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 發表於 2015-12-17 06:41:06

2017/08/25 Terminator2:Judgment Day 3D(魔鬼終結者2 3D)

本文章最後由 popo 於 2017-5-18 15:25 編輯

問世25週年詹姆斯卡麥隆與DMG娛樂攜手合作打算將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 2D轉3D 並預定2017年全球上映



導演詹姆斯卡麥隆除了忙著阿凡達的製作外,似乎另有新的計畫,而這個計畫就是適逢明年(2016)魔鬼終結者2(1991)問世25周年慶,
打算與DMG娛樂以及 Studiocanal攜手合作,將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由2D轉換成3D鎖定中國市場,預計2016年全球上映
並安排中國為全球首映會地點,詹姆斯卡麥隆也保證如果你從未看過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那麼這個版本將會是你必須要看並且會記住的一個版本。

James Cameron, DMG Partner for 'Terminator 2' 3D Rerelease Targeting China (Exclusive)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 ... erelease-set-849272

IVANSHAN 發表於 2015-12-17 17:41:17

我昨天在看這則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的獨家新聞時,只關心這個數位修復3D重新放映版本(digitally remastered 3D rerelease)到底是多長的版本,是當年137分鐘的戲院版、還是153分鐘或156分鐘的加長導演版?結果,THR的報導完全沒有提到。

THR的報導暗示,除了T2從來沒有在中國戲院上映這個原因之外,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在中國的票房表現,是DMG找柯麥隆合作將T2重新修復並轉製3D版本的主要原因。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在中國開出1.128億美元票房,若是加上被偷走的近3000萬美元票房,比北美的8976.09萬美元多了逾5000萬美元,可見魔鬼終結者在中國的票房潛力。


由於本片的版權除了柯麥隆仍然持有,Studiocanal也掌握部份版權,所以,這次的3D重製版將由柯麥隆、Studiocanal以及DMG三方共同合作。THR的報導也提到一點,Studiocanal在過去15年從魔鬼終結者前兩集的授權以及特許使用費上就有超過1000萬美元的進帳(Over the past 15 years, the first two installments of the Terminator franchise have earned more than $10 million in licensing and royalties revenu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顯然這次的3D版本又將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版主大人轉貼的THR報導照片其實很有趣,拍攝地點是在柯麥隆的家,有趣的是右邊那兩位。男的就是最近傳聞將以個人身份買下東森電視的Dan Mintz,根據目前的報導都指稱他是DMG娛樂(DMG Entertainment)的執行長。那位女士則是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Yinji Entertainment & Media Ltd.)的董事長Wu Bing(音譯可以寫成吳冰,不確定到底是哪兩個中文字),據說她是那位有解放軍背景的高層,也是DMG的共同創辦人(co-founder)。而印記與DMG實際上好像是同一家公司,只不過印記是在中國運作,本月初飆風特攻(Point Break)在中國舉行首映典禮時,THR的報導用的是DMG印記(DMG Yinji)的字眼,並稱Mintz是DMG的全球執行長以及總發言人(DMG's global CEO and pitchman-in-chief)。我只能說,台灣的官方與媒體如果為了東森股權轉移而去查DMG以及Mintz的中資背景,要花的功夫會比預期的多很多,連專業的THR記者都搞不清楚,台灣可能更是霧裡看花。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sites/default/files/custom/Abid/Patrick/THP_92591.jpg
THR的飆風特攻中國首映典禮報導有一些照片,除了可以看到該片男主角Luke Bracey(上圖左二)親自到場之外,也可以看到Wu Bing(右一)與Mintz在台上,最左邊的那位好像是陳漢典(Chen Handian,應該沒錯吧?!我已經至少有十幾年不看台灣的電視節目,只聽說過但不認識這位先生)。下面這張照片則是Wu Bing和男主角Bracey,看起來Wu Bing和Mintz的黑色勁裝應該都是配合電影的扮相(我還沒看過這部驚爆點的重拍版)。該片在中國已經有逾3400萬美元的進帳,以該片的口碑來說這樣的數字不算差但也不算出色,以1.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來說,賺錢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都很低,尤其是籠罩在Star Wars:原力覺醒的巨大陰影之下,要突圍的難度非常高。THR的報導提到,華納僅負責該片在北美、英國、俄國、日本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區的發行,Lionsgate則負責幫Alcon銷售其他地區的版權,所以,華納應該只需要負擔1.2億美元的一部份,對於今年流年不利的華納來說,應該是可以稍微喘一口氣。華納今年度的大片已經確定是全軍覆沒,只有加州大地震在家庭娛樂產品等後續收入進帳後會有盈餘,如果明年包括DC漫畫改編電影在內的大製作再出問題,在原力覺醒即將橫掃全球票房後,迪士尼一家獨大的態勢將會愈來愈穩固。
http://cdn2.thr.com/sites/default/files/imagecache/675x380/2015/12/hmk_9282.jpg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inas-point-break-world-premiere-844770

