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電影短片:好萊塢天才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他是備受影評人追捧的曠世奇才,他是投資人眼中的票房保障。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令全球為他瘋狂。
有人說他是當代的希區柯克,因為他們都是來自英倫的懸念大師;有人將他和庫布里克相提並論,因為他們的作品都已超越電影本身,參透了對終極意義的探索。他有著獨一無二的敘事方法,他的作品如漩渦般讓人深陷其中,徹底癲狂。
他就是:克里斯托佛•諾蘭。
作為當今好萊塢最具王者氣質的天才級導演,12年來,諾蘭已為我們帶來了6部驚豔的曠世傑作。他的第7部作品,暑期檔最值得期待IMAX大作《盜夢空間》於7月16日登陸北美院線,在期待的同時,讓我們帶您走進諾蘭的神奇世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wMDI5MDQ0/v.swf
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熱愛諾蘭風格的影迷
1998 《跟蹤》(Following)
克里斯托佛•諾蘭,1970年生於英國倫敦。和很多大師級導演一樣,諾蘭剛出道時便鋒芒畢露:1998年,年僅28歲的他用了6000美金打造了一部獨具匠心的處女作:《跟蹤》。
在這部電影中,諾蘭首次展示了後來成為他標誌性特色的高超技巧:非線性敘事,也就是故意將一個故事打亂順序,再講給觀眾聽。
為了不讓觀眾看得毫無頭緒,諾蘭極具創意地選擇了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區分,那就是「傷疤」。
《跟蹤》的男主角在片中有3種不同的造型,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分別是:「鬍渣皮裝型」、「油頭粉面型」,和「油頭粉面有疤型」
只要注意到主角的不同外形,觀眾心中的時間線就不會亂。就好像看到一幅打碎的拼圖,但依然能想像出拼起來以後的樣子。而傷疤這一元素也幾乎出現在了他的每一部電影中。
這部具有先鋒派藝術風格的實驗電影很快就贏得了嗅覺敏銳的好萊塢電影投資人的青睞,不久後諾蘭就獲得了一筆投資,進一步將內心的抱負化為現實。
2000 《記憶碎片》(Memento)
2000年,一部驚世駭俗的《記憶碎片》橫空出世。這部影片改編自克里斯托佛•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片小說,講述了一個患有短期失憶症的男子為妻子報仇的故事。所謂短期失憶症,就是任何事情只要過了五分鐘,患者就不記得了。
如果您在事先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觀看此片,可能至少要看半個小時以上才會剛剛理出思路,因為這是一部完全倒敘的影片。換言之這個故事先講結局,再講結局前五分鐘的事,然後再講再前五分鐘的事,以此類推,而且這後一個五分鐘又會推翻前一個五分鐘的結論,到了真正的大結局又會把前面的故事全盤推翻,給人無比的震撼。
之所以採用如此極端的做法,是由於諾蘭想讓觀眾也一同體驗一下短期失憶症的痛苦,因為觀眾和男主人公一樣,不知道五分鐘前發生了什麼,永遠都深陷在周圍人的謊言中。
2002《白夜追兇》(Insomnia)
2002年,克里斯托佛•諾蘭翻拍了北歐電影《白夜追兇》,這部警匪驚悚題材的作品彙集了兩大影帝級的老戲骨:Robin Williams和Al Pacino。此片充分體現了諾蘭在為角色選演員時的獨特品味,他總是讓演員來演與自身形象反差很大的角色。
經常在喜劇裡逗人開心的老頑童羅賓•威廉姆斯扮演一個行蹤詭秘的殺手,而演慣了黑幫教父的Al Pacino則變身為一名為破案而備受煎熬的老警察。
這個老警察不僅被命案折磨得心力交瘁,更要命的是,北極圈所特有的極晝現象讓他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症。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那個猶如雄獅般的Al Pacino,而是一個老態龍鍾、睡眼惺忪的可憐人。
2005 《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
2005年,是諾蘭事業的轉折點,他的老東家華納兄弟公司決定重啟雪藏了7年之久的《蝙蝠俠》系列,而這一讓蝙蝠俠重現輝煌的重任就落在了諾蘭的身上。原來諾蘭也是蝙蝠俠的超級粉絲,在他的第一部影片《跟蹤》裡,就能看到男主角進入的一扇門上有一個明顯的蝙蝠俠Logo。
諾蘭接手後,整個蝙蝠俠系列出現了重大轉變,不再是曾經的偏幻想路線,而是實打實的寫實風格。
蝙蝠俠的扮演者是新一代的演技派帥哥克里斯蒂安•貝爾,剛拍完《機械師》而變得骨瘦如柴的貝爾為了能撐起堅實的蝙蝠衣,在短短數月內增重25公斤,他的敬業精神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而配角的陣容更是空前強大:加里•奧德曼收起一臉邪氣,扮演對現實無奈的副警長;老戲骨摩根•弗裡曼和邁克爾•凱恩甘當綠葉,成為蝙蝠俠的左膀右臂;利亞姆•尼森則不再如《辛德勒的名單》裡那樣悲天憫人,化身為不可戰勝的終極Boss。
這部全面升級的新蝙蝠俠上映後獲得了評論界的高度讚揚,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正義戰勝邪惡式」的英雄神話,而是深入探討了正義、復仇與私人執法權之間的辯證關係,厚重的現實色彩為這個系列的下一個高潮奠定了基礎。
2006 《致命魔術》(The Prestige)
首部蝙蝠俠獲得巨大反響後,諾蘭並沒有馬上開拍續集,而是轉向一部更加風格化的電影,那就是《致命魔術》。這是一部在敘事層面上複雜到無以復加的電影。因為它幾乎每一句台詞都是雙關語,每一句台詞都在暗示觀眾下一步的劇情。
《致命魔術》的劇情本身就極具看點,故事講述了兩位性格迥異、天賦超高的魔術師,通過互相偷窺對方的日記,與對方進行寸步不讓的競爭,最後升格為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宿敵的故事。
