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topy 發表於 2019-10-21 02:46:36

[開箱及應用] 華芸 Asustor 具備電競元素的網路儲存伺服器 NAS AS-5304T

本文最後由 djtopy 於 2019-10-21 02:54 AM 編輯


前言:   

早在今年 (2019 年 5 月) 的 COMPUTEX 電腦展就已經在華芸 Asustor 攤位現身的 AS5304T 與 AS5202T 兩款 NAS,因為被賦予了電競風格,當時就令人相當期待,
其實在業界對於「電競」這兩個字並沒有特別的定義,加上這兩個字也可以說是比較高水準的硬體設備的意思,
畢竟實話說,之前開箱過的 AS4004T 對於 4K 的影片撥放尚有點吃力,這次測試的 AS5304T 外型雖然大同小異,但內部的硬體效能卻大有不同。

先來簡單開箱再慢慢深入硬體及它的應用層面。文長及圖多請見諒。

   開箱及拆解:   



▼外箱的體積大小與之前的機種差不多,提把的設計方便拿取,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7-96322664_l.jpg

▼外箱的正面有一句 Slogan「More Than Just Storage 不只是儲存」,還真是如此,NAS 的應用層面已經相當廣泛,說是有點複雜都不為過,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7-2222398217_l.jpg

▼華芸為了在 NAS 產品增加市場差異性,以黑紅的電競風格提升了產品形象,而且取了一個系列名稱叫做 NIMBUSTOR,還有一個很適合紋身的獅頭形象,
標示的圖示分別代表:

[*]搭載 Intel Celeron (Gemini Lake) 四核心處理器
[*]採用 4G DDR4-2400 記憶體,可擴充
[*]2 組 2.5GbE RJ-45 網路埠,支援網路聚合 (Link Aggregation) 最高可達到 5Gbps 網速
[*]3 組 USB3.2 Gen1 連接埠
[*]HDMI2.0a 輸出
[*]硬體影音轉檔
[*]磁吸式面板
[*]免工具安裝設計
[*]爽快的三年保固!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8-3330089952_l.jpg

▼作業系統使用自家的 ADM,可以安裝許多 Apps 來擴充功能,不僅對應 Mac or PC 雙平台,手機上也有 Apps 可以操作控制,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8-2527831300_l.jpg

▼盒裝另一側的說明一目瞭然,舉凡各部位名稱,硬體規格,包裝內容物等等都有,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8-841921024_l.jpg

▼配件部分有變壓器、電源線、快速安裝說明、2.5 吋硬碟固定螺絲及兩條 RJ-45 網路線。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0-1373057365_l.jpg

▼變壓器為台達電製造,輸出達到 12 V x 7.5 A = 90 W,型號為 DPS-90AB-3,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2-102881562_l.jpg

▼所附的兩條網路線規格皆為 Cat.5e,兩條併用就是為了支援網路聚合 (Link Aggregation) ,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2-2206392136_l.jpg

▼本體外觀與先前機種相似,採用亮面菱格設計,增添了科技感,電競風格則是把 Logo 、圖樣與燈號換為紅色,變成黑紅兩色色系為主,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2-2328764023_l.jpg

▼紅色的 Logo 帶有些許神秘感,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873095-4033092387_l.jpg

▼前蓋為亮面,雖說質感不錯但確實也比較容易沾指紋及毛屑,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5-1366459643_l.jpg

▼側邊也是菱格設計,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5-723182411_l.jpg

▼側邊與前蓋板連接處多了一個凹槽,只要稍微施力,前蓋板就可拆卸,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8-22676153_l.jpg

▼機身背面是直徑 14cm 的散熱風扇,運作噪音約在 30dB 以下,右側就是 USB、HDMI、及支援網路聚合 (Link Aggregation) 的 2 組 2.5GbE RJ-45 網路埠,
兩埠合計可以達到 5GbE 的網路速度,目前在 10GbE 交換器還是價格偏高的狀態 (約 8000 元上下),5GbE 不失為門檻較低的選擇,
HDMI 規格為 2.0a 則可以直接輸出 4K 60p 的影像,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6-2209723156_l.jpg

▼底部除了四個角落的防滑墊之外,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6-791193163_l.jpg

▼可以看到有 Open - Close 的標記,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7-3079514309_l.jpg

