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JVC 4K e-Shift4 : JVC DLA X750R投影機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25/24165058866_e0e76da198_b.jpg【寫在前頭】:
這篇與其說是器材評測,不如說是以一位JVC老用家的角度來撰寫此文,所以諸多看法或許會參雜著阿比的主觀意識來說明,請觀看前務必了解此點。
【前言】
打從2011年底,SONY發表了全球首部民生用真實4K面板投影機:SONY VW1000ES 之後,全球的投影機用家就在等待同為家用投影機雙強的JVC 何時能推出它自家採用真實4K面板的家用投影機,原因無他,因為無論至今為止,家用投影機裡,敢標示面板(顯像元件)真實對比的投影機廠商,也就僅只JVC一家而已,所有投影機的玩家們都知道,也只有他家的投影機,可以乾脆關閉動態光圈這機構,直接播放使用,而能在對比上完全PK掉其他競爭對手,JVC表現出來的暗部場景與5IRE以下對於黑的深沉表現度,JVC可以自豪地說他是天下無敵的!
即使如此,對比與深沉的極黑表現,在於其他家競品相較時,然而亮度這一環卻一直是JVC投影機相較之下較弱的一環,畫面有較高亮度的優點是甚麼呢?
當然是在畫面的表現上更有精神、朝氣,物件的光澤與金屬類質感能描寫得更為出色,甚至在目前以非主流關注重點的3D畫面表現上,能讓眼睛看起來負擔更低、畫面的立體感、浮凸感更為明顯。
即便較高亮度有上述這些優點,長久以來,JVC他家的投影機一直不願意將亮度作提升,主要是考慮到真實對比度這個優勢,畢竟亮度一旦提升後,通常伴隨著而來的負面缺點就是面板真實對比值會跟著往下掉,而熟識JVC特色的老玩家都知道,極高的真實面板對比正是JVC一直以來所擁抱的神主牌,這也是他家投影機在市場上最大的賣點與特色,故以往的JVC投影機,為維持住面板真實的高對比值,最高亮度也只維持在1300lm(流明Lumen)。
再來,JVC至2011年開始在旗下的中、高階機種導入4K e-Shift技術,使用2K Full HD的面板,以斜向位移的畫素裝置,來達到顯示4K畫面的技術,關於這項技術,在觀看2K FULL HD如BD之類的訊源,的確會讓畫面的細節與層次感做非常有效的提升,
而在去(2014)年初,JVC為了因應4K時代的來臨,推出4K e-Shift 3技術,讓JVC的X900R/X700R/X500R都能直接接收4K/60P的訊源。不過畢竟不是採用真實4K面板的方式顯示4K訊源,在近距離實際觀看後,仍會感覺解析度仍有不足之處。
也因此去年下半年,足足有近一年多沒動作的JVC投影機,終於傳出要再度發表2016年的新一代機種了,這讓阿比十分期待這麼久沒有新動作的JVC是否會推出真實4K解析度面板的新一代機種,但是當隨著第四季國外的第一手資訊揭露時,幾乎確定這一代的JVC對於4K的應對方式,還是採用原來的處理方案,但進化成「4K e-Shift 4」技術。
對於阿比這個今天手上仍擁抱JVC DLA-X3投影機的老用家而言,這無疑是個令阿比失望的訊息。也因此這次的新機發表,阿比並沒有太多關注、跟隨的眼光在上面。而且本來預計要參加12月初的JVC在台新機發表會,當天也因故無法出席,所以一開始可說對於這代X950/X750R/X550可說毫無印象,直到那天在圓山台北電器音響展遇到 RAFEEL 兄,經過他的大力推崇與分析這代的JVC新機,這才又燃起阿比對這代新機種的興致!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473/23553386854_dfeb46b385_b.jpg
【Hot Point】
大致上來說,此代JVC的新機,有以下幾個突破點:
1、亮度的提升,前代X900/X700/X500的亮度都是1300Im,而此代則分別大幅提到X950的1900Im、X750R的1800Im跟X550的1700Im。
2、亮度的提升外,真實對比依舊維持與上一代機種一樣驚人,分別為X950的150000:1、X750的120000:1,而X550比起上一代X500則略降為40000:1。
3、4K e-Shift 4技術的提升,全新MPC(Multiple Pixel Control)技術,此次在對應4K訊源會讓UHD 4K訊源的解析度大幅提升!