IVANSHAN 發表於 2015-12-18 17:23:50

順便貼一下本片當年的戲院本事,年輕朋友可能這輩子都沒有在電影院裡看過這個東西。台北市東區的總督與首都兩家戲院,在二十幾年前可是台北市的看片首選戲院,因為當時的戲院老闆很肯砸鈔票換新設備、尤其是音響。所以,這兩家戲院當年經常有黃牛出沒,甚至還有『明星』帶人一起來當黃牛。我說的那位明星據說就住在戲院旁邊的巷子裡,所以,有很多時間來兼差黃牛,而且當時他應該還沒有出道。這位明星與他的父親都是諧星,但是事業成就差別很大,父親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台灣的喜劇票房巨星,經常與一位朱姓導演合作,由於他的喜劇片在台灣賣座鼎盛,在那段時間平均一年要拍差不多十部電影。兒子雖然與父親有極為相似的長相,但當黃牛時尚未開始演藝事業,當時在戲院門口排隊時,就有人指出排在票房門口的那位,說是某某人的兒子,一看就知道,因為長得很像。(請不要問是哪位明星,我寫得應該已經很明顯了)

同場加映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三部曲的本事,可惜第一集在台灣上片的時候年紀還小,本事保存不佳,只找到剪貼過的影印版。前兩集當時都是春節檔才在台灣上片,也就是比北美晚了半年多。在那個年代沒有盜版問題,與北美同步或是提早上片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IVANSHAN 發表於 2015-12-23 00:30:25

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每週的中國票房提到,飆風特攻(Point Break)在中國上片17天收入3790萬美元,並且已經結束了在中國的放映。整體來說,3790萬美元的票房表現如同我在二樓所言,不算差但也不算出色,北美本週末上片後,最終票房有可能還無法超越。只放映17天就下片,則是因為今年中國的聖誕/新年檔期是外片禁區,完全是國產片的天下。

THR這次的中國票房報導,罕見地有五段文字提到飆風特攻的票房、該片如何在好萊塢電影今年的34部配額已經用完的情形下進入中國市場,以及DMG娛樂(DMG Entertainment)與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Yinji Entertainment & Media Ltd.)的關係。該片是如何在配額用完的情形下,趕在外片禁區開始之前進入中國市場,THR引述消息來源的說法,原來又是在『固定費用的基礎(flat-fee basis)』下,DMG『買斷(buy out)』了該片在中國的相關權利,並決定比北美提前將近一個月上片。所以,T2未來的數位修復3D重新放映版本(digitally remastered 3D rerelease),應該也是採用這個模式引進中國,因為T2並不屬於好萊塢六大的電影,以現在的標準來說,也就是獨立製片,適用『固定費用的基礎』買斷的方式。THR這次報導的用語是pays the foreign studio a one-off payment for the right to distribute the movie in China,也就是一次付款給外國電影公司以取得在中國的發行權,所以,T2應該不會使用到明年度的34部配額。但是,DMG/印記是如何與Alcon電影公司(Alcon是飆風特攻的製片公司,華納僅取得包括北美在內部份重要地區的發行權,台灣則是由龍祥購得版權)接觸並成交,相關細節並不清楚,DMG/印記與Alcon也不願對THR記者發表意見。

至於DMG與印記的關係,THR報導有一整段文字說明。報導提到,DMG原本是一家純中國公司(previously an all-Chinese company),但是去年企業重組後分拆成兩家公司(was reorganized and split into two parts),THR這次的報導在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Yinji Entertainment & Media Ltd.)後面用括號補上一句aka DMG Yinji,意思就是印紀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也被稱為DMG印記,並與另一位共同創辦人(co-founder)Peter Xiao(從英文名字來看,可能是姓蕭的中國人),經由反向收購(reverse takeover)的方式在中國掛牌上市。至於DMG原本在美國的分公司則分拆成DMG娛樂(DMG Entertainment),而想要以個人身份收購東森的Dan Mintz,THR的報導則指他原本是美國的共同創辦人,在分拆後仍維持執行長(CEO)的身份。而DMG娛樂與印記這兩家現在分別在美國以及中國運作的公司,據說有共同合作的合約安排(The two companies are said to have a contractual co-operation arrangement),雙方的關係是『一種在DMG的主招牌下進行的策略聯盟(a strategic partnership under the DMG master brand)』。如果THR這次的報導符合或接近事實,Mintz的DMG已經在企業重組後成為一家美國公司,Mintz無論是以個人或是DMG的名義收購東森,應該都不違法。至於DMG是否有中資或Mintz的鈔票是否含有中資,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THR記者大概不會去關切這個細節,雖然台灣這邊、尤其是綠營與獨派會非常關切。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ina-box-office-mojin-crushes-850655