▼移除側蓋之後對於硬體配置便可一探究竟,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599-1463602866_l.jpg

▼剛剛提過的大面積散熱風扇,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599-2161674278_l.jpg

▼中央偏下方的鋁散熱片底下就是 Intel Celeron J4105 處理器 ( 這裡沒有另外拆開 ),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601-2974108884_l.jpg

▼由以下的規格表可以知道,Intel Celeron J4105 這顆 CPU 為 4 核心+ 4MB 的快取記憶體,運作時脈最高可達 2.5GHz,繪圖晶片則是整合了 Intel UHD Graphics 600,硬體解碼可支援 HEVC/H.264 10bit 4K 和 VP9 10bit 4K,性能相當強悍,後面會以影片做測試,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599-4245125435.jpg?v=1568019599

▼Intel 處理器內部的繪圖晶片也因處理器的改朝換代而有所升級,HD 轉變為 UHD,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599-3027199803.png

▼記憶體的部分,出廠時給的是巨曜電子 ALTA 的單條 4GB RAM,不過因為有兩個插槽,如果想自己擴充升級到 8GB + 8GB 應該也沒有問題,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601-3796691753_l.jpg

▼網路埠的晶片則是瑞昱電子的 RTL8125,查了一下,單顆頻寬可達 2.5Gbps,兩顆就符合聲稱的 5Gbps 規格,雖然沒有之前的 AS-4004T 的 10Gbps 快速,但門檻低一些對普及率來說也是好事,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602-1639213933_l.jpg

▼SATA 連接埠這邊則是另一片電路板,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603-2434643971_l.jpg

▼以祥碩 asmedia 的 ASM1061 晶片做整合,轉為 PCIe 介面再連接主板。話說最近開箱常常見到 asmedia 的晶片,難怪股價強強滾 (笑~~)。
https://pic.pimg.tw/djtopy/1568019599-2062434972_l.jpg

▼再回來看之前的前蓋板,內側是蜂巢式設計,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8-1780387598_l.jpg

▼前蓋左側是開關與整排的燈號顯示,卸下前蓋板之後內部有四個托盤。另外左下角有一個 USB 連接埠,方便使用「一鍵備份」的功能,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8-2815031668_l.jpg

▼托盤的卡扣拆裝非常簡單,向上掰開就可以直接拉出來,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9-3253611985_l.jpg

▼托盤整體都是塑膠,不會有生鏽的疑慮,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49-1654067473_l.jpg

▼固定硬碟的部分以橡膠突出設計,這真是很聰明的做法啊!免工具就方便許多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50-1675611071_l.jpg

   Seagate 希捷 IronWolf 那嘶狼 NAS 硬碟:   



▼這次承蒙希捷 Seagate 提供優質硬碟,最適合 NAS 使用的就是 IRONWOLF 系列,詳細請參考這個連結,
而如果放在 Asustor NAS AS-5304T 中做 RAID 5 的話,測出來的傳輸速度大約如下,平均都有 110 MB/s 以上,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9-3162522219.jpg

   NAS 安裝(系統設定):   
▼想控制 Asustor 的 NAS AS5304T 必須先安裝 ASUSTOR Control Center (簡稱 ACC),因為之前有安裝過,才一執行就要求更新,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6-3739291783_l.jpg

▼只要 NAS 連接在區網內,應該立刻就能抓到,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3404882424_l.jpg

▼點選之後就進入設定精靈,只要按照步驟設定就可以了,過程相當簡單,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6-3540536024_l.jpg

▼ADM 可以看做是 Asustor 的作業系統,也因為之前安裝過所以提示更新,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7-13861857_l.jpg

▼全部都自己跑,而且進度非常清楚,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7-2995455634_l.jpg

▼這邊設定一下磁碟陣列的格式,4 bay 的機種,建議是用 RAID 5。
另外檔案系統可以分為 EXT4 與 Btrfs 兩種格式,Btrfs 支援快照的功能,但當然會耗掉一些空間,就看個人的需求做取捨,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8-1992970586_l.jpg

▼接下來又是全部自己跑,而且進度非常清楚,令人相當讚賞,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8-835633833_l.jpg

▼因為我之前已經將網路設備陸續更新為 10Gbps 的產品,下圖為 Netgear 的 GS110MX Switch,先前的介紹文章請看這裡,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26-4129822911_l.jpg