4、HDR(High Dynamic Range) 高動態範圍技術的支援與導入,這是接下來UHD 4K BD與未來線上支援HDR的4K影音軟體所必須具備的功能。
5、HDCP 2.2防盜拷視訊規範協定支援,一樣是UHD 4K BD的必備保護機制,若不支援將無法播放4K訊源。
6、完整的HDMI 2.0的4K訊源支援,可支援最高的3840 x 2160p 的4K/60P(4:4:2 12bit與4:4:4 8it)4K/30P(4:4:4 12it) 等18Gbps訊源輸入,而且是兩組HDMI輸入皆完整支援上述規格。
7、價格極具競爭力,這一代的X950/X750R/X550定價分別為299,000/249,000以及入門機種最殺的149,000,比起其他競品來說可說是極具競爭力!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493/24165056596_9d77805cc7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56/23885943780_11a967ae1f_b.jpg
背板後方兩組HDMI 皆支援完整的4K訊號輸入,為標準的HDMI 2.0規格,支援HCDP2.2與HDR功能
就阿比對於上述幾個新亮點,最關注的莫過於亮度提升後,如何維持真實對比的實際畫面表現,以及新一代的4K e-Shift技術究竟在對應真實4K訊源時,能否跟搭載真實4K面板的SONY 投影機相抗衡,這才是阿比觀察的重點!畢竟價格設的再合宜、有競爭力,若是畫質本身無法讓準用家心動,進而產生買單的動作,那也是枉然的!
一開始阿比鎖定的是C/P值爆表的4K投影機破壞王:JVC DLA-X550,畢竟以這台定價在15萬台幣內,可完整支援4K UHD、HDR規格的投影機,若他的表現真的能有一定水準,那將會吸引更多玩家入手4K投影機!
於是跟總經銷「羽傑貿易」的蔡裕平兄聯繫,厚著臉皮商借一台X550給阿比把玩個兩天,不過很不巧的是,X550剛好外借中,
於是蔡兄跟阿比說:我手頭還有一台X750R,預計下周要送去雜誌社評測,所以還有個幾天的空檔,若是不嫌棄,這台X750R先拿去瞧瞧如何?
「哇靠~!」(這是阿比心中的OS)哪有不好的道理,就這樣,JVC DLA-X750R就這麼進駐阿比的視聽室了!
從外觀上來看,X750R與阿比現役的X3,一樣是採用電動鏡頭(包含鏡頭蓋),兩者除了一黑、一白,可說完全從外觀上看不出差異。
或許是因為從2010年這X系列的投影機外觀與機殼是完全沒有變化,所以JVC可以更專注在改朝換代時將成本花在內在的改善,才有辦法每次推出新機種時能提升性能外,又能降低售價的原因吧!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24/23553390234_6c6bf79438_b.jpg
檢視訊源:
銀幕:OuiGo 110吋銀幕(增益1.0 Gain)
2K訊源播放機: Popcorn Hour C-200、海美迪Q10高畫質多媒體播放機
4K訊源播放機:海美迪Q10,可對應H265/HEVC解碼撥放4K/24P、4K/30P訊號。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可對應H265/HEVC解碼,支援HDR;並送出4K/60P 10bit訊號。
【無法言喻的亮度表現】
X750R將過往X系列搭載的200W的超高壓水銀燈泡(NSH)改為使用265W NSH燈泡,這使得此次亮度可以以往38%的提升,而達到1800Im流明度!
當X750R投射出110吋的畫面時,那充滿朝氣且明亮的畫面,可說是完全顛覆以往JVC那厚實且富膠捲味的畫面調性,以前常說JVC的D-ILA長久以來不與其它家投影機廠在競爭高亮度的表現,故JVC的畫面調性最具有以往三槍CRT的菲林膠捲味,所以畫面向來不會非常明亮,在觀看電影時,其釉黑般且深層富層次感的暗階表現也常被日本的Hi-Vi器材資深評論員小原由夫稱為具有「醍醐味」,阿比一直覺得這是形容JVC投影機畫面調性十分貼切的描述!
