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第23集空降危機(Skyfall) 班維蕭飾演Q的首張劇照公佈;傳劇情將有重大死亡;傳佛地魔將接演新任的M;龐德將改喝啤酒?增加一位龐德女郎
本文最後由 popo 於 2019-3-17 09:53 PM 編輯本文章最後由 popo0121 於 2012-10-30 08:36 編輯
班維蕭飾演Q的首張劇照公佈,詳見本人第七頁135樓的發言。
傳首支預告將搭MIB星際戰警3放映,以及劇情將有重大死亡事件,詳見本人第六頁109樓的發言。
又增加一位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六頁105樓的發言。
海尼根成為007電影的合作夥伴,龐德從此將改喝啤酒?詳見本人第六頁102樓的發言。
傳英國女王親邀007出秘密任務:為倫敦奧運開幕,詳見本人第六頁101樓的發言。
空降危機將是第一部同時以IMAX播放的007電影,詳見本人第五頁86樓的發言。
傳導演山姆曼德斯御用配樂Thomas Newman將負責配樂工作,詳見本人第四頁72樓的發言。
最新爆炸性傳聞:佛地魔將接演新任的M,詳見本人第四頁70樓的發言。
馬份的媽將在片中飾演英國國會議員,詳見本人第四頁68樓的發言。
香水男主角班維蕭確定飾演Q,詳見本人第四頁66樓的發言。
馬份的媽與龍紋身女孩的前夫確定加入演出,佛地魔:我不會摸一隻小白貓,詳見本人第四頁64樓的發言。
007第23集空降危機(Skyfall) 台灣訂於明年11月3日?!上片,導演否認大刪動作戲,電影週一開拍,倫敦記者會整理補充詳見本人第三頁60樓的發言。
傳神鬼認證3男配角加入演員陣容,電影下週開拍,詳見本人第三頁58樓的發言。
傳為獲奧斯卡提名,導演大刪動作戲,詳見本人第三頁57樓的發言
法國美女將出任龐德女郎,馬份的媽亦將加入演出陣容,英文片名的傳聞再起,詳見本人第三頁51樓的發言。
編劇暗示布洛費將重出江湖,詳見本人第三頁49樓的發言。
傳滾石合唱團團員的辣女友可能出任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三頁48樓的發言。
第23集007電影英文片名確定了?是根據傑佛瑞迪佛小說改編?詳見本人第三頁47樓的發言。
傳將在印度拍攝火車動作戲,詳見本人第三頁45樓的發言。
傳香水男主角將加入演出陣容,詳見本人第三頁43樓的發言。
傳在蜘蛛人:驚奇再起片中飾演壞人蜥蝪人的Rhys Ifans將加入演出,詳見本人第三頁42樓的發言。
傳神鬼奇航黑人女星將飾演M的女助理,詳見本人第三頁41樓的發言。
007第23集開始在找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二頁40樓的發言。
007第23集將會在印度拍攝一個月,詳見本人第二頁39樓的發言。
Sony確定取得007第23集的發行權,詳見本人第二頁36樓的發言。
007第23集發行權爭奪高潮不斷,情節精彩,詳見本人第二頁32與33樓的發言。
佛地魔可能加入演出陣容,詳見本人第二頁31樓的發言。
前幾天在這裡看到這則新聞時,一直很懷疑,因為從量子危機正式上片前,一直到今天為止,在IMDB上一直沒有看到007要拍成3D版的消息。
看起來,這則新聞是來自《悉尼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悉尼應該是大陸的翻譯名稱,在台灣的翻譯則是澳洲的雪梨,出品007的公司米高梅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而負責拍片事宜的Eon製片公司也是美國公司,而007是英國情報員,連美國(當然包括好萊塢在內)與英國都沒有這個消息,遠在南半球的雪梨媒體竟然有這個消息,是很奇怪的事。
量子危機上映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關於007第23集比較確定的消息,先是確定了主要編劇人選,就是以黛妃與女皇與請問總統先生兩部電影兩度提名金像獎劇本獎的Peter Morgan,而從第19集縱橫天下開始為007的劇本實際執筆的Neal Purvis與Robert Wade仍然是共同編劇,而去年下半年曾有消息指出,Peter Morgan已經開始為劇本做功課,並透過英國駐阿富汗外館人員提供資料,暗示了第23集的劇情會牽涉到阿富汗,過去22集007電影中,印象中只有第15集黎明生機的劇情曾經一度發展到阿富汗。