諾蘭所有的電影都包含了「復仇」這個主題,儘管我們常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但通過這部《致命魔術》,可以讓人感到諾蘭骨子裡對於復仇的一絲曖昧態度。
2008 《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8年暑期檔是超級英雄電影大爆發的一年,但無論是像《通緝令》這樣的水準之作,還是《地獄男爵2》和《鋼鐵俠》這樣的票房炸彈,在一部電影前都瞬間黯淡無光:那就是08年一整年的影壇話題焦點:《蝙蝠俠:黑暗騎士》。
無論從哪一個指標來看,《黑暗騎士》都是好萊塢史上里程碑式的電影,這部影評人眼中的全滿分電影一開畫就打破了十幾項票房紀錄。但事實上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則是在imdb前250部電影的排名中,將曾穩居冠軍寶座長達十餘年的黑幫史詩《教父》拉下神壇,成為了新一屆的霸主。
任何人談論《黑暗騎士》,都有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那就是亙古絕倫的至尊反派: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Joker。
新小丑在選角之時就已備受關注。諾蘭在對其描述時說:「他不僅僅是一個銀行搶劫犯或普通的犯罪分子,他的主要動機其實在於根深蒂固的無政府主義」。而當問及為何啟用向來被冠以「澳洲陽光」之名的希斯•萊傑來扮演此角兒時,諾蘭只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Because he is Fearless.(因為他無所畏懼)」
2008年1月22日,希斯•萊傑的遺體被發現在自家的臥室裡,突如其來的噩耗使整個影壇為之震驚。這位當代最具才華的演員在演藝生涯的巔峰處意外死於混合藥物中毒,令所有人扼腕嘆息。當影院裡再次迴蕩起小丑歇斯底里的狂笑聲時,不知又有多少人在潸然淚下。
2010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在經歷了世界之巔的高潮後,諾蘭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引起全球影迷的關注。2009年初,諾蘭正式向外界公佈了由他親自撰寫劇本、並導演的一部完全原創的電影:《盜夢空間》。
《盜夢空間》就像之前諾蘭所有的作品一樣,別指望能從預告片和各種花絮裡猜出劇情,因為這位全世界智商最高的導演最擅長的就是玩弄觀眾的潛意識,造成各種誤導。
諾蘭對這部電影的定義是「一部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科幻動作片」,他用鋼筋水泥澆鑄成迷宮般的夢境,在無數次顛覆了觀眾的時間觀念後企圖進一步顛覆觀眾的空間觀念,探尋電影對人腦運作表現力的極致。
每次看諾蘭的電影,就好像參與一次無比過癮的頭腦風暴。諾蘭不會留下一絲讓人喘息的機會。他經常通過角色之口表達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虛無主義態度:儘管個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很多事情,但在真正宏大的意義面前,所有的人和事都不過是渺小的井底之蛙。
觀眾可以從中深深體會到諾蘭作為一個不可知論者的幻滅感。他之所以總是把電影拍得那麼難懂就是出於對觀眾的信任,他相信觀眾有能力理解他的作品,商業與藝術的平衡點在這裡得到完美顯現,剎那間令眾多庸庸碌碌的好萊塢導演們感到遙不可及。
作者:Applejojo & Petergy & Phil
來源:好萊塢電影手冊 全面啟動_造一個2010年銀幕的大夢
(以下無雷)
我在一個叢林奔跑,一剎那我摔下萬丈懸崖…忽然醒了。
我正莫名其妙跟一個模糊的人在打鬥,他一刀刺向我…忽然醒了。
「撞擊」在「全面啟動」這部電影裡被形容成作夢者,瞬間清醒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遇到夢境中生理的外在刺激,引發潛意識反射動作而醒過來。
「全面啟動」由克里斯多夫諾蘭(黑暗騎士、記憶拼圖)自編自導,延續他自2000年的「記憶拼圖」、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以來,一直在探索的「人類記憶」與「潛意識情感」交叉分析的母題。這一次,他更加驚人的原創出「多層潛意識」的結構體,不僅夢境可以「製造」,還能夠清醒的穿梭在多層夢境之間,宛如哆啦A夢的「任意門」,利用一只手提箱,由「造夢者」、「計畫啟動者」、「偽造者」、「目標物」、「旁觀者」同時進入設計好的夢境內,目的就是要挖掘盜取「目標物」深層潛意識的「私人秘密」。看似結構嚴謹的精密策畫,卻會出槌,「目標物」的反射抗拒帶來在周密計畫之外,宛如007電影般一波又一波的精彩槍戰跟追逐,觀眾無暇思考層層夢境的寓意,一路被導演諾蘭牽著往下心驚膽跳的飛馳。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所飾演的柯比「計畫啟動者」,在深層情感裡對老婆的不捨跟懷念,一直在左右他對夢境計畫的成敗關鍵。「感情」潛在因子是人類最最無法造假的,柯比必然在整個行動中被自身的「深層潛意識」不斷干擾,於是…觀眾在結尾時會得到甚麼???
「全面啟動」真是沒讓我白等,看完今天午間11:50高雄遠百威秀IMAX的場次,瞬間跌入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造夢計畫」裡,就差沒有死在混屯狀態下,腦中交相盤錯的思緒並沒有因為戲院燈光亮起而停止…。其實,我也一直擔心諾蘭會失手,只因為「黑暗騎士」拍得太完美了,「全面啟動」跟「黑暗騎士」一樣集結幕前幕後一等一的技術高手跟演員,視覺效果並沒有「2012」強悍,追逐槍戰也比不上「007」,在多層夢境無重力狀態下的視覺奇觀倒是甚具創意。但是,編導步步為營的緊密佈樁,將整部電影的藝術層次架構在動作驚悚的包裝裡面,讓「駭客任務系列」變成小鱉三。華納讓諾蘭重金打造這部超級個人風格的商業大片,觀眾願不願意買票,也甘願跌入這場史無前例的「夢境」,就看後續開出來的票房論生死囉!
而我要說:今年暑假要是錯過這部電影,尤其沒去欣賞「IMAX」雙管投射的高清畫質,體驗爆棚撼椅的爽度,那就太可惜了。
尤其扮演「造夢者」的艾倫佩姬(鴻孕當頭)真是靓到爆!