然而這次X750R由於亮度的充足,讓物件尤其是金屬類物件的光澤感,表現得非常搶眼,反映在影片中女主角的肌膚上,那層粉嫩的肌膚上顯得吹彈可破,陽光的耀眼感使的整個藍天白雲的畫面充滿了朝氣,但是更難能可貴的是,通常投影機在亮度提升的同時,畫面很容易在暗部階段尤其是5IRE這部分變的虛浮,而使的畫面的對比值降低,但是這次的新一代X系列投影機,居然打破以往的既定印象,在畫面亮度提升的同時,真實對比值居然還維持住原來的數值,實際觀看的確能強烈的感受到廠方所宣稱的真實對比值依然存在的特色!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81/23885554460_a8b1d66c69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32/24181175875_680b41d76e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70/24181192275_b38e5c7978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42/24155135486_52d5b72ef8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95/24073186122_590dec9c43_b.jpg
觀看由「HD.Club精研視務所」所拍攝的【4K超跑篇】那段,那段影片有許多CG動畫做出來的底黑極為深邃的背景,金屬光澤質感的跑車與經由打光十分亮麗的模特兒在此CG背景的襯托下,由於極亮與極暗的兩端延伸性夠,畫面的對比感使得人物與超跑猶如躍出銀幕般的立體感十分強烈,畫面波蘭籍的女模特兒Gosia身上穿的黑色連身窄裙,還能清楚辨識出是帶有些許藍色光澤的絨布質感呢!
在觀看電影類BD軟體「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中,在黑夜追逐戰中蝙蝠俠身上的盔甲則可清楚分出其質感與黑暗街景的細微層次,這樣的亮度與對比表現不禁讓阿比一次又一次將過往熟悉的影片片段又一一拿出來檢視,看得大呼過癮、驚呼連連,簡直是又被洗了一次眼睛、彷彿是在觀看重新拍攝的片段一般!
【4K e-Shift 4的大進擊】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4K e-Shift技術針對2K(Full HD)的訊源,能大幅提升畫面的密度與立體感讓2K訊源有看似接近4K的視感,雖然JVC從上一代的4K e-Shift 3技術上加入了可接收4K訊號的功能,但實際在播放4K訊源時,若是貼近銀幕約10~15cm的距離觀察其細小字體時,字體是較為鬆散,並無法感受到它有到達4K應具有的解析度能力,畢竟他是以2K面板去作畫素位移而去模擬產生接近4K的解析度,也因此常被競爭對手拿來作攻擊的話題。也因此,JVC針對4K訊源的輸入這方面導入全新開發的MPC(Multiple Pixel Control)演算技術,據悉是有使用到與NHK共同開發的8K運算的技術來處理,來改善其斜向對角的清晰度,而實際觀賞真實4K訊源時,的的確確會一掃之前近距離細看解析度力有未逮的隱憂!幾乎可以說已達到採用4K真實面板的投影機八成五甚至近九成的表現能力!
下面的照片上為全圖拍攝、下為同畫面近距離拍攝,可以看的出來這一代4K e-Shift 4技術的確在4K應對的解析度大幅提升!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41/24098566031_85baf5d9c4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60/24073128302_648253fa5a_b.jpg
請注意看黃色車門旁的小字,這在前一代的e-shift3上面辨識度不佳,但這一代e-Shift4運算技術大幅提升後,解析度可說突飛猛進!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719/24155082616_4dc2dbb425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458/23554403433_025d43734d_b.jpg
模特兒眼睛裡戴的變色鏡片清晰可見,在4K拍攝的解析力可說毫無保留的被看得一清二楚!
4K訊源在播放時,由於細部解析力大幅提升後,外加明亮的畫面表現、對比度在暗黑階度表達能力一樣驚人,整個畫面不論是色彩的明豔度、物件的立體感、畫面的景深程度,可說達到過往JVC投影機前所未見的全新境界,在阿比伸手不見五指,近乎全遮光的視聽環境理投射出110吋的畫面,更能將其優異的對比度展露無遺,無怪乎曾有國外評測這麼形容 JVC DLA-X750R的畫面表現猶如觀看以往PDP電漿電視中黑暗極致「KURO」電漿電視的觀感!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03/23813390439_3b548ebfd7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89/24155104956_f2ecd89067_b.jpg
【HDR技術帶來畫面的全新感受】
新一代的UHD 4K 藍光,已將「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技術列入規範中,那麼HDR會替畫質的表現帶來甚麼改變呢?
