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AE輸出保持原畫質?
好不容易做完影片後輸出的影片真都不能看...畫質整個跑掉
而且不是不清楚
而是顏色的漸層變很醜的色塊...
輸出的AVI調到最高品質也一樣
而且不知道為何不能輸出MOV
之前還可以輸出有時候又不行...
這是設定的問題嗎?
請問有何方法可保持原畫質嗎? 輸出tga.. (看要每秒幾格)
再放入Edius 或 Premiere 等剪輯軟體..
記得設定一張tga圖一格,全選置入時間軸..
在搭上原本配好的音軌..
輸出選用想要用的格式 即可..
Edius 輸出建議使用HQ AVI... 轉檔推薦Procoder...
Premiere 就有請其他前輩說明... 哦~
所以不能單單用ae要搭配其他剪輯軟體阿
那請問tga是什麼呢???是檔案格式嗎?可是我找不到類似的附檔名耶 TGA 是一種檔案格式.. 當然如果要帥一點.. JPG或是PNG也都可以..
但一般來說(個人習慣).. AE 製作好效果..匯出檔案..再進剪輯軟體匯整好影片..
再輸出一個完整影片..
是在下比較習慣的方式..
以下..
在序列影像中可以選擇格式...
L-) ok~了解了
感謝~
我先試試看
若有問題再請教你 可以使用 Composition 下面的 Make Movie
會比 Export 穩定,可以調整的選項會比較多
附上我以前發問的帖子,三樓有『老二哲學』前輩的回答;提供你參考一下
http://www.hd.club.tw/viewthread.php?tid=22733&page=1&fromuid=16429#pid263650 pp300大
我按照你說的選擇Make Movie後出現下面的圖
要怎麼出現老二哲學大的輸出設定那一張圖並且輸出呢?
[ 本帖最後由 man13071199 於 2010-1-30 00:44 編輯 ] 請按左下角的 Output Module 黃色字串即可進入設定畫面
如下圖
[ 本帖最後由 pp300 於 2010-1-30 00:54 編輯 ] 哇嗚~可以了
感謝~
話說沒有調整時avi光15秒就2g了...好可怕阿 我都壓成 H.264
比較不佔空間
但是給使用舊電腦的朋友撥放時,常常會不順暢
有一好沒兩好~~ 呵確實不能相贏
話說我又遇到問題了...
就是關於沒有聲音
我有爬到文
http://www.hd.club.tw/thread-6937-1-2.html
不過看不太懂老二哲學大所寫的
他寫說
1.按住ctrl...接著移動''時間軸''--CTI (current time indicator)就可以聽到聲音
2.按下數字鍵區的..小數點..(comma key)
3.按下數字區的''0''--讓ae..render成綠色之後.也可以聽到聲音..
第一個成功~之後的就不太懂了...
我的是筆電有很大的差異嗎?
是不是無法讓他自動撥放聲音都要自己按阿?而且render成綠色不就等於已經輸出了嗎?
[ 本帖最後由 man13071199 於 2010-1-30 02:08 編輯 ] 這是個好問題,我用的筆店有外接鍵盤所以我沒有考慮過這件事
我先測試一下
晚點我會補充說明
補充:
Render Queue 變綠色不代表有輸出喔
它只代表你暫存在記憶體空間可以預覽的量(即變成綠色的部分)
如果你給AE的記憶體空間不夠那你就只能預覽一部分的畫面
[ 本帖最後由 pp300 於 2010-1-30 04:50 編輯 ]
回復 3# 的帖子
tga檔是種無壓縮單張圖格式,本身還可附帶z depath(檔案非常大),像MOV檔是影片中也可附帶Z depath的影片格式,早期動畫輸出常會藉由此格式通行於非線性剪接(還得用scrip導入成為素材並非輕鬆事),而且會用於一張張修圖時的手法,tiff檔也是個不壓縮格式但卻無z depath,如果您是在cs4版本可以考慮在premiere中直接導入AE檔當素材,再進行render就不用這麼麻煩也可影音同步[ 本帖最後由 johnson_choa 於 2010-2-1 00:44 編輯 ] 原帖由 johnson_choa 於 2010-1-30 10:53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tga檔是種無壓縮單張圖格式,本身還可附帶z depath(檔案發常大),像MOV檔是影片中也可附帶Z depath的影片格式,早期動畫輸出常會藉由此格式通行於非線性剪接,而且會一張張修圖時的手法,tiff檔也是個不壓縮格式但卻無z depat ...
個人覺得匯出序列圖檔除非是在要製作成膠片的前提下才會考慮
當然如果很堅持品質的話也可以
不過前提是要有夠海量的硬碟陣列
以我樓上的圖為範例
以 450D 拍攝 RAW 檔 271張 3.68 GB
轉成 2048 X 1365 大小 JPEG 271張 626 MB
製作成 PSB 檔 1張 2.73 GB
PSB 輸出成 PNG 4.48 MB
製作成 1920 x 1080p 50Mbps 影片 379 MB
總共花費約 7.86 GB / 影片長度 61 秒
取決於每人的價值觀
當然如果是製作電影的話一律以序列圖檔處理也不為過
只是很少人會這麼做而已 to pp300
ok了~!
原來那按鈕也Render阿
剛開始我還以為是Make Movie的Render
to johnson_choa
難怪我存TGA時 記憶體不足...
剛查了一下z depath 看到有人說是3D軟體用來模擬物體距離
那TIFF沒有z depath會跟有z depath有什麼差異呢?
恩 用premiere來做後製工作感覺還蠻方便的
有機會來試試
感謝大家的幫忙拉~ 原帖由 man13071199 於 2010-1-30 11:40 發表 http://www.hd.club.tw/images/common/back.gif
to pp300
ok了~!
原來那按鈕也Render阿
剛開始我還以為是Make Movie的Render
要注意按播放裂的 Render 鈕 是預覽,不是真得有影片輸出
要按 Make Movie 才是真的輸出影片成品喔!!
回復 16# 的帖子
Z depath玩動畫整合的會比較熟悉,動畫中的場景物件各有自己的Z軸的相對位置,假設您輸出動畫影片時含帶Z depath的數據,當您將不同帶有Z depath的圖像或影片合成時,他會自動物件對位,前物件會遮住後物件的影像,想想好像如卡通製作時各圖層的疊合,如此便可增加便利性,才能共用場景,也可減少檔案物件數量,作分鏡處理,也可充當模板,隨時可套用ˇ[ 本帖最後由 johnson_choa 於 2010-2-1 00:43 編輯 ] 果然站上有很多高手級的前輩出沒..
一般我們都會把 AE 製作的效果另外輸出成一個檔..再進剪輯軟體合成..
這樣不管用哪一套軟體剪輯都可以運用..
而且效果也可以另外運用..
當然..如果本身影片就要混上效果.. 比如影片要調光、模糊或是作風格效果等..
那當然就輸出影片較適合..
如果製作效果.. 比如流光或是閃耀..或是文字、圖片或是非使用拍攝片的效果..
原則上另外製作出來一個檔案(不論哪一種格式).. 當作一個Layer..
以上是個人較習慣的方式.. (供參考) Huffyuv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ffyuv
頁:
[1]
2