扮演「守門人」的喬瑟夫高登拉維特(戀夏500日)可不是奶油小生! 看來這部電影將可拍成一系列
期待本片上映 基本上膠捲跟數位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播放媒介,膠捲不可避免刮痕的出現,數位色彩總是會比較鮮豔,不管是用幾K製作,這樣拿來比較實在是很無聊不是嗎? 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0-7-17 09:03 編輯
全面啟動之天外奇蹟篇
BKFAkSjBOi0
全面啟動前傳隔離島
Kmf06bdR4fA
圖解《盜夢空間》重要道具:諾蘭的「聯夢機」
新浪網圖解諾蘭的「聯夢機」
注射前準備
小心將Somnacin藥劑瓶按入支架,藥瓶到位後會發出輕響,同時LED監視屏將自動顯示
將針頭插入被注射者注射部位
3月30日,美國WonderCon動漫展,《盜夢空間》出品方華納公司向與會者發放了一款畫有一個手提箱並寫著「Dream Machine」的T恤,通過T恤背面的QR二維碼,就能找到介紹《盜夢空間》中神秘關鍵道具「Somnacin注射裝置」的病毒網站www.pasivdevice.org,該網站詳細地介紹了這個裝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Somnacin注射裝置全稱「便攜式自動Somnacin靜脈注射器」(Portable Automated Somnacin IntraVenous Device),只要對某人輸入神秘的Somnacin藥劑,該裝置就能夠讓操作者進入被注射Somnacin藥劑者的意識和夢境中。
部件簡介
A 高科技防護鎖 B 精確同步注射柱塞 C 五個一組的Somnacin藥劑
D LED監視屏,顯示藥劑流速,精確度高達1/100秒
E 手控閥,供電池電力不足時所用
F 通用靜脈輸液管線,12英呎長,高柔韌度 G靜脈輸液管線孔洞
H 輸液針頭套管 I無傳導性鈦合金護圈板
J 保險絲,可用十字螺絲刀操作
K 高抗壓的受壓翼緣
L Somnacin藥劑注射按鍵
M 同步監控芯片,可調整和拆卸
N Somnacin藥瓶固定器
O 彈性注射收放線線軸
P 碘化物鋰電池,工作時間達200個小時 Q合成聚合體把手
注意事項
該裝置使用前須進行檢驗,使用時須技師或其它專業人士協助;須使用特製注射管線,並定期更換注射管線;定期對裝置進行檢查,尤其是頻繁或高強度使用後;該裝置專門為注射Somnacin藥劑特製,不得轉為它用,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功能簡介
能夠精確顯示和控制Somnacin藥劑的多少,同步進行流速自動調節,具有輸入數據記憶和自動清潔過濾功能,此外還有緊急防意外鎖定系統和方便更換電池的保險系統。
操作步驟
A注射前準備
1.必須將裝置放置於清潔、表面平直、支撐堅固的物體上(註:在整個過程中,操作者須徹底清洗雙手)
2.打開防護鎖
3.小心將Somnacin藥劑瓶按入支架,藥瓶到位後會發出輕響,同時LED監視屏將自動顯示
4.通過LED監視屏左右兩側的白色按鈕來調節藥劑用量,左側按鈕調小,右側調大
B注射前要求
1.被注射者須自然舒適地躺坐,注射環境不得有強光或噪音或其它影響性因素
2.將裝置正面左邊孔眼上的鑼帽蓋擰開
3.將注射管線輕輕拉出,通過孔眼
4.對被注射者的注射部位進行消毒
5.擠壓出注射管線前頭的雙針頭
6.將針頭插入被注射者注射部位
C注射
1.確定針頭和管線正常後,按下注射啟動開頭
2.查看LED監視屏上的流量數字是否在減少
3.儘量迅速並安靜地遠離被注射者
《盜夢空間》9 道謎題 金童諾蘭兩億美元一場夢
本文章最後由 良好用戶 於 2010-7-18 09:22 編輯弗洛伊德和伊恩·弗萊明聯合編劇,參考了《碟中諜》影像風格的又一部《駭客任務》?
將於7月16日上映,《黑騎士》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新作,講述潛入他人夢境進行犯罪的《盜夢空間》,真的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大片和好萊塢第一部超自然盜賊片?而這部耗資2億美元、萊昂那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今夏最值得期待之作,一切只是源自諾蘭少年時的一場夢?
回歸諾蘭酷愛且擅長的迷宮式敘事和諾蘭向來對劇透的嚴防死守,《盜夢空間》至今仍謎團重重,很多人即使看了數款預告片後,照樣一頭霧水。在《跟蹤》、《記憶迷局》和《魔道爭鋒》等中小成本前作裡,諾蘭創造出了新奇冒險但令新世代影迷深為折服痴迷的敘事奇觀,但它能否征服商業大片視為搖錢樹的普通觀眾?會否讓他們從影院裡出來後搖頭說看不懂?或者說,《盜夢空間》有沒有可能成為電影金童諾蘭的首部失敗之作?
謎題一:一切源自一場夢?
1986年某天早晨,16歲的克里斯托弗·諾蘭突然從夢中醒來,然後又迷迷糊糊睡了過去,「但是睡得很淺,當夢境再次出現時,我竟然知道自己是在做夢。這種感覺奇妙極了,尤其當你還在努力辨別夢中所處何地和所發生何事時。」諾蘭回憶道。
在那個夢裡,諾蘭清楚地記得自己站在一個海灘上,手裡還攥著一把沙子。「夢其實並不離奇,因為人類大腦裡的內容完全都是由現實構成的。」從那天起,掌握和控制夢境成了諾蘭最為痴迷的念頭之一,最後,他乾脆想把這事拍成電影,「想想看,什麼東西和進入他人的夢境一個性質的?電影!電影院就是讓你潛入他人夢境的地方。」
謎題二:好萊塢第一部超自然盜賊片?
在好萊塢盜賊電影(Heist Movie)條目下,排列著《好傢伙》、《騙中騙》、《盜火線》、《虎膽龍威》、《偷搶拐騙》和《意 大利任務》等一系列經典,從這些影片我們看得出來,盜賊電影其實包含了偷、拐、搶、騙四大元素,而打出「你的意識就是犯罪現場(Your Mind is the Scene of the Crime)」口號的《盜夢空間》,要做的是「好萊塢第一部超自然盜賊片」,因為片中盜賊所偷所騙的,是人的意識。
最初,酷愛犯罪片的諾蘭只想拍一部普通盜賊喜劇片,「就是那種既輕佻又有趣的傳統盜賊片,我覺得寫寫這樣的故事也挺好玩。」但同時也酷愛科幻片的諾蘭某天想起了1986年那個早晨的離奇體驗,他突然意識到,「為什麼不寫一個偷盜夢境或是記憶的故事呢?為什麼不更瘋狂一些呢?」
謎題三:為什麼要花兩億美元?
儘管駕馭過《蝙蝠俠:俠影之謎》和《黑騎士》兩部成本超1.5億美元的大片,但諾蘭仍說《盜夢空間》是其職業生涯最大的挑戰。
是的,《盜夢空間》不僅題材新奇、故事怪異,成本更是達到了兩億美元的回收高危線。
諾蘭的妻子同時也是其御用製片人艾瑪·托馬斯說:「《黑騎士》大獲成功後,克里斯和我唯一想的就是做一部更個人化的電影。拍《盜夢空間》的想法克里斯很早就有了,我們倆也已經討論了七八年,只是《黑騎士》帶來了最好的時機。《盜夢空間》花了兩億美元,並非是我們野心膨脹到故意去挑戰《黑騎士》的規模,而是故事本身決定了它得花兩億美元。」
在《盜夢空間》裡,萊昂那多·迪卡普里奧帶領的團隊掌握了進入他人夢境的技術,因此影片不僅向我們展現了天馬行空的夢幻景象,比如預告片裡摺疊的城市、在鬧市橫衝直撞的火車頭和被顛覆了正常維度的走廊,而且還在法國、日本等六個不同國家間穿梭。「《盜夢空間》是用我所能想到最龐大的巨片規模去講述一個故事,」諾蘭說,「我是看007電影長大的,而且至今還記得看《奪寶奇兵》時那種跟著瓊斯周遊世界的夢幻感受。《盜夢空間》之所以大費周折在六個國家拍攝,一是夢境不受現實束縛,二是我希望它能給觀眾當年看007電影或《奪寶奇兵》的印象。」
謎題四:有史以來最複雜的超級大片?