有玩攝影的人都知道,人眼對於極亮與極暗的高反差感受時,瞳孔會作自我調節,而不至於面對強光時看出去一片白濛濛、在黑暗中則烏漆抹黑完全看不清楚。
但攝影器材則不然,但器材遇到光線反差極大的畫面時,只能從二擇一取之,也因此針對亮部作測光,亮的場景固然層次分明,但暗部則黑成一團毫無細節,反之若針對暗景作測光基準,亮景則因過度曝光也一片慘白…。
簡單的來說透過HDR這技術播放影片,可讓用家觀看到接近真實人眼所視的自然明亮且富有豐富層次的畫面。
而「HDR」高動態範圍技術則是從拍攝端、播放端、顯示端一條鞭解決這問題,從拍攝端給予拍攝影片從亮階到暗階完整的階度訊息給完整保留下來,但拍攝製作端從往100nit必須提升到1000nit~10000nit的亮度,而播放機能辨識與送出HDR的Meta Data中繼辨識訊號,再交由顯示端來針對HDR訊號作對應顯示,(若中間有串過AV擴大機,它同樣也必須支援HDR對應)使其完整呈現更完整的明暗對比與色彩階度,但仍否能完整呈現HDR的效果,投影機(或顯示器)的亮度輸出能力則成為了很大的關鍵!
正如上面所述,JVC這一代X系列投影機的光輸出亮度提升的幅度頗大之外,還保有優異的原生對比值正是HDR能完整顯示發揮的關鍵,透過目前能顯示4K並支援HDR播放功能的NVidia Shield Android TV這台播放機,播放JVC製作的一段HDR Demo片、以及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標準動態範圍)Demo片,互作比較,效果如何?可從下面實拍照片得到解答。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35/24098643581_74a87fcb30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20/24098563581_13ca3d1789_b.jpg
SDR(上)的片段中,窗戶後方的天空平白無層次,但若是HDR(下)播放後,天空看得出是藍天且雲朵也都清楚呈現出來了。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83/24155148926_2569f3e04b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31/24181147525_aa5615ce81_b.jpg
SRD(上)的畫面,遠方的天空猶如佈滿霧霾PM2.5般的灰濛濛,而觀看HDR(下)畫面時,遠方天空中的建物則一掃霧霾般的清楚可見。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31/23553057034_45913107b9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71/23553059774_89afe626f4_b.jpg
SDR與HRD的差異顯而易見,這組對照則無需多做說明了吧。
【完整4K訊號對應】
同樣透過NVidia Shield Android TV播放機,來播放JVC自家製作的4K/60p 4:2:0 10bi的Demo片,當然標榜完全支援HDMI 2.0的X750R可以順利且流暢的播放UHD BD規範中的高禎率(High Frame Rate)的規格,這也確保用家使用這代JVC X系列在對應全面到來的UHD BD以及4K時代的來臨是完全無須擔心的!(如下圖照片)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92/23554464413_dc83439ca4_b.jpg
以上為JVC自家製作的4K/60p 4:2:0 10bi的Demo片的輸入訊源顯示
PS:關於HDCP2.2的相容測試,因為手上無訊源與器材可供測試檢驗,但看過國外報導,已可確認此代JVC X系列是可完全對應無誤,特此說明。
【3D體感大提升】
或許有人會覺得3D的支援與播放已非目前投影機或電視機的關注焦點了,但除非您完全不觀看3D電影,不然使用投影機投射大畫面的3D影像,仍是目前最能接近3D電影院的不二選擇!以阿比這類喜好3D電影觀看的用家,這次JVC X列投影機的3D支援與畫質表現依然是觀察重點。
JVC第一代的3D投影機,有著串影干擾(Crosstalk)與亮度不足的缺失,從第二代之後至上一代,串影干擾的問題雖然以解決,
但觀看時亮度不甚足夠的問題依然存在,這原因當然跟上面提到的有關,然而這一代開始,因為整體亮度輸出已達同等級4K投影機的高標了,所以觀看3D時,本身對比值佳,立體感充足、物件躍出畫面觀感特別強烈,外加畫面色彩明亮通透,3D製作越是精良的電影軟體越能表現出絕佳的3D體感!