另外,量子危機的評價比前一集皇家夜總會差,主要原因在於劇中壞人的描寫,看起來好像還有更高層級的人在幕後指揮,去年初曾有消息指出,曾在007第二集七號情報員續集、第四集霹靂彈、第五集雷霆谷、第六集女王密使、第七集金鋼鑽,以及第12集最高機密的片頭出現的魔鬼黨(SPECTRE)首腦布洛費,可能會在第23集中現身,Eon製片公司方面當時正在與麥可辛(請問總統先生、決戰異世界)洽談這個角色,但是應該是受到米高梅財務問題的影響,目前沒有進一步消息。
而從布洛費的名字浮出檯面,看起來007從皇家夜總會開始重新塑造007,範圍已經從007本人,到007在CIA的老拍檔Felix Leiter(還打破過去的傳統從白人改成黑人),擴展到007最重要的敵人布洛費,以及他所領導的魔鬼黨,也許魔鬼黨就是量子集團。
至於美國心玫瑰情的導演山姆曼德斯是否執導第23集,以及已經連演六集M的茱蒂丹琪是否會續演,第23集今年底是否可以開拍...等問題目前都尚未完全確定,一切都必須米高梅的財務問題何時獲得解決。
這是個好消息,到時再去電影院觀賞,再來討論電影。 但是我看最後一集的007感覺還好!沒有說超級好看 現在好像很多片子都要用3D手法拍攝,可能是如果不用3D拍的畫,難以挽救越來越糟的票房,但是希望電影公司不要忘記,特效只是其中之一,劇情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下一集的007可以加強一下劇情,不然007真的是演到快爛掉了!!! 3D真的只是加值而已
絕對不應該是看電影的主軸
否則就更加扼殺了人們的想像空間 看3D還有點不適應....
頭昏眼花ˊˋ
007第23集空降危機(Skyfall) 班維蕭飾演Q的首張劇照公佈;傳劇情將有重大死亡;傳佛地魔將接演新任的M;龐德將改喝啤酒?增加一位龐德女郎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2-11-16 23:54 編輯以下由IVANSHAN所編寫的參考頁面,因先前原始討論帖無法回覆,而本人分割出來之後參考樓上會有誤差,在此跟版友們說一聲也請多多見諒
班維蕭飾演Q的首張劇照公佈,詳見本人第七頁135樓的發言。
傳首支預告將搭MIB星際戰警3放映,以及劇情將有重大死亡事件,詳見本人第六頁109樓的發言。
又增加一位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六頁105樓的發言。
海尼根成為007電影的合作夥伴,龐德從此將改喝啤酒?詳見本人第六頁102樓的發言。
傳英國女王親邀007出秘密任務:為倫敦奧運開幕,詳見本人第六頁101樓的發言。
空降危機將是第一部同時以IMAX播放的007電影,詳見本人第五頁86樓的發言。
傳導演山姆曼德斯御用配樂Thomas Newman將負責配樂工作,詳見本人第四頁72樓的發言。
最新爆炸性傳聞:佛地魔將接演新任的M,詳見本人第四頁70樓的發言。
馬份的媽將在片中飾演英國國會議員,詳見本人第四頁68樓的發言。
香水男主角班維蕭確定飾演Q,詳見本人第四頁66樓的發言。
馬份的媽與龍紋身女孩的前夫確定加入演出,佛地魔:我不會摸一隻小白貓,詳見本人第四頁64樓的發言。
007第23集空降危機(Skyfall) 台灣訂於明年11月3日?!上片,導演否認大刪動作戲,電影週一開拍,倫敦記者會整理補充詳見本人第三頁60樓的發言。
傳神鬼認證3男配角加入演員陣容,電影下週開拍,詳見本人第三頁58樓的發言。
傳為獲奧斯卡提名,導演大刪動作戲,詳見本人第三頁57樓的發言
法國美女將出任龐德女郎,馬份的媽亦將加入演出陣容,英文片名的傳聞再起,詳見本人第三頁51樓的發言。
編劇暗示布洛費將重出江湖,詳見本人第三頁49樓的發言。
傳滾石合唱團團員的辣女友可能出任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三頁48樓的發言。
第23集007電影英文片名確定了?是根據傑佛瑞迪佛小說改編?詳見本人第三頁47樓的發言。
傳將在印度拍攝火車動作戲,詳見本人第三頁45樓的發言。
傳香水男主角將加入演出陣容,詳見本人第三頁43樓的發言。
傳在蜘蛛人:驚奇再起片中飾演壞人蜥蝪人的Rhys Ifans將加入演出,詳見本人第三頁42樓的發言。
傳神鬼奇航黑人女星將飾演M的女助理,詳見本人第三頁41樓的發言。
007第23集開始在找龐德女郎,詳見本人第二頁40樓的發言。
007第23集將會在印度拍攝一個月,詳見本人第二頁39樓的發言。
Sony確定取得007第23集的發行權,詳見本人第二頁36樓的發言。
007第23集發行權爭奪高潮不斷,情節精彩,詳見本人第二頁32與33樓的發言。
佛地魔可能加入演出陣容,詳見本人第二頁31樓的發言。
前幾天在這裡看到這則新聞時,一直很懷疑,因為從量子危機正式上片前,一直到今天為止,在IMDB上一直沒有看到007要拍成3D版的消息。