3月18日,在美國電影產業博覽會ShoWest上,《盜夢空間》放映了數分鐘全新片花,雖然曝光了更多令人咂舌的動作和特效場面,但有幸觀看的媒體和觀眾們,反而對這部高深玄虛的電影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更加迷惑。從來沒有一部造價達到2億美元的電影如此神秘莫測過。
從處女作《跟蹤》開始,諾蘭就表現出了對非線性敘事的迷戀和精通,而完全倒敘的《失憶》和時空交錯、拼圖式敘事的《魔道爭鋒》更是登峰造極。據萊昂那多·迪卡普里奧透露,《盜夢空間》的敘事風格非常接近《魔道爭鋒》:「它就像兩億美元版的《魔道爭鋒》,只是充斥著眾多超大場面。複雜與曖昧是《盜夢空間》最恰當的形容詞,它的劇情結構非常複雜,如同被打散的拼圖碎片,而諾蘭將以我們前所未見的奇妙方式將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到時觀眾會完全緊盯銀幕,集中精力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在看《盜夢空間》初剪樣片時,我的神經就一刻也沒有放鬆過。」
在片中與迪卡普里奧大演對手戲的艾倫·佩奇也承認:「《盜夢空間》確實很複雜,但還不至於晦澀到把人看瘋,克里斯並不是為了把人搞糊塗才拍的這部電影。」而電影風格經常被定位為「新黑色電影」的諾蘭則說:「我發現自己一直被類似迷宮的事物所吸引,這就像看黑色電影一樣,那裡的人物都處於意識的迷宮之中,但你絕不想飛到迷宮上空,然後告訴戲中人正確的選擇是什麼。實際上,你只想和他們一起待在迷宮裡,去經歷所發生的一切。」
此外,諾蘭還打了一個令鐵桿諾蘭粉絲興奮的「埋伏」:「《盜夢空間》不僅僅是跑了六個國家的外景,我們還加入了真實的時間維度。我現在還不說我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我相信它能夠讓你體驗到什麼才叫四維時空電影。」
謎題五:諾蘭的《駭客任務》?
綜合所有信息,《盜夢空間》就像是由西蒙·弗洛伊德和伊恩·弗萊明聯合編劇,又請來沃卓斯基兄弟拍的一部《碟中諜》風格的《駭客任務》電影。
「在克里斯的夢幻世界裡,沒有巨大的花朵或是粉紅色的雲彩,」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說,「因為他堅信夢境的呈現其實應該是現實化的,無論它有多個人化或是包含了多少層潛意識。《盜夢空間》的每一個場面都很現實化,充滿了生活質感。」
現實化的生活質感,正是諾蘭對《盜夢空間》視覺美學風格的定位:「和《阿凡達》或《電子爭霸戰2》相比,《盜夢空間》看上去並不時髦。《阿凡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所處的世界,但我更習慣從現實出發,更想去接近《駭客任務》、《黑暗都市》或是《異次元駭客》。在這個世界裡,你可能不是真實的,但這個世界卻非憑空臆造。環境一定要是真實的。」
《盜夢空間》其中有一幕極為重頭的特效場面——一座輪廓怪異的大都市,似乎被地平線打亂了形狀。與大多數好萊塢電影或模糊變形或絢爛酷炫的超現實場面不同,諾蘭的夢中之城更接近錯覺圖形大師M.C。埃舍爾的手筆。
謎題六:並非冷血電影?
雖然諾蘭只用了1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電影票友到好萊塢A級導演的跳躍,成為同行羨慕的幸運兒和電影青年崇拜的偶像,但不少影評人卻詬病諾蘭的電影沉溺於敘事快感,像庫布里克一樣情感冷漠缺乏人味兒,某位好萊塢大佬級製片人就曾對簽下諾蘭的華納高層說:「這是一個拍冷血電影的冷血傢伙。」
或許是為了打消人們這方面的顧慮,或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諾蘭宣稱已經刻意加強了《盜夢空間》的情感強度:「我原來想拍的盜賊片情感表達很膚淺,決定拍《盜夢空間》後就想,為什麼不提升它的情感強度呢?我們不能只依賴夢境或記憶的創意。當我在做蝙蝠俠電影時,發現突出情感元素是喚起觀眾共鳴最好的辦法。只有加強了角色的心理和情感背景,那麼無論片中發生多怪的事情,觀眾其實都能接受。」
謎題七:只有兩個小時長?
3月份接受一家電影網站採訪時,迪卡普里奧故意閃爍其辭:「其實我不能告訴你《盜夢空間》差不多片長兩小時,哎呀,我說漏嘴了,克里斯一定會勒掉我舌頭的。」不過,根據近期IMDB公佈的片長,《盜夢空間》其實長達142分鐘,證明了迪卡普里奧其實在幫著諾蘭在放煙霧彈,《盜夢空間》也並沒有成為「兩億美元成本大片俱樂部」裡罕見的「短片」,接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其實非常合理。
謎題八:病毒營銷還奏效嗎?
《黑騎士》空前奏效的病毒營銷堪稱經典,而《盜夢空間》也如法炮製,推出了兩大病毒網站www.mind-crime.com和www.pasivdevice.org,但缺乏希斯·萊吉爾之死這樣的超級新聞和「小丑」的蠱惑魅力,大眾對這兩大網站反應並不瘋狂,捧場的多是影迷和諾蘭鐵桿粉絲。
謎題九:諾蘭第一部失敗的電影?