觀看【冰雪奇緣】開場的伐冰片段,雪花片片紛飛、在結冰湖面下的視角,鋸冰刀直朝觀眾逼近,明知是假的,但還是令人忍不住往有往後退的念頭,又例如【阿凡達】這片開啟3D電影風潮的示範片,一開始傑克從休眠艙醒來時,那個休眠艙所在空間的深邃,彷彿延伸至無盡頭般,JVC X750R都能將3D電影所要強調的立體感與景深感的特色給表露無遺!阿比甚至可以這麼說,若日後阿比會更換這一代的X系列投影機,其3D畫面的的突出表現,肯定會是吸引我換機的主要誘因!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41/24155491946_20995fd0aa_b.jpg
這代的3D發射器(PK-EM2)以及3D快門眼鏡(PK-AG3)是沿用前代的藍芽系統。
【恰如其分的畫面動態處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JVC的新一代的動態影處理系統「CMD“Clear Motion Drive”倍速驅動晶片」在對於動態處理方面已可處理4K最高規格的4K/60P(4:4:4)訊源運作,經實際觀看後可以明顯感受到邊緣條狀殘影的消除以及不再有以前開到「弱」檔的輕微抖動感,但卻完全不會有其他家投影機對於動態處理過於”油膩”的流動感,這樣的動態處理讓阿比是覺得細膩且恰如其分的處裡手法,值得稱許!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646/24098630901_1b2dc2f4ae_b.jpg
【觀後語】
對於手上曾擁有第一代JVC 1080P/Full HD投影機: DLA-HD1、而目前的現役機種則是第一代的3D投影機DLA-X3的阿比來說,一直以來對於JVC的投影機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最大的原因是阿比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三槍CRT投影機的用家,而縱觀市面上的投影機其調性中,最能傳承三槍CRT那種深邃的黑、絕佳的畫面對比與深富類比非林味的畫面特色非JVC莫屬了,而JVC投影機向來的亮度在同級機中都不刻意作高,但卻有著非常高的真實對比,這也跟CRT三槍投影機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處。
然而此次為因應4K時代的來臨以及對應HDR要至少須達1000nit以上的高亮度的需求,JVC此代X系列一口氣將投影亮度給提升到同等級投影機最高的亮度水準,這舉動讓老玩家很擔心JVC將是為了亮度而做了犧牲對比的決定,所幸、真的所幸,這一切並未成真,目前看到的結果非常完美,不僅達到明亮畫面的表現,而且它家面板真實高對比的金字招牌依舊完好的高掛在那裏….。
之前玩家們常常流傳一說:喜歡明亮富朝氣鮮活的色彩表現請找SONY投影機,喜歡富有電影菲林感的畫面調性請選JVC,
不過從這代X系列投影機呈現出來的畫面表現來看,它已包含上述這兩種截然不同特性的的畫面調性,並將它完美的融為一體了!
若你問阿比該不該推薦JVC這一代的X系列投影機,這麼說吧,以它的4K畫面表現以及它對應4K UHD BD的完整規格,外加算是送給你的超棒的3D表現,只賣你這個價位(最低的X550R定價不到15萬),怎麼說,阿比都找不出不推薦的理由;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若最後會讓買家唯一會猶豫該不該下單的因素,應該就只剩下它並非真實4K面板這一項了,但若準用家看過它近乎全面的表現後,且將性價比列入考量重點之後,我想這答案將會很清楚了。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30/23554774483_00016fc67e_b.jpg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524/23553390234_6c6bf79438_b.jpg
期待已久的投影機出現了,看來功能真是強大,畫面密度很好 ,等待精研總部能舉行體驗會! JVC雖然因為良率等問題無法推出真實4K元件,但不可否認的,這幾年的eShift技術愈搖不但愈得心應手,實際觀看後感覺與真實4K彼此間的差距愈來愈小;這更令人期待今年底JVC推出真實4K DiLa投影機,搭配天下無雙的黑,那AV界肯定會有場天翻地覆的腥風血雨.... 本文章最後由 Fred 於 2016-1-6 19:58 編輯
上週受阿比之邀 , 我和terry兄也在阿比府上一同觀賞x750..這代JVC亮度更優於前代機種 , 4K e-shift4更精進(與競品差距更小) , JVC天下無敵的黑沉與暗部細節依然保留完整
我相信對於喜歡看電影的玩家看過她應該沒有不心癢難耐的 , 不過我也想知道這代JVC最有競爭力的X550是否也能那麼讓人心動
這裡小弟順便幫朋友Jett打個廣告 , 1/10下午台北三創(光華商場旁) , 將在5樓Mirage Club舉辦JVC DLA X550R投影機鑑賞會 , 現場還提供精美茶點 ,想深入了解JVC劇院的無窮魅力嗎? 報名從速喔!!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36795536486794/
terry 發表於 2016-1-6 1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JVC雖然因為良率等問題無法推出真實4K元件,但不可否認的,這幾年的eShift技術愈搖不但愈得心應手,實際觀 ...
terry 兄為何會認為我們有 native 4K元件良率的問題呢? 是哪裡出的消息呢?