看起來,這則新聞是來自《悉尼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悉尼應該是大陸的翻譯名稱,在台灣的翻譯則是澳洲的雪梨,出品007的公司米高梅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而負責拍片事宜的Eon製片公司也是美國公司,而007是英國情報員,連美國(當然包括好萊塢在內)與英國都沒有這個消息,遠在南半球的雪梨媒體竟然有這個消息,是很奇怪的事。
量子危機上映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關於007第23集比較確定的消息,先是確定了主要編劇人選,就是以黛妃與女皇與請問總統先生兩部電影兩度提名金像獎劇本獎的Peter Morgan,而從第19集縱橫天下開始為007的劇本實際執筆的Neal Purvis與Robert Wade仍然是共同編劇,而去年下半年曾有消息指出,Peter Morgan已經開始為劇本做功課,並透過英國駐阿富汗外館人員提供資料,暗示了第23集的劇情會牽涉到阿富汗,過去22集007電影中,印象中只有第15集黎明生機的劇情曾經一度發展到阿富汗。
另外,量子危機的評價比前一集皇家夜總會差,主要原因在於劇中壞人的描寫,看起來好像還有更高層級的人在幕後指揮,去年初曾有消息指出,曾在007第二集七號情報員續集、第四集霹靂彈、第五集雷霆谷、第六集女王密使、第七集金鋼鑽,以及第12集最高機密的片頭出現的魔鬼黨(SPECTRE)首腦布洛費,可能會在第23集中現身,Eon製片公司方面當時正在與麥可辛(請問總統先生、決戰異世界)洽談這個角色,但是應該是受到米高梅財務問題的影響,目前沒有進一步消息。
而從布洛費的名字浮出檯面,看起來007從皇家夜總會開始重新塑造007,範圍已經從007本人,到007在CIA的老拍檔Felix Leiter(還打破過去的傳統從白人改成黑人),擴展到007最重要的敵人布洛費,以及他所領導的魔鬼黨,也許魔鬼黨就是量子集團。
至於美國心玫瑰情的導演山姆曼德斯是否執導第23集,以及已經連演六集M的茱蒂丹琪是否會續演,第23集今年底是否可以開拍...等問題目前都尚未完全確定,一切都必須米高梅的財務問題何時獲得解決。
=========================================================================
007電影成為米高梅電影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米高梅電影公司因為37億美元的債務,即將面臨拍賣或是重組。
著名的財金新聞網-彭博社(Bloomberg)昨天發了一則新聞,指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也就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主席兼執行長Michael Lynton表示,米高梅電影公司完成拍賣或重組後,Sony希望在未來的007詹姆斯龐德電影中扮演一個角色。
Lynton是在於賭城舉行的ShoWest會場回答記者詢問,表示Sony的興趣是在以下三個方面:未來007電影的全球發行,或是成為米高梅的製作夥伴(production partner),或是成為米高梅的新主人(new owners)。Lynton在15日表示,「我們希望合法的介入詹姆斯龐德(電影)(We would like to be as involved with ‘James Bond’ as we’re permitted to be)」
而在彭博社的這則新聞中則分析指出,即使米高梅公司成功拍賣給其他的買家,哥倫比亞公司(或是其他大型電影公司)仍有可能參一腳,因為米高梅的巨額債務而提起訴訟的代表,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全球市場操作與電影發行的能力(Not all of MGM’s suitors are equipped to handle global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ilms.)。
目前已知可能會在米高梅的拍賣中出價的,包括以奪魂鋸系列電影知名的Lions Gate,但是Lions Gate的副總裁Michael Burns承認他們無法為007電影作全球發行。而巧合的是,之前魔鬼終結者電影拍攝權的拍賣中,哥倫比亞與Lions Gate都曾參與投標,但是兩家公司都失利,目前兩家公司都正在與得標的那一家對沖基金進行後續的協商中。
另外,在彭博社的報導中提到的可能買家,還包括了時代華納(Time Warner Inc.),時代華納旗下的子公司華納電影公司,大概是米高梅目前已浮出檯面的可能買家中,除了哥倫比亞之外,唯一具有電影全球發行能力的大型電影公司。