IVANSHAN 發表於 2016-3-15 16:28:57


http://i0.wp.com/pmcdeadline2.files.wordpress.com/2013/11/dmg__131114092249.jpg?crop=104px%2C0px%2C1074px%2C720px&resize=446%2C299&ssl=1
Deadline有一則最新的獨家新聞,除了提到最近關於派拉蒙傳聞要賣的一些細節之外,還提到了台灣的NCC以及即將執政的民進黨與綠營人士可能會很關切的DMG,後面我只提這則獨家報導中的幾個重點。

首先,關於派拉蒙這家好萊塢百年老店可能要賣的傳聞,Deadline在第一段提到了The sale of what is believed to be a 40% stake in the Melrose Avenue studio is thought to be going for about $2 billion.,意思是位於Melrose大道(Melrose Avenue)的派拉蒙電影公司,據信將要賣出40%的股權、價值可能將達到20億美元。

派拉蒙所屬的母公司Viacom集團執行長(CEO)Philippe Dauman上個月下旬對外透露,有幾個潛在的投資客前來詢問購買派拉蒙(approached by several potential strategic investors in Paramount),派拉蒙要賣的消息才開始發酵,由於同時期中國萬達集團的王健林預告將要宣佈一項大買賣,當時的好萊塢媒體就將兩者連結在一起,中國另外一大財團阿里巴巴當時也被媒體點名。Deadline報導中有這麼一段文字:With regard to Alibaba and Wanda, Paramount has worked with both companies before. A source suggests, however, that those companies would seek to outright buy a studio rather than settle for a minority slice.,意思是提到阿里巴巴與萬達這兩大中國財團,派拉蒙與這兩大都曾有過合作關係,一個消息來源暗示,然而這些公司(指這兩大)會想要公開買一家電影公司,而不是只分一小塊(a minority slice),40%在這兩大眼中就只是一小塊。關於王健林的態度,Deadline報導中引述了他的一段公開發言:「有很多人來找我,但是萬達只對大玩家有興趣,而且我們要控制(權)(Many people come knock at my door, but Wanda is only interested in the big players and we want control.)」,大玩家(big players)被解讀為像派拉蒙這樣的大型娛樂公司,『we want control』才是重點,並充分說明了萬達對派拉蒙沒有興趣的原因,因為只有40%是沒有控制權的。

其次,Deadline這次獨家的一個重點,那就是記者得知DMG是想要買派拉蒙的其中一個買家(Deadline has learned that Dan Mintz’s Beijing- and Los Angeles-based DMG Entertainment is one of the entities seeking to buy a piece of Paramount Pictures. )。在Deadline的報導中提到,DMG is officially a U.S. company, but has deep ties in China.,意思是DMG已經正式是一家美國公司,但是與中國有很深的連結,這段文字應該會是NCC以及即將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關切的焦點。報導中還有這段文字:It also has a Chinese affiliate, DMG Yinji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which is traded on the Shenzhen Exchange.,意思是DMG還有一個中國的分公司-DMG印紀影視娛樂傳媒公司(DMG Yinji Entertainment & Media),這家公司在深圳證交所掛牌。看起來,關於DMG與印記的關係,Deadline與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相關內容請參考本人樓上的發言)的解讀方向不太一致,NCC與民進黨政府應該會有點傷腦筋。

Deadline這次的獨家提到DMG也想買派拉蒙的部份股權,報導雖然提到DMG與派拉蒙曾經合作過,但報導引用的例子其實有問題。Deadline提到DMG曾經在鋼鐵人3(Iron Man 3,2013)一片的中國上映版本上合作,因為派拉蒙掛名為該片的出品公司之一,派拉蒙的Logo畫面也被放在該片片頭,是接在Marvel的Logo畫面之後出現。不過,Deadline記者可能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該片全球都是由迪士尼發行,因為Marvel當時已經是米老鼠之家的子公司,派拉蒙還可以在該片掛名的原因,是因為Marvel在賣給迪士尼之前是與派拉蒙合作,鋼鐵人前兩集都是由派拉蒙在全球發行,第三集的籌備也是在與派拉蒙合作期間。所以,當迪士尼與Marvel的併購交易完成,後續的處理工作就包括買斷派拉蒙持有的相關權利,相關內容請參考本人當時的發言。所以,DMG在鋼鐵人3這個案子的合作對象其實是迪士尼。至於報導提到的the world’s first live-action Transformers attraction、也就是將在中國設置的全球第一個變形金剛(Transformers)主題園區,DMG的簽約對象是孩之寶(Hasbro),只不過電影版是由派拉蒙製作發行。