無可置疑,《盜夢空間》是諾蘭最野心勃勃同時也是最危險的一次嘗試:它既不像《黑騎士》改編自大眾耳熟能詳的漫畫,又不像《記憶迷局》或《魔道爭鋒》只是中小成本製作,作為一部裹著商業大片包裝、實質卻是另類電影的怪異之作,它可能會讓被爆米花低智商娛樂電影慣壞的人們望而卻步。即使某位被諾蘭開恩放進《盜夢空間》片場參觀又讀過劇本的記者,諾蘭問他的第一個問題還是:「你看懂了嗎?」
在過去的十年裡,諾蘭確實做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完全倒敘的《失憶》不僅沒招人唾罵,反而為他贏得了奧斯卡劇本提名,《黑騎士》與好萊塢的電腦特效風潮背道而馳,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導演的自我膨脹和老闆的盲目信任,都是巨額資金血本難歸的根源,《天堂之門》或《阿飛正傳》等慘烈案例至今仍是談資。對於所有想再次體驗諾蘭式敘事快感或是想要2010年夏天變得與眾不同的人們,都會希望諾蘭一如既往地冷靜謙遜,而負責掏錢的老闆們,顯然對《盜夢空間》的商業前景經過了現實而嚴密的計算。
新浪網
2010最複雜的動作片 夢是《盜夢空間》外景地
本文章最後由 良好用戶 於 2010-7-18 09:27 編輯新浪網
自2008年那部轟動全球的《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之後,時隔兩年,克里斯托弗·諾蘭這個當今好萊塢最為耀眼的青年才俊,帶著他的首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蓄勢歸來。作為諾蘭的第七部作品,《盜夢空間》頂著近2億美元的預算,前後去往六個國家和地區取景,邀來數名好萊塢一線明星參演,「拍攝《盜夢空間》是我經歷的最大挑戰,我試圖去講一個宏大而且深刻的故事,拍攝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這是我參與過最大規模的製作。我無時無刻不在努力著讓這部影片與《黑暗騎士》相當,並在某種程度上超越它。」
奇想家的新夢
「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
《追隨》和《記憶碎片》充滿想像力和開拓性的敘事手法;《失眠症》裡永處白晝的小鎮;《致命魔術》中江湖戲法與特斯拉線圈、騙術與科學的奇妙交融;兩部《蝙蝠俠前傳》中重生的哥譚市以及相較舊作更為鮮活的角色。諾蘭的作品似乎是在轉瞬之間就從起初6000美元的業餘製作,邁到了現如今耗資2億的一線大片,順利成為好萊塢權勢榜上飛速爬升的新星。在他令人咋舌的創造力之下,「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諾蘭」成了影迷對他獻上的最好褒獎。
從倫敦來到好萊塢的這些年,接二連三的大製作商業片早已讓諾蘭覺得疲憊。當資本家華納兄弟提出讓他接茬導演第三部《蝙蝠俠前傳》時,我們的藝術家撒起了脾氣,要與沒玩沒了的「蝙蝠」分道揚鑣。於是精明的好萊塢片商採取了迂迴戰術,將之前擱置在旁多年的《盜夢空間》提上了計劃日程,以資助此片為條件,讓諾蘭連帶簽下了執導《蝙蝠俠前傳3》的合同。
諾蘭在很小的時候,有時睡到半夜會突然醒來,然後便迷迷糊糊地進入到淺睡狀態,在這種半夢半醒的迷離狀態下,許多奇怪的感覺和幻想都湧現出來。這便是《盜夢空間》的靈感之源。「影片所要表現的都是我從十六歲起就在不停思索的問題,早在近10年以前,我就已經完成了劇本初稿。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真實夢境與半夢半醒之間的關係,所以希望能有更加充裕的時間來完成這部電影。」
被稱為是「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超現實主義動作科幻片」的《盜夢空間》,整個故事就依託在主角科布擁有的那台「盜夢機」上。憑藉這台機器,科布所代表的「盜夢人」團隊才能夠進入到別人的夢中,去竊取宿主或為其植入信息。與同樣是講述夢境的《科學睡眠》專注呈現童話般的夢中世界不同,《盜夢空間》裡隨處是莫名的失重、翻捲的街道、崩塌的城市、後現代風格的逼仄空間,諾蘭將影片架構了在自己無邊的想像力之上。用諾蘭的話說,就是要像《駭客任務》那樣,用紮實的機械感呈現出超現實主義效果的夢境。
「我試圖給影片加入更多不同的東西,」諾蘭說,「我從小是看007電影長大的,我喜歡那裡面的情節和元素,主人公在不同的國家跑來跑去,意想不到的景緻接踵而來。我們這次要做得更極致,要在空間、時間和現實層面進行多向度擴展,這種擴展也許是四維的。」
在翻閱過整部劇本之後,第三次與諾蘭合作的「稻草人」希裡安·墨菲這樣評價導演的工作:「這部影片是如此的獨一無二……完全是一個創新,它不隸屬於任何一種類型,影片裡融合的所有元素全部都來自於諾蘭的想像。有生之年我還從未看到過有跟它類似的東西。」
電影敘事的里程碑
論及電影敘事,首先提及的便是大衛·格里菲斯《黨同伐異》中用平行蒙太奇創造出來的「最後一分鐘營救」以及開創性的章節敘事方式。《黨同伐異》的四個故事在主題上有關係,在時間上相距很遠,在情節發展上則各自獨立,然而每一個故事本身又是複雜曲折的。格里菲斯獨創的時空分解的敘事方式以及平行蒙太奇的使用被喬治·薩杜爾稱為「電影敘事的里程碑」,從而使得電影與傳統藝術的敘事形式明顯地區分開來。
在後格里菲斯時代,雖然出現了《羅生門》、《小英雄托托》、《羅拉快跑》、《暴雨將至》、《愛情是狗娘》等具有超乎尋常敘事方式的影片,但它們那些或是多重式聚焦敘述、或是拼貼敘事、或是環形結構的花活都要在諾蘭的《記憶碎片》面前敗下陣來。《記憶碎片》將諾蘭處女作《追隨》的敘事風格發揮到了極致,他把故事切成小塊,以一正敘一倒敘,一黑白一彩色的雜技手法穿在一起重塑時空,將原本屬於新聞聯播的通俗故事,改造成了令人瞠目的《山海經》傳奇。
沉浸在「奇技淫巧」中的諾蘭,寧願讓影片的主題在炫技般敘事形式的背後消融無形,也不甘願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講述故事。他被影迷稱為「最尊重觀眾智商的導演」,他用豐富的細節在影片中藏下無數彩蛋,用劇情的留白為觀眾打開思索的空間。他的影片中沒有上三流的尊尊教誨,也沒有下三流的污穢不堪,他就彷彿一名技藝精湛的說書藝人,不但給予觀眾最基礎的觀影愉悅,更讓觀眾有了深層次思考和發現的快感。
2010年,克里斯托弗·諾蘭準備再次搬出他最擅長的非線性結構來講述《盜夢空間》的故事。他撇開了多次合作編劇的弟弟——喬納森·諾蘭,自己單打獨鬥,因為按照他的想法:「這部影片在我腦海中已經反芻了近十年之久,與我之前的作品相比,《盜夢空間》顯得更為私人化。」為了劇本的安全,劇組對外一致戒嚴,全劇組只有一套完整的劇本,供諾蘭翻閱。甚至就連諾蘭的老搭檔,「蝙蝠俠的大管家」邁克爾·凱恩也見不到劇本的全貌:「他們不允許我看劇本,我只能看自己演的那頁紙,他們也太過於神秘兮兮了。」
「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故事結構,複雜的程度超出了我以往的電影經驗。故事的吉光片羽彷彿一堆雜亂無章的拼圖碎片,在諾蘭的大腦裡風起雲湧、漸漸成形。」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在接受《帝國》雜誌採訪的時候這樣說道,「諾蘭正在刻苦鑽研精神分析學,以此創造出這部高純度的超現實主義電影。他統籌包辦了幾乎所有編劇工作,所以他很瞭解這部電影,但我們在表演時卻不被允許很深入地去瞭解它。我們只能跟隨自己的角色亦步亦趨,需要像偵探調查罪案一樣試圖去搞清楚這部電影究竟是怎麼回事。《盜夢空間》會是有史以來敘事最複雜的大片。」
造夢者的Q&A(諾蘭在ShoWest電影博覽會上與記者的問答)
Q:在《盜夢空間》拍攝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幾乎找尋不到一絲影片的劇情梗概和劇組內幕,你似乎是要為影片蓋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但隨著項目的進展,越來越多的影片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被公開,影片的宣傳聲勢逐漸加大,你是迫於巨額拍攝成本的壓力才這樣做的嗎?