哥倫比亞之前曾在007第21集皇家夜總會,以及第22集量子危機電影的全球上映中,負責海外(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的所有地區)的發行。
以下是彭博社這則新聞的網址,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101&sid=aWL19aRESZRU 上個星期有一則消息後來被證實是謠言,在國內至少有兩大報的影劇版刊登。這個訊息提到貧民百萬富翁的女主角Freida Pinto,將出任第23集007的龐德女郎。這個謠言的來源並不是好萊塢媒體,而是來自英國的雅虎網站。而這兩天又有一個消息傳出,這一次消息來源是好萊塢的媒體,新聞的核心人物仍然是一個女明星,而且是得過奧斯卡金像獎的女明星,雖然目前仍然沒有被證實是謠言,或是正在檯面下發展中,但是這個新聞稱得上很有創意、也很具突破性,所以我在這裡提一下。
Cinema Blend的記者Josh Tyler,根據他自稱可靠的消息來源報導,瑞秋懷茲正在與007的製作團隊洽談,接演007第23集的一個角色的可能性,而這個角色不是龐德女郎,而是飾演壞人,不是犯罪首腦的手下(follower),而犯罪首腦(criminal mastermind)本人,也就是量子集團的實際負責人。
瑞秋懷茲在台灣比較知名的角色,大概就是在神鬼傳奇前兩集以及康士坦丁的女主角,她前幾年也曾以疑雲殺機一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她私下與可能出任007第23集的導演山姆曼德斯,以及現任007丹尼爾克雷格都是朋友,而且她現在正在與克雷格一起拍攝電影Dream House。
我個人認為這個選角很有創意,因為懷茲從來沒有在電影裡演過壞人,這對她來說也是一項挑戰。
另外,這個選角對007電影來說也是很有突破性的,因為22集的007中,從來沒有出現女性的壞人,壞人的手下倒是有不少女性,像第三集金手指、第四集霹靂彈、第五集雷霆谷、第七集金鋼鑽、第八集生死關頭、第九集金槍人、第十四集雷霆殺機、第十六集殺人執照、第十七集黃金眼、第十九集縱橫天下、第21集皇家夜總會,這些電影的龐德女郎都是壞人,而大部份的壞人龐德女郎都在後來棄暗投明,但是除了縱橫天下之外,從來沒有出現過女性的壞人。而縱橫天下中的蘇菲瑪索的壞人定位是比較曖昧的,表面上看起來她是聽從勞勃卡萊爾飾演的壞人,但是如果從整個劇情來看,瑪索不排除是一起出主意的人,這個部份劇本並沒有寫得很清楚,就算寫出她有一起構思整個局(畢竟石油公司是屬於她的家族,她在害死父親後掌握了整個公司),她仍談不上是犯罪首腦(criminal mastermind)。
在這則引起其他好萊塢媒體紛紛跟進轉載的獨家新聞中,Cinema Blend雖然說消息來源很可靠,且經過驗證(reliable, proven source),但是他們無法公佈消息來源,只是將他們得到的消息報導出來,由讀者自行判斷真假。我個人是認為這則消息真的是很有趣,也很有創意,畢竟007的製作團隊在皇家夜總會開始,就一直不斷想方設法革新007的傳統,也做的不錯,我很希望這個選角是真的,我還滿喜歡懷茲的,希望她會接下這個有挑戰性的角色。
以下是這則新聞的網址,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cinemablend.com/new/Rachel-Weisz-Could-Be-James-Bond-s-Next-Villain-17780.html 既然007電影 不知何時 才能在大螢幕上看到
沒關係還有 遊戲可以來解渴一下
VUfvQN0AzOo 一個星期前Deadline網站的獨家新聞提到,美國心玫瑰情的導演Sam Mendes,退出了Hunger Games電影版導演的面試,因為Mendes原先預定執導第23集007電影,而米高梅的財務危機可望於近期解決,傳出第23集007可能會在明年夏末秋初時開拍。
這兩天又有新的消息,這個消息是來自國外的專業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與彭博社(Bloomberg)都有相關的報導,以下轉貼一則經濟日報今天的新聞,內容大概就是從華爾街日報與彭博社的相關報導中綜合寫成,內容提到印度財團準備出價收購米高梅,而擁有007電影相關權利的Broccoli家族據說也參與其中。由於據傳米高梅日後將轉型成製片公司,所以007日後的新片都將另外找發行商,哥倫比亞、福斯、華納、派拉蒙等好萊塢大公司都非常有興趣爭取。而007電影可說是米高梅旗下最值錢的資產,從這個新聞內容看起來,Broccoli家族似乎想藉機全權掌控007電影。以下是經濟日報的相關報導網路連結與新聞內容: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861793.shtml