第三,DMG如果確定要買派拉蒙,資金從何而來。For DMG, which I hear would partner with China-based private equity to write the check,意思是Deadline記者聽說DMG屆時開出的支票,將會與以中國為基地的私人資金合作,所以,應該會包括純中資。至於DMG的市值,Deadline有這麼一段文字應該是綠營的關心焦點:DMG, with a market cap of $4B, is notably awaiting regulatory approval for a $600M deal to purchase Taiwan’s Eastern Broadcasting Company from the Carlyle Group.,意思就是DMG的市值40億美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等待監管單位核准購買東森的案件,DMG將花6億美元從Carlyle集團手中買下東森股權。Deadline在東森的相關交易文字中,可沒有提到中資。

最後,到底有哪些潛在買家想要派拉蒙,It’s not clear if Paramount is speaking with Middle Kingdom companies only,報導提到目前不清楚派拉蒙是否只有與中國公司接觸。接下來的這段文字可能會讓『獨』性堅強的台灣民眾感到刺眼,but access to the world’s soon-to-be largest box office market is seen as the Holy Grail these days and there is a lot of money flowing to Hollywood from the PROC.,意思是得以進入這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最近這段日子(在好萊塢)被視為好像拿到了聖杯,而且會有很大的資金跟著從中國進入好萊塢。而報導最後一段則是提到,派拉蒙執行長Dauman預期6月底可望完成交易(Dauman has said he expects to finalize a deal by the end of June)。

以下是Deadline這則獨家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deadline.com/2016/03/paramount-minority-stake-dmg-entertainment-surprise-bidder-1201719805/

藍光子嗯嗯 發表於 2016-3-15 21:13:32

每次I大的文章都令人萬分敬佩,還感謝您無私分享

popo 發表於 2016-4-12 12:13:13


Sumner Redstone Might Not Want to Sell Paramount After All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sumner-redstone-might-not-want-882807

IVANSHAN 發表於 2016-4-12 16:13:06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6-4-12 16:21 編輯

popo0121 發表於 2016-4-12 1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umner Redstone Might Not Want to Sell Paramount After All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su ...
派拉蒙要賣40%股權的問題,當然與母公司Viacom集團的Sumner Redstone有直接關係,但是老先生到底有沒有點頭同意,並沒有那麼單純。因為這個討論串其實是以魔鬼終結者2以及DMG為主,所以後面我簡單的說一下:

首先,老生先已經高齡93歲(下個月過93歲生日),他的健康問題最近就鬧上了法院,因為他芳齡51歲的同居人Manuela Herzer去年10月被掃地出門。被趕出老先生豪宅的前女友於是向法院提出聲請,要求檢驗老先生的健康問題,也就是Redstone是否仍有行為能力,這個部份在老先生的律師(當然是高價請來的)運作下,即將完成合解,相信Herzer可以拿到一大筆鈔票(據傳是八位數美金)。

其次,Viacom目前的執行長Philippe Dauman,與老先生的關係密切,在前述的法律爭議期間,一度被任命為老先生的看護人(當然是策略性質,只是要前女友罷手)。而這次THR與Deadline都引述的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提到不確定Dauman今年2月在親赴豪宅請示時,老先生到底有沒有說yes,但實際上老先生真正的健康問題應該才是關鍵。因為前述與健康有關的法律爭議,老先生只好放棄他的職位,讓Dauman接手Viacom的執行長兼主席,CBS則由Leslie Moonves接掌。

第三,我在前面提到DMG也想買派拉蒙40%股權之後,THR請了一位資深專欄作家為雜誌版寫了一篇專題,就提到Dauman想賣派拉蒙40%股權,除了不涉及控制權(Viacom至少還有六成,可以完全掌控派拉蒙),其實是為了怕老先生萬一走人,因為他的女兒Shari據說很難纏。Redstone有一子一女,兒子已經在10年前出局,女兒也被老先生排除在遺產繼承名單之外,據說老先生將遺產留給孫子女,女兒與兒子早就已經用錢買斷(或說是完成分家產的法律動作)。