A:是的,你完全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對我來說,最鍾意的感覺莫過於坐在電影院裡卻對即將要上映的影片幾乎一無所知。那種即將迎來未知世界的興奮,使我想起了1977年《星球大戰》上映時,叔叔讓我去看,並告訴我「你會被徹底震住的」。那時我還只是個孩子,除了影院牆上掛的海報之外,我對《星球大戰》的認識一片空白。於是正如我所說的,滿心的期待盼來了一場令我瞠目結舌並銘刻終身的驚奇之旅,就彷彿現在你一無所知地去看《阿凡達》一樣。我想這是最令人興奮的電影製作方式了,它從商品營銷的角度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方面,你得讓影片神秘,另一方面你要透露給觀眾足夠的信息使得他們有興趣去看這部電影。而我,試圖在這二者之間取得平衡。
Q:我聽說《盜夢空間》的劇本,你構思了長達13年之久?
A:沒有那麼長,也就大概九到十年的樣子,我記不大清了。
Q:這麼長的構思時間,是因為劇本的複雜程度,還是因為你同時在忙很多個項目?
A:嗯,我那段時間確實很忙,但是我在結束完《失眠症》的拍攝之後就把《盜夢空間》的劇本大綱遞到了公司,他們看完之後一個個都很興奮的樣子,但是我覺得那時的我還沒有做好寫出這個劇本的準備。我還需要起碼10年的時間來讓故事大綱和敘事結構在我的腦海中醞釀成熟。其中最讓我頭疼的,便是如何往原本冰冷的劇本中加入情感,直到萊昂納多的加入,在他的幫助下,我才發現了在這七個主要角色之下情感的流動交融。
Q:整部電影的創意來自哪裡?
A:我起初的構思是思索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給彼此分享自己夢中的空間會是個什麼樣子。這就會使一個人能夠訪問或者查看到另一個人的潛意識,於是接下來對別人潛意識的利用和竊取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當然,在真實情況下,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我就給這個故事套上了「科幻」的殼子。
Q:在你開始拍攝每一部新片之前,習慣如何準備前期工作?
A:大家都明白並且嘗試過如何去為一部新片籌備拍攝計劃和故事板。但當你真正付諸實施的時候,時刻都在發生的變動和僵死的計劃勢必要發生衝突。在我第一次為《追隨》制定詳細計劃碰壁之後,就已經放棄了這種方式,轉而去準備一些很基礎的分鏡頭腳本,只是為了框定拍攝機位和視覺效果,僅此而已。在實際拍攝的時候,通過對演員輸出你的拍攝意圖,並且留給演員足夠的發揮空間,把握好片場的靈活度,才是一個導演最應該做到的工作。
Q:你已經在電影的複雜性和黑暗性上邁出了很遠,接下來有沒有想法去拍攝一些輕鬆亮色的電影作品?
A:我真的從來沒有這個想法,從來沒有考慮過用黑暗或者光明來為電影定性。人們常常用黑暗的基調來形容我那兩部蝙蝠俠作品,但是在看過影片之後,他們往往能從中獲得某種程度上的希望和鼓舞。這也正是我在拍攝影片時所追求的積極情緒。
Q:接下來的問題很簡單,請你談談與渡邊謙合作的感受。
A:能夠再次與渡邊一起工作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們之前有過非常好的合作經歷,在《蝙蝠俠前傳:開戰時刻》中他幫助我完成了屬於他的那部分劇本。他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和魅力,很受周圍工作人員的歡迎。
Q:就現在而言,你本質上已經擁有了開啟華納兄弟王國之門的金鑰匙,隨時可以拍你想拍的任何電影。處在這個位置上,你有什麼感想或者準備去做什麼?
A:首先,我不認為我現在處於擁有什麼特權的位置。我的意思是自從《失眠症》開始第一次與華納兄弟合作以來,他們一直都是非常公正非常專業的合作夥伴。他們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我,因為我用的是他們的錢、拍出來的是將他們的名字掛在片首的電影,所以說,我們一直是在非常密切地合作著的。現在的我,和剛步入好萊塢時的我,並沒有半點不同。 老實說......一開始看預告的時候...
還真的有點摸不著頭緒他想表達什麼
感覺好像只有大場面似的
不過看了稍微完整一點的預告還有討論
感覺可以去電影院看一下:D 昨晚也去看完此片囉
果然諾蘭導演不是蓋的
從頭到尾我的腦袋全速運轉呀
深怕漏掉什麼
回家路上還再回想片中的蛛絲馬跡
此片值回票價呀~ 看完預告片了,蠻精彩的,到時一定要看BD的 小弟今天看完了這部片!老實說,真的很精采~
導演依然一貫的留下很多令人想像的空間,尤其是最後的結局...
但整部戲拍下來,小弟覺得搞不好從頭到尾都只是李奧納多的夢境
而他老婆自殺後已經回到了現實,只是在回到現實之前,注入了新的想法,讓他的罪惡感有了救贖?!
真的是一部很耐人尋會的好片~~ 看完這部電影覺得這真是很'活'很有料的好電影!! 餘味一直延續
而且不同的人看過之後會有很多的劇情與結局的感想
再看一次搞不好會有不同的看法出現呀XD
《全面啟動》首日票房破2000萬
時光網訊 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的科幻驚悚片《奠基》,當地時間7月16日在3792家影院近6700塊銀幕上展開全面上映,其中包括了創紀錄的197家IMAX影廳。算上午夜場放映的300萬美元,《全面啟動》首日票房已經高達2130萬。儘管300萬美元的午夜場票房成績並沒有打破任何記錄。但《全面啟動》屬於明顯的長線電影。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在瘋狂的《黑暗騎士》後已經樹立起個人金字招牌,再加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瑪麗昂·歌迪亞、約瑟夫·高登-萊維特等大批明星的加盟,相信這部投資高達1.6億美元的商業大片最終將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如此看來,300萬的午夜場票房也是個不錯的成績,此前《星際迷航》午夜場僅收穫了400萬,而《阿凡達》的午夜場也只收穫350萬。另外在美國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的讀者投票中,68.9%的人表示想看《全面啟動》週末場,這是該項投票6年以來排名第3的成績,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黑暗騎士》的 76.9%和《星戰前傳 3》的72%。
本週日,北美週五票房數據出爐,《全面啟動》的首日票房達到2130萬美元,超越《神偷奶爸》、《暮色3:月食》等熱門影片,登頂當日票房冠軍。從目前的趨勢看,業界估計《全面啟動》將在他的首個週末收穫5000萬美元的票房。但還有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是,如果影片能形成極佳的口碑,從而在週末帶起一股觀影熱潮,那麼要想獲得6000萬或者更高的票房也不是不可能。
週五北美票房排名
1 《全面啟動》2130萬美元
2 《神偷奶爸》1000萬美元
3 《巫師學徒》540 萬美元
4 《暮色3:月食》450萬美元
5 《玩具總動員 3》345萬美元 週五直接衝早場…
看完之後整天都在想劇情…(汗
諾蘭真的是太厲害了…
居然能夠用這種方式同時敘述這麼多線的劇情…
強烈推薦,喜歡諾蘭的電影就絕對不能錯過本片!