20億美元 印度撒哈拉集團想娶米高梅
【經濟日報╱編譯朱小明、余曉惠/綜合外電】
華爾街日報報導,印度金融及媒體巨擘撒哈拉集團(Sahara India Pariwar)已展開洽談,考慮以逾20億美元的價碼併購美國老牌電影公司米高梅(MGM)。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談判尚在初步階段,米高梅的股東並不十分積極。彭博也引述消息來源指出,長期擔任007 電影製片、且共同擁有米高梅經銷權的布洛柯里家族中,姊姊芭芭拉(Barbara Broccoli)和繼弟威爾森(Michael G.Wilson)也參與撒哈拉集團的收購計畫,如果交易成功,兩人將取得數量不明的股權。
對此撒哈拉集團發言人僅證實雙方有接觸,但不願詳述。米高梅和布洛柯里家族的EON製片都拒絕回應。
號稱全球拍片數量第一的米高梅公司,有4,000多部以獅吼揭開序幕的電影,包括「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等經典名片,以及007電影的經銷權。這家好萊塢老字號目前負債37億美元,正和債權人洽談如何簡化破產程序。
米高梅的負債主要由避險基金業者持有,他們以約六折的價格買下米高梅部份銀行債務,據此推算,米高梅身價將近24億美元。撒哈拉集團的出價須高於24億美元,才能吸引這些掌控米高梅破產重整程序的債權人。
華爾街日報說,債權人準備下個月接收米高梅,把經營管理權交給Spyglass娛樂公司的兩位老闆,巴勃(Gary Barber )和柏恩鮑姆(Roger Brinbaum)。
另據「好萊塢報導」指出,米高梅的破產重整計畫可能把所有權拆散,分給100多位債權人,Spyglass可能取得米高梅5% 股權。米高梅3月曾透露有幾位買家表示興趣,但消息人士說,華納兄弟公司曾出價15億美元,卻未能成交。
【2010/09/21 經濟日報】 米高梅的財務危機,可能即將要告一段落。根據財經專業媒體彭博社(Bloomberg)的新聞指出,米高梅已經在前兩天正式向曼哈頓的法院提出破產聲請。我個人對財經新聞完全外行,也無法理解相關運作,我個人只關心007電影的未來。而在彭博社的新聞中,有一句話引起了好萊塢媒體的注意,並有多家媒體引述報導,這一句話是:「米高梅表示,新的詹姆斯龐德電影可能會從2012年11月開始,每隔兩年推出一部(New James Bond films may be released every second year starting in November 2012, MGM said.)」
而就是這一句話,讓好萊塢媒體紛紛揣測,007第23集電影將會在2012年11月推出。這與之前的傳言,007第23集可能會在明年夏末秋初開拍,可以說是不謀而合。這個檔期差不多也就是最近幾集007的上片檔期,反正只要不在2012年暑假推出就好,因為目前看來2012年暑假檔已經相當擁擠,強片雲集。
以下彭博社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0-11-03/metro-goldwyn-mayer-files-bankruptcy-after-rejecting-lions-gate-takeover.html 米高梅公司在昨天宣布破產後開始正式進入重組階段,今天他們宣布第23集007電影將於2012年11月上映,而從這一集開始今後每兩年米高梅就將推出一部007邦德電影。
在米高梅因為債務危機陷入泥潭之前,他們曾籌備過一陣子第23集007電影,當時是邀請了彼得·摩根(Peter Morgan)編劇、薩姆·雷米(Sam Mendes)導演,而現在他們開始重新籌備這部片子時不知還會不會繼續沿用那一版的劇本。
另外,明年五月將有一本新的邦德小說《X計劃》(Project X)出版,作者是曾寫過《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的杰弗瑞·迪維爾(Jeffery Deaver),他曾向媒體表示,這部小說故事設定在2011年,裡面是一個29歲到30歲的年輕邦德,身份是阿富汗戰爭的退役軍人,小說風格更黑暗、更銳氣。
儘管米高梅未必會以這部小說為藍本拍攝第23集邦德片,但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就意味著現在扮演邦德的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又要被某個更年輕的男演員所代替了。 當然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