據我所知,我們遲遲不推出 native 4K 有兩個原因
1. native 4K 的規格及規範,如HDMI2.0,Ultra BD, H.265壓縮,HDCP2.2等等,都是最近幾年才訂出來,像HDMI2.0是2013年九月四日推出,H.265在2013年一月,HDCP2.2查不到何時,最重要的Ultra BD則是遲在去年年中才final,現在不要說是播放機,我連片子長怎樣都沒看過。還記得兩年前前一代JVC X500, 700, 900發表時,可以對應4K/60p訊源,當時我連找4K/30p的訊源都很困難了~~ JVC,像其他大部分的廠家一樣,只是藍光協會的成員之一,只能跟著制定出來的規格做機器。所以推出的產品一定都得要符合規範,不然到時候4K片放不出來,會對消費者無法交代。那為何今年的新機又還不是native 4K呢? 這就跟第2點有關係了。
2. 相信大家都知道台灣JVC前年七月被日本總公司撤收了。我們在台灣27年,其實老實說,最後的幾年,因為攝影機,床頭音響等產品業績下滑太嚴重,整個公司,包含全球JVC都非常辛苦。投影機及耳機部門雖然有成長,但是還是無法補足其他事業部的虧損。這8年來,各國JVC的營業單位裁了好幾波,前年終於輪到台灣,我感覺這次連JVC總公司都在調整各個事業部的腳步。最穩定成長的是耳機部門,產品規劃行程作息也最正常,原台灣JVC的股東東元集團(東友科技)承接了JVC在台灣的後續發展,先期以JVC耳機產品總代理的方式繼續在台灣的業務推廣。我也進東友科技負責JVC耳機的產品,行銷等工作,所以我在投影機的市場消失了近一年。同時,投影機部門也處於停滯的狀態,這就是X-00系列全球多賣了一年的主要原因! 對我來說,心理還是無法將投影機市場放下,總覺得對不起配合那麼久的經銷商和JVC的愛用者。還好! 去年JVC總公司決定繼續在投影機部門的投資,也展現決心將JVC投影機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轉到JVC自己的泰國工廠。我也回到原來的崗位,希望讓更多人被JVC投影機的完美畫質感動而努力!
今年剛發表的新產品,除了native 4K面板外,亮度,HDMI規格,HDR,對比度,所能接受的4K訊源,3D畫面等等,都是市場上最新,最頂尖的規格。在價格上,我也特別要求與美國同步! 這中間的溝通蠻困難的,才會延誤了一個月左右的上市時間。就是希望能夠彌補沒有 native 4K面板的缺憾。然而不管是經銷商發表會上的反應,以及阿比兄,Rafeel 兄,專業雜誌主編給我的回應,都更加深了我的信心! 感覺就像回到幾年前3D剛上市的狀況。至於 native 4K面板,再等一下,看看蛻變後的JVC投影機事業部會在年底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neals-tsai 發表於 2016-1-7 03:22
terry 兄為何會認為我們有 native 4K元件良率的問題呢? 是哪裡出的消息呢?
據我所知,我們遲遲不推出 na ...
所以今年年底ㄧ樣有新機發表嗎?
那約Q3購機的話,等到新機上市是不是較優?