諾蘭親自解讀:《盜夢空間》是我的007電影
導演諾蘭將這部擁有大量動作戲的影片稱作「我的007電影」,諾蘭透露,該片劇情絕對會讓觀眾大吃一驚,「我很幸運,我的電影一部比一部規模更大。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故事上,《盜夢空間》都是我從影以來最宏大的作品。網易娛樂報導超自然科幻大片《盜夢空間》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投資2億美元。除了主演迪卡普里奧,其豪華的演出陣容還包括《鴻孕當頭》女主角艾倫佩吉、愛爾蘭男星基利安墨菲、《玫瑰人生》女主角瑪麗昂歌蒂亞、《戀夏500日》男主角約瑟夫戈登-勒維特,以及日本男星渡邊謙等。曾執導《跟蹤》、《記憶碎片》、《頂尖對決》等片的克里斯托弗諾蘭,以擅長「搞腦筋」、玩敘事技巧著稱。一改好萊塢大片在宣傳期靠一次次抖劇情吸引眼球的做法,《盜夢空間》眼看著就快上映了,可除了該片主創人員外,仍然沒人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唯一有劇情提示作用的是電影海報上的一行字:「你的大腦是犯罪現場。」甚至,這部電影的宣傳廣告、預告片不但沒有告訴觀眾,應該期待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些什麼,反而在一次次提醒觀眾,或許大家應該做好看《穆赫蘭道》或者《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準備—— 因為即使你看完電影,也未必真能「知道」些什麼。
近日在宣傳該片時,導演諾蘭將這部擁有大量動作戲的影片稱作「我的007電影」,「(《盜夢空間》)絕對稱得上是我的007片!這次我從007系列電影中『掠奪』了大量元素。」諾蘭透露,該片劇情絕對會讓觀眾大吃一驚,「我很幸運,我的電影一部比一部規模更大。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故事上,《盜夢空間》都是我從影以來最宏大的作品。這部電影也是一個有趣的綜合體,融合了一點《記憶碎片》,也融合了一些《蝙蝠俠:黑暗騎士》。」
此外,在好萊塢追捧電腦特效的大潮中,諾蘭是一個逆流者,他信仰傳統電影拍攝方法,堅持使用攝影機在真實場景中拍攝,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存在感」, 「就像是讀村上春樹的小說,該片裡營造的世界充滿了幻想,但那個世界在觀眾眼中並不是奇怪的超現實世界,反而存在感很強。」
《盜夢空間》有望成為好萊塢首部聚焦意識結構的動作電影,雖然聽上去並不像傳統夏季檔票房大片,但華納兄弟影業與傳奇影業已經聯手為該片作保,將本片譽為《駭客任務》版《碟中諜》。
大腦可以容納現實場景,就像操縱「神志清醒的夢」
「人的大腦可以容納全部現實場景,在我的研究中還沒有碰到過這種行為的極限。就像你走在一個沙灘上,既可以四周環顧,又可以抓起沙灘上的一把細沙。我試圖通過操縱『神志清醒的夢』來驗證這個道理,我的劇本就建立在這些有共性且比較簡單的道理之上。至於電影中唯一看起來比較怪異的地方就是科技讓人可以侵入其他人的大腦,並和另外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分享同一個夢境。
迪卡普里奧的加盟並不僅僅是以一位大電影明星的身份,他還能夠打破科幻電影的鴻溝,讓更多的人走進這個故事。「里奧的想法總是很多,他會從角色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還能顧及到角色在這個故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和整個故事的發展。和他交談通常是很有意思的,對整個拍攝的發展總會有很大的推進,我覺得這個角色的情感世界對故事的驅動要遠遠大於最初剛剛開始的時候了」諾蘭說。
從動作電影到發掘情感內涵
「剛開始的時候我把《盜夢空間》寫成了一個動作片,而動作電影的共性就是有意將情感線處理的比較膚淺。那些段落給人的感覺應該就是點到為止但很迷人,歡愉效果的瞬間爆發一定要十分到位。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但到後來反過來再看最初的想法時我發覺極為不靠譜,因為《盜夢空間》是一部非常依賴影片內涵的電影,它要討論的都是夢境與記憶的事情,於是我決定將感情部分的戲碼加重。當初拍攝「蝙蝠俠」電影的時候我們就明白,和觀眾溝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影裡講述的感情,而大明星們的作用只不過就是為了將觀眾拉進電影院,無論接下來上演的故事他們有多麼的陌生,他們都會為了那些熟悉的面孔買單的。」
不依賴電腦 回歸老式電影技法
不安定的精神狀態和不可信的邏輯推理一直是諾蘭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主題:《記憶碎片》裡面是一個失去記憶的受害者,《失眠症》是一個飽受失眠困擾的中年警探,《致命魔術》裡面講的是一個腦海中滿是錯覺的又一例病患,而《蝙蝠俠》的故事中則採取顛覆性的形式,從根本上就不再讓那個隱姓埋名的超能好市民出現了。
在所有的這些故事裡,諾蘭都堅持使用攝影機完成拍攝,電腦在他那裡基本可以算是一文不值,這種操作方式在好萊塢簡直就是讓人無法相信的。實現這些都是多虧沃利·菲斯特和克里斯·科伯德的幫忙,他們一位是諾蘭的御用攝影師,一位是邦德電影的特效總監,兩個人一起幫助諾蘭實現了老式電影技法的回歸。
在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拍攝巷戰一場戲時,科伯德的團隊為夢境向真實場景的突變設計了一個大角度旋轉的走廊,在這裡面拍戲,諾蘭說:「這看上去和一個用刑的機器差不多,我們把約瑟夫放在裡面折磨了好幾個星期。但最終當我們看片子的時候,裡面的效果都是我們每個人之前從未見過的。整個情節的推進節奏非常獨特,觀看的時候,哪怕你知道這段是怎麼拍的,還是能把你弄暈,這種拍攝方式真的棒極了,讓不平凡的事情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發生,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機械感十足的場景設計