作者:Nemo
來源:好萊塢手冊 popo0121版主轉貼的這一篇來自好萊塢手冊的文章,內容很有問題。而我大概看了一些國外網站的相關報導,我認為好萊塢手冊的這一篇文可能是從Comic Book Movie的兩篇報導合併而來。
我先來說一下好萊塢手冊這一篇文章的問題。首先,米高梅並沒有正式宣佈,Comic Book Movie的報導是引述commanderbond.net,而commanderbond.net則是引述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而彭博社的報導中也只有一句話提到007第23集,就是「米高梅表示,新的詹姆斯龐德電影可能會從2012年11月開始,每隔兩年推出一部(New James Bond films may be released every second year starting in November 2012, MGM said.)」,請注意,裡面的重點是『可能會(may be)』。我也沒有在任何國外媒體看到正式宣佈的字眼,好萊塢電影公司如果正式宣佈一部電影的上片日期,也不會只有提到月份,而是會有某年某月某日的確定日期。
接下來我必須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就像我在29樓的發言所說,米高梅正式向法院提出了破產聲請,而法院方面將有30天的時間審核,若法院這邊通過,接下來會進行公司債務整理,好像還有一些程序(這裡必須請了解美國破產相關程序的朋友補充說明),在走完這些程序之後,米高梅才可以開始拍片。第二,前面提到的這些程序還包括找錢,沒有錢連公司都無法運作,更不要提拍電影了。之前國外傳言指稱007第23集可能會在明年夏末秋初開拍,就是在考量過這些之後推估出來的日程。
所以,米高梅目前必須等這些破產相關程序全部走完,而且也找到錢以後,才能談007第23集什麼時候開拍,確定可以開拍,才可能訂出確定的檔期。而由於米高梅要轉型成為純製片公司,就必須找一家公司負責發行業務,而我在28樓的發言就提到哥倫比亞、福斯、華納、派拉蒙等好萊塢大公司,都非常有興趣爭取007電影的全球發行權。007第23集要敲上片檔期,恐怕還得等到發行權爭奪戰定案以後。當然,這件事可以邊拍邊進行,兩者應該不衝突。
本人在第一頁第18樓還曾經提到,第23集的主要編劇是以黛妃與女皇與請問總統先生兩部電影兩度提名金像獎劇本獎的Peter Morgan,而從第19集縱橫天下開始為007的劇本實際執筆的Neal Purvis與Robert Wade仍然是共同編劇,而去年下半年曾有消息指出,Peter Morgan已經開始為劇本做功課,並透過英國駐阿富汗外館人員提供資料,暗示了第23集的劇情會牽涉到阿富汗。我猜劇本應該已經差不多有個雛型,只是後來米高梅財務危機,沒有錢進來,所以籌拍工作叫停。
至於原訂導演Sam Mendes以及男主角Daniel Craig,兩人都仍然會續拍第23集,之前只是因為米高梅財務危機,所以兩人都在找替代工作(填補留給007的檔期),Craig找到的工作是重拍版的龍紋身的女孩(現在正在拍攝中),而Mendes本來打算爭取Hunger Games電影版導演的機會,本人28樓曾提到,後來傳出第23集007可能會在明年夏末秋初時開拍,所以他退出了面試,因為導演要做的工作很多,如果真的在明年夏末秋初時開拍,他可能明年初就要開始進行前置作業。
至於Jeffery Deaver寫007小說,我認為這完全不會影響007電影的拍攝,因為007電影的版權所有人是向原著作者伊安佛萊明(Ian Fleming)取得相關權利。由於佛萊明在1964年就已去世,在二、三十年前就有另外一位作家以詹姆士龐德為主角,寫了好幾本小說,當時的皇冠與星光兩家出版社就曾翻譯了好幾本,但是沒有一本被拍成電影。我認為Deaver的版本被拍成電影的可能性很低,一方面是007電影的版權所有人已經取得伊安佛萊明(Ian Fleming)的授權;另一方面,Deaver是暢銷書作家,要把他寫的小說拍成電影,必須另外再花錢取得版權,這個錢一定不少,還不如自己請編劇寫,反正佛萊明的小說早就拍完了,從黃金眼開始就都是原創劇本(皇家夜總會除外,因為這中間的版權糾紛很亂)。
Screen Rant的記者在報導相關新聞時,在最後就有點無奈的說,他報導米高梅破產與007電影的相關新聞已經報了一年,他非常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他希望下一次報導的標題是「第23集龐德電影正式重回軌道(Bond 23 Officially Back on Track.)」顯然,這個記者已經厭煩米高梅的破產新聞了,可能也因為報導這個新聞需要一些財經專業,對影劇記者來說有些太沈重。