▼不過有關「網路聚合」,這邊就需要設定一下,首先當然要把內附的兩條 Cat.5e 網路線接到 Switcher 網路交換器,我的交換器是 Netgear 的 GS110MX,各接一條到 1GBps 的 Port 裏頭,
接著由 ADM 中找到「偏好設定」,點選「網路」中的「網路介面」,可以看到 LAN1 與 LAN2,這時點選「新增」,就可以看到「建立 Link Aggregation」,
這邊稍微科普一下 Link Aggregation,以下取自華芸官網:


@什麼是 Link Aggregation?
Link aggregation (又名 trunking, bonding 或 teaming) 可將兩個或多個網路介面結合為一。欲使用Link Aggregation,你的多個網路介面需接到同一個網路交換器 (switch) 上,此外,該網路交換器也必須支援設定 Link Aggregation。主要有兩種優點:
a. 負載平衡 (Load Balancing)
網路流量將會被分配至兩個網路介面,而對於用戶端而言,將只會視為單一連線。此種模式主要在於能夠藉由多重管道以提昇傳輸可靠度。
b. 網路容錯 (Fault tolerance /Failover)
網路容錯優點主要在於當其中一個網路介面失效或斷線時,另一個網路介面仍能夠負擔起傳輸的責任,讓資料傳輸不致於中斷,提昇 NAS 系統的可得性 (availability)。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1950692203_l.jpg

▼點選之後就會進入設定精靈,Aggregation 模式我們選擇「Round-Robin」,詳細的定義有興趣瞭解的朋友可以自行 Google 一下,這邊就不講太複雜的內容,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5-1146692277_l.jpg

▼選擇自動取得 IP 就可以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5-410932001_l.jpg

▼完成之後兩組 LAN 連線就被整合在一起了,不過這邊要注意,因為 GS110MX 只有兩 Ports 是 10GBps,其他 8 ports 其實是 1GBps 而已,
這樣等於 1G + 1G = 只有 2GBps 的速度,要記得這台 AS5304T 的能力其實可以達到 5GBps,只不過我目前的設備沒有跟上,有點可惜。
( 編按:如果每個 port 都是 10GBps 的 Switcher,價格會翻上好幾倍 )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3337212812_l.jpg

   以無線方式連接網路:   



假設你的書房什麼的剛好沒有有線網路怎麼辦?放心,網路走無線照樣可以通,
▼這裡承蒙 Netgear 出借 夜鷹 A7000 AC1900 雙頻 USB 3.0 無線網卡,外盒標示很清楚,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0-849205338_l.jpg

▼順時針由左上依序是:本體、快速使用說明書、安裝光碟、磁吸底座,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0-2306921776_l.jpg

▼底座上有標示,強力磁鐵,要注意不要太靠近我們的 AS5304T,硬碟資料會消失的,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0-3148266646_l.jpg

▼側邊是尺寸規格,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0-4157633625_l.jpg

▼背面是一些特色的描述,

[*]AC1900 同步雙頻 WiFi (2.4GHz 600 Mbps + 5GHz 1300 Mbps)
[*]支援 Beamforming+ 功能,提升 WiFi 速度、穩定度與傳輸範圍
[*]支援高速 USB 3.0
[*]相容於任何的 WiFi 路由器,
[*]具備 WPS 按鍵可快速與路由器連線,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1-2076650015_l.jpg

▼再另一側是包裝內容物、無線網路規格、系統需求 ( 支援 Windows 與 Mac OS® 系統 )、與保固資訊,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3-3691829276_l.jpg

▼來看一下本體,整個就像支肥大的 USB 隨身碟,發現了嗎?也是菱格紋設計,跟 AS5304T 根本絕配,側邊有 WPS 按鍵,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3-3413379276_l.jpg

▼為了達到良好的散熱,四面佈滿了三角形的開孔,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3-1810030297_l.jpg

▼把本體展開就形成 天線 + 底部 的狀態,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4-1112750680_l.jpg

▼從側面看,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4-1575003120_l.jpg

▼細看質感是不錯,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4-2283941815_l.jpg

▼型號跟序號貼紙,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5-1428228092_l.jpg

▼本體因為太過肥大,無法直接插上 NAS 的 USB 連接孔,
這時候就需要底座來延長距離,插上底座,造型優美,後端是 USB 3.0 線材,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6-2673263118_l.jpg