在呈現超現實主義效果夢境的時候,《盜夢空間》並沒有走好萊塢的老路,那些雲霧繚繞,液體效果的場景風格全部棄用,取而代之的則是大規模機械感十足的場景設計。在諾蘭的電影中,埃舍爾的「卡里嘉利博士小屋」的風格完全將達利的水滴意向擊敗了。建築學也強烈的影響著這部電影的文化感覺,夢境場景的設計不是虛幻的詩歌,反倒具體得像是一幅建築藍圖。這樣的結果和諾蘭長時期著迷於建築是有一定關係的。在《盜夢空間》中有一個關鍵場景就是在倫敦大學的建築學院拍攝完成的,那曾經是諾蘭取得英語學位和結識現任妻子艾瑪·湯姆森的寶地。
前段時間《阿凡達》(評論)的大熱掀起了此類型片的熱潮,講述一個生命在兩個空間的故事模型層出不窮(《未來戰警》、《天地逃生》等)。很多人也問過諾蘭他的新片是不是也走得這個套路,面對這個問題,諾蘭只能很無奈的搖搖頭,「我覺得我們的影片可能更偏向於老式的學院派風格,《駭客任務》多面性的延展和多層面現實概念的試探。阿凡達的整個概念跟我們在做的影片有一定的相似,但我覺得當我開始決定著手製作這部電影的時候,它的源頭更像是《駭客任務》《第十三級台階》這樣的片子,就像《記憶碎片》一樣,他們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你對身邊世界真實性的質疑上。」
強大的演員陣容
《盜夢空間》的演員陣容是諾蘭根據個人喜好一手打造的,像是希裡安·墨菲,渡邊謙和邁克爾·凱恩,還有經驗老道的湯姆·哈迪。除此以外,還有人氣正旺的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和艾倫·佩姬,這兩個人飾演了迪卡普里奧捉夢小隊的黃金拍檔。
艾倫在參與《盜夢空間》拍攝的時候對很多場景都感到很震驚,那些都是她從未經歷過的。對於諾蘭電影中獨特的大規模的場面和感官上混亂,佩姬覺得這正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當暑期檔幾乎所有導演都想做出像電玩一樣輕鬆刺激的電影時,諾蘭卻拿出了這部混雜著文學和建築理念的電影,膽略可見一斑。
「就像是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一樣,電影裡面充滿了幻想。但那個世界感受起來並不是奇怪的超現實世界,而是存在感很強的。電影中充沛的情感段落也是他不可缺的主要內核,故事雖然複雜,但絕不會故意迷惑人。」
時間會驗證諾蘭自創的新類型電影能否獲得商業領域的成功,但現階段他已經被證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票房炸彈一線導演了,只不過他的彈藥和別人不同。「我自己總是會被和迷宮有關的東西吸引,比如畫一張迷宮地圖,你肯定不希望被掛在天上,看著迷宮裡面的演員四處亂走,你更願意跳進去,跟他們一起做選擇,這樣會讓整個事情變得更刺激,起碼我個人很喜歡這樣做。」 本文章最後由 king3333 於 2010-7-18 17:44 編輯
很好看的電影 沒是先看影評是對的
有太多人喜歡洩漏劇情了
如果是克利斯丁 貝爾 演應該會是另一種感覺
渡邊謙 的英文真好 沒期快的腔調
值得去看的電影
不知 諾蘭從什麼時候開始 把片名放在後面的
看完之後 快去做個夢吧
補充一點 這個電影沒有一個其他電影都有的地方
就是解釋為何會有那些機器 16號晚上看完後連續兩天晚上都做夢
我已經很久沒做夢了
難道是看這部電影的bonus嗎?
次片包括了動作,感情與心靈探討等多重原素
我的腦筋忙的連一絲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事前以知道大概是部費心思的作品
但萬萬沒料到會這麼辛苦
不過辛苦的讓我甘之如飴
主角得到了救贖
他的苦沒有白費
如果人們曾經後悔過的事能藉由造夢來彌補
也不失為一個良策
不過影片中的人物遇到的變數實在太多了
其中一環錯誤就全盤皆輸
尤其廂型車被攻擊那段劇情非常冗長
而且最後竟然都沒有事情?
後半段的攻防戰也是扯的離譜
對
好萊塢嘛
所以我原諒諾蘭了
畢竟整部作品還是帶給我一次心靈上的深層衝擊
並且讓我的腦神經做了一次排列組合
以我去看美麗華膠捲IMAX版全面啟動的感覺
並沒有體會到有4K或2K後製有差異的感覺
和之前看過的幾部2D版膠捲IMAX片的畫質水準差不多
另外喜滿客的數位版如果沒特別說明是4K拷貝
那就只是2K版而已
只是投影機是4K ...
阿平 發表於 2010-7-16 15:2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昨天和朋友去美麗華看完以後,感到很後悔,一方面後悔沒有看數位版,一方面後悔兩年前沒有在美麗華看IMAX版的黑暗騎士。我的感覺基本上和阿平兄差不多,甚至我覺得有幾個鏡頭的畫質很差,我強烈懷疑美麗華的IMAX拷貝應該不是美國沖的片,應該也是東南亞那邊沖片廠的產品,兩年前黑暗騎士的IMAX拷貝應該是美國那邊沖的片,品質應該比較好。
我發現,現在國外的電影如果不是放映數位版,可能大多都不能看了,因為畫質都很差。我今年去電影院看的電影中,只有隔離島的拷貝品質比較好,從頭到尾畫質都很漂亮,其他不是數位版的電影,拷貝品質都不好,畫質大部份都很差,像是在看舊片。今年暑假檔的電影,我在樂聲大廳看騎士出任務數位版,就看到非常漂亮的HD畫質,但是同樣是福斯的終極戰士團,樂聲大廳拿到的拷貝,畫質真是差到不行,早知道就多等幾個月看藍光了。
對不起,拉拉雜雜抱怨了許多,就是沒提到全面啟動,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我還在消化中,實在沒辦法有什麼感想。我還在考慮再看一次數位版。不過,既然沒有4K的版本,我可能會把錢省下來,直接買藍光再多看幾次,反正,藍光的畫質與2K數位版的畫質差距不大,如果加上放映數位版電影院的放映品質,應該會縮短兩者的差距,這段等待發藍光的時間,就多看看網路上對本片的討論,到時候來看藍光時,應該可以更加了解這部電影。
昨天和朋友去美麗華看完以後,感到很後悔,一方面後悔沒有看數位版,一方面後悔兩年前沒有在美麗華看IMAX版的黑暗騎士。我的感覺基本上和阿平兄差不多,甚至我覺得有幾個鏡頭的畫質很差,我強烈懷疑美麗華的IMAX拷 ...
IVANSHAN 發表於 2010-7-18 22:45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IVANSHAN或許可以 考慮再去看 數位IMAX 就半年觀看感覺
數位IMAX的螢幕畫質 都是目前 個人第一選擇
國賓 IN98 樂聲都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