我在這裡關於電影新聞的發言,都會在看到一則新聞時,先找消息來源,也就是最早報導這則消息的新聞,這樣比較不會出錯,就像今天上午我寫新版蜘蛛人飾演班叔叔及梅嬸的演員時,我就會提到演員是協商到什麼樣的階段。但是一些跟進報導的外國媒體,常常在標題上就已經變成確定而不是仍在協商中。而好萊塢手冊的文章大概就是從跟進報導的新聞中隨意找一篇來翻譯,我認為這樣是很容易出錯的,像007這篇文就有很大的問題。 而縱橫天下中的蘇菲瑪索的壞人定位是比較曖昧的,表面上看起來她是聽從勞勃卡萊爾飾演的壞人,但是如果從整個劇情來看,瑪索不排除是一起出主意的人,這個部份劇本並沒有寫得很清楚,就算寫出她有一起構思整個局(畢竟石油公司是屬於她的家族,她在害死父親後掌握了整個公司),她仍談不上是犯罪首腦(criminal mastermind)。
IVANSHAN 發表於 2010-3-30 11:57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關於這點,個人剛好持相反的看法!
她不是行動首領,但這個計畫肯定是她主導(或是誘導)的!
勞勃卡萊爾飾演的壞人,因為腦中隨時會要他命的彈頭,
決定搶蘇聯的潛水艇,在黑海(?印象中)要引發核反應失控造成輻射污染,
使經過附近的油管無法運作,讓蘇菲瑪索馬索家族的油管成為唯一的選擇,(南北各一條)
這個事情對勞勃卡萊爾飾演的角色,好像沒啥好處!
看起來比較像是勞勃卡萊爾飾演的角色領了張好人卡,
兩人內心的OS
蘇菲瑪索馬索飾演的角色
"反正你不知何時會(因但頭而)死,不如做點對我有利的事情"
勞勃卡萊爾飾演的角色
"反正我不知何時會(因但頭而)死,不如做讓她記的我的事情" 米高梅已经成为过去 没戏了。。。。。。。。。。。哎! 上個星期關於第23集007電影的新聞一直不斷,包括:金像獎影后凱特溫斯蕾對記者表示,她的前夫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要回去拍007;連續為五集007電影配樂的David Arnold對記者表示,007又回來了(back on)。其中最重要的是,米高梅向法院提出的破產聲請己經獲得批准,讓米高梅的財務重整得以邁向下一階段。從這些新聞看起來,都使得第23集007電影的開拍,有愈來愈正面發展的趨勢。
而這兩天Deadline網站有一則新聞,內容提到了前兩集007的男主角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他一拍完牛仔與外星人(Cowboys and Aliens),立刻投入重拍版的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拍攝工作。克雷格如此努力的趕工拍這兩部電影,是在兩家電影公司以及007權利所有人Barbara Broccoli與Michael Wilson(他們同時也是007電影的製片)的協調下促成的,Deadline指稱這樣才可以讓克雷格空出檔期來準備拍第23集007電影。
另外,之前因為米高梅財務危機而暫緩推出的007新電玩遊戲,即將在聖誕節檔期推出上市。
Deadline還提到了英國的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了一則新聞,就是Barbara Broccoli去英國的劇院看了舞台劇Deathtrap兩次,而Broccoli去看戲的原因是為了男主角Russell Beale。Beale告訴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記者:「每個演員都想參與龐德電影。我很樂於(在007電影中)演出壞人(Every actor wants to be in Bond. I'd love to be a baddie.)。」
由這些跡象看起來,007第23集電影在日前傳聞2012年11月推出的可能性愈來愈大。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0/12/is-next-james-bond-skedded-for-nov-2012/#more-87958 所以目前23集的男主角應該確定是丹尼爾克雷格
之前不是有消息說007系列要暫緩拍攝
好像是沒錢的樣子 所以目前23集的男主角應該確定是丹尼爾克雷格
之前不是有消息說007系列要暫緩拍攝
好像是沒錢的樣子