▼上蓋裡面其實就是天線,可以轉向不同角度,好像一隻眼鏡蛇,
https://pic.pimg.tw/djtopy/1567996836-2058693899_l.jpg

▼插上 NAS 之後,我們進到 ADM 中的「外接裝置」看一下,選擇「Wi-Fi」,有出現 A7000,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2634094333_l.jpg

▼接著進到「偏好設定」-->「網路」-->「網路介面」,看到 Wi-Fi 了,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1558088864_l.jpg

▼從「動作」那裏選取「連線」,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622109497_l.jpg

▼馬上就搜尋到我的 Router,「AsusOnHub」,這裡 AC 跟 BGN 就是 5GHz 跟 2.4GHz 的差異,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3048335299_l.jpg

▼輸入密碼,連上 Wi-Fi 了,5GHz 速度是 1300 Mb/s 沒錯。前面提過,LAN 1 + LAN 2 則可以達到 2000 Mb/s。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564031998_l.jpg

▼在預設通訊閘這邊記得要切換有線或無線,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4753-1022442084_l.jpg

▼從資源監控來看的話,有線的速度當然還是比無線要快一些的,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9709-1501256539_l.jpg

   建立 iSCSI 伺服器:   



如果你想把 NAS 中的多顆硬碟整合成一顆然後直接由電腦端存取,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 iSCSI 伺服器,
關於 iSCSI,這裡有詳細的解說,
這樣可以善用 NAS 的硬碟容量,例如你 Steam 的遊戲檔案很大,就可以直接安裝在 iSCSI 這個虛擬硬碟裡面,來看看如何設定吧,
▼進入 ADM 的「儲存管理員」,選擇 iSCSI,按下「建立」,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7-383573218_l.jpg

▼選擇「目標」與「磁碟」這個選項,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7-246980163_l.jpg

▼為你的「Target 目標」與「LUN 磁碟」取個名字,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7-2801093424_l.jpg

▼因為是從 NAS 中的四顆硬碟撥出一些容量來用,看需要多大可以自行設定,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3524-217113755_l.jpg

▼由 Windows 中找到「iSCSI 啟動器」,這時輸入你 NAS 的 IP 應該就可以找到目標,直接連線,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173524-3477115427_l.jpg

▼執行 Windows 中的「磁碟管理」,這時候發現多了一顆硬碟就代表設定成功了,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7-788768066_l.jpg

▼檢查一下容量是正確的,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18-1251759994_l.jpg

   硬碟速度測試:   



▼直接拷貝檔案到 iSCSI 的速度大約是 70MB/s 上下,( 這受限於許多環境的變因 )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217099-4267558058.jpg

▼如果是掛載網路磁碟 SAMBA,速度可以達到 120MB/s 左右,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217099-2603787826.jpg?v=1571217099

▼如果不透過路由器跟交換器 Switcher,直接以一條 RJ-45 網路線連接到有 10GBps 網卡的電腦 ( 對應 Multi-Giga 向下相容於 2.5GBps ),
以 AJA System Test 測速,讀 266MB/s,寫 210MB/s,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217099-604490140_l.jpg

▼以 CrystalDiskMark 6.0.2 x64 測速,讀寫都可以達到接近 300MB/s,速度令人滿意。
https://pic.pimg.tw/djtopy/1571217099-1520413647.jpg

安裝遊戲:   



因為已經建立好了一顆 iSCSI 硬碟,這時候就可以當作一般的硬碟來使用,前面提過就算是 Steam 的遊戲也可以安裝在這顆 iSCSI 硬碟,
▼遊戲原本預設的安裝路徑是在 C 槽的 Program Files 底下,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127208409_l.jpg

▼現在可以直接安裝在剛剛建立好的 iSCSI 硬碟,安裝目錄改到 E 槽,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6-2895429602.jpg

▼照樣可以玩,而且不佔自己電腦的空間,不過想玩遊戲的時候要確保 NAS 是在開機的狀態,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1552010221_l.jpg

   BT 下載:   



NAS 可以當作 BT 下載的伺服器,好處是這樣就不需開電腦了,而且下載好的影音檔可以直接做串流,讓你人不在家也可以享受 NAS 中的影音檔案,
請網友注意影音檔案的著作權法,此處僅作為測試使用
有關 BT 的下載程式有很多種,App Central 中就有知名的 utorrent 與 Transmission 兩種,其實功能上都是差不多的,底下是使用 Transmission 的示範,
▼先安裝 Transmission,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1-3595830855_l.jpg