有個疑問,像ps4或pc不夠力跑原生4K 解析度遊戲的話
使用eshift 是不是比原生4k面板表現優異? William大
我們的進度大概是每年年底換機型,只要有新機進來就會辦發表會,給經銷商及專業影音媒體參考。家用投影機不比其他產品,數量較少所以比較好規劃年度數量。
像我們每年到了新機發表前,進貨都會稍微踩煞車,經銷商除了陳列也鮮少會擺庫存,除非是有規劃案在跑。所以您要等到Q3,有較便宜價格的話,大概會只剩下經銷商陳列機可以買了。每年幾乎都是有陳列機福利品等等的促銷,當然如果您不介意的話,這也是一個好選擇。
至於我所看過的4K電視及投影機,大部分放的是4K訊源,很少看到4K以下的訊源(因為都是在賣場或音響店看到,自己沒買~~)倒是我們自家的投影機常看2K訊源,因為e-shift可以開關,所以在有些表現景深立體感的畫面,感受蠻明顯的。所以我覺得e-shift開啟對2K畫面是有幫助的。所以您的問題我猜是不夠力跑原生4K,那就會降成2K輸出嗎? 如果是的話,我可以跟您說,有e-shift處理過的2K畫面最起碼是不會輸給單純放2K的4K面板的。至於能贏嗎? 沒試過不敢說耶~~還是老話一句,既然可以放4K,還是給放4K訊源才能發輝器材原本的實力。您說是嗎? 本文章最後由 kinyo6001 於 2016-1-7 15:05 編輯
太好了。那真是期待真4K。
最好一口氣就推出4K,在e-shift5 8K
王者再臨,哈哈。 看樣子...我的X3還要再撐個一年...才有機會看到4K的版本現身...
還好還好...反正才看不到1000小時...
請問這台要賣多少錢? 本文章最後由 Rafeel 於 2016-1-7 19:02 編輯
去年12/19在日本JVC的X750/550視聽會上,JVC相關人員提到今年底預定推出真實4K面板的家用投影機,定價200萬日幣(2萬美金)左右,市場定位為高階市場。
新機確定使用雷射光源,原生對比是100,000:1,是否會搭載8K e-shift目前沒有提到,預計取代X950,成為新一代的旗艦機。
新一代的X950/750/550(5000)的4K e-shift4導入了與NHK合作的8K處理技術,新機所搭載的影像處理引擎,處理能力是舊機的將近4倍,大幅改善斜對角與垂直方向的4K解析度,所以4K畫面表現進步非常多。
小弟實際看過X950/750/550播放4K訊源的畫面,個人近看比較覺得畫面的銳利度與細節,有Sony VW500ES的9成水準。
在日本JVC的X750/550視聽會上,JVC相關人員還有提到這代的4K e-shift4已經很成熟,技術接近極限,今年底的X5系列機與X7系列機,應該會繼續沿用這個技術。
小弟因為預算有限,所以就決定先購買X550了。
網兄們如果有較充足的預算,可以考慮等等看今年底的JVC真實4K面板雷射家用投影機。
neals-tsai 發表於 2016-1-7 0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erry 兄為何會認為我們有 native 4K元件良率的問題呢? 是哪裡出的消息呢?
據我所知,我們遲遲不推出 na ...
感謝蔡兄的細心說明!這代JVC投影機產品經實際觀賞後,確定產品競爭力大為精進。我私下跟阿比兄說,如果播放1080p藍光電影,520ES與X750R要我選一部,我會選後者;因為人類眼睛對對比的敏感度大於色彩與解析度,況且1080p升頻, 原生4K的優勢便很有限; 此外,如同阿比兄所說,即便觀賞原生4K訊源,eShift4實際成像的精細度,比起前三代進展神速,真的有原生4K panel 的85%至90%實力. Rafeel 發表於 2016-1-7 16:33
去年12/19在日本JVC的X750/550視聽會上,JVC相關人員提到今年底預定推出真實4K面板的家用投影機,定價200萬 ...
2萬美金⋯ 本文章最後由 neals-tsai 於 2016-1-8 22:08 編輯
terry 發表於 2016-1-7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謝蔡兄的細心說明!這代JVC投影機產品經實際觀賞後,確定產品競爭力大為精進。我私下跟阿比兄說,如果 ...
Terry 兄
謝謝您對JVC的肯定,也感謝讓我有機會說明JVC目前的狀況。
我長期在公司內部,在影音產業也待了近17年,經歷了不少這個業界的起伏.....
