顯卡 SLI 的情況下,有時都會瞬間降到 75 FPS ,如果一些怪物特效較多的話
瞬間掉到 20 - 40 FPS 也是時常發生,不過這時候 G-SYNC 馬上就會有感
玩這種第一人稱設計或是賽車遊戲更不容易看到畫面撕裂
不過說真的掉過 30 FPS 就要降遊戲畫質了,不然真的低過 30 FPS 一轉身真的就卡卡了



而這次 X34 因為納為 PREDATOR 電競系列,因此有加入 HUD 準星
這對於玩 FPS 的人來說終於不用盲目腰射,或是需要拿螢光便條紙貼在螢幕上當準星了



玩賽車遊戲左右兩邊地形感受更寬廣,心情真的也都會比較好喔



但如果坐在車內,好像還是應該弄個X34 三螢幕組會比較開心....

總結心得

acer X34

IPS - 上下可視角度可達 178度
100Hz - 顯卡夠力的話 80FPS 以上遊戲是最棒的遊戲體驗
21:9曲面 - 雖然還是要看遊戲是否支援但包覆感夠,第一人稱遊戲首選
G-SYNC - 這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 SSD 用了就回不去了,那 G-SYNC 也是
HDMI - 上一代的 G-SYNC 就是少了這一味,雖然 PC GAME 很猛,但少了 PS4 也不行的

一個小缺點

雖然 X34 為 100 Hz 機種,但要開啟 100 Hz 被列為螢幕超頻選項
也就是說預設是以 60 Hz 開啟,如果說 game mode 已經設定好超頻
關閉 game mode 又會突然跳回 60 Hz,令人摸不著頭緒
不像先前使用 XB27HU 可以全時開啟 144 Hz 不需額外調整
這點是令人小詬病....



alex 發表於 2015-12-10 13:39:51

postants 發表於 2015-12-8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了好久我的 acer X34 終於也到了,在使用了一週後趕緊也將開箱文與使用心得奉上




postants 好久不見! 可以拉板凳坐等三連屏的使用感想嗎? (哈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強強聯手!acer X34 搭載 NVIDIA G-SYNC 技術,打造電競螢幕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