▼Transmission 目前的最新版本是 2.94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3-2636793492_l.jpg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3-1957175422_l.jpg

▼把取得的種子檔案上傳之後就可以開始下載,選項中也有多個項目可以設定,跟電腦版都相同,非常方便,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4-2890872322_l.jpg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71632-2297526871_l.jpg

   Plex Media Server:   



下載了檔案之後,如果想在戶外使用各式平台讀取 NAS 中的影音檔案,除了官方的手機 Apps 以外,Plex Media Server 是其中一個好選擇,
▼它的好處在於可以幫你整理檔案,不論是照片、音樂、影片、電視節目、甚至是 VR 等等,介面優美且對應各種裝置或平台,不管人在何處只要有網路都可以連上。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2-1193407320_l.jpg

▼這個軟體如果需要進階的功能是需要費用的,不過華芸的 NAS 用戶可以獲得 30 天的免費試用,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3-3143401643_l.jpg

▼所謂付費的 Plex Pass 依據時間長短跟分為不同的等級,有月費、年費、或是終身版等等選擇,這就看各人需求了,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2170077944_l.jpg

▼由 ADM 中打開軟體之後馬上會搜尋到我們這台 AS5304T,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1944741555_l.jpg

▼在這之前我就預先把一些影片拷貝到 NAS 中的 Video 檔案夾了,所以可以交由 Plex 來整理裡面的媒體,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4184504113_l.jpg

▼選擇媒體的類型,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117322289_l.jpg

▼看到影片了,皆為 4K 版本,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710407370_l.jpg

▼因為 Transmission 預設的下載路徑在 Download 裡面,所以也新增一下這裡成為一個媒體庫,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64324-3882847849_l.jpg

▼之後應該是比對線上資料庫,要稍等一下下,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3096-4182816858_l.jpg

▼果然影片都出現在 Plex 的管理介面,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3096-371359443_l.jpg

▼可以依據網路頻寬狀態設定自己需要的串流解析度,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3096-2279600090_l.jpg

▼測試一下以 iPad 觀賞的效果,先安裝 iPad 版的 App,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39-1105603917_l.jpg

▼添加媒體來源,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39-1653326947_l.jpg

▼只要在同一個網路中,馬上會找到剛剛新增的兩個媒體庫,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39-3229262964_l.jpg

▼影片都搜尋到了,而且有縮圖,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41-3671919989_l.jpg

▼實際在 iPad 上撥放,順暢不 Lag,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42-1202647395_l.jpg

▼解析度很高,應該有 2048 x 1536,
https://pic.pimg.tw/djtopy/1570084239-3320560399_l.jpg

   總結:   



優點:
1. 硬體配置提升,使用體驗比過往機種更佳,三年保固可以安心使用
2. 配備 2.5GbE 網路連接埠,支援網路聚合最高可達 5Gbps 的傳輸速度,檔案傳輸更省時 (電競等級規格)
3. 支援多種外接設備,包括鍵盤、滑鼠、USB Wi-Fi 網卡等等
4. App Central 軟體商店中的 Apps 不斷增加,有各種應用,功能齊全
5. iSCSI 的應用方式可以把一些硬碟空間挪作他用,Steam 平台中的遊戲也可直接安裝。
建議:
若將 NAS 定位為多媒體的儲存中心,一些多媒體的 Apps 是否可以在出廠時直接內建,免去再安裝的麻煩

   廠商資訊:   



Asustor 華芸科技
電話:+886-2-7737-0888
地址:112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36號3樓
技術支援:+886-2-7737-0877 (9:30AM-6:30PM, Monday-Friday, GMT+8)
-------------------------------------
Seagate
電話:0800 666 910   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
-------------------------------------
Netgear 總代理 瀚錸科技
家用產品客服 LINE ID:@lnz8835c
經銷商客服 LINE ID:@cyp0256q
客服服務時間:09:00~12:00 /13:00~18:00 (例假日與國定假日除外)
地址:110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7樓G12(世貿一館7樓)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開箱及應用] 華芸 Asustor 具備電競元素的網路儲存伺服器 NAS AS-530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