感覺上我們目前正由谷底爬上來,我會更加認真的做好行銷及服務,顧好JVC的招牌。
讓老玩家及新朋友重新感受JVC的魅力~~
KuoKuo 兄
最新一代的機型建議售價如下
DLA-X5000WENT$149,000
DLA-X550RBU NT$149,000
DLA-X750RBU NT$249,000
DLA-X950RBU NT$299,000
上一代機種 DLA-X500R 有B(消光黑)W(消光白)兩色可供選擇
新一代機中 DLA-X550R 只有B(消光黑)( 高階X750RB及X950RB兩系列一直以來都只有鋼琴烤漆黑色)
往年的經驗,在台灣黑白兩色銷售比例接近1:1,在其他國家則不然,白色明顯少很多。
我想是因為台灣地小人稠,房價又貴,一般消費者很難有專屬視聽室的規劃,通常都是裝設在客廳。為了搭配裝潢,所以白色比較其他國家來說相對較多。此次事業部問我要賣歐洲的機種X5000B/W,X7000RB,X9000RB,還是要跟日本同步? 前提是這兩系列只有型號不同,內部構造完全是一模一樣。我選擇了跟日本美國同步,但考慮到白色機的需求,我特別跟事業部情商分一些X5000WE給台灣。所以今年引進的5系列機型型號跟往年有點不規則,白色是X5000WE,黑色是X550RBU。基本上除了型號外,其他所有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為免造成困擾,在這裡借個版面解釋一下。 不好意思,謝謝~~ 其實本來跟朋友都打算換X750了...
但是...可能會再往後延一年...直上4k...
唉X3你要再努力撐下去了... neals-tsai 發表於 2016-1-8 0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erry 兄
謝謝您對JVC的肯定,也感謝讓我有機會說明JVC目前的狀況。
希望下一代jvc 3D眼鏡的頻率也能提高,看國外評論說,亮度提升3D有進步很多,但是頻率太低還是有些人(少部份)會看到串擾,頻率高也會讓畫面更亮(提昇亮度的閃爍頻率)
ls10000雖然才1500流明,但480Hz高頻率,產生的亮度其實比2000多流明的亮喔!
雖然有些人覺得3D不重要,但喜歡看3D的人還是會在意。
這代,我也還沒實際看過啦!應該又比上一代進步吧!
pansc 發表於 2016-1-8 01:06
其實本來跟朋友都打算換X750了...
但是...可能會再往後延一年...直上4k...
哈哈!我本來也很心動了,又看到今天底會出真4K資訊就又剎車了。
今天又看另一篇DLP兩家都要出4k,B牌下個月就要推出了。
4K大戰要正式開始了~~~。 4K DLP?4K的彩虹?
以上,開玩笑的XD
4K投影機大戰開打,絕對是玩家之福!!老是SONY一家獨大也不行,不是嗎?倒是JVC的4K機對比如果還如此之高,真的又是王者再臨,橫掃千軍了我看XD 本文章最後由 Rafeel 於 2016-1-10 20:48 編輯
日本網友拍攝JVC DLA-X700投影機、JVC DLA-X750投影機、EIZO FlexScan EV3237 32吋4K螢幕的4K畫面比較照片。
訊源使用電腦,輸出4K/60p的測試圖形影片進行比對。
照片使用Panasonic 4K數位單眼DMC-GH4(4608×3456)進行拍攝,快門速度為1/10秒,ISO固定為400。
JVC DLA-X700投影機4K/60p畫面近照
JVC DLA-X750投影機4K/60p畫面近照
EIZO FlexScan EV3237顯示器4K/60p畫面近照
日本網友拍攝4K測試圖形的畫面近照,方便比較3台機器的垂直與水平解析度。
從前兩張照片可看出,X750的4K e-shift4同時改善了水平、垂直解析度,尤其是X750的垂直解析度,比X700進步很多。
X700的畫面,測垂直解析度的直線明顯是模糊的,不易區分各線條。
3台機器比較4K畫面解析度與銳利度的結果,EIZO的4K顯示器EV3237 理所當然地獲得第一,JVC投影機X750第二,JVC投影機X700第三。
但考量這是100吋的4K投影畫面對照32吋的4K顯示器畫面,X750 的4K解析度與銳利度算很有水準了,也讓挑剔的日本網友感到滿意。
後來,日本網友調整了X750的三板畫素對齊收斂,4K投影畫面的解析度與銳利度又提升了。
JVC要超越SONY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SONY的$60,000美金,5,000流明的究極旗艦:VPL-VW5000ES都已經發布了。以前VW1100ES這座神龕已經不容易逾越了,現在令人咋舌的VW5000ES又出來了,雙方的定位差距非但沒有縮小,越拉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