o53827 發表於 2010-12-7 15:00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暫緩拍攝的事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了,您有空的話,請看一下28、29、30、31樓的發言內容就大概可以了解米高梅財務危機與007系列電影的關係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3d正wor...唔知幾年後會唔會出埋4d版..咁就仲正 本文章最後由 IVANSHAN 於 2011-1-12 21:59 編輯
第23集007電影的拍攝以及上片,終於有比較確定的官方版消息傳出。負責拍攝前22集007電影的EON製片公司負責人Michael G. Wilson與Barbara Broccoli,偕同米高梅執行總管(Chief Executive Officers)Gary Barber與Roger Birnbaum共同作出正式宣佈,尚未正式命名的第23集007電影將於今年稍晚時展開拍攝工作,並將於2012年11月9日在全世界各地上片。
這是Deadline的獨家新聞,不但是今天IMDB的Top News的頭條新聞,也有至少十幾家網站跟進報導。根據Deadline的報導,前兩集的男主角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將第三度飾演男主角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以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將擔任導演,這也是第一部由金像獎得獎導演執導的007電影。而比較令人稍微失望的是,前兩年傳出的編劇Peter Morgan(黛妃與女皇、請問總統先生)走人(他參與的部份,詳見第一頁18樓本人的發言),改由神鬼戰士(Gladiator)的編劇John Logan帶領前幾集007電影的編劇Neal Purvis與Robert Wade,一起為第23集007電影編寫劇本。而由於Peter Morgan走人,這一集電影的故事有可能不會牽涉到阿富汗,但確定會延續前一集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故事所留下的伏筆。
Deadline的獨家新聞內容有點長,其實新聞內容有不少的篇幅是在回顧第23集007電影,因為米高梅財務危機而受到延宕的歷史,以及男主角克雷格另外接演了幾部電影,以填補007電影暫緩拍攝所留下的空檔,以及在第23集非常可能再度籌拍後,EON製片公司與其他電影公司的高層私下喬克雷格的檔期,以利007電影的開拍(詳見第二頁34樓本人的發言)等過去的新聞。
不過,Deadline的新聞中提到了一件後續發展會很有趣的部份,那就是第23集007電影的全世界發行問題。Deadline的新聞指出發行權仍未定,新聞並提到在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由於米高梅的財務危機,EON一度希望把龐德電影轉移到財務可以完全運作的電影公司,像是發行皇家夜總會的哥倫比亞,或是負責DVD業務的福斯。然而華納與派拉蒙也對007電影保有高度興趣,所以,這一個部份、拍攝資金以及未來的選角,將是第23集007電影後續的新聞發展重心。
談到拍攝資金,前一陣子魔戒前傳哈比人(The Hobbit)傳出華納將負責全世界的發行業務,以及高達5億美元的拍攝資金時,傳出應該擔負一半責任的米高梅只保有全世界的電視播映權利,當時就可看出米高梅才剛走完銀行聲請破產的法律程序,由於這個程序仍在進行之中,而且米高梅手上的現金極為有限,在不需要負擔哈比人的財務之後,米高梅相對應該會比較有能力為第23集007電影的籌資負起主要的責任,而這方面的發展應該會與全世界的發行權爭奪有直接關係,現在就看哥倫比亞、福斯、華納與派拉蒙這幾家公司如何進行爭奪。
至於2012年11月9日這個上片檔期,同檔期將沒有其他大片夾殺,前一週11月2日將有怪獸電力公司第二集(Monsters Inc. 2),後一週的11月16日則有暮光之城的最後一部電影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Part Two)分別上片,但是這兩部大片的觀眾群與007電影的觀眾重疊性不高,市場有所區隔,應該不會互相影響票房。至於這個討論串開題所提到的3D版,至少一年多以來沒有聽說過,Deadline的新聞以及其他大多數跟進的報導也沒有提過,這個部份我已經在第一頁18樓的發言質疑過,在此不再贅述。
以下是Deadline這一則獨家新聞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deadline.com/2011/01/ ... -2012-release-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