第四,Dauman本人也有私心,如果Shari入主Viacom可能會讓Dauman的執行長位子坐不穩,所以他想引入外資幫櫬。

第五,前述的THR雜誌版專題也提到,派拉蒙近年來積弱不振的問題。派拉蒙最近幾年來每年沒有發行幾部電影,大片僅兩、三部。看看米老鼠之家,近年來幾乎固定在春假檔(三、四月)一部,暑假檔三到四部,感恩節到聖誕節/新年檔二到三部,幾乎每部都是億萬大製作,小片愈拍愈少。等到Marvel、Lucasfilm...這幾家近年來陸續買進的公司,在集團內可以正常運作之後,產量還會增加。派拉蒙目前可能只剩下百年(2012年慶祝成立100週年)來的片庫還值點錢,新片的部份戰力可能還不如Marvel。


Zzebra 發表於 2016-4-12 17:32:19

IVANSHAN 發表於 2016-3-15 16: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eadline有一則最新的獨家新聞,除了提到最近關於派拉蒙傳聞要賣的一些細節之外,還提到了台灣的NCC以及 ...

這些關係這麼複雜?
這位大哥真是非常的懂啊!!

Zzebra 發表於 2016-4-12 17:34:19

IVANSHAN 發表於 2016-4-12 16: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派拉蒙要賣40%股權的問題,當然與母公司Viacom集團的Sumner Redstone有直接關係,但是老先生到底有沒有點 ...

檢驗老先生的健康問題??
這搞笑了,
絕對是活龍一隻,
再生幾個小孩都不是問題!

popo 發表於 2016-5-18 21:25:12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7-3-4 15:57 編輯

大陸地區上映宣傳海報,據悉訂於2016年10月


魔鬼終結者2 3D重映版宣傳影片
4JYpACtONZg

popo 發表於 2016-8-30 07:53:14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6-8-30 13:42 編輯

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3D版 宣傳海報,預計2017年上映

popo 發表於 2016-9-3 23:03:35

子承父業了嗎?! 影片中的主角就是阿諾的兒子Joseph Baena,模仿阿諾在魔鬼終結者2的橋段影片
ENSdhADvYIM

KBC3RRBQYVE

popo 發表於 2016-9-8 05:49:39

James Cameron上新聞節目 談論 魔鬼終結者2以及阿凡達四部曲
vx9v9pf_2n0

popo 發表於 2016-9-23 13:18:37

《終結者2》3D版後期製作殺青
http://news.mtime.com/2016/09/23/1560034.html#p4

時光網訊日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與阿諾·施瓦辛格受DMG印紀傳媒董事長吳冰邀請,前往其位於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家裡,共同慶祝《終結者2:審判日》 3D版本後期製作成功完成。為期八個月的3D轉制由卡梅隆親自監製完成。

      當天,吳冰在以《終結者2》主題打造的私人影廳與卡梅隆和阿諾共同觀看了3D版最終成片。多年夙願終得實現,卡梅隆激動地擁抱了兩位好朋友。當日恰逢是中國傳統中秋佳節,卡梅隆和阿諾還與吳冰一起分享了月餅、品嚐中國茶,暢聊中國文化。

      此次DMG印紀傳媒攜手卡梅隆,利用全球居首的SeteroD最新3D轉制技術,在《終結者2》 25週年之際將3D版《終結者2》帶入中國。據了解,在確定轉制想法之後,吳冰曾邀請阿諾共同去卡梅隆家中拜訪,表達了自己要將《終結者2》轉製成3D版的想法,最終促成了這一項目。

      放眼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吳冰表示雖然目前市場不​​振,但她和卡梅隆都對《終結者2:審判日3D》充滿信心,希望可以通過這部歷經過時間考驗的影片撬動市場。

popo 發表於 2017-2-21 12:15:29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7-3-10 19:23 編輯

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 3D版柏林影展首映會後視訊訪談
I9_BTt6buCQ

popo 發表於 2017-2-27 19:17:16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7-2-27 19:20 編輯

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3D版 國外上映日期

popo 發表於 2017-3-17 20:58:26

台灣有片商(車庫娛樂)引進,預定上映日期2017年9月8日

popo 發表於 2017-5-5 08:10:11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7-5-6 09:05 編輯

宣傳預告
zRsTWZZOEcQ

1991年(左) 2017(右) 3D版修復差異

popo 發表於 2017-5-18 15:27:00

【魔鬼終結者2 3D】 8/25(五) 3D震撼大銀幕
oW1u81UVb-A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7/08/25 Terminator2:Judgment Day 3D(魔鬼終結者2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